第203章
却弄得一身骚,被骂得体无完肤,政令也根本无法执行。 现在,袁好女竟然骂皇帝包庇那群士绅大家? 皇帝巴不得灭了他们。 只不过,皇帝转念一想,这袁好女竟然意外地解决了他一直以来,最烦恼的江南难题。 解决不了江南的问题,却可以把造成问题的人,都给杀光。 只可惜,袁好女做的事情,皇帝是不能做的。 皇帝但凡做了,接下来几千年,都会被骂暴君。 但袁好女杀士绅大族不要紧啊,她本就是起义的叛军。她若是只杀大族,等她将江南血洗一遍,朝廷再要收回江南的控制权,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等到那时候,他这个皇帝,才真的算是天下大权尽在掌握,绝对的集权了。 皇帝只感叹,他从前怎么没想到这个法子。 为什么没想到自己暗中养一批“匪徒”,替他直接掀了江南的桌子呢? 皇帝甚至觉得,袁好女在帮他收拢权力。 但很快,皇帝就知道自己为什么想不到了。 因为皇帝不会放心地方有这样的强大的军队的。 但凡叛军的首领不是袁好女,而是袁好男,此刻,他便已经在江南称帝了。 更何况,哪个皇帝,敢放任“叛军”去控制江南这样的核心地区?那不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么? 想到此处,皇帝一瞬间便冷静了下来。 这世上,没有这么幸运的事情,袁好女的出现,不是老天爷在帮他。 首先,袁好女说的那番话,必定有人指点,只有极为了解朝局的人,才知道江南的问题到底在哪里,才知道,朝廷为什么会没钱。 其次,袁好女这样的良将,可遇而不可求,也不是谁都能拿着两万精兵把江南捅翻天的,更别说,她还是一个女将,却能将军队管得服服帖帖。 到底是谁有那么大的魄力,敢用,又能想到去用一个女将军? 思至此处,皇帝只觉得一阵毛骨悚然。 袁好女真的是大将军王的人么? 她又到底是在为谁收拢权力,为谁铺路? 皇帝总觉得,这不像是周清崇的手笔。 要么,大将军王背后,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军师指点。 要么,这袁好女背后,另有其人。 …… 袁好女的话,口口相传,如今已经成了京城里人人都在议论的话题。 就连陆令仪也来问香君怎么看待这件事。 香君见陆令仪纠结的样子,便先问了她是什么看法。 陆令仪先是感慨了一番,袁好女这样的奇女子,不为朝廷所用实在是可惜了。 紧接着,她还是觉得有些不忍。 “不忍什么?” “袁好女说得那番话的确是振聋发聩,但杀了那么多人,又都是簪缨之家的读书人,是否太过暴虐无德。世家大族有坏人,但总是好人更多。只怕她错杀了许多人。” 香君反问:“那令仪觉得,如何才算不是错杀?是接济过穷人的就是好人,还是修建了佛堂的就是好人?或者对妻儿好的是好人?还是不养妖童美妾的便算好人?” 陆令仪沉默了。 “我只是想,若是要接济百姓,可以让那些大家族捐出家产和田地,这样,便不用死那么多无辜之人了?” 香君冷笑。 “捐出家产又如何?只要他们还站在原来的位置上,还能裹挟地方,裹挟百姓,不需要几年,地方的权力就还是会回到这些人手里。等到他们再次重新得势,就会立刻给袁好女这样的人,扣上一个流传千古的恶名,让她永世不得翻身。有的事情,若是不能做的彻底,倒不如彻底不做。” 陆令仪叹息一声:“娘娘说得没错,是奴婢想得不够明白。” “你不是想不明白,只是,你是个良善之人,学的是诗书礼教,所以会同情他们。其实,本宫也知道,那些簪缨世家里的,只怕大多数人都算不上十恶不赦,他们只是命好,生在了富贵之家。平时,他们也会孝顺长辈,善待妻儿,帮助穷苦之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过点好日子,怎么就害了百姓了?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噬了谁的骨,吸了谁的血。甚至,他们死的时候,也一定满心怨愤,也一定觉得冤枉……” “娘娘还是觉得不该杀那么多人么?” 香君叹息一声。 “没什么该不该的,陕西的灾民不该死也死了,江南的流民不该卖儿卖女也卖了。咱们是什么人,就为了什么而活。百姓为了自己拿一亩三分地;士绅大家为了家族传承;谁都是为了自己,谈不上对错。” 香君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眼神平静却深邃。 香君虽然在和陆令仪说话,却更像是,在对那个冥冥之中的存在说话。 “其实本宫也一样,本宫做这一切,不是因为这些都是对的,也不是因为本宫有多高尚。而是因为我必须这样做。所以,既然做了这个决定,本宫也愿意承受这因果,背负一切业障,接受所有的惩罚。” 听到此处,陆令仪惊诧地看向香君。 “娘娘,难道……” 香君打断了陆令仪,只是平静地看着她。 “这宫里马上就要乱了,如今,别的事情,你都不用管,管好本宫的孩子吧。” …… 正如香君所说,不仅仅是宫里要乱,京城怕是马上也要乱了。 因为袁好女的军队,离开了江南,往京城来了。 走之前,袁好女放了话。 她说,如今天下灾荒不断,民不聊生,都是因为皇帝昏庸无德。陕西的地龙翻了,也是因为皇帝奢靡无度,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只要皇帝肯主动退位,让给贤能之人,比如说,大将军王那样的大齐功臣、有德之人。她就愿意带着军队归顺朝廷。 若是皇帝不肯,那她就只有打到京城,逼他退位让贤了! 第400章 速速回京 虽然袁好女放了话,但是叛军要打到京城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路需要攻克许多战略要地。 皇帝招来卫知也。 卫知也将地图展开,若是要从江南打到京城来,睢阳、徐州、幽州、通州四城极为重要。 大运河汴河段中段的睢阳,是江南江北的门户之处。当年,安禄山就是因为没有攻克睢阳,南下的计划才会受阻。 徐州是南北水陆转运的中心,袁好女的叛军极为擅长水战,他们如果打算沿着运河北上,就必须占领徐州。 幽州是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北依燕山、南控平原,叛军若是占据幽州,便不担心粮草的补给。 最后是运河的最后一环,通州,如果叛军突破通州,那么京城就会彻底陷入孤立。 所以这四城必须死守。 在此之前,皇帝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面对这样的局面。 如今,他却连这四城守城的将领是谁都不知道,招来左右相一问,他们倒是知道将领是谁,但问起能力如何,一个个也都不敢保证。。 想来也是,在地方待着的,都是没有出头或者遭到贬斥的,不然谁不想在京城或者一些富庶的地方过好日子? 只是,兵临城下,想做什么都来不及了,皇帝只能下了死命,让将领们死守。 “报!” 侍卫前来禀报陕西那边的军情。 皇帝如今对坏坏消息已经没什么反应了,阴沉着脸,听完了最新的军报。 陕西,大将军王策反了神策军中姜老侯爷的旧部,里应外合攻占了洛阳。 顾亭雪虽然带着两千人突出重围,却已经无力再与大将军王作战,只能选择离开陕西,先前往邯郸。 大将军王若是要打到京城来,接下来应该就是打邯郸、邢州、真定,然后直扑幽州。 顾亭雪打算整备邯郸的军队,继续死守。 听到军报,左右相和卫将军都是大骇,他们不知道,陕西竟然也在打仗,皇上是一点消息都没有透露。 之前,皇帝能瞒住消息,是因为陕西地震,民间的消息传不出来。 可现在大将军王占领了洛阳,接下来的消息,皇帝想瞒也瞒不住了。 如今,两线都有叛军,其中一个还是大将军王,消息传出,只怕就要朝野动荡、民心不稳了。 众人看向皇帝,皇帝却什么都没说,也不愿意听这两个老东西再说话,摆摆手,让他们退下,只留下卫知也。 “顾亭雪失守洛阳,你如何看?” 卫知也实话实说道:“顾大人是有将才的,但若是神策军出了叛徒,也不能怪顾大人失守,如今大齐风雨飘摇,四处都是乱军,对于顾大人这样的良将,皇上还是应该再给他一次机会。” 皇帝苦笑。 神策军里有姜老侯爷的旧部,皇帝知道,甚至皇帝默许了他们在军中有一席之地,只因为皇帝也需要制衡顾亭雪。 老侯爷的旧部,最恨的就是背叛了老侯爷的顾亭雪。姜老侯爷当初对顾亭雪有多好,这些人就有多憎恨他。 只是,再恨也还是得在神策军麾下讨生活,毕竟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族,有自己的妻儿,又有几个人能因为对姜老侯爷的敬重,连自己父母妻儿的性命都不要了呢? 于是,神策军里,便一直有两股势力微妙地保持着平衡。 这些年,顾亭雪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但神策军的副将里却也有皇帝提拔起来的老将。 也只有这样,皇帝才安心让顾亭雪握住军权。 但皇帝没有想到,他的此番布置,却方便了大将军王行事。 “朕知道,亭雪是我大齐的肱股之臣,朕不会怪他。你先去把神策军那几个叛将的亲族家眷抓起来,不用审问,当街直接全部斩杀,以振军心。” 卫知也本想说什么,但犹豫片刻,还是应下,立刻去办。 然而到了晚上,卫知也却匆匆来太极殿回禀,几个叛将的宅子早已经人去楼空了。卫知也查过,上个月便都已经离京。 “朕知道了。” “可要末将继续追捕?” “不用了,抓不到的。” 皇帝紧缩眉头,思索着,如今看来,只怕策反神策军这一步,大将军王早就已经谋划好了,说不准在几个月前,神策军准备北伐的时候,他就已经做了准备。 皇帝如今还真是一步落后步步挨打,被动极了。 皇帝深吸一口气,思索着袁好女和大将军王。 皇帝心中,始终觉得袁好女不像大将军王的人。 周清崇会重用一个女将么? 而且,这些年,皇帝从未听说过,北蒙有什么厉害的谋士,但凡真有这样一个谋士,何必等到如今才让大将军王谋反?从前明明有更好的时机才是。 “卫知也,你替朕办另一件事。”皇帝阴沉着脸道:“替我好好查一查也袁好女,朕要知道,她的一切事情。” “是!” 卫知也正准备离去,却又被皇帝叫住。 “等等。”皇帝凝眸思索着,停顿了一下才问道:“你觉得,朕应该让亭雪守邯郸,还是应该让他回京?” 卫知也沉默了片刻。 但凡一个想要立功、想要成为名将的将领,都不会放过如今的机会。 倘若大将军王和袁好女真的打到了京城来,守城的将领不是名垂千古,就是遗臭万年。但没有一个有血性的将领,面对这样的机遇,会愿意让给别人。 有一瞬间,卫知也很想告诉皇上,他可以带领十二卫守护京城,不需要顾亭雪。 但是,心中对皇帝的忠诚,对大齐百姓的责任,还是占据了上风。 “皇上,末将觉得,应该让顾大人立刻回京。若是叛军真的打到京城,怕是只有顾大人有能力守住京城。” “你守不住京城么?” “若是皇上将守卫都城的责任交给末将,末将绝不会推辞。但论起战略能力和统军之才,末将的确比不过顾大人。如今,让顾大人早些回京,不仅仅是为了将来可能会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也是因为如今朝中没有一个能统管全部战局。皇上方才都看到了,两位丞相连地方守军的情况都不清楚,又怎么能指挥地方作战了?接下来,只怕睢阳、徐州、邯郸、邢州、真定、幽州、通州等地到处都会有战事,朝廷里,必须得有顾大人在。” 皇帝叹息一声,虽然他很希望,顾亭雪能在邯郸就将大将军王拖住。 但是若是如此,南线的战役就有可能出问题。 的确,得让顾亭雪回来了。 “既然如此,便让亭雪速速回京,不得有误。” 第401章 只要杀了顾亭雪,大齐就能拨乱反正 太极殿内,烛火摇曳。 钦天监的监正裴兆伏跪于阶下,和皇帝解释最近的天象。 最近皇上心情烦躁,召见裴兆也多了起来。 裴兆曾经被顾亭雪提点过,人只要想通了,便就懂得变通了。 如今,他也是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了,张口就说,天象是吉兆。 “吉兆?”皇帝冷笑道:“如今天下大乱,你却说是我大齐的吉兆?朕选你做监正,就是因为你的性子耿直,如今,你也学会媚上了么?” 裴兆不急不忙,心中早就已经想好了说法。 “皇上,微臣的性格,绝不会胡乱曲解天象。如今,天狼星犯帝座,虽是乱象,然紫
相关推荐: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篮坛大亨
山有木兮【NP】
旺夫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虎王的花奴(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深宵(1V1 H)
鉴宝狂婿
神秘复苏: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