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明天到北岗来,陪我去跟裘县长和王县长喝酒。” 陆援朝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随即匆匆离去。 第865章 为我挑大梁,劳心不劳力 打发走了陆援朝,吴远肚子里的二两小酒也消化得差不多了。 起身叫上马明朝,打道回府。 王敏亚带着厂里的一众骨干,跟着送到大门口。 刚被委以重任,裴娜的胆子似乎也跟着壮了几分。 摸着宾利慕尚的车门,不无促狭地问:“老板,早上你刚过来,我就有个问题,一直没敢问。” 吴远扶着车门,正准备上车,一听这话,就停下身形道:“你问,谁捂着你嘴了?” “是你叫我问的哟!”裴娜摸索着车门道:“我们得奋斗多久,才能坐的起老板您这般的豪车座驾?” 身后的王敏亚一听,就把脑袋转向一边。 这也敢问,裴经理是真的大胆。 换做是小肚鸡肠的老板,没准会觉得‘咋地,这么快就想跟我平起平坐了?’ 当然,自家老板不至于。 但问出来,多少有点冒犯的嫌疑。 陆萍倒是没觉着有这么严重,但她也觉着裴娜问这个问题,有些过于膨胀了。 自己如今俨然是副厂长了,依旧是不敢想这事。 你裴娜才刚刚任命,厂都还没影呢,这也敢想? 不料吴远笑着侃侃而谈道:“你要只是想坐一下,现在就上车,我让马师傅带你厂里绕几圈。” “但你要是想天天坐,那就得可劲努力了。瓷砖厂能发展成什么样,我现在不知道,所以没法下定论。但以兔宝宝板材厂为例的话,王厂长最多十五年就能坐上。最少五年八年都有可能!” “哇哦!”裴娜一听,就兴奋起来,两手握紧成拳道:“那我得好好干,没日没夜地干,争取早日赶上王厂长!” 王敏亚连连叫别别别。 吴远却警告道:“真没日没夜地干,我看你可能更早坐上救护车。” 紧跟着提醒道:“我请你们挑大梁,不是要你们卖苦力的。凡事多动动脑筋,搞清楚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区别。” 裴娜吐了吐香舌,连忙表示受教,一幅乖巧的样子。 吴远上了车。 裴娜顺手把门一关,随即站到王敏亚和陆萍旁边道:“两位厂长,这车是真好,连关门声听着都舒服。” 吴远打开车窗,和众人挥手告辞。 看着自家老板远去,陆萍才道:“你还年轻,想坐上老板这车,还有第三条路。” 仨人都明白这话的意有所指。 裴娜更是口嫌体正直地道:“你以为我不想呀!可老板身边年轻姑娘多的是,哪儿轮得着我?” 陆萍笑道:“你还真打算生扑老板?” 裴娜更是口直心快道:“梦里不知道扑多少回了。” 回去的路上。 陆援朝守得云开见月明,身为战友,马明朝也跟着高兴。 吴远瞧他高兴的劲儿,就不免提醒道:“瓷砖厂一旦开起来,不出三五年,你跟陆援朝的差距,可就拉开了。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想奋起直追,随时跟我说。” 马明朝乐呵呵地道:“老板,他好了,我只会替他高兴。至于我,现在就挺好的。” 半天的功夫。 路边的稻田,都收割掉大半了。 好在从彭城一路回北岗的路况不咋地,嫌少有人家把收割好的稻子放在路面上,等车来回轧。 当然另一方面,这跟彭城附近的稻子欠收也有些关系。 本就没多少收成了。 再放到路上一轧,鸡吃鸟啄的损失不说。 万一被别人家偷走,那更是颗粒无收,后悔都来不及了。 回到北岗县城的时候,不到五点。 眼瞅着时间尚早,吴远就拍了拍马明朝道:“走陵园东路一趟。” 一听这话,马明朝就会了意。 直接开到了陵园东路的东头,三婶吴秀华家门口。 此时陵园东路还是冷冷清清,见不着几个人。 所以宾利慕尚一出现,隔着老远,就被趴在门口写作业的熊武发现了。 等到吴远推门下车,仨孩子早就翘首以盼地等在车旁了。 搞得吴远忍不住直摸口袋,可摸了半天,口袋里除了华子,根本没有能给仨孩子的东西。 “今儿老舅来得匆忙,没什么准备。等下回,下回啊!” 仨孩子不免有些失望,但也很快过去。 其实他们倒是不图这点吃的。 而是图,万一有点什么吃的,可以暂时不用那么辛苦地写作业。 吴秀华从里头忙忙叨叨地出来道:“要什么准备,你想来就来。他们几个孩子,平日里吃的还少吗?你瞧小文那肚子,圆的跟西瓜似的。” 熊文连忙捧着肚子,直呼没有。 结果话音还没落,就被吴远从身后抄起了掂了掂,“确实胖了。” 熊文一脸垮相,接着又听老舅道:“不过男孩子,结实点好。” 说话间,苗红打里面拿来凳子,递给吴远,顺便给丈夫马明朝也递了一个。 然而马明朝一得机会,就拿出除尘掸子,在那儿从头到尾地掸尘。 那细致劲儿,看得苗红没好气地把凳子放地下一摔。 虽然没多大声,但吴远和三姐吴秀华,都听出这里头的情绪来了。 吴秀华连忙招呼道:“马师傅,过来歇歇吧。开一路车了,也挺辛苦的。” 结果马明朝丝毫不解风情地道:“三婶,开这车是种享受,怎么会辛苦呢?我不累,你们坐,你们聊。” 苗红没好气地揶揄道:“三婶,别管他。” 回过头来,吴远才发现,张艳一直没出来,而且这屋里屋外飘荡着一股勾人的高汤香味。 “三姐,你是不是开发什么新品种了?” 吴秀华笑道:“真是瞒不过你这眼睛。” “没错,我也是最近才发现,那些串串,腌制好了之后,不仅烤起来味道不错,就算是放在水里煮,也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就专门搞了一些丸子之类的串串,煮着卖。顺便把白水调制成高汤,改良了味道,卖的也还不错。” 吴远笑道:“这不就是麻辣烫和关东煮么?” 吴秀华顿时来劲道:“外头有这吃法?” 吴远点点头:“可不?但是还没流行开来,三姐你这算是引领潮流了。” “嗨!”吴秀华挥挥手道:“小把戏!卖的多的,还是烤串搭配酒水。而且,这往前去,天更凉了,吃烤串的越来越多。” 第866章 有点问题,但问题不大 吃烤串的人一多。 吴远就不免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三姐,这么久,夜市上都没有另一家搞烤串的么?” “有!怎么没有?” 这话一说,就打开了吴秀华的话匣子。 “半个月前,新来一家姓唐的,就开在俺们斜对面。价钱比俺们便宜,抢了不少生意。但他们用那肉,实在是一言难尽。” “后来没办法,我才想出水煮这主意。对客人说,咱家的串,随便水煮还是火烤,都一样美味。别家的,真不一定。” 吴远点点头,敢情水煮的主意,是这么来的。 于是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一部分客人被咱家水煮串串的生意吸引回来了。还有一部分呢,也心领神会了。知道那唐家的肉串不干净,烤着看起来不错,一水煮就露馅了。” 苗红更是凑过来道:“听说他们家肉串,耗子肉,猫肉,什么都用!” 说完一阵恶寒道:“俺宁愿不吃,也不吃耗子肉!” 这就是劣币了。 好在,短时间内想要驱逐三姐这家良币,还没那么容易。 毕竟是北岗第一家,招牌在这儿了。 饶是如此,吴远依旧提醒道:“万事还是要留点心。咱不怕这种明面上的竞争,但要小心他们找人来使坏。” 苗红讶然道:“不会吧?” 吴秀华却道:“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可这事不好弄!” 吴远微一思忖,便想出个主意道:“这事说好办,也好办。从明儿起,三姐你这签子,最好是独家的,有标记的。反正怎么着都行,能分出是咱家的签子和对方家的签子就行。” “再一个就是不许外带吃食,尤其是其他家的串串。” 吴秀华琢磨道:“那不如做个统一的签子容易了。” 吴远点头道:“反正有备无患吧。” 说话间,三姐夫熊刚骑着二八大杠回来了。 吴远抬腕一看手表,跟着起身道:“怎么这么早?” 熊刚从车上下来,把二八大杠就地一支道:“局里嘛,你也知道,就那么回事。” “不如早点回来,帮衬着家里的生意,多挣俩包烟钱。” 这话听着就挺灰心丧气的。 但体制内,就这么回事。 平步青云之后,总有冷却期。 该熬还是得熬。 熊刚现在就处于熬的阶段。 就手坐下后,吴秀华就自顾自去忙了,只说了句:“幺弟,一会留下来吃饭。” 胸刚掏出烟来,非要给吴远散一根。 吴远没打算抽烟的,拗不过他。 只能凑头一起点上,这才听熊刚问起道:“怎么着?现在县里都在传,你跟徐书记闹掰了?” 吴远摆摆手,轻描淡写地道:“没有的事,昨儿不是还去我们厂里慰问了么?” “对呀,我也觉着呢。”熊刚点点头道:“但县里头传的有鼻子有眼的,都这么说。” 吴远弹了弹烟灰,续道:“不过确实有点问题,但问题不大。” “因为什么呢?”熊刚追问道。 于是吴远就把情况简单地说了一遍。 熊刚闷头抽了几口。 这在官场内,上位后而惜身,简直太常见了。 熊刚也没什么好的建议,只能叹气道:“要我说,你还是把发展重点放在外头,上海,BJ这些地方,实在不行,就往南方发展发展。” “小地方毕竟是小地方,落后不是没有原因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 吴远反而乐观道:“小地方,看家守势的,也有很多便利之处。” “三姐夫,这事你别操心。我倒要看看,他徐长盛能绷多久。” 接着又小坐了一会儿。 吴远就起身离开,纵使吴秀华忙慌地跑出来,一直扯着他,直到车门口。 最后还是吴远答应过两天再来,吴秀华这才放过。 宾利慕尚刚开出县城没多久,就见到前面有辆熟悉的奔驰。 除了杨落雁的座驾,也没旁人了。 于是两辆车,一前一后地回到吴家小楼。 这阵仗就跟接新娘似的。 当然,这年头,北岗这边接新娘,也没这个阵仗。 什么条件,敢租四五百万的豪车接新娘? 不过再过几年,就不缺了。 回到家,杀鸡宰鱼,准备晚饭。 晚饭不再于多丰盛,但主打一个有鱼有肉。 吃鱼让孩子聪明,吃肉让孩子健壮。 这是刘慧嘴上常说的。 晚饭时,杨支书也过来了。 知道吴远中午喝过了大酒,所以绝口不提小酌的事,端起饭碗来就刨。 饶是如此,依旧被刘慧埋汰道:“孩子都在呢,你能不能有点吃相?” 杨支书心中恼怒,直觉得老伴越来越嫌弃自己。 可转头一看,俩孩子确实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于是又笑逐颜开。 放慢节奏,极尽优雅。 “这回能在家里待多久?” 这话吴远总觉着被问过不止一遍,却依旧回答道:“这回我想早点走,上海那边有些事儿要处理。” 不管是香江那边即将传回的消息,还是瓷砖厂的考察和洽谈,都得走出去。 杨支书却道:“按说盼盼家具厂如今正如火如荼的,你看住这一个厂子,就足够了。何至于跑来跑去,忙忙叨叨,一年到头没个头?” 吴远笑道:“因为我不想让徐长盛觉着,我的下一步计划,只能靠他。” 即便是之前的合作有多愉快。 但在面临变局时,吴远依旧不想沉溺于往日的情分,而踟蹰不前。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之类的事,吴远绝不会做。 杨支书叹了口气,又道:“猛子这才正干没多久,他介绍的裘县长未必就靠谱。至于贲子,他虽说一直稳重,可介绍的王县长也未必能成事。” 吴远点头道:“没关系,爹,大不了喝顿酒,应酬一下而已。” 杨落雁趁机道:“那你少喝点。” 吴远摇摇头道:“今儿跟贾区长谈成了正事,少喝点酒没什么。明天跟裘县长和王县长没什么正事谈,就只能喝酒了。” “不过你放心,我会多带几个人过去,把二位县长陪好,给足大哥二哥的面子,问题不大。” 第867章 一举两得,齐心协力降人才 人情往来这种事。 并不是说,用着的时候再去往来,不用的时候就觉着瞎耽误功夫。 那不成了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么? 在农村,尤其如此。 所以吴远答应大哥杨贲和二哥杨猛的邀请,去跟二位县长见个面,一方面是由于这原因。 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借着这事,顺便再给徐长盛多一点点压力。 晚饭过后。 吴远刚把老丈人送到家后面的村道上。 就听见媳妇杨落雁站在院子西头的拐角处,说家里来电话找他。 吴远顾不上给老丈人上火闲聊了,抬脚就往家里撵。 杨落雁跟在他身边,边走边道:“是大姨父打来的电话。” 一听这话,吴远就猜到了大概。 八成是农科院进修名额有了眉目。 接起电话一听,果然不出所料。 吴远自然是千恩万谢,黄立群却像是办了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再次强调了这种进修名额的局限性,既没补贴,也没学历的。 但是该打过的招呼,都打了,指定能学到技术。 这就足够了。 吴远记下了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省城的电话就转到了黄茉莉的手中:“姐夫,怎么样,没叫你失望吧?” “嗯嗯,”吴远有些心不在焉地琢磨这事,还有哪些关节没打通。 就听黄茉莉开始坐地起价道:“那姐夫,你说,该怎么感谢我吧?” 吴远随口道:“我不仅要谢谢你,而且要谢你全家。” “你什么意思嘛,姐夫?” 吴远这才回过神来,确实大意了。 听起来像是骂人的了。 所以连忙解释道:“我是说条件随你提。另外,我还得好好谢谢大姨父和大姨。” 黄茉莉揪了揪嘴道:“这还差不多,我还没想好呢。先这样吧,我撂了。” “别别别,”吴远连忙阻拦道:“是这样的,我们村派过去学习的是个小姑娘,十六七的样子。到时候我可叫她找你了,你帮着照顾照顾。” “没问题,包我身上了。” 挂了电话,吴远也是松了口气。 忍不住有些后悔,让老丈人走得早了。 要不然这事跟他说一声,回头就安排下去了。 吴远拿着话机不放,本想着直接打到村部,电话里交待一通就完事。 想了想,还是算了。 转头跟厨房里忙活的媳妇说了一声,揣上两包华子,溜达着出了门。 溜达到村道上,放眼一望。 好家伙,这村道上没路灯是不假。 但入眼的尽是星星点点的火光。 那都是路上碰巧见着的老少爷们,一起抽烟闲侃的烟头亮光。 吴远紧走几步,远远地瞅着老丈人的身形就在前方不远处。 正要快步赶上去。 冷不防斜刺里冲出个人影来。 然后人未到,车先到。 紧跟着是一股熟悉的雪花膏味道,扑面而至。 还好吴远走已经练就了下意识的反应,伸手一抓,就牢牢地控制住了那车把。 接着就心有余悸地道:“孩子干妈,你怎么总想着创死孩子亲爸?” “我我我……”宋春红慌乱之余,百口莫辩:“我没有!” 毕竟不是头一回了。 好在这时,前方那个疑似杨支书的身影动了。 吴远也顾不上埋汰孩子干妈,抬脚就走。 走了两步,却又停下转身,让宋春红道:“你走在前头。” 自己走在前头,万一再挨一次,多冤哪。 宋春红有些破防。 做了副校长至今,都没有这么令她破防过。 抿着嘴,咬着牙,快走几步,一个抬腿,跨越上了车。 这就挺优雅的嘛。 而且那坐垫上的形状,像极了一种诱人的水果。 这就很好,一举两得。 既没了被撞的危险,又看着特别养眼。 饶是如此,宋春红也没骑得多快,明显在有意无意地控制着吴远的距离。 直到吴远追上杨支书,宋春红这才主动打了声招呼,飞快地离去。 杨支书接了闺女婿的烟,在手里磕了磕,才意识到嘴上还叼着一根,遂别到耳后道:“什么事,叫你这么着急忙慌地追上来?” 吴远边走边道:“省城来电话了,进修的名额安排好了。” 杨支书眼前一亮:“这是好事啊!慧琴这丫头,进修过之后,也算是咱村出类拔萃的人才了。” 话刚说完,杨支书又补了一句道:“当然了,不能跟你们两口子比。但也不错了!” 吴远笑了笑,提起道:“但农科院不提供补贴,学完了也没学历。” “这都不是问题,”杨支书摆摆手道:“大不了村里出这笔钱罢了!” 但紧接着杨支书又猜疑道:“农科院不会因此藏私,而不教技术吧?” “那倒不会,毕竟是大姨父打的招呼。”吴远解释完了,又补充一句道:“到时候我会多问问,保持关注的。” “倒是慧琴去进修的补贴和路费,农技站每年是不是都有推荐进修的名额?看看能不能走这条路,顺便让农技站出点补贴。” “哎,这个主意不错!”杨支书无比赞同道:“以往他们推荐的,不是兽医,就是养殖的,到头来人才不是被上头截留了,就是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也该是让农技站出点血了,虽然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爷俩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间就到了村部。 碰巧老许头和李会计都在。 四个人凑头一合计,都觉着吴远这思路可行,走农技站的途径,多少薅点羊毛。 至于不够的缺口,村里再垫补上点。 这就变成美差了。 当然,走农技站的途径,肯定需要时间。 但眼下马上农忙开始了,许慧琴虽说不是壮劳力,怕是一时半会也走不了。 对于许老三来说,闺女就说是帮不上大忙。 在家烧火做饭什么的,那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这事,落到了老许头的身上。 毕竟是对他亲侄女有利的事,他不上心谁上心。 至于许家老三那边的工作,也一并交给他去做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齐心协力降人才。 四个人茬摸完这事,老许头回过头来,不忘对吴远道:“这事,你是出大力了,我代表慧琴那丫头谢谢你。旁的先不说,这事对她来说,是一辈子受益。” 第868章 喝酒不谈事,谈事不喝酒 中秋后的夜晚,夜凉如水。 吴家小楼,楼下的卧室里,却是满室皆春。 不知道过了多久,卧房里终于安静下来。 明亮的月光透过打开的窗帘,照在床头俩口子的脸上,格外动人。 对于杨落雁来说,今晚的体验非比寻常。 但总看不到自家男人的脸,总觉得自己被当成了别人似的。 转天就是10月5日,有点阴天。 但村办小学的琅琅书声,却没有因此而中断。 吴远打着哈欠,从卧房里出来。 就见玥玥搬着个小爬凳,捧着个画本,在廊檐下,看得津津有味。 至于小江,这孩子就跟读书无缘。 正撵着小花满院子撒奔地跑。 刘慧捧着簸箕,正在挑
相关推荐:
高门美人
在爱里的人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我的美女后宫
深陷
林峰林云瑶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浪剑集(H)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