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余,吴远感觉身子被掏空。 直接倒在沙发上睡着了。 这一睡,就是一下午。 等到黄昏时醒来,虽然还有些困意,身体却已经轻松多了。 连忙叫来范冰冰,结果一开口,发现嗓子哑了,说不出话了。 但范冰冰还是听到了办公室里的动静,闻声赶来时,差点着急坏了。 吴远摸了摸嗓子,语出沙哑道:“没事,这几天说的话太多,休息两天就好了。” 说完,吴远起身从抽屉里抽出个红包,放在茶几上。 “黄小姐给的红包,拿去定个饭店,今晚公司所有人,一起吃顿饭,庆祝一下。” 范冰冰打开红包一看:“有1000块呢,公司现在总共不到20人,吃顿饭花不了这么多。” 吴远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过来。 黄琦雅不仅把饭钱给了,而且连惊喜验收仪式的成本也考虑在内了。 要不说还得是小布尔乔亚,办的事儿就是优雅。 让人无可挑剔。 “剩下的先放你那儿,留下回再用。” 范冰冰兴高采烈地去办了。 毕竟找好吃的这种事,她最拿手。 吴远起身到办公室外面一看,范冰冰这一走,就剩邹宁一人了。 “明琪呢?” “她下午去银行了,应该就快回来了。” 说话间,马明琪就回来了:“远爷,你醒啦?” 吴远点点头:“事儿办得顺利么?” 马明琪昂首挺胸地道:“无比顺利。” 不一会儿,晚饭时间到了。 乔五爷等人也从黄家巷小区出来,直奔公司而来。 就在这时,前台电话响了。 是范冰冰打来的,定了附近的一家川菜馆,两桌席面。 一听说今晚有大餐吃,朱六标就天不怕地不怕地问:“师父,既然是庆祝,今晚能喝酒么?” 吴远也是难得高兴:“一桌两瓶白的,多的没有。” 即便如此,众人也是一阵欢呼。 锁上门面,拉下卷帘门,三五成群地直奔隔壁街的川菜馆。 怀揣1000块经费的范冰冰,属实硬气了一把,跟着老板娘点了好多道硬菜。 什么毛血旺,水煮肉片,水煮鱼片,剁椒鱼头,麻辣兔头…… 等到大部队赶到的时候,菜都已经点好了。 川菜馆老板娘是个风韵犹存的川妹子,婴儿肥的脸上,还没说话,就透着甜酥酥的笑意。 看得不少老爷们目不转睛的。 不过老板娘很明显是个有眼力的人,目光一直不离吴远左右。 偏偏吴远今儿嗓子哑了,小事都交给范冰冰张罗,大事就交给五爷了。 等到硬菜一上来,白酒早就倒好了。 吴远一端杯,众人也都纷纷举杯。 “今天呢,借着黄小姐请客的机会,公司进行第一次团建聚餐。话我也不多说,大家吃好喝好。” 乔五爷补了一句:“把活干好。” 干了第一杯,早已饿坏的众人举起筷子,直奔自己的目标。 唯有葱省的赵师傅找老板娘要了两根大葱,要粗的那种。 属实给老板娘整不会了。 这一桌子好酒好菜的,不比大葱好吃? 众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吴远嗓子哑了,喝不了酒。 好在有仨徒弟在呢,挡酒替酒不在怕的。 众人喝得兴起,反倒把吴远解放出来,默不作声地看着大家。 忽然他发现彭城的蒋师傅,在默默地把别人啃剩下的鱼骨头往自己碗里扒拉。 不卫生也就罢了。 问题是这鱼刺它能吃么? 于是吴远拼着嗓子哑了,也起身制止了蒋师傅。 不料蒋师傅身边的王师傅道:“老板,你别见怪,他就这习惯。” 吴远万万不能理解:“我听说过吃鱼翅的,没听过吃鱼刺的。要是觉着鱼肉不够吃,咱可以再点。” 蒋师傅语出平淡地道:“当年家里穷,没什么吃的。家里好不容易吃顿鱼,最后我只能嗦嗦鱼骨。久而久之的,我就习惯上嚼这玩意了。” 第132章 有活干,这日子就有盼头(5/5) 苦日子,穷日子,在座的都经历过。 但能说得如此轻描淡写的,蒋师傅还是头一个。 吴远也不由想起三姐吴秀华常常提起的五姐、六姐,忍不住就是一叹。 得亏乔五爷一声吆喝:“过去的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只要大家跟着小远好好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这时,猛咬了口大葱在嘴里,嚼得喷香的赵师傅道:“老板,咱们的活儿究竟够干到什么时候? 赵师傅这一问,连蒋师傅都停止嚼鱼刺,露出倾听之色。 其实这是出身劳务市场的六位大师傅最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从老家来的几位大师傅,也免不了关心。 毕竟在上海每天比在老家多赚一倍,而且包吃包住的,这条件上哪儿找去? 提起工程量,吴远这个老板就底气十足。 “这几天的爆单潮,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我可以透露一点,目前接到的工程量足够大家干到明年年底的。” 千言万语,都不如这句话好使。 有活干,这日子就有盼头。 气氛陡然一下子就热烈起来了。 乔五爷凑过头来问:“但咱们还是要招人的吧?总不能真让房主们等到明年。” 吴远点点头:“这事正要跟五爷商量。” 说话间,吴远给五爷散了根华子,顺便上了火。 自己的华子留着没点,然后把剩下的烟盒放在桌子上。 谁要抽谁拿。 “我估摸着人数再翻一倍是没问题的。这样,就算后头项目跟不上,也能满工满勤地干到年底,拿着钱欢欢喜喜回家过年。” 吴远沉吟道:“再加五个工班组是差不多。我琢磨着,水电工、油漆工得组织个专门的工班组。细化分工,提高效率。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再加20人。” “人没问题,再多都能叫来。”乔五爷不假思索地道:“问题是公司一大,人数一多,你肩上的担子就越重,你得有个思想准备。” “我有数,五爷。工班组长负责制得继续落实下去,另外,五爷你也得渐渐从底层抽身,帮我把控着点全局。” “那没问题。” 一顿饭吃得是酒足饭饱,格外尽兴。 到最后,老板娘还过来喝了两盅酒,送了一道菜。 是个会做生意的场面人。 隔天一早,吴远的嗓子不仅没恢复,反而更严重了。 范冰冰偷偷去买来了胖大海,泡好了端给他。 马明琪大大方方买来俩大西瓜,说是请大家一起吃,却把瓜瓤子中心最甜的那部分,挖出来端给他。 于是左边范冰冰,右边马明琪。 一口胖大海,一口甜西瓜。 这待遇,有点当资本家的意思了。 也不枉前几天那么辛苦。 正自舒坦间,邹宁回来了。 拎回了云老板制作的验收效果图,以及验房的剪影图册。 往吴远的桌子上一摆。 吴远却没有伸手去拿道:“你举起来,靠墙站,让我看看效果。” 邹宁往后贴墙根一站,像个无情的人工放映机。 随着吴远脑袋一点,她就哗啦抽掉一张,换下一张。 一边换一边忍不住批判道:“老板,我发现您现在就像是旧社会的地主老财,拿我们几个当使唤丫头。” “胡说!”吴远脸色一凛,吓得仨小姑娘一跳后,才续道:“过去地主老财能有这么漂亮的使唤丫头么?” 这突如其来的小玩笑,直接闹出了仨个大红脸。 范冰冰和马明琪笑而不语,不想反驳。 邹宁却是心直口快:“老板,怪不得温姐、孙姐、王姐她们都说你花样多、会玩。” 吴远一脸愤慨:“那不是花样,那叫装修风格!Style!这些上海小娘们,动不动就开车。车轱辘都碾我脸上了,还说我花样多。” 连洋文都整出来了。 仨女孩虽然听不大懂,但不妨碍她们觉着好笑。 随即吴远话题转移到工作上来:“这效果图做得还算勉勉强强,可这剪影图册很一般,跟我的预期差距有点大。” 邹宁连忙翻过来自己看,边看还边呢喃道:“这不挺好的么?” 其实这也难怪,吴远对于图片的审美,是经过4K、8K的高帧率、高清晰锤炼出来的。 所以眼下这种经过简单放大做出来的图册效果,充其量也就只是‘能看’。 就在这时,一道节奏感十足的高跟鞋声踢踢踏踏地传来。 吴远往窗外一看,果然小拉达已经停到了门口。 下一刻,风情万种的黄琦雅出现在办公室门口。 一把摘掉雷朋眼镜,长发一甩:“看什么呢,这么热闹?” 于是邹宁立刻把剪影图册拿给她看,希望她能主持公道:“黄小姐,我们老板对这图册效果不满意,您给掌掌眼?” 黄琦雅随手一翻,“挺好啊,这本我留着了。” 邹宁顿时傻眼了。 回头一脸求助地看向自家老板,结果被吴远没好气地打发出去道:“愣着干啥,还不快去叫云老板再做一份?” 邹宁连忙出去了。 范冰冰和马明琪也趁机跟着溜了。 吴远陪着黄琦雅在沙发边坐下,顺手倒了杯开水给对方道:“黄小姐,几天没见,不会又去了趟美利坚吧?” 黄琦雅直接扔下两把钥匙道:“明天飞法兰克福。正好今天抽空过来把钥匙交给你,按照先前说的,中华路的公寓按照北欧风装修,四牌楼的房子按照纯西式装修。” “等等,你现在项目这么多,这两个房子装修,你不会让我等吧?” “这哪能呢?您作为公司第一位客户,那就是我亲姐。我让谁等,也不能让您等。” 黄琦雅忍俊不禁道:“你有四个亲姐。” “那您就是第五个。” “她们都比我年纪大么?” “当然,明眼人一看,您就比她们年轻多了。” “我这两处房子等着出租给老外,你也知道的。开工日期,反正你看着办。” “我有数,姐。” 说完,黄琦雅起身,“行了,我走了。” 目送着小拉达远去,吴远收起两把钥匙。 把这俩项目做好,争取打造成小区的标杆,后续的项目不就有了么? 第133章 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1/5) 经历过996之后,乍一闲下来,就会有诸多的后遗症。 就比如吴远。 中午睡个午觉,结果梦里还被那些小媳妇叽叽喳喳的声音萦绕着。 让他做这做那,用这个花样,那个花样的。 太可怕了。 醒来发现是一场梦,又不免觉着有些回味。 直到邹宁敲开办公室门问:“老板,这些装修效果图挂在哪里?还有这剩了很多黄小姐的照片怎么办?” 吴远揉揉眼,出了办公室,指着公司进门后的一溜白墙道:“装修效果图就从这儿开始挂起来,让客户一进门,就能瞧见咱们的工程质量和实际效果。” “至于那些剩下的照片,交给我。等黄小姐回来,我来转交。” 接过照片,吴远又问范冰冰:“今天一个客户也没有?” 前台范冰冰蹭地一下站起来道:“中午来了两个,我说你嗓子还没好,所以先给他们登了记,让他们明天再来面谈。” 吴远点点头。 这就对了嘛。 接客太多,人忙到麻了。 但一个没有,同样会麻,会不习惯。 “对了,下一批师傅们的住处都安排好了吗?” “租房合同已经签了,床铺等生活用品,明天一早就能到位。” “嗯!”吴远点点头:“不错,活儿干得跟你人一样漂亮。” 一听这话,范冰冰人高兴得喜滋滋的。 邹宁却撇撇嘴:“呸,肤浅的女人。” 吴远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就有电话接进来。 接起来一听,是老支书的声音。 “听说这回你又要了20人过去,是真的吗?” “是真的,爹。” “加起来也得小四五十号人了?” “得哦,差不多。” “感觉怎么样?” “爹,感觉还不错。不过公司大了,有点压力也是正常的。” “公司大了是好事,你放心大胆地去闯去干。有什么压力,随时跟我说。” “知道了,爹。” 梨园村,村部。 杨支书挂了电话,一脸自得。 老许头从老支书的烟盒里,不动声色地抽出根华子,自顾自地续上道:“现在小远名下,三个厂子加起来,怎么也得上百人了吧?” “有,怎么没有?”杨支书一脸得色。 李会计也趁势摸了老支书根华子道:“要不说老支书眼光好,找了个乘龙快婿,现在天天抽中华。” 杨支书也是一脸唏嘘,“听说了没,先前城里那病秧子,已经走掉了。” 老许头立刻道:“这事就不要让落雁知道了,小两口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杨支书点头:“我知道。只是现在想起来,我这心里还是一阵阵地后怕。” “不说了,今晚到我家喝酒,咱整几个好菜。” 李会计犹豫道:“嫂子能让你喝么?” “别提她了,上落雁那住小楼去了,乐不思蜀的。” 老许头当即道:“那行,一会我整俩凉菜带过去。” 腾达建筑公司。 吴远刚放下电话,紧接着再次响起。 这电话还有扎堆打的? 接起来一听,原来是木材加工厂的王厂长打来的。 王敏亚一开口,这语气听起来就不大对头:“老板,在您眼里,咱这木材加工厂难道是后娘养的么?” 吴远没有把准脉搏,不知道王厂长这发难从何而来。 于是下意识地道:“木材加工厂无疑是你养的……” 电话那头的王敏亚脸蛋一红,笑啐道:“老板,你少跟我装糊涂。您在上海公司开那么大,就想不到照顾照顾咱这木材加工厂?” 这下吴远终于明白了。 “没错,现在装修工程多,对板材需求量挺大的。可是从彭城拉过来,这成本……” 话未说完,就被王敏亚打断道:“老板,如果我能保证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在内,低于你现在找的供货商,你是不是能给木材加工厂一个机会?” 被下属架到这一步,吴远只能同意:“那肯定的。” “那行,您等我信吧。” 说完,王敏亚就把电话挂了。 弄得吴远拿着话机想了半天,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 下一刻,吴远就想到,工班组里的王师傅,不就是彭城王村的么? 大意了。 不过王敏亚要是能提供成本更低的装修木料,和腾达建立起一条良性生态供应链,倒也是好事。 这倒提醒吴远了。 既然装修木料可以从木材加工厂进货。 那么房主们所需要的家具一样也可以从兴旺家具厂进货。 想到这里,吴远当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大哥杨贲的号码。 这等好事,当然要先仅着自家人来。 杨贲一接电话,恨不得当场就飞到上海来。 时下北阴市的销售订单还不错。 可谁敢保证三五个月,半年后依旧如此呢? 做代理,没有一颗开辟市场的进取心,居安思危的,那就趁早收手吧。 吴远在电话里,也把需要打通的关节和考虑的问题说了一下。 杨贲也因此而冷静下来,思忖着道:“我跟你嫂子先研究研究,明天再过去。” 挂了电话,吴远靠在大班椅上。 忽然有点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赶脚了。 飘了飘了。 吴远赶紧摸了包华子揣身上,出门去找五爷盘盘道,接接地气。 范冰冰见状,忍不住在后面叮嘱:“老板你嗓子还没好,烟少抽点。” 吴远头也不回地挥挥手,推门上街。 虽然已经立秋,但秋老虎的余威犹在。 过个马路的功夫,汗衫就湿了,连带着嗓子眼里往外冒火。 偏偏进了黄家巷之后,随便遇到个人都是脸熟。 毕竟已经混熟了。 于是一圈招呼打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吴师傅嗓子不行了。 不多时,来到乔五爷工班组已经进驻的郑家。 郑家地处一楼,除了户型比黄琦雅家大了厅里的十来平,还带个露天的院子。 一家五口,三代同堂,都准备搬到这个新房里。 所以设计上,对空间利用率的追求到了极致。 以至于给吴远印象特别深。 一进门,就听见乔五爷在那儿感慨:“这面积比别人家没大多少,但工程量起码翻一番。” “五爷,您要实在不乐意的话,我给你换个项目如何?” 第134章 市场调查,要用点子智慧(2/5) “哎哟哟,你这嗓子就少说两句吧。”乔五爷一见吴远过来,当即劝说道。 接着说回刚才的事就开始找补:“我就是随口说说,郑家这工程量再大,对瓦工来讲又能多多少?其实苦的是他俩,螺蛳壳里做道场,施工难度成倍增加。” 吴远给乔五爷散了根华子,然后上了火。 随后自己揪出一根没点。 看着俩徒弟眼巴巴的样子,手一抖,剩下的烟盒直接扔了过去。 人高马大的马明军伸手一捞,就抄在手中,和朱六标屁颠颠地跑到院子里抽去了。 乔五爷吐了口烟,也反应过来:“你刚才说,换个项目,有什么新项目?” “黄小姐另外两套房子的钥匙给我了。” 乔五爷神色一凛:“黄小姐的项目,那是得重视!就算我不去,也得挑俩技术过硬的工班组。” “那五爷觉得哪两组合适?” “你可别考我!”乔五爷弹了弹烟灰道:“我觉着宝俊那组跟陈师傅那组合适。当然,翟第那组也还行。” 五爷知道,主意最终还是由吴远来拿。 但吴远愿意来问他,就让他感觉很受用。 “对了,五爷,咱这些家装客户,装完之后都要买家具的。我琢磨着,是不是能趁机推一推兴旺家具?” “路子是个好路子,”五爷身为瓦工老师傅,态度就客观多了:“但上海人眼光高,能不能看上咱小地方做出来的家具,这是个问题。” 一语惊醒梦中人。 家具毕竟和板材木料不同,家具是成品。 这必然涉及到审美差异,流行元素,甚至是出产地的影响。 上海人一向以上海货自居了这么多年,轻易能接受一个小地方家具厂生产的家具? 自己先前的想法,多少有点一厢情愿,过于飘了。 所以吴远万分庆幸地道:“五爷你点醒我了,看来这事需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容我仔细研究研究。” 回到公司,吴远直接叫来邹宁。 吩咐她针对上海本地家庭挑选沙发、席梦思床的习惯做了个调查问卷。 邹宁看着纸面上十好几个问题,眉头立刻拧巴到一块去了。 “老板,这大热的天,这种调查怕是没几个人愿意做。” “说你笨,你就不聪明。”吴远点着自己的脑门道:“要用点子智慧!” 邹宁也不气不恼,只是有些阴阳怪气地道;“那请老板指点指点我这不聪明的人,开发开发人家的智慧。” 吴远喝了口水,才道:“首先,对于主动上门的,装修工程进行中的客户,填一份调查问卷不难吧?” “其次,带上点小礼物,到百货公司问问家具售货员,不难吧?” “再次,采购点小瓶酱油、味精之类的,在小区门口支个摊,填一份问卷,送一个小礼品,不难吧?” “再再次……” “行行行!”话未说完,就被邹宁打断道:“老板你别说了,我懂了,我开窍了。你就说,这事能给我支多少经费吧?” “让明琪先给你支个500块。” “好嘞,老板。”邹宁立马神采飞扬:“早说有经费,我能差这点子智慧?” 嘴上死硬死硬滴,
相关推荐:
外婆的援交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花花游龙+番外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Black Hole
迷踪(年下1v1)
危险情人
我的美女后宫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