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夺军资,哪里还会分出来? “如今有了战车攻城弩,便可让工匠学一学。”婺国不是没学着做过攻城战车,但是远远做不到如庆国这般庞大又坚固,没有图纸根本无法知道内部结构。 只看个外形,照猫画虎的做出的战车,一两匹马都能撞烂的东西,与庆国这等战车如何对的上? 现在好了,有了完整的战车,可捐出一辆让工匠们一点点拆开,进一步仿造制作。 只是这工匠做出战车的工程浩大,短时间内定是用不上,毕竟做出来之后还要经过反复的实战演练,在确保不会开出去就散架,能用得上才会被推上战场。 战局不是儿戏,所以这么多年来庆国的战车如此让人眼红,也不是没道理。 临西大捷的军报送至京中,宗延黎以如此迅猛之势重新夺回圆石关,将庆军打的四散而逃,就连庆国皇帝卓康顺都险些被抓。 得如此勇猛之军,真是让老皇帝高兴的一夜未眠,当下特封宗延黎为节度使,给予她全权调兵之权,令其攻入庆国,不能让卓康顺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圣旨送到的时候,已是年关。 这一年便是在这样兵荒马乱之中度过的。 而宗延黎也二十三岁了。 随着军中人数增多,宗延黎也变的异常忙碌,年节之时雷吉亮邀请宗延黎一同用年夜饭宗延黎都拒绝了,最后是跟闻年和裴良等人在军帐之中随便用的。 军帐之中皆是军务,裴良和霍文启等人,能识文断字的都被宗延黎抓来帮着一起处理。 军用军需,以及缴获的诸多军械,战俘如何处置都需要宗延黎一一审批上报。 “这批战俘送去平南营,另外将我的手书交给父亲。”宗延黎深思之后说道:“明威将军负伤在身,尚不能继续驻守圆石关,让父亲调派四叔过来暂为代劳。” “三日后整军,前往圆石关外驻扎,请诸位将军共商攻庆事宜。” “粮草可已运送过去了?” “军资清点分发今日便要完成,切莫叫将士们久等。”宗延黎顿了顿,伸手按了按眉心说道:“原先军中置换下来的军械军甲都运送去寿西郡,交给钱志行,让他去盯着后续重铸等事宜。” “开春之后各地春耕种种粮,此番我军抢了曲河北部不少粮获,需得让人购置粮种送去给刘煌刘特使。” 宗延黎事无巨细,将军中如此繁琐冗长的军务处理的井井有条,甚至就连这等小事都丝毫不曾忘却。 公孙璞等人早前深知宗延黎之勇武果敢,领军之才能也有目共睹,又见识了宗延黎为将之谋略,而今再一次折服于其统领军中事务的能力,公孙璞无数次的感叹。 他总认为,为将者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通军事谋略,只需占得其一,便可成天下名将。 若能占得二者,当为不世枭雄也。 当初公孙璞会愿意追随宗延黎,正是看中了宗延黎如此本事,可随着相处愈发深切,亲眼看着宗延黎步步高升,如今已得封平西大将军兼节度使。 年纪轻轻得兵权高官,可是公孙璞从宗延黎身上从未见到过高升的喜悦,只看到了他义无反顾肩负起的责任。 “将军切勿如此操劳,这等小事就交给我等吧。”公孙璞站起身来,心下暗叹着带着几分担忧。 “嗯。”宗延黎眉宇之间的倦色怎么也散不去,良久之后才道:“劳诸君费心了。” 第135章 宗延黎入京 公孙璞等人出了帐中之后就道:“如今将军已扬名天下,马上又要征战庆国。” “正是急缺人手之时,我等是否应该考虑,为将军广纳贤才,招揽各地英豪以求东征顺利?”公孙璞侧头看向裴良和霍文启道,若从以前看来宗延黎帐下猛将诸多。 可现在随着军中人数扩张,打了晋国又打了庆国俘军无数,却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用的。 若要攻入一国,以现在宗延黎的帐下将领来看,还是少了。 裴良和霍文启二人当即说道:“公孙先生所言极是,确实该募军了。” 招贤纳才可不是什么松快活儿。 有些人未必真的有才,徒有虚名者不在少数,那庆国伍立人便是典型,或许却有几分才学,但是那般才能一点都不适用于庆国,或许伍立人身在晋国,又或者辅佐之君能辨是非,又有不同的结局。 知人善用,缺一不可,方才能互相成就,留当世美名。 公孙璞将此事告知给宗延黎的时候,得到了宗延黎的非常认可,她早有此意,只是因为接连不断地战事让她无暇分心。 “早年我游离川地,曾遇一位良才。”公孙璞想了想说道:“此人姓詹,名皓月。” “陇川詹氏?”霍文启听闻这熟悉的姓氏略有些意外扬眉。 “霍将军知道此人?”公孙璞侧头看去。 霍文启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人倒是未曾听过,不过詹氏在陇川颇具名气,婺国先帝多次派人请詹氏入仕都遭拒,先生若想招纳詹氏子弟,恐怕略有些困难。” 公孙璞却并不泄气,反而认真说道:“詹氏能不为名利财帛所动摇,才是令人更应该赞叹之处。” 霍文启笑着说道:“说起詹氏,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人。” “陇川旁边的范河有一山寨,占山为王约莫两千人,行的是劫富济贫之事,在当地小有侠名。”这等乱世贼寇众多,这等山寨匪徒也是不少,有人为恶自也有人行善。 “那山寨名为天雷寨,其寨主姓符,名嘉石。”霍文启颇为认真说道:“将军可送去求贤令,招揽其入军中。” “既已占山为王,又小有侠名,过惯了那等无拘无束的日子,恐怕不会轻易受我等招揽啊。”裴良略微皱眉轻声说道。 “自试一试罢!”霍文启和公孙璞都有所打算,反观裴良却是沉默,宗延黎端看裴良似有心事,待众人离去之后,宗延黎才将裴良单独留了下来。 她抬手让裴良入座,而后才道:“我看将军刚刚似有举荐之人,却并未开口,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裴良顿时一脸的感叹,垂首说道:“将军慧眼如炬,末将确实有几分言辞难以言说。” 裴良神色很是无奈说道:“将军欲要广纳贤才招揽名将,此等大事末将理当为将军尽力,然,末将出身微末,幼时流离失所四海为家。” “虽有结交友人,却……也并非婺国名仕。”裴良有些担忧,南康已灭也就不必说了,晋国却还是在的,裴良少年之期曾久居晋国,倒也确实结交了几位朋友。 他有意举荐,但是又担心所荐之人乃是他国谋士,宗延黎未必肯用,就算宗延黎肯用,若帐下将领们对此有意见,又要宗延黎为此周全。 裴良思量了一下到底是没开口,没想到宗延黎竟是看出来了,主动问及此事。 “英雄不问出身,既求贤,自当募天下贤才,若他国名士愿入婺国,我自是求之不得。”宗延黎听出了裴良言语之中的担忧,当下不免一笑失笑说道:“天下良才众多,周游各国的亦不在少数。” “晋国学子入婺国入仕者并非没有。”宗延黎摆正脸色很是认真说道,就当下这等乱世而言,只要是尚未入仕的子弟,想去何处立足都是正常的,为得无非就是择贤君成霸主,以得名扬天下。 “裴将军无需多想,若当真有可举荐之贤才,尽可邀之。”宗延黎笑着看向裴良说道:“只要其愿意入婺国,我自当善用。” 如何用人便是她的事了。 裴良闻言心中大叹,当即起身弯腰拜道:“将军大义!” 随着求贤之事告之,宗延黎帐下诸多将领皆是奔波而去了,或是纷纷写信送去,一时之间帐中竟是突然空旷了下来。 宗延黎照旧整军,带着部将行至圆石关外驻扎。 同一时间京中的书信终于送来了,宗延茵诞下一位女婴,母子平安,母亲的身体近来抱恙似染上了咳疾,几番求医都未能医治,宗延茵对此表示了深切的担忧。 早前母亲一直让宗延茵瞒着,且当时的宗延黎身处战局书信无法传达,这一晃都半年了,宗延茵忍不住偷偷告诉了宗延黎。 就在宗延黎忧愁,想要找人去寻觅名医的时候,京中突然传来圣意。 急召宗延黎入京。 皇帝的一纸诏书让人措手不及,宗延黎亦是略有惊异,但是谕旨在前她不敢不从,当下将军中要务交给了龙飞光,这一回生二回熟的,也不必麻烦旁人了。 宗延黎带着闻年,以及高飞林等一行护军亲兵便朝着京都去了。 这是宗延黎第一次入京,她已经有些记不清前世第一次入京是何时了,亦是御前听封…… 宫中如今可谓是水深火热,老皇帝已是全靠着灵药续命,而此番会急召宗延黎入京为得便是宣王之事,昌丰郡郡守入狱,牵扯出了一些隐秘之事。 皇上此时未曾言明,或许是对宣王还抱有几分信任。 “平西大将军要归京了?”宫中高嘉月自然也听闻了皇帝召宗延黎入京的消息,自得知这消息之后,高嘉月脸上的笑意就没下来过,每天都在掰着指头算日子。 “约莫今明两日就该到了。”红笺知道自家娘娘的心事,默默垂首低声说道。 “终于来了。”高嘉月闭了闭眼,转头看向铜镜之中的自己,细细盯着她那白皙的面容,端详着有些忧心说道:“本宫是不是老了?” 第136章 入宫面圣 “娘娘正年轻,哪里会老?”红笺对于自家娘娘的忧心有些好笑,走上前蹲下为其梳发。 “本宫已养育了两个孩子了……”高嘉月微微抬手,端看着那皓白柔细的手腕,略微抿了抿唇又笑道:“此番宗延将军回京,势必得皇上重用。”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高嘉月如何能不高兴呢? 自宗延黎暗中来信,谈及宣王与庆国勾结之事,高嘉月便在暗中派人查探,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消息。 直到宗延黎一举歼灭敌军,活捉袁横,将庆国之师打退。 以绝对的实力告诉宣王,他的任何手段都将毫无用武之地。 而后高嘉月寻觅到了蛛丝马迹,暗中派遣人手联络卫家卫松鹤,与之联手抓获昌丰郡郡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整合目前仅有的证据呈送御前。 这才有了皇上急召宗延黎回京一事。 婺国京都。 宗延黎入官道之后便已得见驿官前来接引拜见,她看着那熟悉的主城眼底满是赞叹,此时的京都尚且算不上盛大繁华。 前世宗延黎平定四国为婺国开疆扩土,直至新君继位改国号重建京都。 那时的京都才是空前的繁华热闹。 宗延黎在官道处驿馆稍作歇息,洗涮战马整理军甲,将浑身上下的尘土扫去,吃饱喝足之后待京都来了之后,城门大开宗延黎这才跨上战马跟随入城。 此番急召并未行正门主道,自然也没大作宣扬引百姓围观。 只寻了就近的路,直奔宫门而去。 宗延黎其实对京都印象不深,常年带兵在外的她鲜少有入京都的机会,而今看着这前路亦是觉得陌生,直至行至宫门前,才让宗延黎找回了些许前世的记忆。 “参见平西大将军,节度使大人。”那宫门前站着一位身穿宦官衣袍的老太监,赫然便是皇上身边伺候的老太监何昌。 宗延黎高坐战马之上俯首看来,何昌怎么说也是在皇帝身边伺候多年的老太监,什么大场面大人物没见过。 可今日终于得见了这位盛名在外的平西大将军,却是忍不住的心头狂跳。 那端坐在战马之上的宗延黎穿着黑色的军甲,头盔覆面将她的面容尽数遮掩,只露出了一双墨色的眼瞳,腰挎黑色长刀,明明什么都没做,那扑面而来的煞气却是叫人心中生怯。 朝中不是没有武将,却哪里比得上宗延黎这等沙场之中拼杀出来的铁血煞气? 何昌心下震惊,躬身在前为宗延黎引路。 皇上亲指他前来接引,可见其看重之意。 “有劳。”宗延黎颔首应着。 自宫门走入,宗延黎亲兵皆留在宫外,只有她一人入宫。 这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注目,同一时间那飞奔而去贵妃宫中的小太监,正着急慌忙的给高嘉月传话:“娘娘!娘娘——!” “平西大将军进宫了,已在去面见皇上的路上。”那小太监万分激动说道。 “果真!?”高嘉月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慌忙抬手摸了摸脸颊,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衣裙唤道:“红笺,快伺候本宫梳妆更衣。” 在高嘉月手忙脚乱之际,那边的宗延黎已至昭明殿,殿内婺帝端坐高位之上,竟是难得的从病榻之上起身,披上龙袍白发苍苍垂首望向殿门方向。 然后就看到了那大开的殿门处,宗延黎逆着光踏入宫门,那身穿军甲的身影在此刻显得如此高大。 就连老皇帝都不自觉的睁大了眼,盯着那大步走来的宗延黎,在这一瞬间他恍惚看到了宗延黎身后那,无数的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的军阵沙场。 “臣,宗延黎,参见皇上。”宗延黎立于殿前,抬手躬身屈膝跪下沉声拜道。 老皇帝眯着的盯着宗延黎,何昌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下首跪着的宗延黎,忍不住小声提醒道:“将军面圣,不可佩戴覆面,不敬君上。” 宗延黎装作一副不通宫中规矩的样子,闻此言语方才恍然大悟似的,伸手解下头盔面甲,俯身拜道:“皇上恕罪。” 那端坐高位的老皇帝见着宗延黎这般面貌亦是一愣,忍不住倾身探前,很是赞叹说道:“朕早知宗延将军尚且年轻,却未曾想到将军这副面貌,生的也如此俊秀。” “好,好啊……”老皇帝低咳两声,冲着宗延黎招了招手道:“将军上前来。” “臣不敢造次。”宗延黎俯身拜道。 “无妨。”老皇帝端看着宗延黎,屏退了闲杂人等,只留了何昌在旁伺候。 “将军可知,朕此番急召你入宫所为何事?”待宗延黎入座之后,老皇帝这才询问道。 “臣不知。”宗延黎低着头,腰身挺直俨然一副满心皆是战局的武将模样。 老皇帝问完这句话自己都觉得好笑,宗延黎从始至终甚至连皇城都没来过,他如何能知晓宫中之事,当下换了个话术说道:“将军久在战局,为国征战,朕对将军甚是敬佩。” 宗延黎连忙起身拜道:“能为皇上分忧,是臣之幸!” 老皇帝见此忍不住露出笑来,心绪浮动之下又是几声低咳,他虽然想好好跟宗延黎聊聊,可却深知自己这等身子骨根本撑不住。 故而也不废话了,直言说道:“将军可还记得朕的儿子,宣王?” “自当记得,当初父亲受困之际,驻军休养便在寿西郡外。”宗延黎听到宣王当下面上露出几分笑来说道:“只可惜宣王殿下离开寿西郡之时,臣身处战局,未能亲去相送。” “呵呵……”老皇帝听到这也明白,宣王与宗延黎并无太多来往,泛泛之交罢了。 “庆国此战来的突然,圆石关守关之军全军覆没朕甚是痛心。”老皇帝微微握紧拳头说道:“将军能在如此凶险的战局之中,对阵破敌生擒敌将。” “将军之勇武令朕钦佩。”老皇帝说着这话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皇上过奖,此战并
相关推荐:
失身酒
南城(H)
我有亿万天赋
带着儿子嫁豪门
薄情怀(1v1)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挚爱
仙道空间
碧荷衍生文
火影之最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