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了林秘书在场,没了其他人,徐长盛这才抿着茶水问起道:“吴老板,你总在外面闯荡,对于外面的动向更清晰些,你觉着咱们国家到底是打算左转还是右转啊?” 吴远一呵。 看北岗小报上的舆论动向,还以为徐长盛是铁了心了。 没想到还这么心怀惴惴。 第1220章 不说你笨了,给你个台阶 其实也难怪。 毕竟徐长盛如今更上一层楼了。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的。 他难免有点子战战兢兢之感,只是在面对自己班子或者下面的时候,轻易不展现出来罢了。 否则连他都首鼠两端,畏首畏尾的,这下面的工作还怎么推,怎么开展? 就这,王百川都有些消极怠工。 可见现在队伍难带。 吴远提起茶壶,给徐长盛续了个杯,不答反问道:“徐书记,你以为报纸上那些争吵,上头不知道?” 徐长盛听到这里,哦了一声道:“既然上头是知道的,允许的,那至少说明新的声音,是能站得住脚的?” 吴远放下茶壶,俩手一摊道:“你看,这你不就明白了吗?徐书记真是当局者迷。” 不说你笨了,给你个台阶下。 徐长盛一拍脑袋,顿觉神清气爽道:“吴老板说得对!你这个出去,真得常回家看看。否则我这一肚子疑惑,都没人能指点迷津去。” 说完这个事,又续了几句闲话。 林秘书看了看表,适时地上前道:“徐书记,一会你到财政局,还有个会要参加。” 既然话都这么说了。 吴远只能陪着徐长盛起身,送出门去。 送完徐长盛回来。 吴远也没直接上楼,径自在厂区里溜达起来。 毕竟办公室里的报纸已经翻完了。 就相当于后世的手机刷完了,论坛刷完了。 剩下的时间,只能是干点活了。 作为老板,视察全厂,当然属于干活。 木工车间。 师傅的人数几乎有大几百。 但吴远依旧看得出来,少了不少老面孔,多了不少新面孔。 看来钟振远从这边拉走的人数终也不少。 毕竟朝九晚五地点卯上班,跟工地上的工作,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 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厌烦那个,都是在所难免的。 看到最后,免不了要把师父乔四爷叫到门外,敬上一支烟。 和以前不同,这回乔四爷到外头,开始伸胳膊伸腿了。 看得吴远当即明白道:“师父,一线的工作,你要是来不了,就多在办公室里坐坐。” “你是我师父,又这么德高望重的,谁还敢说你什么?” 乔四爷接过徒弟递过来的火,点上了烟后,才连带着烟一起摆摆手道:“坐办公室也一样腰酸背痛的,终究是人老了,身子骨跟不上了。” 吴远笑道:“师父,你这样说,别说我不同意了,其他师兄弟也不会同意的。” “你年过半百,正当壮年呢!我还指着你,一直替我坐镇下去。” “不过一线的工作还是别干少干。顶多你就耍耍嘴皮子,溜达溜达。溜达累了就去歇,歇够了接着溜达。” 乔四爷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孝顺,向着我。可我也不能给你丢人,是不?” 吴远苦笑。 这理算是说不通了。 只能找其他人,给师父安排些其他的活儿,占据掉他的上一线,亲力亲为的时间。 这样就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了。 相比于木工车间的,一代新人换旧颜。 缝纫车间的女工之间,就比较卷了。 人数虽然也在随着产能在增加,可是老员工是半点都没流失。 反而是一个个精明强干了起来。 吴远看着席素素一如既往地小跑过来,把自己往车间办公室请的同时。 也看得出来这个年轻的车间主任,开始越来越注意自身的仪容和姿态了。 那公关装穿得是一套一套的。 妆容上,也略微有些画龙点睛之效。 这显然是下面人成长起来,席素素才有时间有精力,注意到这些,努力让自己的形象和这个位置匹配。 好歹咱也是国内知名的部优品牌家具的车间主任了。 但明白归明白。 吴远依旧习惯用这些来打趣她,是不是谈了对象之类。 这个话题就能很好地打开局面,拉近距离。 随后席素素叫来张永婷等人过来简单汇报,果然印证了吴远的猜测。 一通嘉奖勉励之后。 吴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缝纫车间,抬脚就到了食堂后厨。 范为民腰身愈发圆了。 以至于在别人手里拎着显大的大勺,在他手里,就显得刚刚好。 提着大勺出来的范为民放下大勺,就开始四处摸烟。 结果最后还是被吴远扔了一根华子,然后也接了吴远递过来的火。 “范大厨,虽然说心宽体胖,可我还是要说,你这身体得多锻炼锻炼了。” 男人之间,说这个话题,总喜欢嘴硬的。 只是范为民还没嘴硬几秒,就被出来的媳妇一秒破功道:“医生都说他血压高了,让他多注意来着。” 范为民依旧回怼:“都听医生的,这饭还吃不吃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转头过来就岔开话题道:“老板,今天想吃什么,我专门给你开小灶。” 吴远笑道:“我对吃的没那么多讲究,你也知道的,不用专门开小灶。” 接着解释道:“我就是专门过来看看你们,闲溜达。” 本来吴远就想在食堂坐到吃饭的。 结果不大一会儿,赵果捧着文件找过来了。 吴远一边跟着赵果回办公室,一边问:“我平时不在,这文件不也是有人签的吗?” 赵果解释道:“这部分账目,一般都是市场部的杨副厂长签字。这不今天她正好出差不在,正好老板你又在嘛!” 如此回到办公室,吴远又忙活了一会儿。 这才再次回到食堂吃饭。 饱暖生困意。 吃过了午饭,吴远往沙发上一躺,小憩了片刻。 直到被桌上电话吵醒。 好在这回,不是什么公务上的电话。 而是三姐吴秀华打来的,“听你回来也好几天了,今晚过来吃饭,叫你三姐夫陪你喝两盅。” 三姐的电话,吴远自然不会推辞。 毕竟三姐是整个吴家的大总管。 几个姐姐家里,有些细节上的小事,杨落雁可能忽视的,三姐都不会。 结果刚答应下来没多久。 三姐夫熊刚电话有打过来了,内容倒还是一样。 这两口子想到一块去了,事先却没通过气。 以至于邀请都发了两份。 不过重复归重复,吴远这边反应也还是给了的,“行,一会我早点下班过去。” 第1221章 希望必须有,即便再遥远 转眼到了四点来钟。 吴远提前一个钟头,先给媳妇打了个电话报备行程,又从办公室柜子里揣了两条华子在身上,这才下楼坐上桑塔纳,直奔陵园东路。 结果桑塔纳抵达陵园东路的时候。 在外头玩闹的熊文和熊飞燕俩孩子,视白色桑塔纳如无物。 车子路过他俩身边时,都没反应。 直到吴远叫马明朝停车,推门下车后,俩孩子才带着一脑门的热气扑过来。 一见面,熊文这孩子就伸手要抱。 吴远一把将孩子搂起来,转身就想着不能顾此失彼的,又冲着外甥女伸出臂膀。 结果却被熊飞燕嫌弃着躲开了。 这人精,不止嫌弃自己的怀抱,而且连带着把二哥熊文鄙视了一通。 “都多大人了,还要人抱?” 那阴阳的劲儿,也就只能钟文雅能与之抗衡了。 至少熊文是招架不住的。 所以一听这话,怀中的熊文就蛄蛹着,要下来。 正好三姐吴秀华打院子里迎出来,搁远就嚷嚷道:“小文,你快下来,把你舅衣服都弄脏了!” 吴远放下了孩子,看了看自己。 其实没弄脏。 结果三姐到了跟前,还是习惯性地拍拍打打一通。 接着就把幺弟扯进自己家里。 院子里大徒弟媳妇张艳和明朝媳妇苗红还都在忙活着。 见他到来,也都起身打了招呼。 打完招呼,就见吴秀华正在给三姐夫熊刚打电话,叫他回来。 等到挂了电话之后。 吴远才道:“三姐夫没下班,你叫他做什么?” 吴秀华却蛮不在乎地道:“他那个副局坐着也是白坐,不如早点回来陪陪你。” 吴远笑道:“三姐,你就算瞧不上三姐夫的那点工资,但也要尊重一下他的工作。好歹也是一名高级干部了,不能光用钱来衡量的。” 吴秀华却一脸无辜地道:“不是我说的,是他自己说的。” 说完眼见幺弟诧异,吴秀华还补充道:“不信,你等他回来,自己问他。” 不多时,熊刚便蹬着二八大杠,兴匆匆地回来了。 那高兴劲儿,看得吴秀华都吃醋道:“瞅他那笑脸,多少天没对我露过了!” 熊刚一脚把二八大杠支起来,接过幺弟地上的华子。 这才回应媳妇的话道:“能一样么?幺弟多咱时间来咱家一回?” 接着转向吴远道:“打年后到现在,是头一回见,对吧?” 吴远点点头,打岔道:“我的错,我的错,是我来得少了。” 吴秀华一听,就下意识地护犊子道:“你有什么错?你生意那么大,平时那么忙,哪像他,天天到了办公室,就是看报喝茶。” 熊刚咕哝道:“你当我乐意啊?” 看得出来,熊刚如今也是有些迷茫的阶段。 毕竟身居副局之位,刘局又正当壮年的,留给他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唯一能做的,怕就是熬资历了。 这一过程,对于熊刚这种想做点事情的人来说,无疑是难熬的。 好在吴秀华也没多说,只是催促道:“快去洗把脸,酒菜马上就得,你俩好好喝。今晚夜摊这边,不用你帮忙。” 熊刚脸色稍霁,拉着吴远进了院子。 指着桌边的凳子,让吴远先坐下来,自己打了一盆水,洗得稀里哗啦。 等回到吴远对面坐下来时,刚刚放下的华子,已经燃到了尽头。 熊刚连忙挽救似的,多吸了两口,连道:“可惜了了!” 然后就见吴远又散了一根过来道:“三姐夫,你至于的么?” 熊刚也回过神来,咧嘴一笑,颇有几分苦涩道:“你不知道,我现在清闲的,只能抠这些了!” 吴远笑道:“四姐夫倒是干劲十足,要不你俩换换?” 熊刚搓了搓脸,说不出话来了。 这样反倒引起了吴远的重视。 “不是,三姐夫,你这状态有点严重啊!” 熊刚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一会咱们边喝边聊。” 说话间,熊武终于挎着个书包回来了。 见到老舅在家,立马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搬个小板凳坐过来。 好奇地听着俩大人聊天。 等到桌上酒菜摆开,反而搬着板凳跑开了。 吴远见状,就嚷着问吴秀华道:“三姐,叫仨孩子跟我们一块吃得了!反正我们俩喝酒,也吃不了多少菜。” 吴秀华端着刚呛好的花生米送过来道:“你们喝你们的,甭管他们。慢慢喝,一会等外头开摊了,我再给你俩送点羊肉串过来。” 吴远还想问问熊武熊文的。 结果仨孩子转瞬间跑了个没影。 这倒也正常。 这年头,家里来客了,不让孩子上桌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回过头来,跟熊刚三杯酒下了肚。 熊刚这才开始吐露心声:“年前的时候,我满心期待地等着,在这个苏北灌溉总渠的项目上,多出点力,多干点活。” “谁曾想,突然之间,这事儿停滞不前了。以至于我现在到办公室,只能是喝茶看报。” “等到开春河里涨了水,汛期到来时,刘局又把活儿安排给下面的人做了,我还是只能喝茶看报。” “结果这报纸看得越多,我越是迷糊。于是我就紧盯着报纸,看看什么时候上头能定个调,真是越等越头疼……” 说到后来,熊刚的满腔话语,都化作一声长叹。 吴远啜饮着五粮液,心里头终于明白了。 同样的困惑。 村里的老几位表露过。 意气风发的徐长盛提问过。 现在连本该优哉游哉的三姐夫,都受到影响。 连带着整个人都颓废了许多。 可见甭管什么人,都需要有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吊着。 哪怕这种希望再遥远。 想到这里,吴远放下酒盅,双手扶在膝盖上道:“三姐夫,如果是这个问题,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调子上头肯定是会的,而且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现在你所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等到调子一定,整个社会如车轮般滚滚向前时,到时候诸事繁多,有得你忙的时候!” 熊刚精神一振,摸过酒瓶子道:“幺弟,此话当真?” 吴远点头。 熊刚眼前一亮,边给吴远斟酒边道:“那太好了,当浮一大白!” 第1222章 时代的车轮,终究挡不住 心里的迷雾一拨开。 熊刚不可避免地喝多了。 吴远帮着三姐把熊刚扛进屋里,放到床上。 看着三姐给三姐夫脱鞋又盖被子的样子,不由心虚地道:“早知道我拦着一点了,真没想到三姐夫他能喝多了。” 不料三姐吴秀华却浑不在意地道:“没事,喝多了最好!你不知道,他都多少日子,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姐弟俩说着,走出堂屋。 就见仨孩子这才在院子灯光下,就着刚才吃剩的酒菜开始吃饭。 好在吴远和三姐夫光顾着喝酒了,菜并没有吃多少。 足够仨孩子填饱肚子。 吴远摸摸熊文的脑袋,对仨孩子道:“等星期天,舅舅来接你们过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洗完手,正准备回到夜市摊位的吴秀华却不同意道:“你那么忙,就别惦记这些小事了。再说,平时在家里,我少他们好吃的了?” 这话也对。 毕竟三姐家如今的条件也不错。 虽然做不到顿顿鸡鱼肉蛋,主要是没那么多功夫做。 但也比普通人家强不少,隔三差五地总有那么一顿,能让孩子们敞开来吃。 不然小文这个头,不可能蹿的这么快。 反倒是小武个头蹿的慢了,甚至有横向发展的趋势。 吴远笑笑道:“那就到时再说,说不定我到时不忙。” 说着走到前屋门面房里。 吴秀华这才提起道:“文勇那腿,始终是老四的一块心病。前些日子,老四来了一趟。虽然话里话外地没有明说,但我听得出来,她是想在今年暑假,把这手术做掉。” 手术这事,吴远还是有些谨慎的,所以没有直接答应道:“我先问问再说。” 吴秀华是理解幺弟的,闻言点点头道:“也对,你这是对文勇负责,多问问也好。时间上等得起,但可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吴远缓缓点头,可不就是这个理么? 回过神来,看着外头烧烤摊上越来越火爆的样子,吴远扬扬手道:“三姐,你忙你的去吧,正好我也回了。” 吴秀华咕哝道:“你看你今天来也没吃多少,回去还得让落雁给你加餐吧?” 吴远失笑道:“三姐,我到你家,何时客气过?吃多吃少的,那不都是量力而行么?又不是替你省什么?” 毕竟前世,最该替三姐省的时候都没省。 这辈子,三姐家不差这点伙食费,吴远自然更不会节省了。 片刻后,白色桑塔纳离开陵园东路,与夜市上的喧嚣热闹,渐行渐远。 尽管报纸上成天吵得昏天暗地的,但终究挡不住现实生活中日渐浓郁的烟火气。 回到家中,媳妇果然给他留了饭。 吴远适当地垫补了一点。 剩下的,都便宜了家里的四条大狗。 喂完了狗,吴远这才想起来问道:“对了,爹打电话回来没?” 算算时间,杨支书他们仨人,快的话中午就该到了,慢的话晚饭前也到了。 所以吴远才有此一问。 杨落雁帮着闺女扎着头发道:“下午打给妈了,说是中午就到了。” 随即努努嘴道:“这不,妈搁那不乐意呢,说是明明中午就到了,下午才知道打回家。” 吴远摇摇头。 这老俩口,平日里总是互相嫌弃。 乍一分开了,却又相互记挂的紧。 连稍稍晚点打电话回来,都能被挑理。 杨落雁却自顾自续道:“我估摸着,爹那是准备晚上喝酒,所以才提前打回来的。不然的话,他恐怕临睡前才会打这个电话。” 这话倒是不假。 老丈人这次东北之行,为了弄回些铝锭,少不了要迎来送往的。 吃请是最起码的,就连出点血都是在所难免的。 夜深人静之时。 吴远把四姐吴芳华的想法,跟媳妇说了。 杨落雁沉吟道:“四姐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换做是我,我也希望尽快手术,省得一天天地,跟着揪心。” 说完,抚着丈夫的胸膛道:“你问问大姨父,叫他给你交个底。咱都是实在亲戚,大姨父肯定会说实话的。” 吴远点点头,也对。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定夺。 一宿无话。 周二一早,吴远依旧准时被学校的广播声吵醒。 起床洗漱之时,忍不住跟媳妇抱怨道:“一大早这广播声就不能小一点么?” 杨落雁的声音打厨房里传来道:“有本事,你去跟孩子干妈提呀!” 吴远一缩脖子,“还是算了吧。” 这年头的家长,都是生怕给学校添麻烦的,哪会去老师面前出这风头? 当然话说回来,这年头学校教育孩子,也是尽可能不给家长添麻烦的。 等到吴远洗漱完,坐到餐桌前。 杨落雁依旧续着刚才的话题道:“对咯,忘记跟你说了。前些日子,孩子干姥姥和干妈把他俩接去过了一天,又给买了一身的衣服。” 吴远无奈地道:“孩子干姥姥在学校挣得那点钱,恐怕都花到俩孩子身上了!” 杨落雁附和道:“我估计也是。” 俩口子正说着话。 就听大黄一阵狗叫。 这声音,吴远听着熟悉,不是示警,而是激动。 一抬眼,才发现,原来是肖伟的媳妇陈杏提溜着一篮子的东西过来了。 杨落雁连忙迎出门去,就见陈杏篮子里放的是刚压出来的面条。 看着新鲜不说,似乎还挺劲道。 眼见着杨落雁这手里还捧着碗,陈杏不由道:“你家饭吃得可真够早的,俺这一大早紧赶慢赶地压点面条,还是没赶上。” 杨落雁却道:“没关系,我妈和俩孩子还没吃。话说回来,你这面条做得可真是漂亮!” 陈杏心里得意,嘴上却谦虚道:“这算什么本事?你家要是爱吃,俺天天给你送。” 杨落雁接过篮子,回屋放下了面条,顺手给装点了包子。 昨天刘慧新包的新鲜包子。 结果俩人在院子里来回推拉起来了,直到吴远看不下去,捧着饭碗出来道:“礼尚往来的,你就收下吧。” 陈杏一脸为难,实在是过意不去。 却听吴远接着问起道:“我没记错的话,你家是打算养殖小龙虾的吧?” 第1223章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一听吴远开口,陈杏立马压下了内心的为难。 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吴远有此一问,一是为了打断这个来回拉扯个没完的场面。 二来也是为了提点一下对方。 毕竟能想到面条机,又情愿起早贪黑地做豆腐。 说明陈杏是个有想法、肯吃苦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如果能把心思都用堆了地方。 挣起钱来,恐怕会比出门在外打工的肖伟更快。 所以陈杏点
相关推荐: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壮汉夫郎太宠我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浪剑集(H)
危险情人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