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两人一根华子抽完了。 吴远再想续上,被对方推了。 俩人掉头往回走,陈应乾边走边问道:“明琪那姑娘跟你干了?” 吴远笑道:“我叫过她回财政局,可她脸皮薄,死活不愿意了。” 陈应乾咬牙切齿道:“缪家爷俩真不是东西!你干得不错。” “也多亏了陈主任仗义相助。” 话说到这份上,一切都心照不宣了。 回到众人跟前,陈应乾将手下年轻男手里的兴旺家具厂材料交给杨支书道:“老支书说的不错,家具厂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确不在本次调查工作的范围之内。” 年轻男推了推眼睛道:“可是陈主任,这调查结果一拦该怎么写?” “非私。” 看着工作小组掉头就走,老许头接过吴远递来的华子道:“行啊,小吴,连税务局的人都认识?” 吴远解释道:“许叔,我哪认识什么税务局的?那人是财政局的,恰巧年前因缘际会认识的。” 李会计饶有兴致道:“不得不说,年轻人的路子就是野。” “李叔,别笑我了。” 杨支书却把报纸派过来,忧心忡忡地道:“你看看吧。” 吴远接过来几份报纸一看。 元月份的报纸上,大都是针对这些年的各种倒爷行为进行批判,尚在理性范围之内。 而到了三月初的报纸上,矛头已经转移并扩大化到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和私企头上了。 舆论滔滔,令人背生凉气。 老许头喟然道:“越是看这些报纸,越是觉着小吴当初的决定有多英明!” 李会计也赞同道:“有时候,就是一个小小的决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 最后都被杨支书呛了:“行了,你俩就别给他戴高帽子了。他现在就跟那走钢丝的没什么区别,一不小心,就是……” 老许头劝道:“照我说,老杨你别瞎操心。看小吴的样子,并不是全无准备。” 吴远却帮腔老丈人道:“有爹给我撑腰,我肯定更有把握。不过下回爹你再遇见他们,可别大发脾气,这样对身体不好。” “我宁愿舍了这小破厂,也不愿你气出个好歹来的。” 老许头赞叹道:“瞧瞧,还是闺女婿贴心。” 杨支书依旧眉头不展,夹起烟来猛吸一口道:“我现在就怕工商、电力的来找麻烦。” 果然老支书这么多年不是白干的,深谙体制内对付普通商人的那些小妙招。 “没事,爹,就算是真到那一步,咱放开让他查就是了。” “反正咱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杨支书却问:“看你和那陈主任能说的上话,不然叫出来一起吃顿饭?” 吴远沉吟道:“行,我问问。” 事实上,吴远觉着希望不大。 至少在没找到合适的中间人牵线搭桥情况吓,陈应乾未必会冒这个风险。 毕竟他刚上位,正是爱惜羽毛的时候。 然而三天后,吴远还没跟陈应乾搭上线,却从三姐夫熊刚那儿得知一意外消息。 “范为民进去了!” “因为查税?严重不?” “范家饭店已经查封了,说是塞了钱也没好使。” 吴远暗叹。 饶是他早有准备,也觉得这次的力度有点过了。 “现在县里的饭店,十家有九家关门了,还有一家在忙着注销。现在就算能请到陈应乾,怕是连个吃饭的地儿都难找。” 吴远果断道:“那就不找了。” 熊刚连忙道:“也不说是真没吃饭的地儿,至少县招待所还是开的。” “那也不找了。”吴远想通了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去找,反倒显得我们心虚似的。” 熊刚也不知道说什么,只问道:“厂里的订单情况怎么样?” 说到这里,吴远反而笑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厂里订单如今还是上涨的。北阴、北阳和北洪几个县市的市场都做出来了,订单源源不断。” “越是形势好,越是要小心。” “我有数。” 3月11日,从上海回来,转眼过去一周。 吴远终于接到江静打来的电话。 电话是杨落雁接的,二话不说,就转交到吴远手里。 因为两口子早就通过气了。 这点主动权,吴远还是要抓在手里的。 总不能指望蒋凡能替他保密。 听完江静报的八大股数据,吴远发现电真空的股价并没什么变化。 这不奇怪。 仅仅一周的功夫,能有什么变化? 报纸上对于私企的讨伐,开始铺天盖地起来。 私企俨然成了落水狗,人人喊打。 现在村里人开始发现,吴远是多么聪明了。 兴旺家具厂只付出微小的代价,就躲过这么大的一次冲击。 这也就罢了。 关键是订单量不降反增,逆势上涨。 其实吴远也没想到。 按说他都做好了订单下降的准备,以便把人力抽出来,投入到老宅翻新重建的工程中。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订单持续增长的劲头,应该还能持续三五个月。 这就没法等了。 因为天气已经回暖了,气温也在一场春雪之后,彻底稳定在5~10度之间。 河渠里的流水开始潺潺,哗啦啦地流淌。 河边的碎冰茬子彻底消失了。 万物开始复苏,空气中始终萦绕着泥土的气息。 杨落雁白天在县里开店,晚上回来还不忘侍弄家里那点闲田。 结果被吴远一劝:“行了,别挖地了。过几天就破土动工了,你真种上些什么,根本等不到收成,就被踩没了。” 杨落雁一想也是:“我还琢磨着,随便种点什么,自家吃着也便宜。” 吴远随口道:“缺不了这点吃的。再说等楼盖好了,也不耽误你种夏季作物。” 杨落雁把铁锹放回院子道:“那你说,咱家这么大张旗鼓地盖楼,会不会太招眼了?” 吴远揽过媳妇道:“正因为咱家敢大张旗鼓地盖楼,才更说明我们光明正大,不怕查。” “你就不怕村里有人眼红使坏?” “其实这整顿和查税,早晚会动到兴旺家具厂的头上来。所以我从一开始就不怕他们查,不过爹说得对,就算咱们不怕查,也不能让人家乱查。” 第89章 最宝贝的不是存折股票(求追读) 两口子进了堂屋。 蔺苗苗已经提前把西厢的被褥行李打包好了,准备今晚就搬到村部缝纫工场旁边收拾出来的小房间。 颇有些迫不及待。 都是年轻人,吴远知道这大外甥女的心思。 热恋之中嘛。 但他依旧以老舅的口吻郑重其事地提出警告。 虽然热恋使人冲动,但依旧要发乎情、止乎礼。 俩孩子这年纪,距离结婚起码还有个两三年。这时候搞大了肚子,好说可不好听。 蔺苗苗起初还有些浑不在意。 直到吴远说到最后:“真弄出个好歹来,别指望我以后还会在你妈面前护着你。” 蔺苗苗顿时就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了。 而后杨落雁配合着说了些体己话,无非是女孩子家在这事中的被动地位。 尽管听起来老掉牙,但在眼下这个时代依旧不过时。 等到体己话说完,吴远已经拉上平板车出门了。 蔺苗苗慌忙追出来,跟在老舅那宽大的背影后,默默不说话。 明明只是一次普通的搬家,怎么感觉鼻子酸酸的? 等到吴远回过头来,一看这大外甥女居然两行清泪挂眼角,我见犹怜的。 “哟,这是体会到出嫁的心情了?” “讨厌哪,老舅。” “怎么不上来坐着,顺便帮我压一压车把?” 随即蔺苗苗一闪身,坐上了平板车头,吴远也没觉着车子重多少。 接着就听见这孩子幽幽地问:“老舅,等家里小洋楼盖起来,还有我的房间嘛?” 吴远笑了:“小洋楼盖起来,房间只会比现在更多。怎么会没你的位置?怕就怕某人到时候乐不思蜀,不愿意回来。” “舅,我一定会搬回来的。” “那行,一楼给你留个房间。咱家没老人,老年房归你了。” “你才老年,你才老年!” 即便如此,蔺苗苗依旧乐滋滋的。 等到俩人到了村部门口,果然见到黑夜里一个人影,等在那里,嘴里的烟头忽明忽灭。 见到吴远到来,赵宝俊连忙掏出烟来,给吴远敬上。 然后被吴远拒了:“正忙着呢,搭把手。” 仨人三下五除二地把蔺苗苗的行李归置进刚收拾出来的房间。 里头年久失修的窗户和玻璃,赵宝俊早就修好了。 条件差是差了点。 但往前去,天气也越来越暖,怎么着都能将就着住。 东西搬完,任凭蔺苗苗自己铺床收拾。 吴远把二徒弟叫到院子里。 师徒俩沉吟半响,谁都没说话。 直到赵宝俊沉不住气,主动道:“师父,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在把苗苗娶进门之前,我不会碰她的。” “行啊,是爷们就一个唾沫一个钉,说到做到。” 回到房间。 蔺苗苗正在跟常驻这里的缝纫姐妹们聊天说话。 虽然她单独住一间,但隔壁早有当初城里过来上班的姐妹们占了两间房。 相互壮着胆子,晚上也不会害怕。 更何况,村部门口的小卖部里,常年有人。 眼见都忙得差不多了,吴远拍拍手就走了。 回到家,杨落雁也正在收拾她跟俩孩子的行李,准备赶在15日这天搬回娘家暂住。 吴远看了看小江和玥玥,俩孩子胖乎乎的,睡得正香。 回过头来,就见杨落雁拿着四个存折,美滋滋地看,一遍又一遍。 吴远笑道:“不识货了吧?现在最值钱的可不是那几个存折。” “难不成能是这一沓子破股票?瞧着跟假钱似的。” “可不是咋地?你等半年瞧瞧,至少给你换回这个数……” 杨落雁惊呼出声,立刻又轻掩住檀口,旋即护住那一沓沓股票道:“那可真得看好了。” 吴远看着那红艳艳的檀口,心思大动。 抱过媳妇就扑上了床。 “别闹,存折和股票还没收呢。” “你比它们宝贝多了。” “嘤咛,什么呀……” 转眼到了3月15日,宜搬家、出行。 老支书亲自挑的好日子。 天刚蒙蒙亮,还透着点倒春寒的意味。 吴远便把娘仨,连同行李一起送到了老丈人家。 这下把杨支书欢喜的,抱着玥玥不撒手,还拿满嘴的胡茬去逗孩子。 结果被刘慧一阵嫌弃。 可惜刘慧也只能嘴上说说,她正抱着小江,也管不过来。 等把行李卸完,吴远拉着平板车就回了。 杨落雁住回娘家,但他还得回去守着那个家。 虽说存折和股票一拿走,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但破家值万贯。 空调、电冰箱先不说了,还有大黄、糯米和饭团三条狗,以及一猪圈的鸡鸭鹅呢。 隔天3月16日,宜开业、动土。 一大清早的,吴远请的瓦匠老师傅乔五爷,就带着施工队来了。 乔五爷是乔四爷的弟弟。 按礼,吴远该叫他五叔的。 但村里人都五爷、五爷的叫惯了,吴远也干脆随大流了。 跟师父乔四爷的老成持重不同,乔五爷年轻了几岁,性格就显得咋咋呼呼的。 让人觉着他还是个老小孩。 但一手瓦匠活,那绝对是炉火纯青。 闭着眼睛砌墙,都直溜溜的,不歪不斜。 前世吴远干建筑工程之后,和五爷搭过伴。 所以对五爷,他可算是一点都不陌生。 一见面,吴远就先塞了两包华子给五爷。 乔五爷推脱着不要。 推脱不过,收下之后又咕哝道:“你以为我是在跟你客气?我是怕被你这好烟,把口味养刁了,以后吃不了孬烟了。” 对此吴远也干脆道:“养刁了正好!别的我不敢说,孝敬五爷您点好烟还是没问题的。” “你这瓜娃子,坏得很。”乔五爷笑骂道,随即展开吴远早就测绘好的图纸一看,“你打算把宅基地往后坐九米?” 吴远点头。 “哎,这就对了嘛!我早说了,你家这堂屋靠山墙和别人家的不对齐,怎么看怎么别扭。” “但你这打算盖的小洋楼,十二米长,十二米宽,那这老堂屋还得先拆。” 吴远再次点头。 合上图纸,乔五爷猛吸一口华子,吆喝道:“那就赶紧放鞭炮,开工吧!别错过了吉时。” 五千响的大地红骤然响起,噼噼啪啪,宛若春雷阵阵。 第90章 你真会夸人,下回别夸了(求追读)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乔五爷一声唱喏:“开工!” 还挺像那么回事的。 随即年轻的瓦工师傅们开始上房揭瓦。 乔五爷则沿着乡里宅基地勘测员留下来的标记,开始撒石灰。 吴远搁外围陪着。 陪着陪着就发现:“咦,五爷,你这石灰线撒的挺齐整啊。” “多新鲜哪!”乔五爷撇嘴之余,不乏骄傲:“就跟有人夸你墨斗弹得好一样。” 身为老木匠,吴远咂摸了一下,真被人夸了墨斗弹得好的话,他只想说:你真会夸人,下回别夸了。 毕竟,兹要是还有其他方面可夸的,就绝不会夸到弹墨斗上来。 不多时,乔五爷直起腰来,小楼地基线已经跃然地上。 捶着老腰,乔五爷感慨道:“到底是老咯!” 随即吩咐吴远:“叫你家的小工来挖地基吧,不低于80公分深,这可不能打折扣。” “好嘞。” 吴远应着,便叫来了明军媳妇张艳、明朝媳妇苗红以及隔壁代婶这帮娘子军。 这些农村的媳妇,都有把子力气。 又特别热心给自家帮忙。 前两次喜事办流水席,都没少得了她们搭把手。 只是流水席上帮忙,还不兴给人结算工资。 如今作为小工来帮忙,那吴远可以名正言顺地给她们发工资了。 张艳、苗红、代婶扛着铁锹,闻声赶来。 吴远比划着石灰线一通解释。 还没说完,张艳便大咧咧地道:“师父,你不用多说。地基咱挖过,保证挖得够大够深!” 既然如此,吴远也干脆不再废话道:“那就辛苦各位了。” 于是十多名娘子军,纷纷啐了口唾液在手心,搓了搓后,扬起铁锹,就正式开挖。 挖地基可是个辛苦活。 这在后世都没人愿意干了,彻底被挖机这样的机械化作业所取代。 其实吴远也想找台挖机来挖。 不仅省了人力,而且进度也快。 可惜这年头的条件,实在是乏善可陈。 乡建筑站除了一把子苦力,毛机械都没有。 这边刚安排好,乔五爷又站在院子里喊吴远过去。 等到吴远过去,就见乔五爷指着图纸上那纵横交错的圈和线直犯迷糊道:“这些个是什么东西?” 吴远解释道:“这是预埋的下水管道,方便在楼里洗澡和上厕所。” “哦,跟城里楼房一样,吃喝拉撒不出门了。”乔五爷恍然大悟道:“那得多味儿!” “可以用水冲。五爷您瞧,这间东边工具房上,和灶房烟囱差不多高的是水箱。从这引出的水管,延伸到楼上楼下的卫生间和洗澡间,不就等于有自来水了么?” 乔五爷啧啧道:“洋气!这水压能保证么?” “水箱砌高一点就成。” “那差不离。可这下水又往哪儿淌?” “下水分两路。一路入这个三级过滤化粪池,另一路生活污水直接进排水沟。” “这化粪池用砖砌,上面还封顶,你用农家肥怎么办?满了怎么办?” “上面封顶用的是水泥盖板,方便日后维护。” 一通琢磨下来,乔五爷不由感叹。 “原以为你小子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已经够奢侈的了,没想到连一个小小的茅房,都费这么大成本。啧啧,看来你小子这两年真没少挣钱。” 其实吴远想做的远不止这些。 要不是农村电力短缺,又通不上煤气,他甚至想把热水器和全屋采暖都做了。 不像现在的设计图纸上,只能预留相关的热水管网和冷水管网,后面不管是上电热锅炉,还是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都能很方便地接入。 听了乔五爷的话,吴远笑着打岔道:“瞧您说的,五爷,我挣再多的钱,也没您老吃过的盐多。” “好家伙,你当五爷我吃盐长大的吗?” “五爷,我就是打个比方。” “不过你小子聪明是真聪明,这样的图纸,县里市里设计院都未必拿得出来。合该你挣大钱、发大财。” 其实这些图纸,早就被吴远记在脑子里了。 前世挣了点钱之后,一直想着回乡建一栋小别墅,闲时看庭前花开花落,坐时观空中云卷云舒啥的。 可惜后来图纸记了满脑子,小别墅却一直没建起来。 如今倒是提前实现了。 “五爷,您又抬举我了。” “我是讲的实话。我可不像四哥,放着这么好的徒弟不帮忙,死要面子活受罪。” “五爷,师父干得挺好的。” “好个屁!等他打完大礼堂那些排椅,等着喝西北风吧!”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五爷这话,吴远算是记在心里了。 一天的功夫,老堂屋就被彻底推倒。 尽管这堂屋刚盖上没几年,但砌墙的预制块,由于缺乏钢筋,以及水泥成分不足,倒下来就直接散碎成一块块的,再无利用价值,除了敲碎铺路。 而地基那边却还只是开了个头,瞅这进度,估计得一周左右。 吴远估算的很准。 一周以后,地基在张艳等十来位娘子军的夜以继日下,终于挖好了。 乔五爷一边指挥着钢筋工上阵,一边开始搭配水泥、沙子和石子。 原先的水压井早已被拆除,装上了抽水泵。 否则单靠人力压井出水,得压到地老天荒去。 另外就是这混凝土搅拌机,是吴远花了很大力气,托杨贲从北阴市借来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了这搅拌机,混凝土制作起来就快多了。 一转眼到了第三天,3月25,最耗钱的地基总算是齐活了。 乔五爷指挥着张艳这些娘子军,又将土方回填了20公分,正好让小楼地基高出周边菜地稍许。 既免了拖运土方的麻烦,又增加地基深度。 一米深的地基,盖个三层、10米高是绰绰有余。 何况吴远只打算盖个两层带阁楼。 地基一打好,砌墙就很快。 这方面甚至不用吴远监工。 谁要是砌歪了斜了,乔五爷就能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挨骂归挨骂,错了就要返工重来,谁也没什么废话。 一是因为乔五爷确实是这方面的权威,说话管用;二是主家每天管的饭菜实在是太丰盛,除了没有酒之外,有鱼有肉,还有烟,管够。 这样的条件,打着灯笼都难找。 所以被骂几句就骂几句呗,反正也不掉块肉。 第91章 小伙子,你路走窄了啊! 转眼两天的功夫,一楼的砖墙砌得七七八八,吴远正准备单枪匹马地支模板,立杆子,家具厂那边忽然传来消息:工作组再次上门了。 吴远挂了电话,跟乔五爷交待一声,推上车子就直奔村部。 这阵子一直在当小工卖苦力的马明朝,见状也扔下铁锹,匆匆跟着去了。 到了村部。 两伙人一如上回一样地对峙着。 只是这次,陈应乾还带了公安助阵,显然是有备而来。 好在来的公安,不是别人,正是乡派出所的姚所长。 都认识,都不是外人。 吴远隔着老远就笑起来,拦住一脸警惕的老支书,回头对陈应乾道:“想不到啊,陈主任,我们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相关推荐: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小人物(胖受)
危险情人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地狱边境(H)
他是斯文糙汉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