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局长的仿生人女友 > 第362章

第362章

味着留给吴远的时间不多了。 这时,工程设计部主管董健跑过来,请吴远去参加设计部内部会议。 进到会议室内,吴远这才发现,设计部在董健的张罗下,早已济济一堂了。 这确实是董健的强项。 吴远刚一坐下,董健便带头鼓掌道:“首先请老板讲话,为我们设计部今年的工作,提提要求,指明方向。” 一阵掌声过后。 吴远目光在一张张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面庞上逡巡而过道:“腾达公司从一开始发展到今天,你们设计部是最能见证公司成长的部门,没有之一。” “想当初,所有项目的图纸设计,那都是我拿着铅笔和尺子,一笔一划地画出来的。” “虽说我这年纪,还不至于用上老花镜……” 众人哄笑。 吴远语气沉稳地继续道:“但是,当年的设计费时费力,也是可见一斑的。” “不过虽然费时费力,但出色的设计方案,始终是腾达公司的立根之本。这一点,不管是当初我手绘图纸,还是如今你们电脑绘图,都是如此。” 年轻的脸庞逐渐凝重起来。 “所以呢,今年腾达公司能否在保持原有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既稳又好地展开相关的重大项目,开辟新的项目领域,完全取决于你们设计部全体同仁的努力。” 看着一张张认真的脸庞,吴远开始点到戏肉道:“一方面,家居和办公装修设计,既要一如既往地高效准确,又要不忘引入新兴的设计元素,形成装修设计方案的滚动迭代。” “另一方面,腾达总公司下辖一建、二建乃至三建所属项目的施工图纸,将是你们部门今年更大的挑战。这方面,你们设计部要和技术部通力合作,实现重大项目图纸的电脑化和成果化……” 十分多钟后,吴远做完主题讲话,就先起身离开。 送走吴远,董健回过头来,就听部门里的下属问道:“董主管,咱们老板真的只是个木匠?他这一番谈吐,说他是大学教授,我都信!” 董健敲敲桌子道:“老板可是和大学教授、外企高管谈笑风生的人!” 第1129章 天时加地利,人和也不缺 从设计部会议离开,吴远回到办公室喝了口茶,就马不停蹄地下楼,直奔枣阳路。 马明朝定购的花篮已经送过去了。 这下小姨刘娟和小姨父郑新,等不到自己,指定是不会准时开业的。 所以,这种事儿赶早不赶晚。 别耽误了开业的吉时。 毕竟是媳妇特地打电话交代过的事。 于是乎,宾利慕尚抵达枣阳路烧烤店的时候,距离开业吉时还有二十多分钟。 出乎吴远预料的是,此刻的烧烤店里里外外聚了不少人。 人气还挺旺。 再仔细一瞧,一个个全都是大学生。 这倒也不奇怪。 毕竟小姨刘娟这店面开在枣阳路,面向的就是华师大的女大学生以及她们在上海各大高校的男朋友们。 只是等到刘娟连同郑新迎接出来。 郑新忙着给他撒烟,刘娟这才趁机道:“小远,这回多亏了隋同学带这么多人来捧场。” 吴远这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大学生之中,大部分是隋若婵呼朋唤友招呼过来的。 紧接着,隋若婵在众人拱卫下,从门店里被推了出来。 一个年关不见,这个飒飒的大学生竟有几分消瘦了。 以至于身上的芙蓉衣巷羽绒服,都显得有些松垮,不那么贴身了。 自打年关之前的那通电话之后,双方就断了联系。 吴远也没想到,隋若婵竟然能对刘娟的烧烤店,默默地支持到现在。 无怪乎刘娟一见面,就忍不住提起对方。 见到吴远的一刹那,激动之余的隋若婵有些恍然若懵。 直到被好闺蜜王倩推了一下,这才挪动了犹如灌铅的双腿向前。 吴远见状,夹下嘴上叼着的华子,放在下风口,免得烟雾呛到了别人。 “好久不见。” 隋若婵嗯了一声,同样回了句:“好久不见。” 吴远转向喧闹的人群道:“这都是你的朋友和同学呀?” 隋若婵也转向同学们,和身高腿长的吴远并列道:“也不全是,一多半吧。” 吴远啧啧道:“那你的公关能力是真的很出色。” “你是说公关小姐中的那种公关?” “呃~”吴远顿了一顿,“太狭隘了,我说得更加广义一些。比如大到外交官,小到街道办大妈。” 听到这里,隋若婵忍不住噗呲一声,笑了:“你竟然也知道街道办大妈?” 吴远理所当然地道:“多新鲜,我也是普通老百姓,怎么会不知道她们的存在?” 然而这噗嗤一笑,却把远处一直暗暗注意的王倩,看得一阵恶寒。 在她的印象里,隋若婵何曾展现过如此小女儿情态的一面? 半点也没有! 完了!完了!这是彻底沦陷了。 隋若婵不以为意地续道:“上海金融圈的地下皇帝,杨百万认可的第一个真正的百万级前辈,国际原油期货投资的行家里手,吴宫大酒店的潜规则之王,京圈大佬力挺的年轻翘楚……” “你有许许多多的名号,这其中,唯独没有一项是普通老百姓相关的。” 吴远听得目瞪口呆道:“这都是谁造的谣?有本事拿出证据来!” 隋若婵顿时笑得花枝乱颤道:“拜托,有证据还叫造谣么?” 这一笑。 直到好闺蜜王倩凑过来道:“吴老板,她可是把有关你的各种报道的报纸和杂志,都搜集在手,一有功夫,就念给我们听。” 说到这里,隋若婵脸红红地过来捂住闺蜜的嘴。 然而根本捂不住。 王倩一边躲闪一边道:“哎呀,我们这耳朵都听出老茧来啦!” 一番笑闹。 这期间,黄家巷小区里,跟着小姨刘娟处的好的街坊邻居也来了几个人。 小姨父郑新也邀来三五好友。 黄家巷小区里的老业主,一见到吴远,都亲热得了不得。 嘘寒问暖的,丝毫不见外。 反倒是郑新的三五好友,一听说那个帅气俊朗的年轻人就是吴大老板,一个个都惊呆了。 暗戳戳地锤了锤郑新道:“老郑,这就是你不够意思啦!” “就是,躺在这么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底下,还成天跟我们哭穷诉苦。” 对此,郑新是有苦说不出,只能跟着讪讪地乐呵。 索性,如今店一开起来,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不多时,吉时已到。 五千响的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 顿时吸引了枣阳路上来回穿梭的行人。 加上隋若婵、王倩一众同学,以及小姨俩口子的吆喝,“今天本店开业,全场烤串八折优惠。” 驻足停下来的行人,就有一半直接进了烧烤店。 和付秋的四平路烧烤店一样,刘娟这边也搞了两间门面的大小。 这在枣阳路上,是为数不多的宽敞店面。 饶是如此,店里也很快满座,座无虚席。 刘娟光顾着招呼点单,留下郑新一人去忙着烧烤,反而有些手忙脚乱的样子。 吴远见状,把外套一套,捋起袖子,正要从郑新手里接过烧烤的任务。 却不料郑新直接指了指旁边另一台烧烤架,连话都顾不上说。 吴远这才注意到,原来刘娟准备了两台烧烤架。 一看就是奔着做大做强发展的。 当下跟马明朝一起,把另一台烧烤架搬出来摆好,好整以暇地把炭火点上。 接着隋若婵就把自己客串服务员,点的单子递过来了。 王倩也跟着四处穿梭,得空免不了要跟好闺蜜埋怨上一句道:“先前你只说要来帮忙活跃活跃气氛,吃大肚子而已。谁能想到,一口吃的没混上,倒先忙活起来了。” 隋若婵凑在王倩的肩头,压低声音道:“大不了今晚回去,不让你侍寝啦。” 王倩羞恼地疾走,连带着嘴里骂了一声女流氓。 吴远这边一帮手,店里的烧烤串立马就供应上了。 郑新那边没了压力之后,也逐渐进入状态,得心应手起来。 只是白天这顿,酒水消费少一些。 翻台自然就快一些。 等到第一轮食客离开,时间差不多到了十一点半以后。 正好撞上饭点了。 于是桌上的前一台食客刚离开,立马就被新涌入的尝鲜食客所占据。 如此一来,直接忙到了一点多钟。 店里的热度才逐渐回落。 中午的上客率能达到这个程度,显然已经算得上是开门红了。 第1130章 做人是传说,做事接地气 先前隋若婵是全然不信。 吴远这么一个风云人物,平日里会以普通老百姓自居。 她坚定地认为,这不过是谦词罢了。 形同于她的父亲叔伯长辈那般,在外人面前说话总是留三分,特别会做人。 一个标准的社会人。 可经过近两个钟头的烧烤帮厨,隋若婵不得不信了。 就算是装的。 可一个大老板装装三五分钟的样子,也就顶天了。 哪有这般不叫苦不叫累,甚至烧烤速度比主人家还要快的装样子? 更何况,相对于见诸于上海街头大报小报的漫天吹捧,隋若婵仗着家里的关系,其实知道的情况更多更细致。 小报上的报道看起来特别夸张。 但隋若婵从长辈口中却得知,实际情况比报纸上胡猜得还要夸张。 如此一来,反倒衬托得吴远能做到这般,更加难得。 眼见着店里食客少了,空出一两张台面来。 招呼了一中午,嗓子都招呼到嘶哑的刘娟,却顾不得歇息。 面面俱到地来招呼吴远道:“快歇歇吧,小远。各位同学,太感谢大家了。想吃什么,我这就去买!” 隋若婵和王倩看了看,又看了看同学们。 众口难调的,谁也没有开口。 最后还是隋若婵主动道:“别麻烦了,刘姨,我们就随便吃点烧烤得了。还剩些什么,你就给我们烤点什么。” 这是极大地体现‘不求回报’风骨的选择。 直到刘娟问道吴远头上:“你呢,小远?” 吴远却提议道:“小姨,你看看谁家有卖单饼的,给我们约二斤来。这边我再适当烤点,午饭就有了。” 单饼这东西,属于苏北以北的特产,上海少有。 但刘娟借着大姐二姐下乡的功夫,多少有所了解。 可隋若婵这个本地姑娘,却是一头雾水,“单饼跟烧烤,这能搭配么?” 吴远不假思索地道:“当然搭了!今天我就带你们,解锁烧烤的一种新吃法。” 说完,不顾众人好奇的眼神,直接催促道:“想吃什么串,赶紧挑出来,我抓紧替你们烤咯,等单饼回来,趁热吃。” 十来分钟后。 刘娟带着二斤外焦里内的单饼,去而复返。 顺带着还打了一锅的羊肉汤回来。 一看就知道,她是懂得这种新吃法的。 与此同时,吴远这烧烤也差不多得了,一把手全放到托盘里,往单饼和羊肉汤边上一放。 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吴远撸起袖子,先挑了一块单饼置于宽大的掌心道:“看好了,我只教一遍。” 接着先垫了两片生菜,然后挑出两根五花肉串,烤茄子、烤洋葱、烤青椒,然后刷上一把麻酱,不能多也不能少。 顺手一裹,就成了个单饼卷。 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可刚才亲眼看到的众人都知道,内心的丰富。 加之吴远特别接地气地大大地咬了一口,一脸陶醉地称赞道:“我跟你们说,这味道,绝对比什么墨西哥taco强多了!” 对于taco这个词,眼前一众华师大的高材生们,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但隋若婵知道,王倩也知道。 所以抢单饼,卷烤串,复制吴远刚才的吃法,就属她俩动作最快。 结果抢得快是一方面。 作为城里生活惯了的女孩子,头一回搞这种卷法,实在卷不起来。 最后还是在吴远的帮助下,方才心满意足地卷好。 立刻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大口! 幸福,满满地幸福。 尤其是王倩,幸福之余,还不忘跟刘娟建议道:“刘姐,我觉着这个吃法值得推荐,店里准备点单饼,一定很好卖。” 刘娟心里意动,嘴上却没有贸然答应。 毕竟单饼本身会比较抗饿,有可能降低烤串的销量。 当然另一方面,这种新吃法也有可能为店里带来很多流动的客流,增加销量。 至于最终是增是减,得实践过后才能知晓。 刘娟琢磨的同时,王倩还等着她的回应呢。 结果冷不丁地挨了隋若婵一脚。 回过头来,王倩就不乐意了:“吃得好好的,你踢我做什么?” 隋若婵攥着秀拳,恶狠狠地道:“我们都叫刘姨,你叫刘姐,什么意思,占我便宜?” 王倩不假思索地道:“刘姐这么年轻,当然得叫姐了……” 刚说到这里,王倩顿时明白隋若婵叫刘姨的原因了。 当下话锋一转,意有所指地道:“你乐意跟着别人一块叫姨,关我们什么事?大不了咱们各论各的,对不对,刘姐?” 刘娟两边都不好得罪,只能选择讪笑。 至于吴远,就跟没听见似的。 三两口把一块蛋饼裹着的烧烤全都干下了肚子,正盛了一碗羊肉汤在那大快朵颐。 喝汤的同时,不忘顺便用汤水簌簌牙花子。 丝毫不觉得在这一众大学生面前,有多么不雅。 吃饱喝足。 吴远也不管这些还在细嚼慢咽的高材生们了,径自长身而起,对刘娟和郑新道:“小姨,小姨父,你们也赶紧吃口垫吧垫吧。我就先回了!” “反正看今天开业的情况,只要你们本分经营,踏踏实实的,生意指定差不了。” 刘娟一脸感激之余,满肚子都在搜罗着感激之词。 可是话到嘴边,又觉着不足以形容,而羞于出口道:“小远,你今天能来,我跟你小姨父就很感激了。还帮忙帮到现在,我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吴远拉着刘娟的手道:“小姨,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随即话锋一转:“倒是你啊,店都筹备好了,准备开业了,也不跟我和落雁说一声。” “要不是落雁心细,从你们采购的烧烤调料粉上看出端倪,我还被你们蒙在鼓里呢。” 刘娟更是无地自容,反握着吴远的手道:“那什么,改天到家里吃饭,我让你小姨父,好好陪你喝两盅。” “行啊!”吴远先应承下来,随即才补充道:“下回吧,小姨。” “我今晚的火车,去首都。那边还一大摊子事,等着我呢。” 这话不仅让刘娟一愣,更是让隋若婵也都跟着有点懵。 回过神来,刘娟愈发感激道:“你说你这么忙,还能到我这小店来,帮这么半天忙,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第1131章 开年赶工忙,仍需早筹谋 离开枣阳路的时候。 太阳已经打厚厚的云层中露出来,洒下一片温暖的春意。 回到腾达总部的吴远,却顾不上休息。 干了一杯咖啡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去了曼迪菲家具厂。 这产业多了。 单单面面俱到就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吴远身为老板,总想着尽量自己去做到这一点。 总好过各公司、各厂子的下属,总想着搞出点事儿来,来吸引自己的关注和投入。 当然,这是往坏处想的结果。 往好处想,也有可能各子公司、各厂子通过取得更为突出的成绩,来吸引自己的持续关注和投入。 这是理想化内卷的结果。 吴远内心有期待,但不提倡。 宾利慕尚过了黄浦江,再次踏上浦东的土地。 相对于前几天过来,这块土地上的活力,似乎更上了一个台阶。 相应带来的,却是漫天的尘土和连绵不断地轰鸣。 尤其是先期开工的工程,大抵都围绕着主干道周围,几乎是他车子绕不开的路段。 终于,尘土消散,偃旗息鼓。 宾利慕尚也抵达曼迪菲家具厂门口了。 门口站岗的保安队成员,是个年轻的新面孔。 见到这么大一辆豪奢的家伙,怼到厂门口,人还有些愣神。 作为新进厂里的年轻人,都听说过老板的豪车和大手笔,可谁也没真正见过。 好在传达室的老井头,平时偶尔会老眼昏花。 但这时候眼神却是格外锐利。 没等马明朝下车,老井头已经窜出传达室,招呼着新来的小张推开了大门。 吴远摇下车窗,照常给老井头丢了两包烟道:“井师傅,一向可好啊?” 老井头兜住烟的同时,连连点头颔首地道了三声好,随即才替挠头不知所措的小张解释道:“小张,新来的,还不认识老板你的座驾。” 接着回头对小张叮嘱道:“现在认识了吧?下回可别再愣神了。” 叮嘱完,老井头便催促道:“老板,你日理万机,快进厂忙吧。” 吴远冲小张点了点头。 马明朝浅踩一脚油门,宾利慕尚进厂之后,转了个弯,停在了办公楼前。 办公楼里,俩副厂长都不在。 外贸部的罗冬梅夹着电话,嘴里头操着流利的洋文,忙得也是抬不起头。 最后还是行政部的李青,接待了他。 走马上任了行政主管的李青,也给自己换了公关小姐里的行头,显得特别的专业干练。 吴远关心的一些基本问题,大部分也都能从她这儿得到初步解答。 随即接完了电话的罗冬梅也敲门加入进来。 吴远这一了解,方才知道。 这一开年,曼迪菲家具厂是赶上了。 不仅有着一批次的腾达装修项目亟待竣工交付,催促着团购的曼迪菲家具进场。 而且芬迪方面在东南亚的家具订单也追加了,需求增加了足足一倍。 如此一来,大外甥女蔺苗苗和大师兄何运辉,都属于技术型人才。 压力一到,他们可不就在办公室里坐不住,全都扑到车间里去了么? 半个钟头过后,吴远对家具厂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随即长身而起,准备去车间看看。 李青还要陪同相送,被吴远拦住道:“地方我都找得着,你忙你的。” 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讲这个排场。 罗冬梅却还坚持道:“老板,我送你下楼。” 这倒让吴远听出点弦外之音来。 下楼的时候,罗冬梅终于提起道:“萨拉女士日前正在新加坡主持工作,东南亚市场上的芬迪家具,全面转向由我们厂来代工,也是她在一力推动的事情。” “但芬迪家具在东南亚的市场份额,在其品牌全球销量中的占比并不高。萨拉女士有志于推动更多的代工份额和代工订单,以解决芬迪品牌的总体生产成本。” “但目前看来,成效不大,举步维艰。” 吴远点点头道:“这也是正常的。萨拉女士有这份心也是好的。不过咱们还是着眼于眼下的订单,保质保量地完成手上现有的代工订单。” 说话间,二人也到了楼下。 看着罗冬梅有止步的意思,吴远看了看楼上道:“你的同学肖童主动请缨去首都去了,她的勇气,令我很欣慰。这边谭强谭主管怎么样?心态各方面是否稳定?” 罗冬梅思忖着道:“谭强的压力确实不小,但心态还算稳定。今后有机会的话,老板你跟他谈谈,兴许对他的心态平稳,具有很大的帮助。” 吴远抬腕看了看表道:“今天来不及了,下次吧。” 二人在楼梯口分开。 吴远直奔木工车间。 车间里机器轰鸣,充斥着浓郁的刨花和木料的味道。 这对木匠出身的吴远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场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迷踪(年下1v1)   毒瘤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外婆的援交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