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熊刚没那么多功夫去搭把手,单凭仨人,也该足够了。 毕竟做小工出身的,掂起大勺来,那纯属降维打击,小儿科咯。 所以周日这天,吴远连面都没露。 带着俩孩子去河边采了不少新鲜芦苇叶回来,放在水池里泡着。 家里杨落雁已经糯米泡上了,就等着中饭过后包粽子,煮粽子了。 杨落雁忙完了糯米、红枣、红豆沙的准备之后,过来一瞧,顿时不满道:“这么点芦苇叶,怎么够?” 吴远怀抱着玥玥过来,“咱们一家这几口人,能吃多少?” “关键是三姐家里,”杨落雁解释道:“三姐如今忙于夜市生意,肯定没时间打芦苇叶,准备包粽子了。我还想着,多包点,给三姐家送去。” 一听这话,吴远除了夸奖媳妇考虑的周到,还能说什么? 好在摘芦苇叶的地方,并不远。 就在之前带文强、小武他们钓鱼的地方,跟自家隔着一方良田,以及一条路而已。 如今的田里,刚收了麦子,翻了地,正引水泡着。 所以吴远走在中间的田埂上,格外小心。 一不注意,就容易陷进田里,来个泥足深陷。 好在这回,他没带孩子,一个人轻车熟路的,走得飞快。 芦苇丛长得格外茂密,茂密到不少鸟雀栖息在里面。 吴远一靠近,就惊起了不少鸟雀。 如此又打了二斤又长又宽的芦苇叶,这才打道回府。 接下来的包粽子,吴远搭不上手,干脆拍拍手,揣上包烟,去村里转转。 结果刚走到村部,就见着一挂拖拉机,停在院里。 一行人正从上面往下抬着机器,老丈人杨支书正在旁边指挥着。 吴远走过去,就见杨支书招招手道:“你来得正好,这个粉碎机刚送到,马上你三姐那边十三香供货,就不用咱们人工手捣了。” “啊?”吴远失笑道:“这么大的机器,加工完了我三姐需要的量,怕是大部分时间都得闲着吧?” 杨支书不以为意地道:“眼光要往长远了看,咱这十三香调料粉是要驰名全国的。” 吴远点点头,有这心气是好事。 再说,也不是没可能。 转念一想,“爹,那个十三香配方的事?” 一听到这个敏感的话题,杨支书当即打断道:“这个你放心,采购的清单和比例都是打乱的。一些不需要的多余香料,我匀给了你们厂里的范大厨。这事我单独找的他,你别怪他。” 很快,机器卸下来,摆在了村部的厂房里。 接过三相电,一拉闸刀,机器闷隆隆地响起来。 杨支书嘴里叼着烟,亲自把调配好的香料倒进料斗,眼瞅着十三香调料粉从下面哗啦啦而下。 很快,就撑满了一布袋子。 老许头和李会计交换个眼神,连番感叹道:“这可快多咯!” 接着杨支书落了闸,上了锁。 吴远跟着仨巨头回了村部办公室,就听老许头问道:“小远,咱们田里的小龙虾,真的那么受欢迎?” “反正昨晚一百斤是没够卖的,”吴远回道,“我让三姐今天准备了250斤,看看能不能卖完。” 李会计追问:“听说卖一块钱一斤?” 吴远点头承认。 于是三巨头各自沉默,都在暗自盘算,这一晚上能挣多少钱。 直到杨支书打断道:“别想了,我女婿琢磨出来的挣钱法子,能差得了么?” 老许头和李会计再次相视苦笑。 可恶,又让老杨头装到了。 接着杨支书问起道:“听说你要带人去BJ,这摊子是不是铺的太大了?” 吴远沉吟道:“是有点快,但是没办法。” “反正你心里有数,悠着点。” 在村部,待了近一个钟头,吴远这才拍拍屁股离开。 一出大队门口,就见着宋春红骑着那辆浑身都响的自行车路过。 宋春红见到他,慌忙急刹车停下。 结果可想而知。 这个刹车并不灵的破车,让她连人带车冲出去好远。 得亏吴远眼疾手快地扯住了。 “哪儿去呢?” “我去走访一些在乡里上学的学生家里。” “他们愿意回来上么?” “有点难,”宋春红秀眉微蹙,随即展颜一笑:“不过我有信心。” 回到家,灶房里的粽子已经煮起来了。 院子里四散着芦苇叶的清香,夹杂着糯米的米香。 传出去好远。 刘慧在廊檐下,理着各种彩线,等着明儿给俩孩子洗澡之后,系上。 转眼到了晚上。 华灯初上,三姐俩口子,连带着张艳和苗红,一行四人,拉了两辆平板车,直奔陵园夜市。 几人出门没多久,老二家胖媳妇和老三家媳妇也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白天她们被拒之门外。 晚上她们还免不了好奇,想要亲眼见证一下,自己究竟错过了多大的发财机会。 平板车抵达陵园夜市。 吴秀华连汗都来不及擦,便开始摆摊拾弄。 还没等摊位摆好,就有人聚过来道:“老板,来十斤小龙虾,两打啤酒!” 熊刚接过吴秀华手里的活道:“你去招呼客人,我来弄。” 而初次抛头露面的张艳和苗红,还没来得及矜持,就迫不得已地忙碌起来。 三口煤气灶,连在两口煤气罐上,一字排开。 老二家胖媳妇和老三家媳妇抵达的时候,就见着三口灶头,全都火力全开。 摆开的五六张桌椅板凳,全都坐满了人。 一个个翘首以待地,就着桌上的花生、毛豆,小口闷着啤酒,等着锅里红艳艳的小龙虾。 俩弟媳妇相视一眼。 看来,这小龙虾是真的好卖。 整条夜市上,都飘着小龙虾这诱人的香气。 就这,旁边还围着不少等位的客人。 照这个架势,别说是一百斤小龙虾了,就算是三百斤,也卖的完! 老三家媳妇眼都红了:“二嫂,早知道不来看了。” 老二家胖媳妇俩眼更红,甚至口水都流到嘴边道:“还真是,我现在比白天更后悔了。” 老三家媳妇毫不留情地揶揄道:“我看你不仅后悔,而且馋了吧?” 老二家胖媳妇猛地擦了擦嘴,没有反驳。 第492章 她来了!端午节的不速之客 端午节恰逢周一,本不该休息。 但吴远觉着自己有休息的理由。 陪俩孩子过人生中的第二个端午节,这样的理由就很充足。 毕竟人这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端午节? 不仅如此,他还想撺掇媳妇跟自己一起,再休一天假在家,享享天伦之乐。 但杨落雁最终还是挣脱了他的纠缠。 昨儿一天包粽子、煮粽子,简直比上班还要累。 杨落雁觉着自己有必要上个班,休息一下。 所以她上班的理由也很充足。 至于给俩孩子洗澡系红绳这等事,早被亲妈刘慧大包大揽了。 而说说端午系红绳、吃粽子、赛龙舟的由来,理应由孩子们的爹代劳。 子不教,父之过。 合情合理。 杨落雁起身煮了些粽子,又分出俩碟子,倒上白糖和红糖。 这是北岗粽子的吃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大锅被艾草煮过的鸡蛋,散发着艾草特有的香味,也摆在旁边。 至于大门前,小楼外,早已同其他人家一样,挂上了艾草。 吃完早饭,杨落雁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指着餐边柜上的那网兜粽子道:“那是给三姐家的,你别忘了送去。” 吴远挥挥手:“知道了。” 说话间,蒋凡的摩托车,突突突地停在了门口。 这些日子,杨落雁经常搭蒋凡的车去厂里。 虽说都有着头盔带,蒋凡骑得也算是稳当,但仍让人不免担心。 所以给媳妇配辆车是迫在眉睫了。 原本买辆桑塔纳,给杨落雁配个司机,也是伸手就能办的事儿。 可吴远经历了上次的BJ之行,对于车辆的要求,突然间就被拔高了。 要不说,环境影响人呢。 等闲的桑塔纳,他已经看不上了。 更何况这车是要送给媳妇的,更加拿不出手了。 日上三竿,吴远拎着那网兜粽子,晃晃悠悠地来到了下圩村三姐家。 吴秀华正在院子里给刚收来的小龙虾洗澡,顺便挑挑拣拣地分出大个小头地。 一见幺弟来到,立马在随身的围裙上抹了抹手道:“瞧瞧,以往都是我包粽子送给你吃的。今天三姐也享到你的福了。” 这话真就跟老母亲一个口吻。 长姐如母。 大姐二姐靠不住,长姐这角色,大部分时间是三姐担任的。 吴远解下网兜递过去道:“三姐,你也别太累了。” “不累不累,”吴秀华接过粽子,笑出了鱼尾纹道:“今天早上,还被你三姐夫笑话。说我昨晚做梦笑醒了,自己都不知道。” 吴远跟着三姐进屋,拿了个爬凳,重新回到院子里坐下道:“张艳和苗红,用着还顺手吧?” “哎,一个赛一个地能干!”吴秀华赞不绝口,“比我那俩弟媳妇强多了。” 姐弟俩又说了会话。 眼瞅着临近中午,吴秀华就要起身做饭,留幺弟在家吃。 “别忙了,三姐,”吴远起身道:“倒是你再忙,都要注意吃饭休息。” “你再坐一会,我捎带手的事儿就好了。” “不坐了,我得回去陪俩孩子过端午节。落雁安排了一堆的民俗知识,还没给俩孩子讲呢。”吴远边说边往外走道。 从三姐家离开,吴远回到自家小楼,就发现大姐夫那辆刷绿漆的二八大杠停在门口。 蔺校长来了?这倒不意外。 吴远推车进屋,就见蔺先学从小楼里迎出来,身后还跟着大姐吴淑华。 她竟也来了,开始有点意外了。 但意外归意外,吴远陪着大姐俩口子进了屋,瞧见桌上放着一个崭新网兜的粽子。 而且那网兜装得满满当当,毫无水分。 和大姐以往带小米而且只装半袋子相比,简直是判若俩人。 这才是最令人意外的。 吴远不动声色地坐下,跟大姐夫凑头点了华子,心里头也是做好了准备。 “幺弟,教委的栗主任扶正了,你知道吧?” “哦?”吴远明显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 “就这两天的事,”蔺先学审视着幺弟,确定了他是真不知道。 但这也改变不了栗主任上位是幺弟而起这件事。 吴远沉吟道:“那得给栗主任道个喜的。” “听说宋老师的编制问题也给解决了?” “好像是,”吴远模棱两可地道:“大姐夫,这对你来新学校是好事。” “是好事不假,”蔺先学闷头道:“可其他几位老师一听,指定不干哪。” 吴远一想,其他三大恶人,关我什么事? 于是也只笑笑,不说话。 旁边的大姐吴淑华终于按捺不住了,头伸过来问道:“老三家的小龙虾生意,你给弄的?” 吴远看了看那网兜粽子,恍然大悟。 但这糊涂还得继续装下去。 “三姐靠自己本事卖小龙虾,有我什么事?” 谁主张,谁举证去。 “再说了,三姐能吃的苦,大姐你能吃得了么?” 这个问题一抛出来,蔺先学直接就打退堂鼓了。 这话不假,小舅子看得很准! 光看狼吃肉,没看狼挨打。想一出是一出的事,这些年,媳妇没少干。 最终吴淑华无言以对。 因为她的确是吃不了那苦。 但不妨碍,她认定了三姐家这事,有幺弟的帮衬和扶持。 再加上教委这边的事,丈夫若有若无的推测,吴淑华莫名觉着,幺弟的能量是越来越大了。 送走大姐俩口子,吴远再三跟刘慧确认,大姐没像以往那样顺走什么东西。 被大姐搜刮这么些年,如今终于见着回头的东西了。 吴远觉着好笑之余,抬手给大外甥女打了个电话。 结果蔺苗苗一听,顿时目瞪口呆道:“老舅,端午节送礼,我特地多给她汇了100块钱。结果她就给你送了一网兜的粽子?” 随即又叹气道:“我果然不该对她,抱有丝毫期待的。” 倒是吴远听了,反倒笑了。 拿闺女的钱,送自己的礼,还要雁过拔毛,留一手。 是他那个亲大姐,没错了。 前世抠搜一辈子的大姐,要是突然转了性子,那才是真让人头疼。 挂了电话,吴远对刘慧道:“这是苗苗送的。” “怪不得呢,”刘慧恍然大悟道:“难得苗苗孝顺,还记着你这个舅舅……” 第493章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 端午节一过,日子就过得飞快。 转眼到了30号。 潘麻子不知从哪里包来了一辆蓝脸大巴卧铺车,从梨园村直达BJ。 票价平均下来,比坐火车划算。 吴远亲手把一行三十多名师傅送上了车,并且千叮嘱万嘱咐,要安全第一。 但吴远自己个却没上这个车。 因为卧铺开太久,吃喝拉撒都在上面,味儿就不说了,关键是等睡到了地儿,腰酸的就跟腰子被嘎了似的。 他实在是不想受这个罪。 当然,跟潘麻子和翟第交待,吴远没用这个矫情的理由。 而是表明要先路过彭城,去胶合板厂看一看。 于是在大巴卧铺车颤颤巍巍地远去之后,吴远和马明朝也上了徐招娣开的白色桑塔纳,直奔县汽车站。 初夏的中巴车上,气味儿也不那么好闻。 车厢里依旧和两年前一样,有人带着活鸡活鸭,生冷不忌的。 好在路程不长,晃晃悠悠地,俩钟头也就到了。 出了车站,王敏亚已经包车在门口等着了。 一见到吴远,当即伸出手来,迎上前来:“老板,我总算是把您给盼来了。” 吴远握过了王敏亚的手,又接连和陆援朝、陆萍和裴娜一一握过去。 一段时间不见,就属裴娜变化最大。 原先的头发直接做成了大波浪,尚未完全盛行起来的公关装也穿上了。 那管理干部的气质,挠一下的,就起来了。 握过了手,吴远才边上车边道:“我不过来,是对你们这套班底有着充分的信任。你看看,这几个月,你们不也干的挺好?” 你是老板,反正怎么说都是你有理。 众人依序上了车,直奔位于晓庄乡的胶合板厂。 晓庄乡属于王村的上属乡镇,位置上比王村稍近一些,但不多。 等到了胶合板厂门口,吴远这才发现,王敏亚今儿安排的场面,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大。 带着全套厂子班底去车站接站就不说了。 如今连乡镇官员都请来了,正搁这新厂门口迎接呢。 好在吴远有着跟卞孝生一类官员打交道的经验,所以这方面早就驾轻就熟。 是以车门一开,就快步下车,直奔为首的那位官员走过去,顺带着俩手隔着老远就伸出来了。 王敏亚速度也不慢,三步并做两步地赶上来介绍说:“老板,这是咱们乡党委的邱书记,这是乡政府的张乡长……” 吴远一一握手过去,大抵也就记住了头发有些自来卷的邱书记和肚子有点大的张乡长俩人。 不过这就够了。 众人转身进厂的同时,邱书记说了很多便宜话,令人如沐春风的同时,与有荣焉。 吴远却不敢有丝毫放松。 毕竟这些个本土当官的,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今天突然到自己地盘上,来迎接自己,要说他们没什么目的,吴远是断然不信的。 所以吴远心里打着十二分小心,但胶合板厂的新厂房,他还是要认真看的。 从一路过来的位置上判断,胶合板厂虽然更靠近乡里,但距离乡镇街道聚集区,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 旁边就是乡里粮管所,而另一边就是沟渠和良田了。 位置上还算过得去。 至于厂内建设,那就更加没的说了。 高大的厂房,齐整的路面,外加一栋办公小楼,全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一通参观完毕。 吴远注意到,胶合板厂就差设备入驻,安装调试了。 跟陆萍之前的汇报,基本吻合。 等回到办公小楼,进了一间会议室,一行人泾渭分明地坐下来。 就听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张乡长开口道:“吴老板,王厂长,这次我们全乡对于胶合板厂的建设落地,是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的。” 吴远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这明显不是戏肉,因为刚才类似的好话,邱书记已经说了一箩筐了。 如今张乡长接过话茬,旧事重提,不过是属于垫话而已。 自己要是当真,那就着了道了。 果不其然,张乡长紧接着就道:“刚才来的路上,吴老板想必呀看到了,从省道下来,到乡里有一段五公里左右的糟糕路面。” “目前乡里一直在致力于重修这段路面,给投资建厂的客人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条件。只可惜,如今上头在预算上卡的很严,乡里至今也未能凑齐。” “眼下听王厂长说,胶合板厂开工在即,为了不影响贵厂的生产和运输,你看我们双方,能不能一起研究一下,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吴远心下稍松。 果然是打秋风来了,而且打秋风的手段并不怎么高明。 几年后,真追究起来,这就是非法集资。 况且,胶合板厂落地晓庄乡,创造的利税,自然上交到当地。 你乡里要不下来钱,关厂子什么事? 当然话说回来,这条拦路,的确影响着厂里的运输了。 但问题不大。 吴远思忖着,就听王敏亚抢先道:“邱书记,张乡长,这个事儿,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合情,但不合理。咱们胶合板厂刚建成,一分钱还没挣,就分摊这笔费用,我们也拿不出来!” 邱书记点头没说话。 张乡长只得出头道:“吴老板,您看呢?” 这个球踢得巧妙。 就相当于说,就算胶合板厂没钱了,但身为盼盼家具厂老板的吴老板,怎么可能没钱? 所以吴远笑了:“邱书记,张乡长,你们想为乡里老百姓谋福利,这心情我能理解。铺一条双车道、四车道的柏油路面,直通省道,这放在哪儿,都是竖大拇哥的大好事。” “但这路现在铺,肯定是不行。相信你们也知道,盼盼家具厂担负着保供亚运会的任务,这里头就需要用到胶合板厂的板材。” “再一个,胶合板厂招的可都是本地人。一旦开起来,拉动的是乡上的经济。如果胶合板厂能在我的规划蓝图中发挥作用,扩大规模、增加投资是必然的事。” “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做龙头企业!” 最终邱书记一言定乾坤:“我代表晓庄乡,预祝兔宝宝胶合板厂蓬勃发展,早日成长为全国第一大胶合板厂生产基地。” 第494章 惊喜成惊吓,两面不是人 没打着胶合板厂的秋风,邱书记和王乡长跟没事人似的,乐呵呵地陪着吴远,在乡上的饭馆里,吃了饭。 这期间,王敏亚一直想找机会,跟自家老板解释来着。 可惜一直没找着。 整个人吓得,内衣都汗湿透了。 以至于外衣上都印出了痕迹来。 还是陆萍提醒她,出去遮掩了一番。 陆萍很清楚,今儿要不是自家老板机灵,用胶合板厂的长远利益,让乡里的俩位官员放弃了短期利益,怎么也得被撕个三五十万的下来。 如此一来,王厂长没有提前知会邱书记一行人的存在,就不是惊喜。 而是惊吓了。 好不容易回了厂里,关起门来。 王敏亚果断跟吴远承认自己的错误,态度是没的说。 但吴远依旧很生气地训斥了她几句。 身为老板,不适时展现点威严,是断然不行的。 王敏亚自觉也很冤
相关推荐:
外婆的援交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花花游龙+番外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Black Hole
迷踪(年下1v1)
危险情人
我的美女后宫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