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只能问她了。 这还是朱光梅头一回,独自面对自家老板。 不料吴远头一句话,就让她心里暖了三分:“现在市场部工作繁重,杨经理已经累倒了,厂里就剩你一人。你首先得保重身体,其次再做好市场部的工作。” “至于做不完,那就招人哪!多招几个,咱们这么销售额做到这么高了,市场部没有十个八个人的,说得过去么?” 朱光梅心暖之余,实话实说道:“招人启事已经发出去了,杨经理定的5月2日统一面谈。” 吴远算了算,这5月2号,也没几天了。 干脆就不变更计划了。 只是提醒道:“那这几天,手头的工作你尽量做,但注意劳逸结合。现在市场部就剩你一人了,你不能再倒下了。” “放心吧,老板,那我去忙了。”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 吴远刚在沙发上小憩片刻,就听隔壁门锁一阵响动。 拉开门一看,杨国柱正轻手轻脚地,打算不惊动任何人,推门而入。 结果被吴远撞破,不等吴远开口,就主动解释道:“我好了,我真的好了。当时那一针打过,我就觉着好了一半。回到家,打了个盹,就全好了。不信,你给我两下试试!” 吴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 总不能真给杨国柱两下子试试成色。 别回头,成色没试出来,再把人给打得背过气去。 毕竟拳怕少壮。 索性就拉着杨国柱到办公室坐一坐。 什么事儿也不用做,就说说话,顺便了解了解厂里的近况。 市场部之所以能创下月销600万的记录,除了盼盼家具广泛知名的缘故,跟厂子里产能拉满也是分不开的。 这段时间,厂子不仅消化了一半积压的订单,而且完成了亚运村项目中3500扇门面的交互,确保亚运村项目的如期竣工。 吴远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里头有多大工作量,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看来我师父他们,最近没少加班啊?” “何止是加班?”杨国柱道:“要不是我拦着,一晚上能加俩个工!” 吴远肯定道:“二叔,你拦着是对的。大姐这疲劳过度,顶多发个烧感个冒就过去了。师父他们一旦疲劳过度,那就有可能导致生产事故,绝不能掉以轻心。” 杨国柱慨然道:“谁说不是?” “咱们厂房那么大,宁愿再招人,也别这么不要命地干。” 杨国柱解释道:“其实这跟前阵子的水灾也有关系。不少师傅家里遭了水灾,粮食收成是指望不上了,就指着能多赚点工钱,弥补一下子。” 这种心情,吴远能理解。 但这种做法,却无法赞同。 原本吴远想召集一下中层以上干部,说一些这事。但想了想,还是深入车间走一趟。 一圈走下来,吴远明显地能感觉到那种卷的氛围在愈演愈烈。 这对厂子发展自然是好事。 可是激进过头,就容易出事。 到时候就是好事变坏事。 所以适当地,也该给这种氛围降降温。 回到办公室,吴远大松一口气,得亏这次临时决定回来看看。 否则任由这种压力传导下去,真不一定会出多大事儿。 真到出事时,说什么都晚了。 第432章 厂子发展快,人才成长慢 步子跨得太大,容易卡着蛋。 吴远这回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天鸡飞狗跳的。 相比之下,曼迪菲家具厂的发展就稳当多了,透着股润物细无声的稳健。 不过话说回来。 就算是让盼盼再来一回,亚运会这样的机会还是得抓住,即便卡着蛋,也在所不惜。 实在是这机会太难得了。 舍不得放弃。 吴远收拾心情下班,车子一边往县里走去接杨落雁,他一边琢磨着厂里头如今方方面面需要弥补的短板。 厂子现在也大几百号人了,盛产的家具可以说是销往全国各地的。 是时候完善厂子各方面的组织架构了。 譬如后勤部需要增设个医务室。 行政部也该有了。 市场部也该按照大区进一步规划,实现专人专管。 另外质保和售后也是时候从生产车间分离出来…… 一时间,吴远脑海里千头万绪。 直到桑塔纳抵达县服装厂,才有点恍惚地回过神来。 透过车窗看见媳妇打车间里走出来,却皱着秀眉,一脸寒霜。 吴远从里头推开车门,迎接杨落雁上车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杨落雁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对马明朝道:“明朝,走。” 桑塔纳掉了个头,很快就出了县服装厂。 杨落雁这才开口道:“二嫂和翠花姐不团结,事儿闹得挺大。要不是我这次突然回来,还被蒙在鼓里。” 吴远疑惑道:“她俩不是堂姊妹么?” “可不是么?”杨落雁摊着俩手道:“这事说出去谁能信?” 吴远抓住媳妇冰凉的纤手道:“别往心里去,厂子发展壮大,人或事出问题,是迟早的事儿。”安慰完追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 杨落雁用不容置疑的口气道:“我已经安排好了,把翠花姐先派到上海驻扎一阵子。那边服装厂我联系好了,一步裙搭配的女装外套将有一部分在那边生产。” “分开也好,先让她们冷静一阵子。” 晚饭时。 杨支书和刘慧老两口,看得出来吴远和杨落雁兴致不太高。 随口问了一句,被杨落雁搪塞过去,就没再多问。 结果吃完晚饭之后,蒋凡拎着一袋苹果过来了。 杨落雁没太搭理她,依旧自顾自地收拾着碗筷,到厨房里一阵洗洗涮涮。 蒋凡为难地看了吴远一眼。 吴远没吭声,意思不言自明。 于是蒋凡只好凑过去,抢着去洗碗,以便趁机能跟杨落雁解释两句。 见媳妇没有太过排斥,吴远便走出小楼,跟老丈人杨支书站在院子里,看着那几棵枝繁叶茂的葡萄树,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听说你大姐累得病倒了?” “可不么?”吴远递了根华子给老丈人道:“一大早,把我吓得够呛。” 杨支书接过来道:“她有几斤几两,我不比你清楚么?我早说过,你让她干市场部经理,属于赶鸭子上架。” 吴远解释道:“截止到目前,大姐还算可以胜任。不过爹你说得没错,可能她一直都有压力,以至于无法做到游刃有余的状态。” 杨支书唏嘘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对于兄弟姐妹,想着能帮衬就帮衬一把。你的出发点也没错,人嘛,都会成长的。让沉鱼跟着盼盼家具厂一块成长,成为元老级管理人才,专业而没错。” “但问题是,盼盼家具厂发展得太快了。这才短短两年不到,家具都行销全国各地,品牌更是登陆央视。这样的崛起速度,别说是当了十来年家庭主妇的沉鱼了,就算是我,也有压力。” 吴远点头道:“爹你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 杨支书又道:“其实落雁那服装厂也有同样的问题,发展太过迅猛,人才培养跟不上趟。就像是你二嫂这样,境界跟格局没跟上,难免做蠢事。” “不过话说回来,她们犯错,这些都是小事。你这个当老板的,始终做的挺好。这就出不了什么岔子。落雁那边,有你把关,我也放心。” 说话间,一根烟抽完。 吴远再给他一根,杨支书却已经不接了,推回来道:“你丈母娘说得对,我也是该少抽点了。养好身体,等将来看你们能把事业做到什么程度。” 吴远失笑道:“爹,我可没什么大志向。老婆孩子热炕头,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支书都要背着手走了,闻言又回头笑道:“跟我还来这一套!” 送走老丈人,又过了半个钟头,蒋凡也笑容舒展地离开了。 吴远正准备进屋,却见媳妇端着营养狗饭出来了。 这是专门给糯米准备的。 毕竟糯米需要喂奶,营养必须得跟上。 吴远转身跟上媳妇,陪着道:“事儿都说开了?” 杨落雁手上不停,嘴上顺便道:“差不多吧。不过我也有个想法,等忙过今年这阵,我想组织厂里的骨干,到南方厂子和经济特区去参观学习。” 吴远顺着话头道:“你还可以花钱从高校里请几个专家教授,来给她们上上课,学学现代管理的知识。” 杨落雁眉眼一亮道:“这行么?” “这有什么不行的?”吴远笑道:“这是教授们求之不得的好事。” 杨落雁目露憧憬道:“正好我也想充充电。” 4月28日,盼盼家具厂。 由于杨沉鱼在医院里修复调养,于是市场部的部分事情,吴远能处理的,就代为处理了。 一上午,就在这样忙忙碌碌中过去了。 临近中午,吴远正准备去食堂吃饭,尝尝范大厨的手艺。 结果县政府办一个电话打过来,让他这个想法直接泡汤了。 电话是林秘书打来的,措辞也很客气。 “吴老板,都怪我疏忽,到现在才想起跟您约时间。是这样的,徐县长想请您在机关食堂吃顿便饭,以感谢您在捐款一事上所做的贡献。” “就今天?马上?” 林秘书不好意思地道:“是的,吴老板。都怪我忘了时间,食堂那边都安排好了。” 吴远呵呵一笑:“林秘书,徐县长怕是还有其他事儿要跟我谈吧?” 第433章 令人无法拒绝的计划 吴远当然不会轻易相信,这是林秘书的一时疏忽。 唯一的可能,就是徐县长刚刚吩咐的。 林秘书也只是随口扯得一个谎而已。 况且,如果这顿饭可以放在明天或者后天吃,那林秘书就没必要扯这个谎。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借助这顿便饭,徐县长表达感谢只是幌子,而是还有更紧迫、更重要的事情要商量。 果不其然,下一刻,林秘书轻笑道:“吴老板商业嗅觉果然敏锐,什么都瞒不过您。” 吴远也不多问道:“行了,我这就过去。” 二十分钟后,银色桑塔纳开进县政府大院。 林秘书早已等候在院子里,做出亲自给他开车门的架势。 吴远哪能让他开车门,自己抢先一步开门下车道:“林秘书,让县长久等了。” 林秘书当即道:“县长已经在食堂等着你了,吴老板请随我来。” 跟着林秘书七拐八绕地到了机关食堂。 大堂里不少机关人员,正在吃饭。 看到吴远进来,纷纷抬起头来,议论纷纷。 林秘书没有过多理会,直接带着吴远穿过大堂,进入后面的包厢区域。 在头一间包厢里,徐县长早已虚席以待。 桌子上放着四菜一汤,简单的很。 好在也是有荤有素,填饱肚子不成问题。 吴远一进门就伸出手道:“徐县长,让您久等了。” 徐县长回握他的手道:“没关系,你是我们全县的大功臣,等一等是应该的。” “徐县长你要这样说,今天这顿饭,我可不敢吃了。” “我说的是实话,你有什么不敢吃的?”徐县长松开手,指着对面椅子道:“快坐,咱们边吃边聊,一会菜都凉了。” 吴远坐下来道:“那我不客气了。” 说着捧起米饭,就开始猛刨。 这还真就是一顿便饭,没有酒。 反倒让吴远省心多了。 大口刨饭,大口吃菜,而且机关食堂的大厨水平摆在那儿,即便赶不上老范大厨,但也相差不多。 徐县长捧起碗来,看着他吃得喷香的模样道:“这次水灾,多亏了你的多方斡旋和引荐,以及持续地发挥影响力,为全县募集资金和物资总额近280万元,解决了全县的大难题。” 吴远继续刨饭,没有吭声。 因为他知道,这不是重点。 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呢。 就听徐县长夹了一筷子香菜拌香干,慢慢地咀嚼道:“不过凡事有得必有失。这次县里的问题虽然迎刃而解了,但牺牲的是全县的对外形象。” “估计在很多捐款的单位和个人眼里,咱们北岗市不定有多贫穷和落后呢。” 话说到这里,吴远就有些吃不下去了。 要不说,当官的想的就是多。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乎形象和脸面。 况且咱们北岗县,确实很贫穷,很落后。 承认这一点,并不丢人。 不过话说回来,徐县长事后才提起这事,总比当初拿着脸面和形象为由头而拒绝曝光、拒绝捐款,来得好一些。 最起码县里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解决了。 想到这里,吴远心里熨帖多了,开门见山道:“徐县长,你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只要能挽回县里的形象和脸面,我一定配合。” “那我可就直说了,”徐县长直接放下碗筷道:“这事说来也很简单。听说盼盼家具厂也接了亚运村家具的订单,这就等于是支援亚运会了。” “所以五一这天,我代表县政府,想去厂里视察一下……” 话说到这里,吴远就懂了。 北岗县委县政府,亲自莅临亚运会赞助商、亚运村供应商盼盼家具厂指导,对支援亚运会,保障亚运会做出重要批示。 这是蹭着亚运会的热点,来洗白北岗的贫穷落后形象。 关键是,吴远还没法拒绝。 因为盼盼家具厂也能从这件事中,得到好处。 这是挨摆的事,显而易见的。 所以吴远也很干脆道:“徐县长,您放心,这事我们厂全力配合。” 徐县长接着叮嘱道:“最好厂里能多准备准备,这回我打算通知省台来人跟踪采访,争取能把新闻层层报上去,能被央视采播最好。” 五一劳动节,盼盼家具厂加班加点,保障亚运。 好家伙。 这新闻要是能在央视播出,那效果,不亚于一次免费广告。 这诱惑谁能拒绝得了。 吴远三下五除二地刨完碗里的米饭道:“徐县长,我这就回去安排。” 毕竟时间不多了,今天已经28号了。 满打满算,也就剩29号、30号两天了。 必须马上筹备起来,争取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一个现代化的家具生产基地。 从县政府离开,吴远回到家具厂,立马叫来杨国柱商量此事。 杨国柱一听,比他还激动。 领导要来检查工作,能不紧张,能不激动么? “小远,你看我们除了要打扫卫生、擦玻璃之外,还要做哪些准备?” 这里头的说头可就多了。 爷俩一研究就是一下午,不仅列了一大堆需要采购的单子,而且还把领导的视察路线仔细研究了一遍。 在哪个点跟谁亲切交谈,在哪个点接受采访等等。 事无巨细。 明确这些细节,固然是为了照顾好领导,也是为了更好地展示盼盼家具厂。 直到下班前,吴远还觉得意犹未尽,脑海里还有些东西没倒出来。 “二叔,这么多准备先做起来。剩下的,等我想到再说,你也可以再想想。” “好嘞,我先准备着,这就去打电话。” 杨国柱一走,大姨子又不在,吴远立马体会到人手不足的尴尬。 只好叫来赵果吩咐道:“给你两天时间,组织起一支不少于五十人的欢迎队伍,统一服装,统一口号,做到熟练。” 哪知道赵果不假思索地甩锅道:“老板,咱们财务部就这几个人,达不到你的要求。这事你得找素素,她现在手下几百号人,拉出五十人来,还不简单?” 吴远豁然开朗,怎么忘记车间里这些中层干部了? 当下直接起身道:“去去去,去忙你的吧!关键时刻,总指不上你。” 赵果吐了吐舌头,一扭头跑掉了。 第434章 盼盼家具厂,北岗的明信片 相比于赵果的甩锅靠不住,席素素已经颇有中层干部的担当了。 虽然面对吴远的时候,依旧脸红红的像个小女生。 但听完吴远的要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 让吴远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都烂在了肚子里,没机会说出来了。 吴远颇感欣慰。 有人在你眼皮底下,天天盯着,总不见成材。 有人你不关注,隔三差五地见上一回,偏偏就能悄悄地成材成器了。 与此同时,烂泥渡的曼迪菲家具厂。 蔺苗苗不由自主地连打了三个喷嚏,喃喃道:“谁想我了?” 一边的表妹石琳理所当然道:“肯定是宝俊哥了。” “别提他,”蔺苗苗下意识地摸摸脑门道:“指不定又是老舅偷偷骂我不成器了。” 石琳讶然道:“不会吧,老舅对你那么好!” “哎,你不懂。” 回到办公室,吴远也琢磨着,让席素素纠集几十个年轻漂亮的小女工,搞欢迎仪式,会不会太过于形式化。 可等到回家一说,老丈人不仅不反对,甚至变本加厉地提议道:“那什么锣鼓队、旱船队都叫上呗,反正他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吴远这才发觉,自己还是过于保守了。 不过旱船队、锣鼓队什么的,就大可不必了。 先不说眼下这个不年不节的时候,人能不能凑齐。 即便他们去了,那也只能让徐县长看个热闹。 运气好的话,真送到央视了,欢迎场面也只会被当作无效镜头剪辑掉,只播出一两分钟甚至是几十秒的关键画面。 毕竟央视的时间,那是寸秒寸金的。 杨支书一听这话,当即闭口不提了。 原本打算轻轻松松在家过个五一节的,现在有了徐县长安排这事,人是轻松不了了。 不仅如此,而且29号一早,县政府的林秘书专程来厂里一趟。 跟吴远确认五一那天的具体安排。 吴远看出来了,林秘书那小本本上,规划得可比他跟杨国柱研究的,细致多了。 好在爷俩昨儿下午探讨的厂内视察流程细节,基本上够用了。 林秘书听了,也是毫无二话。 只是最终临走的时候,给了吴远一个讲稿,让他熟悉一下。 万一当天有记者采访的话,问题出不了纸上的范围。 当然标准答案也在上头。 看着林秘书上了帕萨特副驾离开,吴远一直目送到车子在马路尽头拐了弯。 正准备掉头回厂,就见缫丝厂那边远远地蹬过来一辆二八大杠。 好家伙,看那隐隐约约的样子,是卞孝生没错了。 卞乡长又有心情来了。 既然如此,吴远干脆就先不进去了,就站在厂门口等着。 惊得门卫老苏连忙跑出来陪着。 说话间,卞孝生就蹬到了,刚下车推行就问:“吴老板,我怎么瞅着刚才那车,是县长的专车?” 吴远掏烟递过去道:“是县长的车没错,但徐县长没来,林秘书来的。” 卞孝生把车子支在厂门口,接过华子,就开始全身自摸,摸火柴道:“林秘书来传达县长什么指示?” 问完,又连忙找补道:“当然不能说的话,你就当我没问。” “没什么不能说的。”吴远打着打火机递过去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后天,徐县长想到家具厂来视察一下子,希望借机挽回一下咱北岗的对外形象。” 卞孝生吧嗒吧嗒两口,啧啧道:“徐县长这是把盼盼家具厂当成北岗的明信片了,这是好事,吴老板。” 吴远也不管他是真话还是假话,笑一笑道:“卞乡长里面坐坐?指导指导?” 一听这话,卞孝生当即道:“不了不了,我还得回乡里。吴老板,我不比你,成天的俗务缠身,根本无法专心搞一个厂子,以至于缫丝厂到现在还没正经生产起来。” “缫丝厂会起来的,卞乡长。” “回吧,回吧,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迷踪(年下1v1)
毒瘤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外婆的援交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林峰林云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