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福有没有点关系?” “你要是没给她灌输这种‘谁拿钱多谁当家做主’的潜规则,你俩能有今天?” 马长山推了推眼镜,默然不语。 他说那些话PUA媳妇的时候,哪想到媳妇有朝一日会收入超过他呢。 眼见姑爷不说话了,杨支书又转而对大闺女叱责起来。 “沉鱼,别以为你挣那么多钱,全都是你自己的本事!要不是你幺妹落雁开口,吴远能把这么肥的差事交给你?” “你要是不信这个邪,觉得自己长本事了。回头我就跟吴远说,叫他扣你工资提成。” 杨沉鱼立马软了,“爹,别别别。我知道错了!” 马长山也当即表态,毕竟他闹归闹,实际上也不愿自家收入减少。 那可不是三十二十,而是五六百。 杨支书松了口气,苦口婆心道:“你们都要跟吴远学学,他挣的钱,是你们多少倍?可你看人家,骄傲了吗,膨胀了吗?” “不仅没骄傲,不膨胀,反而更加着紧落雁,着紧媳妇了。” “老话说,家和万事兴。他这样的男人,将来不发达,谁能发达?” 隔天刘慧来说了这事。 吴远听在耳里,只是笑了笑,然后继续给闺女换褯子。 钱是好东西,却也是坏东西。 钱能改变生活,更能改变人。 前世他后来也挣了不少钱,却再也没遇上杨落雁这样的好女人。 所以在他看来,人比钱更重要。 钱没了,可以挣。 人错过了,想再遇到,可就难了。 杨落雁听完,美眸中的幸福都快满溢出来。 看得刘慧笑意吟吟道:“瞧你那得意劲,妈知道你命好,眼光好!” 第51章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娘仨回到家的第三天,大哥杨贲带着大嫂李云过来了。 李云拉着杨落雁的手连连道:“一直听说妹妹你预产期是11月8号,我跟你大哥也没什么准备,只匆忙买了点小衣过来,再封俩红包。钱不多,妹妹你别嫌少。” 这红包虽然给得有点早,但早晚也要收的。 杨落雁就没推辞,笑着收下道:“又让你跟大哥破费了。” 随后姑嫂俩说着些育儿经。 外头杨贲找着门口的吴远,一起抽着烟。 一根又一根。 杨贲那到了嘴头的话,始终没说出来。 吴远都看不下去了,“大哥,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别让我猜,我脑子笨。” 这由头递得再是明显不过了。 杨贲掐掉过滤嘴,在脚下重重地踩灭道:“这不沉鱼和长山打架的事,你嫂子知道了嘛。所以就催我来问问妹夫你,能不能给我也安排点事儿做做。” 这要求提的很隐晦。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杨沉鱼和马长山打架打出什么成果来了呢。 吴远脱口而出道:“大哥,我听说你在农机公司干得挺好的。何必来趟我这趟浑水?大姐这几个月收入是不错,但以后怎么样,我也不敢保证。” 杨贲为难道:“农机公司稳定是稳定,那一年到头就那么点钱。现在效益也不比以前了,下海的人越来越多。我这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我这边,的确有些事儿要做。”吴远肯定道,随后话锋一转:“但大哥你心里若是还没想好,我可不敢让你加入进来。你身为男人,拖家带口的,和大姐玩票性质不一样。” “那我回去再跟你嫂子商量商量?” “嗯,好好商量。” 回去的路上,李云听丈夫转述了吴远的话,当场就脱口而出道:“你傻呀,妹夫这是考验你,下海的意志够不够坚定。”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安排你的事真没什么收入,看在落雁和咱爹的份上,他能不管?” “再说你那农机公司82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还能领几年?” 隔天一大早,杨贲就过来了。 他这一过来,意思不言自明,吴远也不多问,直接跟他讲了接下来的规划。 “如今兴旺家具在北岗县的名气和口碑,都已经有了。下一步自然是要进军周边几个县市,目前已经有外县市的贩子联系过我。但我琢磨着,这代理的利润,与其让给外人,不如留给咱自家人。” “大哥你看,周边这几个县市,北阴市,北阳县和北洪县,你在哪里关系硬点?” 这相当于摆开了任杨贲挑了。 杨贲不假思索地道:“北阴市好一点。” 北阴和北岗都属于县级市,但北阴却是整个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属于周边几个县市购买力最强的区县。 “那就北阴,今后这里的兴旺家具,全都由你代理,我给你3个点的提成。但有一点,我只负责供货。从运输到销售,全盘由你负责。” “3个点?妹夫,你是说真的?” 杨贲万万没想到,吴远能让出这么大一块利润空间,相当于杨沉鱼千五的六倍。 吴远却提醒道:“大哥,兴旺家具目前虽说在北岗小有名气,但在北阴市,还是一片空白。这块市场需要你去开拓,从宣传到推广,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必须给你多留点空间。” “如果有朝一日,兴旺家具做大做强,成为品牌家具了,需要在报纸传媒,电视台上统一宣传的话,那么我会收回1个点。” 杨贲跃跃欲试道:“那我先试试。” “行,既然这样,就去大姐那领一份合同签字。咱亲兄弟,明算账,我坑谁也不能坑你。” 送走杨贲,吴远迎来了邮电局的工作人员。 三天前,他专程到邮电局交了5000块,就为了给家里装一部私人电话。 这样将来不管有啥事,联系起来也方便。 没想到邮电局动作挺快,才三天就过来安装到户了。 本来梨园村就有一条电话线路,正好在吴远家后面的桑树地里。 如今只需要从那边接根线过来即可。 吴远给两位安装师傅各塞了包过滤嘴,俩师傅干起活来,明显卖力了许多。 仅仅半天,就把电话线架到了吴远家里,调试完了通话。 瞅着摆在床头的红色电话,杨落雁喜滋滋地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咱家就差个楼上楼下了。” 吴远笑道:“等你做完月子,就要入冬上冻了,所以年前楼上楼下肯定是实现不了了。不过媳妇你放心,等明年一开春,楼上楼下立马安排上。咱也提前步入小康!” 杨落雁连连点头,随后又迟疑道:“这会不会太高调了?” 刘慧插话道:“现在谁不知道你家是万元户?你们就算是想低调也不成了。” 吴远若有所指地道:“看来咱家得多养几条狗。” “要的。”这一点,刘慧表示同意。 这事,吴远到工场一提,陈师傅第二天就带来了两条狼狗崽子。 胖嘟嘟的,一身毛发,棕中带黑。 刚刚满月,耳朵都已经立起来了。 还真有点狼狗的样子。 带回家的头一晚,这俩狼狗崽子和俩孩子一样,此起彼伏地叫了一夜。 等到天一亮,吴远给它俩端起一盆热乎乎的玉米糊糊,立马饥饿难耐地舔吃起来。 一转眼,到了11月7号立冬。 兴旺家具在北阳县和北洪县的独家代理权,也都签了出去。 和杨贲的3个点不同,这俩个县只有2.5个点的提成。 即便这样,两个县的代理人,也是笑眯眯地签下。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吴远腾出手来,开始琢磨着继续增加工场人手,扩大规模。 陈师傅趁机介绍了他的俩徒弟过来,翟师兄也把他的一个徒弟从大礼堂现场叫了回来。 工场的人手一多。 生产压力,立刻转移到钟师傅几人那边。 作为工场上游的半成品供应商,吴远不用操心太多,只需要一句话,对方就会立刻招兵买马,开足马力。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工场里一天比一天热火朝天。 赵宝俊闲暇之余,忍不住问吴远:“师傅,万一咱们这家具打的太多,年关摆哪儿?” “摆顾客家里。” 第52章 昔日门庭冷落,今日门庭若市 十一月的天,一天冷过一天。 中旬甚至下了一周的小雨,凄凄惨惨戚戚。 而后还没等太阳把地面晒干,下旬的一场大雪就纷纷扬扬而至。 潮湿的土地立刻被冻的梆儿硬,冻坏了很多来不及抢收的大白菜和红萝卜。 相比之下,吴远的房内却温暖如春。 头顶空调开着,只要留神着门缝,屋内温度就能保持在十度以上。 如此一来,给俩孩子换褯子时候,也不用太过手忙脚乱地考验熟练度了。 一大早,吴远推开门一看。 漫山遍野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大雪还没有停,依旧在纷纷扬扬地下着。 “这样下去,后天俩孩子的满月酒,怕是来不了几个人咯。” 蔺苗苗缩手缩脚地打西厢出来,哈出来的气,都清晰可见。 “你晚上要是觉得冷,就跟你舅妈睡。” 蔺苗苗心里刚泛起一丝感激,就听老舅续道。 “只要你夜里能起来给表妹表弟换褯子。” 蔺苗苗果断摇头。 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真要是住进了舅妈的空调房,夜里固然不会那么冷了。 可夜里要被俩孩子吵醒三四回,甚至比寒冷更让人崩溃。 吴远出了堂屋,打开院门。 门后两条小狼狗颤颤巍巍地从大黄身上起来,摇着尾巴求撸。 吴远撸撸俩狗头,然后开始压井水,做早饭。 灶房里的炊烟刚升起来,全身武装的刘慧也到了。 于是吴远就被撵出来,抄起扫帚,先把院子里的雪扫出去。 杨落雁从堂屋刚出来冒个头,就被刘慧骂回去了。 坐月子的规矩,是执行的一丝不苟。 吃完早饭,大雪变小雪。 吴秀华和熊刚两口子也赶到了,顺便带来了后天满月酒的喜糖。 满满两大袋子。 满月酒和结婚酒一样,依旧是流水席。 所以吴远连厨子都没换,依旧找得去年的葛厨子。 至于席面的规模和宴请来宾名单,更是原班照抄,只字未动。 隔天,雪停了。 到了11月24日,农历10月16号。 俩孩子满月的日子。 吴远三点多就起床忙活,一直忙到日头渐高。 托俩孩子的福,居然出太阳了。 这冬日暖阳照在身上,有多暖先不说,至少令人心情愉悦。 加上今儿还是西方的感恩节,吴远这心里,还真是有点感激。 年前刚重生那会,谁能想到会有今天? 不多时,大舅哥杨贲带人推来了一车的红鸡蛋,看着就喜庆无比。 “大哥,这也太多了吧?” 吴远看着上百斤的红鸡蛋,怔怔地问。 今天虽然天晴了,但气温依旧美丽冻人。 吴远的预期没有变,和两天前一样,他觉得来不了多少人。 杨贲拍拍手道:“爹拍的板,他还担心会不够。” 后面杨猛推着又一辆平板车赶到,上面绑着两辆摇篮车,一篮一粉。 这回是真让老丈人出了不少血。 吴远琢磨着,年前得找机会弥补回去。 至于怎么弥补,吴远还没有个头绪,就见有一大波人上门来了。 大姐吴淑华拖家带口地来了。 不仅带来了丈夫蔺先学,而且带来了另外俩孩子蔺平安和蔺禾禾。 看着声势浩大,实则是不肯吃亏的主。 就这样一家人,直接占了半台席面。 当然吴远不至于跟大姐计较,甚至对于结婚时没来的蔺先学,都笑脸相迎,喜烟伺候。 而后,二姐吴玉华也来了。 相比于结婚那趟,吴玉华特地换了身新衣服,而且带来了丈夫石富根。 吴远同样是好烟伺候,丝毫没有因为二姐夫有些社恐,就冷落他。 四姐吴芳华一家子,来得最晚,后面跟着钟振远。 瞧着吴家席面还没开始,就已经人声鼎沸的样子,钟振远揶揄着钟振涛道:“哥,瞧见没,吴老板如今的排面比你大。你来不来,人家都不稀罕。” 钟振涛绷着个脸,没理他。 不过吴远看着钟文勇仨孩子都来了,心里倍儿高兴。 这仨孩子,尤其是钟文勇,好学,向来不会因为吃席,而请假不去上学的。 如今倒是破了例。 钟文勇脸上充满了阳光,吴远看着高兴,摸摸孩子头道:“快进去看看表弟表妹,让他们沾沾你这文曲星的才气。” 钟文雅也凑过来:“舅舅,人家也有才气的。” 吴远笑道:“你呀,有的是贵气。” 钟文雅听着新鲜,随即就脑瓜一转:“那千万别让他们沾着二哥,他只有调皮气。” “好好好,快进屋拿喜糖吃去,一会开席了。” 迎完主要客人,吴远就把局面交给熊刚了,自己忙里偷个闲,趁机歇一会。 和上回婚宴一样,熊刚依旧是支客师的身份。 只不过上回他是村一级干部,如今已经是乡一级的干部了。 面子大不同了。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中午开席前。 熊刚找到吴远道:“今天来的人出乎预料的多。” 吴远想到了,点点头,毕竟几位姐姐家就多来了一桌的人,超出点是预料之中的。 然而熊刚却强调说:“不是一般的多,至少要再开五桌席面才能坐下。这样一来,晚上那一顿,至少差十桌席面的食材和烟酒。” 来者都是客。 上过礼,就得有席吃。 吴远也是二话不说:“那就抓紧再开五桌席面,缺的东西,给我个单子,我去买。” 这边熊刚立刻去安排另外那五桌席面。 接着吴远从葛厨子那儿拿到了单子和地址,带着马明军仨徒弟抓紧上县城采购。 这一意外状况,让中午那顿流水席,至少推迟了半个多钟头。 早来的宾客,占到了座位,得等。 晚来的宾客,站到了院外,也得等。 好在这种情况,在农村,那都不算事。 四邻八乡的好友亲朋,站在雪地里,太阳下,抽着烟,侃大山。 “要说这人就讲究个时运,时运一来,挡都挡不住。” “怎么说?” “以前吴家门庭冷落成啥样?如今呢,来得晚一点,连席位都抢不到了。” “要我说,这跟时运没关系,纯粹是吴老板年少有为。” “这么说,跟他娶了支书的宝贝闺女没关系?” “杨支书多精明一人,要不是看上了吴老板的才华,能把最宝贝的漂亮闺女嫁给他?” “说得也是。” “结果吴老板成家后,不到一年,就把业立起来了。不仅立起来,而且连带着杨支书大闺女和大儿子都跟着吴老板讨饭吃……” “这么说来,吴老板当真是年少有为。” “不止这些,吴老板还倒腾过国库券,赚了多少不知道。但我前阵子在报纸上看过,南方有人靠着倒腾国库券挣了100万!” “好家伙!” 第53章 木匠学到手,天底下随便走 上县城的路上。 马明军和朱六标吭哧吭哧地各拉着一挂平板车。 吴远跟在马明军后面。 赵宝俊跟在朱六标旁边,时不时装模作样地推上一把。 其实根本不用。 车是空车,又都是年轻大小伙子。 哪里还会拉不动? 不过吴远没有点破,毕竟都是被他拉来的苦力。 还不允许徒儿们耍点小心机么? 走着走着,朱六标就问:“师父,你是怎么讨到师娘这么贤惠的媳妇?” 这话问得吴远有些恍惚。 一年前,他也没想到能有今天不是。 不过在徒弟面前,一切的问题,都离不开‘学好木匠’这个主题。 于是咬着过滤嘴,吐了一口眼圈,萦萦绕绕间,伴随着漫不经心的语调。 “去年这个时候,六个月磨一剑,我打了第一套组合柜,拉到乡里集市上,不出半个小时,就卖了1200块,挣到彩礼钱。” “听说当时支书家要的彩礼,开口就是1000块。”赵宝俊补充了一句。 就听吴远把主题拉回来道:“所以木匠手艺好好学,学好本事,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朱六标听着若有所思,真开始琢磨,这一年学徒是不是太怠惰了。 赵宝俊却是比他们想得更多:“师父,木匠手艺学好了,将来就只能打打家具?” “谁说的?”吴远掐了烟,“你们师公如今不就带着工程队,在给乡里盖大礼堂么?” “师父你的意思是,木匠手艺还能搞建筑、盖楼?” 吴远瞥了自作聪明的二徒弟一眼:“你能不能有点格局?一名合格的木匠,图纸是必备的功底。掌握木工的图纸,土建的图纸自然触类旁通。懂了图纸,加上木工,就有带工程队的本事了。” 赵宝俊眼前一亮,这的确是跨界了,不是一门死手艺。 但很快又疑惑道:“可是师父,大礼堂这样的工程毕竟可遇不可求。农村、城里盖房子的,也没多少工程。” 这话倒是不假。 如今农村钱难挣,各种款项、摊派倒是不少。 种点地,各项提留款、公粮征收,就像一道道耙子,耙过之后,根本所剩无几。 所以吴远只能宽慰道:“你们都才二十郎当岁,眼光要往长远了看。人这一辈子长着哩,现在不行,十年后、二十年后呢?本事在手,总有你们翻身的机会。” 这话倒也不全是宽慰。 前世也是赵宝俊脑子活泛,把他拉进了房地产行业。 从小工程干起,一路做到上亿的大楼盘。 三十大几了,才咸鱼翻身的。 一直没说话的马明军一开口,就把吴远思绪拉回来了。 “照我说,你们想那么多干啥?跟着师父好好干,把工场做大做强,把兴旺家具卖到全市、全省、全国去,咱也弄个省优、部优的,比啥不强!” 要不说还是大徒弟贴心,对自己一直死心塌地的。 不像赵宝俊,总想着另立门户。 到头来,跌跌撞撞那么多年,还不如一直跟着自己的马明军挣得多。 俩钟头后,师徒四人气喘吁吁回到家。 这回真是累的。 带回来俩平板车的食材和烟酒,不仅填补了晚上那顿十桌席面的空白,而且多出来两桌。 以作裕量。 家里中午的流水席刚结束,帮忙的四邻和走不了的亲戚,都在帮忙打扫着。 正巧吴远这回,把幸福照相馆的贺老板叫来了。 趁着难得的喜事,人齐,拍点照片。 很快,堂屋被收拾出来。 第一张照片,吴远和杨落雁被首当其冲地推出来。 作为这家的新一代主人。 刚出月子的杨落雁,俏脸通红地站到吴远身边。 面对着照相机,一会整整这儿,一会掸掸那里,娇羞得像是新出阁的小媳妇。 “媳妇,你已经够漂亮的了。” “别哄我,我知道自个什么样。” 贺老板支好相机,打着手势:“来,两口子笑一笑。好,3,2,1!” 第二张俩孩子被人抱上去了。 吴远和杨落雁一人抱一个,正经的全家福了。 一回生二回熟。 孩子一到手,杨落雁也不娇羞了,满脸都透着母爱的光芒。 随手一拍,就成大片。 而后,轮到吴远和四位姐姐拍合照的时候,吴秀华眼角湿润地道:“要是五妹、六妹还在,就好了。” 吴芳华打断道:“三姐,大喜的日子,说这些干啥。” 尽管往事不要再提,姊妹五个的合影,终究没拍出喜庆的效果来。 拍完照片,翟第拉着吴远,来到村庄后面的石子路上。 吴远一瞧师娘程月娥也在,正心怀惴惴的。 “师娘怎么不去家里坐呢?对了,我师父呢?” 程月娥面露难色,看了眼翟第,才开口道:“你师父呀,生你俩人的气呢。” 吴远
相关推荐:
毒瘤
切切(百合)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浪剑集(H)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摄春封艳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