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话接通:“雅姐,有什么吩咐?” “得空,你问问你家老板,咱那三块地到底怎么样?” “真的要问?” “问!”黄琦雅坚定道:“不过别说是我叫你问的,就说你自己想学,听听他的高见。” “得嘞,雅姐,我明白。” “尽快,我等你消息。” 回到公司,朱六标还在埋头苦画。 画的并不多,但好在这回没出错,而且瞅着那舒展开来的表情,的确是入门了。 第419章 段位过高的极限拉扯 三徒弟上了道。 身为师父的吴远,老怀甚慰。 回到办公室之前,叫范冰冰泡了一杯麦乳精,去去嘴里的苦味。 这美式,偶尔喝一喝还行。 但喝多了,嘴里总归是不太乐于接受。 虽说中医上讲,苦味入心。 但吴远还没到讲究养生的年龄。 作为年轻人,他还是喜欢喝点甜的。 等到一口麦乳精下了肚,吴远靠在大班椅背上,透过单透的玻璃墙看着外面街面上的人来人往。 等月底搬到启华大厦,可就没这么好的景观了。 那家伙,从17楼的落地窗看出去,除了楼顶还是楼顶。 至于蓝天白云什么的,哪有这大街上日渐清凉的小姐姐们好看? 所以人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要想着莽着脑袋去冲,去闯。 偶尔还是要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风景。 这一看,时间飞快。 直到他看到江静怀揣着俩小兔子匆匆从一辆桑塔纳上下来。 吴远真担心,再跑的快点,怀中的兔子真蹦出来。 好在一下车,匆匆闯过了马路,江静步伐立刻放缓,多年前台经历所培养出来的仪态自然而然地端出来。 跟公司里几个女孩,都不遑多让。 手里一袋子草莓交给了范冰冰,江静顺便指着办公室的方向问了问情况。 这才肃清表情,走过来敲门。 敲门声刚落,便听到一声‘进来’。 江静走进办公室,才发现吴远依旧背对着门口,看向窗外。 “老板……” “你怎么来了?是我姐叫你来的吧?” 江静脸现挣扎,但很快就点头承认道:“的确是雅姐给我打的电话。” 吴远转过身来,一拍扶手,借机起身道:“行了,别跟我姐说我知道。”旋即又强调一句:“打死也别说。说了,你就留不在我姐身边了,到时候我也保不住你。” 江静抿了抿红唇,直到贝齿咬的发白道:“嗯,打死我也不说。” 吴远让着江静在沙发上坐下道:“你来得正好,把那三块地的资料拿出来,我跟你讲讲……” 事情到这里,江静不得不长舒一口气,心服口服。 黄琦雅和老板之间的极限拉扯,果然不是自己所能掺和的。 这段位也实在太高了。 一通讲完,江静记了整整两页的笔记。 吴远瞅了一眼,基本上该有的细节都有了。 足够她们查漏补缺地参考着用。 收起笔记,江静没忘记和吴远合作的最初项目,提起道:“老板,最近八大股行情不错,你有没有关注?” 吴远恬淡不惊地道:“我让明琪用账上的闲钱买了一些。” 江静再无话说。 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英明如老板这般,怎么可能会漏掉股票这个现金池呢? 不过吴远却有话问她道:“这一去海南就个把月,阿姨那边习惯么?” 江静撩了撩发丝道:“自打我包揽了家里的房贷,我妈又有闲情到证券门市部去晃悠了。不然你以为我怎么知道八大股行情的?现在我就担心她再次掉坑里,所以往家拿的钱,都不敢多拿。” 吴远点点头:“你好好干,干出名堂来,阿姨自然听你的。” 送走江静,也临近下班时间了。 最近乔五爷带着装修工人,全都转战到公寓那边去了。 所以公司这边,吃饭的人少了,吴远也就很少留在公司对付晚饭。 一到下班的点儿,就想带着媳妇,回家过二人世界。 结果今儿到了芙蓉衣巷总店,却扑了个空。 杨若霖说杨落雁半个钟头前就走了。 这就过分了。 也不打声招呼,自己大哥大,这不是随身带着么? 结果等回到教职工小区,刚下车,就见杨落雁和付秋相携着,从外面回来。 各人手腕上都挂着个菜篮子。 原来是跟嫂子约好了,那没事了。 回到家,杨落雁连自家都不进,直接揣了个爬凳,和付秋在楼道里择菜。 吴远见着疑惑问:“媳妇,你不洗澡了?” 杨落雁被问得俏脸瞬间通红。 付秋却不明就里道:“这个点洗什么澡?” 看得出来,俩人早过了争抢买单的生分时期,以至于今天的买菜就很和谐。 所以自然不用洗澡。 于是吴远只能自己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可惜傍晚五六点钟,大都是少儿节目,能有什么电视可看? 换了一圈的台,最终又关了。 起身走到门口,往对门张望道:“嫂子,吕老哥还没回来?” 付秋埋怨道:“他呀,早着呢!”旋即对杨落雁道:“我们家老吕,要是能有你家一半体贴,我做梦都能笑醒了。” 杨落雁脱口而出道:“就怕都没时间做梦。” 付秋一愣,而后大笑起来。 果然八卦是改善女人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吴远任由俩人说着笑着道:“我下楼转转。”女人家的话题,他指定掺和不进去。 结果刚下楼,就遇到匆匆而来的乔五爷。 “五爷,你咋来了?” 这时间点,吴远看了看上海牌手表,“五爷肯定没吃饭吧,正好,咱爷俩弄两盅。” 乔五爷一愣,解释道:“我又不是来找你喝酒的,我来找你自然是有事。” “没事,边喝边聊。” “其实也就一句话的事。” “那就更不重要了!关键是咱爷俩多长时间没在一起吃饭了,更别提喝酒了。” “这这这……” 等到新闻联播在电视上响起,乔五爷看着餐桌上的俩凉菜,六个热菜,一共八盘菜,实在是有点傻眼。 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怎么整出了八盘菜呢? 于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乔五爷一抹嘴道:“最近家里被淹的不轻,咱们有不少师傅放心不下,跟我请假回去看看。” 吴远点点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到这后来,请假回家的人越来越多,都影响工程进度了。我也就不让了,非要跟我犟。你说说,我错了吗?家里的麦苗倒了已经倒了,淹了已经淹了,他们不趁机多赚点打工费,回去能把麦苗扶起来咋地?” 吴远边给乔五爷满酒边道:“五爷,你说得对。他们哪能有您老这格局,这眼光?” 第420章 仨个臭皮匠,抵不上诸葛亮 劝是这么劝。 暗地里,吴远却庆幸,今天留五爷喝酒,留对了。 人上了年纪嘛。 不怕你在大是大非上较真,就怕你在芝麻小事上跟他对着干。 像是现在乔五爷就跟自己拧巴着,感觉自己一片好心,喂了狗。 所以吴远也就顺着他话茬说,顺便让他把心里的别扭劲儿都倒出来,然后酒喝到位,回去睡一觉,就过去了。 “五爷,人手少了,你该招工招工。别说是招个三五十人,我们公司能吃得下。就算是吃不下,那些执意要回家的师傅们,再回来时没活干,只能靠边站,闲等着,那也不是应该的么?” 完了,吴远又加了一句:“那不是他们自找的么?” 乔五爷一拍大腿,唾沫星子乱飞:“不错,是他们自找的!” 心事已了。 吴远也没敢让乔五爷喝到位,早早地叫来了乔刚峰和马明朝,让他们把人扶回去。 接下来,直到周天,4月22日。 报纸上有关淮河下游水灾的报道,越来越多。 正面的,侧面的。 省里头也很快做出了反应,该免征免征,该捐款捐款。 付秋通过报纸上公开的捐款账号,打了100块钱过去,比买菜省了十块八块地,还要振奋。 与此同时,关于壁画讨论的风潮,也渐渐偃旗息鼓。 毕竟,与其关心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反而不如关心关心受灾的人们。 他们可是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 周天在家里,吴远翻遍报纸,随后扔在了一边。 果然,能够压下一个新闻热点,永远是另一个新闻热点。 老家成为新闻热点的同时,脸面上虽说不好看,但却让很多实际的困难,迎刃而解。 县政府大院。 徐县长站在窗前,抽着烟,听着身后林秘书的汇报。 “截至今天,咱们县收到的捐款额累计126万余元,相应物资价值58万余元。” 徐县长头也不回地问:“各乡各村统计的损失情况,落实的怎么样了?” “已经有八成乡村,上交上来了。” “那一口井乡,尤其是梨园村损失怎么样?” “在众多乡村之中,他们损失不算大,甚至可以说是算小的。” “打回去,让梨园村重新统计。” “是。” 半个钟头后,挂了电话的杨支书,破口大骂。 “一天天的,就知道统计这,统计那,你倒是干点实事啊!” 老许头琢磨着问道:“老支书,上头会不会有什么考虑?” “他们考虑个屁!要不是我女婿想出这招,他们现在还是热锅上的蚂蚁,找不着北。” 李会计心里一动:“要不打电话问问吴老板?” “别什么屁大点事,都去问小远。他手下那么多公司,哪顾得过来?”杨支书下意识地护犊子道。 然而老许头也跟着附和道:“打个电话问问,万一县里这指示有什么道道呢?” 杨支书嘴上不情愿,但心里也被说服了。 况且今儿是周天,吴远应该没那么忙才对。 一根烟抽到了底,扔到门外,冲手心啐了口唾沫,这才摸起电话,直接打到吴远在教职工小区的家里。 可当电话响了两声,没人接,杨支书就打算撂了。 结果下一秒,电话被人接起来了。 杨支书试探着问了声:“喂?” 吴远的声音当即传来:“爹,家里有什么事?” 毕竟等闲一般情况吓,老丈人很少打电话到上海来的。 所以也难怪吴远会这般想。 “没什么大事,”杨支书支吾着道,“就是有个事儿,想问问你,你给出出意见。” “爹,你说。” 没大事,那就是有小事了。 原本葛优躺在沙发上的吴远,此刻已经坐直了身体。 于是杨支书就把上报损失情况的数据被县里打回来重做的事儿说了。 吴远一听,就轻松地笑道:“爹,这个清单数据,你们还真得重做。不仅重做,而且得往严重了做!” “咦,可为什么呀……”话音刚落,杨支书自己就反应过来,“不对,等等,让我捋捋!” 吴远也不说话,静静地等着老丈人自己捋。 接着就是杨支书急不可耐地声音道:“那什么,小远,我先不跟你说了,我撂了。” 挂了电话,杨支书一拍大腿。 指着老许头和李会计,连同自己笑骂道:“咱们仨个臭皮匠,抵不上人家一个诸葛亮。” 这诸葛亮自然是指远在上海的吴远了 老许头挨骂也就骂了,但他好奇呀,好奇老支书到底明白什么了。 “老杨,你想清楚了,就赶紧说!真是急死个人哩……” 杨支书慢条斯理地摸起桌上的香烟,优哉游哉地点上道:“先前,我不是觉着捐款都捐给县里,咱们村里亏得慌么?现在县里给咱送钱来了,咱们怎么能推辞这好意呢?” 老许头恍然道:“老杨,你的意思说,县里根据各乡村的损失情况,分配善款?” 杨支书瞧着桌面,强调道:“这是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老许头和李会计恍然大悟,连连摇头道:“可不就是明摆着的事么?老了老了,这脑子转不过弯来,还得吴老板提点!” 杨支书却已经开始思忖道:“我琢磨着,田里损失多报两成,还有村里的鱼塘都报全损,再有就是五保户的房子、以及宋老师家的院子,能算的咱都算进去。” 李会计犹疑道:“老支书,这会不会太多了点?” 杨支书却已经想开了,“没关系,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相信徐县长,也不可能给咱们百分之百地报。” 教职工小区,吴远挂了电话,杨落雁端个果盘过来道:“我爹的电话?” 吴远点头,“爹报上去的损失清单,被县里打回来了,正在那儿跳脚着急呢。” 杨落雁用牙签戳了块苹果给吴远道:“这不明摆着,县里给他们机会漫天要价么?” “是啊,明摆着的,”吴远张嘴吃了苹果,嚼古嚼古道:“不知道为啥爹他们几个没看出来。” “我看爹是仗着你的势,为所欲为惯了!”杨落雁嗔怪道。 第421章 别看说什么,要看做什么 这锅吴远可不背。 一把将媳妇搂在怀里,替老丈人辩解道:“爹有时候强横,是强横了点,但他也不是为他自己个,还不是为了咱村人。” 这话杨落雁信服。 毕竟现在老两口不愁吃、不愁穿的,还有儿孙绕膝。 可不就只剩村里那点事儿了么? 俩口子依偎了一会儿,杨落雁突然伸了个懒腰,语出慵懒地道:“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感觉困了,想午休了。” 吴远当即道:“为夫也困了,娘子一起午休吧。” “别闹。”杨落雁落荒而逃。 “我没闹,我真困了。”吴远追上去。 春日的午后,春光无限。 这一午休,直到三点半钟,才悠悠醒转。 杨落雁手搭在丈夫的胸膛上,懒得动弹道:“今晚你要跟吕老哥喝酒?” 吴远嗯了一声:“约好了,吕老哥难得回来。” 杨落雁撑起上身,拽过薄被裹住身子道:“正好我给你弄俩菜,晚上我带嫂子和吕欢出去吃。你们哥俩在家,想喝多久喝多久。” 吴远回问:“你们也约好了?” “嗯。” 于是周天的晚上,就成了吴远和吕文清的爷们之夜。 两个男人,两瓶五粮液。 这其实并不多。 但却有六盘菜,除了杨落雁给吴远准备带过来的俩菜,付秋也在家里烧了四个。 好家伙,这是格外丰盛。 吕文清端详着五粮液道:“你说你带酒过来也就罢了,还专门带菜!” 吴远一推二五六道:“是媳妇非要做的,哪想到嫂子做的比她多。” 吕文清随手拆开五粮液,先要给吴远满上。 吴远捂住没让,顺手还要接过来,替他满上。 于是吕文清只能先自己满上,再给吴远满上道:“这段日子呀,我也真是昏了头了。光顾着在报纸上打口水仗,连挣钱的正事都忘了。” 吴远笑道:“吕老哥,你那文字也不少挣稿费吧?” “别提了,”吕文清放下酒瓶道:“写了好几篇,就用了两篇,把我气得够呛。到头来,发现还不如你嫂子给老家捐点款来的实在。” “我算是看明白了,话说得再漂亮,口号喊得再响亮,不如踏踏实实地做点事,做点让普通老百姓日子好过的实事。” 吴远举杯道:“吕老哥,咱们先走一个。” 一盅酒下肚。 俩人先捡着付秋做的炒鸡蛋,热乎的,大快朵颐。 接着吴远宽慰道:“不过吕老哥,你也不必太沮丧。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本就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所以思想上有碰撞,舆论上有冲突,反倒是健康的、必要的。” “至于未来的局面,别看说什么,要看做什么。至少这周三刚宣布的浦东大开发,不是假的吧?九月份将公开举办的亚运会,也是板上钉钉了吧?” 吕文清吃了满嘴油,直接一抹嘴道:“这你说得对,我也是看到这一点,才决定以后少说话,多做事。” “对了,我听你嫂子说,这回对老家捐款这事,就是由你牵头?” 吴远摆摆手,并不居功道:“我充其量,就是个穿针引线的,让大家普遍共赢而已。” “老弟呀,你也别谦虚。在多方斡旋之中,能让大家普遍共赢,那可不容易。” 果然,大学教授不好糊弄。 不过吕文清并没有在这事上多说,非得把吴远捧上天怎么的。 而是另外提起道:“自打18号宣布之后,咱们院也接到了不少上头派下来的任务。看得出来,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只是国际社会尚在观望,那些被吓跑的外企更是趋于保守,不敢接触。上头才不得不把大的规划,抛给高校和国内的建筑设计院来做。” “但这样一来,影响力发挥不出来。我估计,上头迟早还得脱裤子放屁,通过你说的外聘国际设计公司的模式,来扩大影响力。虽然最终未必会用他们的规划方案。” 吴远夹了口菜道:“吕老哥,你们的规划是怎么做的?” 吕文清一脸意外,他意外吴远居然对这么枯燥的规划工作感兴趣。 但他毫无保留地道:“目前浦东拥有35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地方实在太大。想在浦东上面,再造一个浦西,将来上海城市的发展,就会缺乏重点。” “所以我们的规划思想是,让浦东作为浦西的一个补充,承载着上海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 吴远耐心地听着,听到后头,终于听明白了,不由笑道:“吕老哥,经由你们这样的设计规划,也没打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格局魔咒。” “我觉着,吕老哥,让浦东成为浦西的一个补充,是不假。但得让浦东成为一个超越浦西的补充。什么摩天大楼,什么日落大道,尽管上!” “凭什么咱们大上海,就不如曼哈顿?况且人家曼哈顿百年前,就已经摩天大楼林立了。没道理咱们一百年后,还像个小脚老太太一样,裹足不前。” 这话一听着就很粗犷,但不得不承认,很振奋人心。 吕文清没着急去反驳,而是设身处地地想了想,在浦东设立个摩天大楼林立的CBD区域,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结果竟然毫无违和感。 思忖之余,吕文清这才提出自己的担心道:“摩天大楼设计和建造,问题不大。可就怕咱们的经济,没那么大体量。到时候盖起来,空在那儿,也是浪费。” 吴远放下筷子道:“老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只要咱们的摩天大楼盖起来,还怕没人来?别像现在,连规划都不敢大胆一点,那就更别提了。” 吕文清颇为意动地道:“容我想想。” 觥筹交错中,吴远大谈自己对于浦东的规划构想。 当然,这大都来自于他记忆中浦东的样子。 反正日后也要建设成这个样子,迟早有人会提出这个大胆的规划设想。 既然如此,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吕文清? 至于吕文清吕老哥能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就看他敢不敢采纳这个想法,并把它吸收完善,进而形成专业的规划方案提上去。 第422章 有钱感觉好,没钱就够呛 吴远和吕文清喝得差不多时,杨落雁也带着付秋娘俩,满载而归。 一进门就大包小包地,三个人,六只手,全都提着袋子,全都没闲着。 两家人临分开时,付秋还念念不忘地客气说:“妹子,今晚真让你破费了,给孩子买那么多漂亮衣服。” 杨落雁摸着吕欢的脑袋道:“嫂子,我跟欢欢挺投缘的,这也算是我给孩子的见面礼。你再这么提,可就见外了。”
相关推荐:
删除她gl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在爱里的人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迷踪(年下1v1)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林峰林云瑶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