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来。 虽然说这缘分来的晚,但牵上头后倒是顺利的很, 就在李青文挑灯夜战之时, 不知道三哥的终身大事有了眉目。 徐青元用了几个月功夫学好了唢呐, 但是李青文读书尚且顾不上,暂且没得学这个。 过了年以后,李青文长在月北私塾,寒冬还没过去,他穿的厚倒是好些,不少人都冻的手脚冰凉,写字前都要放在嘴边呵半天的热气。 虽然只隔了几年,但李青文来京城读书时,带了不少多少值钱的玩意,和李青卓当年来时完全不同。 虽然他不乱花,但也不差钱,不比那些富贵人家,比月北私塾这些读书人可强多了,尤其是看到这些人用的纸糙墨淡,李青文更觉得求学之路艰难。 帖经李青文已经不再浪费时间,不管是背、还是写,亦或者是注义,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他还多比考试内容更多的背了几本书。 诗赋这块,李青文自己押了几个韵,其中的一对诗词和赋,分别用了他接到边城的信,以及收到信之后做了几个梦的内容,有感而发,写的时候如泼墨,写完自己看,顿觉脸上发烫。 就、就是有点肉麻…… 没有办法,分开的太久了,想念甚多,忍不住便从笔尖流淌出来。 看完这诗词和赋,李青卓问他,是不是有了喜欢的人。 因为他们哥俩都是一样的,不擅长诗赋,所以做题时,常以写景、行旅、送别和托物言志为主,李青文的这篇爱慕之情溢于言表,秾艳华美,跟其他的诗赋相差太多。 李青文的脖子都红了,但他穿的多,挡住了,“就是做了个梦……” “仔儿,若是考试不拘韵,只凭着你这两首诗赋,便能名列前茅。” 反复研读后,李青卓给了弟弟这样的评判。 李青文本身也很喜欢,再加上二哥也如此夸赞,便又分别将诗、赋钻研了多日,另外换了三组韵。 才过完年,就有大江南北的学子陆续抵达京城,京城的客栈供不应求。 为了不耽误二月的考试,很多州府的读书人在去年十月考中后,便立刻辞别夫子和家人上京,山高水长,路上艰难,一切哪有那么顺利的,早到总比迟到强。 来的早的读书人,有些关起门继续苦读,有些则拿着拜帖拜访各个私塾和学院,得到首肯后,便和这里的举子同读书。 雪音私塾就来了不少,其中还有两个是徐青元的侄子。 收到了徐青元的侄子从家乡带来的糖,李青文才知道,徐家是有名的书香门第,还有徐青元辈分挺大,他的两个侄子比他岁数还长…… 不知道是他们谦虚还是真的仰慕,徐家这俩人对徐青元都极其的恭敬和佩服,每次看到俩人两眼放光的跟他们小叔说话,李青文脑袋里不由自主的就会浮现出,徐青元双手抓着骨头啃的满嘴油光的一幕幕。 徐家两个侄子想要小叔指导诗赋,李青文也跟着一起,结果真的跟着学了不少。 徐青元以赋更为见长,清雅秀丽,婉约柔美,李青文想,难怪他侄子这样的心服口服,着实厉害。 私塾的人都以为徐夫子精通音律和书法,倒是少见他在诗词歌赋上一展身手,李青文觉得这人还真是座宝藏。 虽然俩人关系算是很亲近了,李青文还是没有问徐青元,为甚么不不参加科举,因为这话,可能很多人已经问过了。 既然四年了,他还没有这个打算,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二月初九,备受瞩目的省试开始了,依旧是尚书省的礼部主持这场考试。 依旧是三场考试,不过每场一天,每场相隔两日。 去年的乡试,李青文跟京兆府的诸位读书人一同考试,今年的省试,则是跟前几年考中的举子一同,坐在这里的每一个都是乡试中百里挑一的人。 第一场考试依旧没有任何悬念,李青文没让任何人来送他,但出了门,还是看到了三哥。 休息这两日,李青文一点都没耽搁,把厚厚几个诗词本子给翻的都合不拢了。 第二场考试天气极好,李青文被分配的位置也好,明媚的阳光照在脸上,微醺。 卷子发下来后,李青文心中大定,诗限制了言韵,赋限了韵部,但是都是他押中的,所以将烂熟于心的诗赋誊写在纸上便可以了。 落笔的一瞬间,李青文嘴角突然勾起,两辈子第一次写情书,竟然是在这种场合,根本是预想不到的事情。 不过,也亏得是考试,卷子除了他和几位评卷学士,不会有其他人看到,所以,他无论如何写出自己的爱慕和思念,都不会觉得羞。 第二场考完,李青文就不怎担心了,时务策他自己非常有信心,即便今年加了论,其他人也是第一次,他相信自己应对新出来的考试内容,不会比别人差。 因为怕李青文多想,他考完每一次,李青宏等人都不会多问,而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给李青文准备东西,因为他考完试,就得离开京城去往洪州。 洪州和京城之间也不近,李青宏又要开新铺子,没法跟着一同去,自然就得多操心。 第三场考试准时开始,果然新增了两道论,评论新帝登基后的几项政令,对于这种题,先歌颂一番,然后再增加一些自己的见解就好了,对于李青文来说,这个新增的论,跟从前没甚区别,依旧是把自己想写的写上便可。 省试中的时务策,李青文写的都是民生保障方面的建议,全是公共卫生方面,各地官府组织消灭“老鼠、苍蝇、蚊子、臭虫”这四害,就能消灭许多疾病的感染和传播,还有就是喝烧开的水、多盖茅厕和疫病的防治等等。 这里的科技水平不发达,李青文就尽量用前世的种种简单朴素的手段和方法,尽量改善民生,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人无法脱离周围而生活,他也一样,尽自己所能向朝廷提议,若是能得到重视,百姓之福,也是天下之福。 放下笔时,李青文静坐了许久,他现在明白,如果在边城,能帮的只有亲朋好友和乡邻,他来考试,可能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可能他一个人力量实在是微小,但却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待伸展枝叶后,有可能是一株小草,也可能是一棵参天大树。 三场考完,李青文出了院门,刚伸了一个懒腰,手里的篮子被接走,李青宏故作神秘的笑,“仔儿,回来有惊喜等着你!!” 可是,李青文被三个室友紧紧的抓住,到底也没能坐上回家的车。 陈泰冲李青宏喊道:“李三哥,今天不用等你弟弟了,我们照看他!” 为了准备今年的考试,所有人气都顾不得多喘几口,此番考完,憋着的这口长长的气都想宣泄出来,私塾的一众举子相约去喝酒,一个都不能少。 被一群人拥走时,李青文甚至都没能跟三哥多说一句话。 李青文鲜少出来玩,全凭他们做主,左右手被秦屿和朱祖元抓了一路,待下车后,知道跑不了,这俩人才撒手。 看着面前挂满了红色灯笼的小楼,李青文觉得霎是喜庆,随口问道:“这是哪儿?” “恣华阁啊。”旁边有人说道:“你都来京城这么久了,还不知道这里?” 这个名字倒是有点耳熟,李青文并有多想,跟着一众同窗进门,被胭脂香气熏的连打了三个喷嚏。 上了楼,一个个美人捧着装满酒的铜壶进来,看着那半遮半露的衣服,李青文突然想起来了。 一个年纪不大的女孩挨着他的手臂坐下时,李青文“腾”的一下站起来,“我、我不喝酒……” 看着他红了脸,那个女孩捂着嘴巴笑了笑,然后捻起盘子里的果子往李青文的嘴里送。 看周遭其他人都一派自如的模样,李青文半路将那果子接过来,往嘴里一塞,连味道都没尝出来甚么,就咽了下去,“姑娘,不用劳烦,我自己来就成。” 第229章 在京城, 提到清乐坊,男人们大都会露出几许兴致来,因为这里聚集着京城最有名的青楼。 虽然坊间被高墙围住, 难探里面的究竟,但是嬉笑漫语和勾人的香气,无不撩拨着过往的行人。 自从新帝重开科举,各地读书人大都涌向京城, 世风好狎妓, 文人更爱风流, 从几年前开始,清乐坊的才子佳人的故事传出来一个接着几个。 清乐坊里面各个楼阁里面叫的出名号的姑娘, 各个精通吹拉弹唱,吟诗诵词, 既有才情又有美貌,谁又能抵挡的住这温柔小意呢。 别说外头的私塾的读书人旬假时来清乐坊喝酒赏美人, 官学的一众学子亦是这里的常客。 像是秦屿他们这种公子哥, 这些年将清乐坊这几条街巷可是熟悉个遍, 知道春闱过后的今日, 这里必定热闹非凡,所以让人将装满文房四宝的篮子拿回去, 便直奔恣华阁而来。 恣华阁在清乐坊有些名气, 除了这里姑娘美, 有才气之外,还有几面扇子墙, 为人所津津乐道, 这几面墙上挂满了纸扇, 扇面一方是阁中姑娘的作的画, 另外一面题着上百位举人进士的诗词。 李青文消受不了屋里的莺声燕语,找了借口去看了那几面墙,字都写的潇洒,诗词也朗朗上口,只是瞧见其中一面扇子时,他愣了一下。 这是他二哥做的诗没错,因为读背过许多次,娟秀清丽的字倒是完全不一样,北面空白,并未像其他那般作画。 见状,李青文又想到了那位传说中的箬竹姑娘。 一边看一边走,行到后面一个窗户时,一股冷风夹杂着雪花
相关推荐:
新年快乐(1v1h)
将军在上
恶蛟的新娘(1v2)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神秘复苏:鬼戏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鉴宝狂婿
淫魔神(陨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