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再给孩子吓着。 但吴远哪里会发火。 他早过了冲动的年纪,对付大姐这类人,发火没有用,反而会气坏自己。 “大姐,怎么着?我给你打张票,你去上海找他俩要去?你差那三十二十的,活不下去了?” 吴淑华一脸委屈地咕哝道:“苗苗都在上海打工了,工资难道一点没涨么?” “她在上海,我还得包吃包住,哪来的钱给她涨工资?”吴远一口咬死道:“再说了,大姐,你也不琢磨琢磨,为什么苗苗宁愿背井离乡去吃苦,也不愿在家跟前看家守势地上班?” “我怎么知道,这孩子打小跟我就不亲。” “你就没摸着心口窝问问自己,为啥孩子跟你不亲?” “我反正问心无愧,从小到大,没少她吃,没少她穿的。不然她能长这么大?” “哟,大姐这话你搁外人跟前说说也就罢了。搁我跟前,你也好意思提?苗苗刚七八个月大,你就把她扔给爹娘了。苗苗是我娘用米糊糊一口口喂大的!连逢年过节的新衣服,都是娘给做的,你这叫不少吃不少穿?” 吴远说着就起身道:“还有那么多事,一桩桩,一件件的,我都不稀得说你。你要是还把孩子当摇钱树似的祸害,别说苗苗了,就连平安和禾禾也得跟你离心离德。” 吴淑华立刻跳脚道:“我对平安和禾禾又哪里不好了?” “自己琢磨去。”吴远扬长而去道:“我忙着呢。” 临走前,把自己房间门带上,顺便上了锁。 媳妇杨落雁带回来的礼物,所剩不多,都在房间柜子里。 吴远回到家具厂,直接一个电话打到了烂泥渡。 那边电话是老井头接起来的,一听是吴远打来的,立马热情到爆。 不多时,蔺苗苗过来接了电话,被吴远劈头盖脸地一通骂。 “你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我这刚回来,你三姨还想方设法地帮我瞒着呢。你倒好,一个电话就把我给出卖了。” “老舅,我有什么办法?摊上那么个小气巴拉的妈,你不帮我,谁还能帮我?” “哟,你倒委屈了。” “老舅,我就知道你有办法的。我妈嘴上不说,心里最怕你了。” “你错了!你妈为了钱,什么都不怕。” “那怎么办,老舅?每天一接到她的电话,我整个心情都不好了。” “我想想办法吧,去忙吧,把电话给老井头。” 老井头接过话机,谄笑道:“老板,还有什么吩咐?” “老井,以后苗苗妈的电话,你都给她挂掉,别替她叫人。” “明白,老板。” 打完了长途,吴远又把这事告诉了三姐吴秀华。 吴秀华一听就坐不住了,“我就今天没去你家,就让她钻了空子。她今天又走你家搂东西没?” “应该没有吧,临走时我把房门带上了。” “可是大姐从不走空啊,表婶看着她拿,也不好拦呀。” “大意了。” 吴远又立马赶回家。 就听刘慧站在门口道:“你大姐也是真不嫌累,把你家地里红萝卜全拔了,洗的干干净净的,然后带走一尼龙袋。” 果然被三姐不幸言中了。 摊上这么个姐姐,吴远比蔺苗苗还无奈。 得亏萝卜不值几个钱,薅走就薅走吧。 回到屋里,看着卧室里还剩的那些衣服,吴远琢磨着,赶紧该送的送了。 免得下回被大姐看到,顺手牵羊了。 好在剩下的,也就是二姐和四姐家的几件衣服,加上一点巧克力零食啥的。 上头都做着标记,一清二楚的。 吴远叫来马明朝,把所有东西都搬上车,先去县里,再奔辛庄乡。 二姐吴玉华家,就在县西郊的棚户区。 院子里充满了私搭乱建,以至于大白天进屋,都黑漆漆的,看不清人脸。 得开灯。 吴远进去了一圈,又出来了。 只有他跟二姐聊天说说话,就没必要蹲在屋里了。 把礼物一一交给吴玉华,里头几个孩子的衣服,都贴着标签。 石琳那件,直接在上海给孩子了。 吴玉华见状,眼里噙着泪,却始终没有抹。 直到吴远把石琳带的那100块塞到她手里,眼泪哗啦一下就涌了出来。 “石琳那孩子,也知道补贴家里了!” 吴远目光看着远处,“石琳本来就挺懂事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那孩子临去之前,生怕你喜欢苗苗,而不喜欢她。” 吴远一想到石琳刚到上海的种种表现,不由失笑道:“这孩子,心思还不少。都是我外甥女,我能区别对待吗?” 当然这话,连吴远自己也知道没什么说服力。 好在石琳这孩子,总算是适应下来。 而蔺苗苗对这个性格内向的姨妹,也拿出了足够的耐心和关爱。 “放心吧,二姐。日子总归会越来越好的,不要总觉得低人一等,尤其是别让孩子这么觉着。” 吴玉华喃喃道:“谁愿意这样,谁也不想啊!” 第194章 我的投资没那么好拿 吴远从二姐家离开时,吴玉华还张罗着要留他吃饭。 可张罗归张罗,但吴远不能留。 以吴玉华现在一毛钱都得掰成两瓣花的情况来看,他多吃一口,孩子就要少吃一口。 当舅舅的不能够啊! 不过临走时,他倒是没忘记叮嘱吴玉华道:“二姐,石琳给家里钱这事,别让大姐知道。如果大姐问起来,你就说石琳现在还是学徒,只包吃住,没工钱拿。” 吴玉华自是连连点头:“嗯,我知道轻重。” 桑塔达抵达辛庄乡的四姐家时,灶房里正在冒烟。 这才四点多,吴芳华已经开始烧饭了。 钟文雅在灶头烧火,小脸上弄了一鼻子灰。 吴芳华在院子里择菜,淘米。 娘俩忙得不亦乐乎。 一见吴远来了,钟文雅直接把烧火棍撂了,直扑出来欢快地叫:“舅舅!” 这孩子就是会讨人喜欢。 吴远一把将文雅抄在怀里问,“四姐,四姐夫呢?” “到乡里开会去了,估计又得开到天黑。” 吴远抱着文雅就往外走道:“走,看看舅妈给你买了什么新衣服?” 钟文雅一听,小手直拍,“太好咯,太好咯。”随即又问道:“可是舅妈怎么没有来呢?” 吴远故作不悦道:“你想舅妈,不想舅舅!” 钟文雅连忙抱住他脖子道:“不是的,舅舅,我也有想你的。” 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满是锅灰的小手拍拍吴远的后脑袋。 整个一小大人。 吴芳华也跟出来道:“文雅,还不快点下来?把你舅身上衣服都踩脏了。” 钟文雅搂着吴远的脖子转了一个身,反而搂得更紧了,“就不,就不。” 吴远腾不出手,指着后备箱里的几个袋子道:“四姐,你自己拿。” 吴芳华不敢相信,“这都是?没有其他家的?” “其他几个姐家都送完了,就剩你家了。” “这也太周到了,弟妹也太破费了。” 吴芳华提着几个手提袋往院子里走,振远媳妇也闻声出来道:“哟,吴老板来啦?” 随即又对文雅道:“又给文雅带了很多好吃的吧?” 文雅扭过头去,不理振远媳妇。 弄得振远媳妇一脸尴尬,“昨天弄砸了我家一个鸡蛋,我说了她两句,到现在还记着呢。” 文雅据理力争:“哼,明明就是小哥砸的。” 等到振远媳妇回了自家院子,吴远偷偷问文雅:“你小哥砸二婶鸡蛋干啥?” “他想直接喝的,一不小心掉地上了。” 吴远不由大笑,这像是钟文强能干出来的事。 堂屋里,吴芳华把衣服都拆出来看了看,越看越欢喜:“弟妹有眼光,过年仨孩子新衣服都不用买了。” “对了,幺弟,今晚留下来吃饭。” 吴远迟疑着,想着怎么拒绝。 结果钟文雅已经搂着他脖子撒娇开了,“舅舅,舅舅,你就留下来嘛。” 吴芳华也趁机道:“正好文勇和文强也都想你了,经常念叨起你。” “行吧,我让明朝去买俩菜。” 等到一份素拼,一份干切咸肉买回来,钟文强也放学回到家了。 这小子出溜跟猴子似的。 一进家门就把挎包摘下来,隔着老远就往堂屋里扔。 结果一看见吴远出现在堂屋门口,立马原地刹车,人也立刻老实下来。 “老舅!” 吴远打量着钟文强:“过来。” 钟文强老老实实地靠近,冷不防被摸了摸脑袋,正自松懈之时,屁股上突然挨了一下。 “哎哟,老舅,你搞偷袭!” “我看你多长时间没挨踹了,都快皮成猴子了。” 不多时,钟振远闻声而来,隔着老远就拆着手上的一品梅道:“一看到门口这辆新桑塔纳,我就知道吴老板来了。” 随即冲着灶房里的吴芳华道:“嫂子,不介意我来凑个热闹吧?” “他二叔,瞧你说的。” 随即把烟散给吴远道:“吴老板,抽根孬烟。多咱回来的?” “前天。” “听说上海那边,你搞得也挺大挺火,今后北岗公司都要往上海转移吗?” “两码事,各玩各的。” “吴老板你就是有能耐,无论到哪,都能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俩人坐下来,刚聊没多一会儿。 嘴里嚼着巧克力的钟文强就蹭地一下站起来,“爹回来了!” 果然没过几秒钟,钟振涛就骑着二八大杠,拐进院子来。 吴远俩人都站起身来。 钟振远更是笑钟文强道:“这孩子属狗鼻子的。” 吴远却知道,文强这孩子最吸引火力,警惕心自然最强。 钟振涛一边支好车子,一边道:“他舅,刚还在乡里会上听老乡长提到你,我正琢磨着啥时去你家,没想到一回来就碰见了。” 吴远一听就很纳闷。 一口井和辛庄是俩个乡,辛庄乡乡长提他作甚? 直到众人进了堂屋,拉亮了昏黄的白炽灯,才听钟振涛提起道:“听说你们乡要搞个缫丝厂,辛庄这边想借个东风,推广种桑养蚕,增加农民收入。” 原来是这原因。 众人正吞云吐雾地聊着,上初一的钟文勇到家了。 这孩子回来吃顿饭,都没忘带本书。 “老舅!” 一见到吴远,自然是喜出望外的。 只是这孩子惊喜之后,就稳稳当当下来,除了眉梢带着点飞扬之意。 不像钟文强,跟得了多动症似的。 仗着老舅在场,一会碰碰这,一会动动那。 就没个安稳的时候。 吴芳华把最后一个菜端上来道:“赶紧吃饭吧,文勇吃完还得回校。” 钟振涛从屋里摸出瓶二锅头来,给仨老爷们满上。 然后一口闷掉一盅,摸起筷子夹了颗花生米。 仨孩子这才摸起筷子,纷纷对自己爱吃的干切肉片,下了手。 钟振涛放下酒盅,却问起道:“他舅,你投钱给卞乡长搞的缫丝厂,是看好农村种桑养蚕这一块?” 吴远苦笑道:“四姐夫,你也知道我只是个木匠,怎么会跨那么大步子投缫丝厂?” 众人一笑,心照不宣。 吴远续道:“不过我这笔投资,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我让卞乡长帮我向县里要100亩地皮,而且得是县郊的好地皮。” 第195章 好事不一定都能办好 钟振远当即问:“吴老板,你要那么大块地皮干什么?不会是扩建家具厂吧?” “正是。” “那我必须敬你两杯了,厂子扩大再生产,咱们将来还有钱赚!” 俩人喝过之后,钟振涛就想到更深一层。 “你是想借卞乡长的嘴,让县里知道你扩建家具厂的事儿,顺便要点支持?” 吴远哈哈一笑,当即举起酒盅道:“四姐夫这政治敏感度就是高,什么都瞒不过你。” 钟振远却还有些迷糊。 却被钟振涛打断道:“你那脑子,就别瞎琢磨了,老老实实跟着我幺弟干活挣钱。” 钟振远倒也干脆,“大哥,你说得对。” 回过头来,钟振涛又把话题拽了回来道:“幺弟,你对种桑养蚕这事,怎么看?” 吴远实话实说道:“挣钱是挣钱,但也比较辛苦。不过在农村,辛苦又不算是事了。所以总体来说,是好事。” 钟振涛唏嘘道:“可好事不一定都能办好。” “四姐夫你担心什么?” “咱们乡耕地多,每家每户都划到十几亩。可也正是靠这十几亩的收成,每年才能余下个仨瓜俩枣的。这时候推广退田还桑,阻力肯定不小。” 钟振涛思忖着道:“再说,卞乡长这边,缫丝厂就一定能顺利建成么?” 对此,吴远也算是点到为止道:“卞乡长搞缫丝厂这事,应该也是有人指点的。所以我估计,成事不难。你们乡一家一户推个亩把地,先养个一张半的规模。就算有风险,损失也有限。” 钟振涛点点头:“这倒也是。” 酒足饭饱。 时间刚过了一个多钟头。 回过神来,就听吴芳华一拍桌角道:“文勇,你要迟到了不?” 钟文勇也是听大人们天南海北地聊天,听得入神了。 闻声一看钟,是有点来不及了。 吴远当即起身道:“走吧,坐老舅车去。” 钟文强和钟文雅立刻起哄道:“我也要坐车,我也要坐车。” “都坐,都坐。” 仨孩子一起挤上了后座,桑塔纳直奔辛庄中学。 黑暗之中,钟文勇的眼里都是自豪的亮光。 七八分钟后,到了学校,钟文勇走进校门,即便姿势还有些走形,但腰背挺拔,充满坚毅。 桑塔纳又掉头把俩孩子送回去。 临下车前,钟文雅依依不舍地道:“舅舅,你下回什么时候再来呀!” “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 吴远说完,又转头对钟文强道:“给我好好学习,听到没?不然下回就不是给你带新衣服了,而是成套成套的模拟习题和试卷,不做完都不行。” 离开四姐家。 吴远看着前排的马明朝问:“吃饱了没?” 因为他注意到,刚才吃饭时马明朝光顾着刨饭了,菜都没吃几口。 马明朝笑了,“老板,不瞒你说,也不知道什么毛病。在上海时,顿顿有肉吃得都习惯了。回到家,见着桌上有肉,就是舍不得下筷子。” 吴远看着窗外黑漆漆的一片道:“还是穷啊!” 回到家。 媳妇杨落雁已经回来了,正抱着玥玥一个劲地狂亲。 上前一问原因。 原来是这孩子今天意外地发了一道类似‘麻麻’的声音,恰巧被回来的杨落雁听到了。 于是吴远也开始启发着玥玥叫粑粑。 结果吴远自己叫了孩子十多声爸爸,孩子也没什么回音。 亏大了。 至于小江,在刘慧怀里,光知道吃,俩口子都指望不上他能先开这个口。 转天就是周二,10月10日。 吴远正在厂里财务室画着图,突然接到熊刚打开的电话。 电话一接通,就火急火燎地道:“你人在哪儿呢?徐县长指明要找你。” 吴远不紧不慢地道:“我在厂里。是通过卞乡长转达的?” “可不是?县委办把电话打到我这儿来了。” “我这就过去。” 桑塔纳路过乡水利站,捎上熊刚,直奔县政府而去。 前去的路上,熊刚猜忖道:“会不会因为100亩的事儿?” 吴远摊摊手:“那铁定是这事啊!” “敢情这100亩地皮,是你放出去的一个饵,就等着上头咬钩呢?” 思维转变的很快嘛。 但可惜还是比四姐夫慢了一筹。 “好家伙,原来你在下一盘大棋!” 到达县政府,在门口打了个电话,桑塔纳就得以长驱直入。 到了县长办公室楼下。 熊刚坐在车里,看着吴远下车,大踏步地走进楼内。 经由秘书领进县长办公室时,卞乡长果然也在,正在和徐县长汇报工作。 见到吴远到来,徐县长立刻起身迎过来道:“吴老板,来得果然够快呀!” 吴远加快脚步,双手提前递出去了。 自己谱再大,也不能让县长迎接自己。 “县长有召,我是放下斧头,快马加鞭就赶来了。这种聆听指示的机会,可不常有,我得倍加珍惜。” 吴远一到场。 原先俩人坐在办公桌前后的汇报,立马转移到沙发这边来。 卞孝生似乎是说完了。 从汇报人,摇身一变,变成个中间人了。 干起泡茶分茶的活计来。 “吴老板,我早就听说过你呀!” “哦,我一普通老百姓,哪值得堂堂大县长惦记?” “陈老的太师椅,虽然是个残次品,但陈老不说,我是真没看出来呀。你的木匠手艺,堪称鬼斧神工啊!” “县长过奖了,雕虫小技。” “后来呢,听说兴旺家具销路不错,我是一点都不意外。意外的是,你到了上海,装修公司和家具公司也搞得风生水起,这让我很是惊讶。你不仅能把准北岗老百姓的脉,就连上海这种大都市的潮流也能把握住。” “一点小成绩,不足挂齿。” “现在听说你回来扩建家具厂,做大做强。这样的大好事,怎么不直接找我?还要通过孝生来转达?” “我这都是些小事情,哪敢占用县长的宝贵时间。” “不管什么时候,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是首要任务。你回乡扩建家具厂,带来那么多就业机会,政府也理应给予支持。先说说你的计划。” 第196章 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徐县长这个高调一唱出来,着实令吴远有些惊讶的。 这年头,虽然刚确定要走进新时代,但基调还在摇摆不定。 经济是计划还是市场,且得你来我往地争个两三年呢。 能够如此旗帜鲜明地把发展经济挂在嘴边上的,已经是具有相当勇气的表现了。 于是吴远把自己的计划一说,但略去了靠蹭亚运会流量、趁机全国推广的重要内容。 总体上听来也没毛病。 但难免令人信心上有些不足。 不过生意上的细节,徐县长也不会冒然多问。 所以他沉吟片刻道:“100亩地,我可以批给你。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需要要求?” 吴远心里一动:既然你问到了,那就别怪我狮子大开口了。 “县长,家具厂扩建之后,肯定会带动一批人,甚至上百人的就业。厂子的负担一下子就重了很多,而家具推广这块,势必也要花大钱投入。所以家具厂扩张的前期阶段,资金上肯定是吃紧的。” “你准备投入多少钱?” “陆陆续续的,怎么也得三五百万吧?后续追加更多也是有可能的。” “县里财政也吃紧,但我可以做主,给你3年的税收优惠。我能做的,也只能这么多了。” 吴远表面有点失望,实则心花怒放。 投出去的20万,这不就回来了嘛! 而且一旦明年赞助亚运会,真能达到预期之中的推广效果,揽上三五千万的订单,相应节省下来的税收,绝对超过20万。 更何况,还是一连3年的优惠。 离开县长办公室的时候,吴远是和卞孝生一起走的。 下楼时,卞孝生不由感慨道:“吴老板,没想到你把我都算计在内了。” 随即不等吴远否认,就径自道:“不过我不介意,因为我相信你能把家具厂做大做强,真正给县长拱手送上一个耀眼的成绩。” 吴远能说什么呢? 都是人精,都不傻。 回到厂里不到半天,吴远就接到了县国土局打来的电话。 叫他去选地皮。 吴远赶到县东郊这边,挑了块地势最高的地皮,即便这块地皮没有县里给
相关推荐: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小人物(胖受)
危险情人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地狱边境(H)
他是斯文糙汉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