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吴远终于出现在明艳照人的杨落雁面前。 “认识你十五年以来,你今天最漂亮!” 此话一出,气氛挠的一下,就浪漫起来。 十五年的相遇相知,只为了从今往后的长相厮守。 试问还有谁比他更配新娘子? 闺房里,尖叫和喝彩,响成一片。 就连把新娘子的红皮鞋藏到怀里的伴娘,都不好意思再藏,主动交了出来。 吴远亲手给杨落雁换上红皮鞋。 杨落雁伸手给他擦了擦汗。 又引起一阵惨绝人寰的哀嚎。 这小两口,太残暴了,联合起来撒狗粮。 齁死人不偿命。 退!退!退! 在众人的后退中,吴远牵着杨落雁的衣袖,来到堂屋给杨支书和支书媳妇敬茶改口。 杨支书很满意。 新女婿至少在面子上,让他狠狠地长了一把脸。 外人议论吴远高攀的同时,肯定不会说杨支书低就,只会夸他相人有术,提携后辈。 于是欢欢喜喜地应了声,喝了茶,给了红包,送小闺女出门。 按照习俗,新娘子出娘家门脚不能沾地。 这意味着,必须有人背着新娘子出门,直到送上车。 大舅哥二舅哥自然不可能出面背人,杨家这边只能从叔伯家里出个年纪小的堂弟出面。 吴远一瞧堂弟那身板,当即挺身而出。 塞了包喜烟过去,接着一个公主抱,就把杨落雁抱出了门。 杨落雁连忙撑开喜伞。 红红的喜伞映照之下,人面喜伞相映红。 出了杨家大门,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把杨落雁在后座安置妥当,随后也不掉头,直接跟着车队一往无前,不走回头路。 接亲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后面杨家安排的送亲车队,立马浩浩荡荡地跟上。 和接亲车队,只有9辆清一色的自行车不同。 送亲车队,足足有18挂干净的平板车。 每一辆平板车上都绑了一个大件的家具或者嫁妆。 杨支书原本可以安排一辆卡车把嫁妆一趟送完,但那样就差了点意思。 毕竟两家相距不远,也就二里来地。 卡车五分钟送到,外人还没瞧清楚杨支书的手笔,哪还有什么面子可言? 倒不如这平板车队,场面壮观,而且陪嫁了什么,看得一清二楚。 于是,等到接亲车队回到吴家,最后一辆送亲的平板车才刚出杨家没多久。 新娘子到家。 上万响的鞭炮,立刻响起。 跨火盆,去晦气。 四邻八乡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那么多孩子,前呼后拥地都要看漂亮的新娘子。 吴远顿觉压力山大。 兜里的喜糖早就散完了,接亲的高手也两手空空。 最后得亏是熊刚早有准备,把预备给小两口回门的喜糖拿了出来,才勉强应付过去。 吴家的高堂已然不在。 熊刚特地把吴远的师父乔四爷请过来,接新人的敬茶。 这是倍有面的大好事。 乔四爷自然万分乐意,即便掏了红包破了费也愿意。 最后伴随着外头又一阵隆隆的鞭炮声,吴远把杨落雁送到婚房的婚床上歇着,外头正式开席。 累,并快乐着。 吴远塞了一把花生糖到杨落雁手里,这是他好不容易私藏的。 就为了偷偷塞给媳妇,让她垫补垫补。 接着吴远出去应酬了。 吴家这头的亲戚,陆续挤进婚房来认新媳妇。 面对这么多笑容可掬的生面孔,杨落雁多少有些无所适从。 好在老大吴淑华终于在这一刻发挥了些作用。 陪在弟妹旁边,给她介绍吴家这头各路亲戚人马,让她尽快适应吴家女主人的角色。 吴远出门不为别的,是为了安排杨家的送亲队吃饭的。 送亲队以杨家二叔杨国柱为首。 一看就是个见多识广的精明人。 吴远招呼着他到新房随便看看,结果杨国柱一眼就注意到婚床的特别。 “这床垫了席梦思?” 吴远点点头。 “席梦思可不便宜。” “还行,我做的,冬夏两用,不比进口的差。” “小伙子很能干呀!就算我哥亲自安排,也未必能比这做得好。” “二叔说笑了。” 第14章 洞房花烛夜,事业进行时 说话间,外头平板车队抵达。 19吋的熊猫彩电,蝴蝶牌缝纫机,一面大衣柜,一套梳妆台,两口大箱子…… 在熊刚的安排下,一件件地搬进屋。 很快,新房里摆的满满当当。 余下的,只能先放到堂屋西厢里放着。 完事,平板车车队的师父们领了喜烟和喜糖,就走了。 杨国柱带来的送亲队则是留下来吃席。 当然他们也只是浅尝辄止,稍微吃点就离开。 毕竟他们的主场不在这边。 十几桌席面一开,院子里香气冲天,仿佛提前过年了。 新房里玩闹的孩子们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吴远趁机端了碗四喜丸子进屋,给守在婚床上眼巴巴的新媳妇尝尝鲜。 起初杨落雁还顾忌颜面,不敢偷吃。 吴远干脆把房门一关。 杨落雁再看向香喷喷的四喜丸子,再也忍不住了。 一个拳头大的四喜丸子下了肚,杨落雁直接吃了个半饱,坐在婚床上的腰板也挺直了,长腿也舒展了。 这一幕,看得吴远蠢蠢欲动。 杨落雁被他看得脸红心跳,终于抵挡不住那火热的眼神攻势,蜻蜓点水地亲了他一口。 砰的一声。 大姐家的大闺女蔺苗苗冲进来,手里头也端着半碗干切肉片。 看样子是来给舅妈送吃的。 一见吴远也在,蔺苗苗便故作好奇地促狭道:“舅舅,你怎么一脸的口红呢?” 吴远果然中计去擦。 惹得蔺苗苗放声大笑,连带着杨落雁也俏脸绯红。 “这孩子!” 辈分上差一辈,可实际上蔺苗苗也只比吴远小三岁。 打小没少跟在舅舅屁股后面,满大队地耀武扬威。 结果长成大姑娘,就开始反噬了。 蔺苗苗笑完就跑,惹得吴远追到院子外头。 才在门前老槐树底下,私摸摸地塞了个红包给吴远道:“我妈那人小气,我替她补上。” 吴远双手插兜,根本不接:“我是你舅,能要你钱么?快收起来。” “再说了,你舅我是做大事的人,能差这点小钱么?” 蔺苗苗面露狐疑,半响才煞有介事道:“不过你真的变了,变得不老实了。” “呸,怎么说你舅的!” “你要是老实巴交,能骗到我舅妈这样漂亮的媳妇?” 什么人间真相! 吴远竟有些无言以对。 “去去去,小姑娘家家的,瞎琢磨什么呢。” 等到两顿流水席放完,送走各路宾客,已是晚上九点了。 熊刚安排完明天的事儿,便被吴秀华急匆匆地拖走了。 夜深人静。 窗外寒意逼人。 屋内温暖如春。 “脚洗了没,牙刷了没?” “洗了,刷了,不信你闻。” “可我……害怕。” “媳妇你听我吹,不,听我说。今天咱们这床垫,很长脸吧?” “这倒是,看的人都说好。” “是吧,有人跟我预定了两床。连我师父乔四爷都跟我打听怎么做。” “哇,你好厉害。” “所以我打算年后开个家具厂,多做点席梦思床垫。” “这是好事,我支持你。” “可咱们这床垫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缺乏足够的试验,既然你支持我,就得跟我一起试试这床垫好不好。” “那……怎么试?” “很简单,你尽管放松,配合我就行。” 堂屋的钟敲十下。 关于席梦思床垫的第一次试验宣告结束。 “咱这床垫还不错哈,体验挺好。” “嗯。” “可我觉得试验还不够充分,一次两次说明不了问题。” “那能怎么办?” “得接着压力试验。” “啊?” 隔天,腊月二十八。 今年二十九算三十,所以今天就算是除夕前一天了。 隔壁代婶家公鸡刚叫了两遍,杨落雁便强忍着微微的不适,摸黑起了床。 如今她已经是吴家的媳妇,得支棱起来。 再不能躲在三姐的庇护之下,净想着享清福。 那样日子,指定过不长久。 等她打开大门,准备扫院子,才发现三姐和三姐夫早就等在门外。 杨落雁感动得差点没忍住,声音都哽咽道:“三姐,三姐夫,你们怎么不喊我?” 吴秀华起身,拍了拍纱巾上的白霜:“喊什么呀?我们也是刚到。” 旋即抢过弟媳妇手里的扫把,压低声音问:“昨晚睡得好么?” 杨落雁瞬间脸红到脖子根,贝齿紧咬着下唇点了点头。 吴秀华眉开眼笑:“你先歇着,这里有我跟你三姐夫就成了。” 杨落雁只好又去烧开水。 这活她干过,擅长。 等到院子扫干净,吴远也揉着眼睛起床了。 今天那边要迎接闺女带着姑爷回门,这边也要盛情招待那边过来的大舅哥小舅子。 吴秀华挑了几样菜热了热,众人一起吃过早饭。 随后拿出两条烟,两瓶酒,外带两瓶麦乳精、蜂蜜,以及白糖果子。 满满一网兜,着实不少。 杨落雁接在手里,都不由迟疑:“三姐,这太多了吧?” “不多,不多。”吴秀华连连摇头,笑说:“杨支书陪了那么丰厚的嫁妆,我们也不能不识趣,起码面上咱得过得去。” 在人情往来方面,三姐历来考虑周全。 而且这种周全,不像是四姐那样带颜色看人的成分。 “媳妇,听三姐的。” 吴远一锤定音。 过日子不是靠手紧省出来的,而是靠手勤挣出来的。 瞅着时间差不多。 小两口同骑一辆车,直奔杨支书家。 在去时的路上,遇见大哥杨贲和二哥杨猛。 意外的是,杨贲竟然招呼吴远下车,抽了根烟,这才重新上路。 以至于等分开之后,杨落雁都有所觉察道:“我哥今天不大对劲呀。” 吴远笑了笑。 这是一种好的转变,无需多想。 倒是杨猛忍不住问杨贲:“大哥,你真拿那小子当盘菜?” 杨贲悠悠道:“咱爹纵横十里八乡这么多年,他何曾看错过人?更何况,连二叔昨儿回来,都对那小子赞不绝口,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杨猛愕然之余,忍不住吃味,梗着脖子,语气酸溜溜地道:“爹也许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至于二叔,没准他昨天喝多了,说酒话,当不得真。” 第15章 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席梦思 嫁出去的闺女头一天回门,新姑爷最大。 然而吴远刚到杨支书家,叫了声爹、妈,就被杨支书叫到里屋,而且二叔杨国柱早已等在那里。 “你昨天跟老二说要办个家具厂,是真是假?” “爹,二叔,厂是肯定要办的。现在我接到的组合柜和席梦思单子不少,仅指着我一人,没日没夜地忙,也忙不过来。只是条件还不成熟。” “需要什么条件?” 吴远给俩长辈散了根烟,然后才有理有据地道:“场地、人员和资金,就不说了。最重要的,还是上头的政策和风向。” 据他所知,目前上头虽然鼓励个体户,但对招工人数的限制还在。 顶多弄个家庭工厂,做不大。 杨国柱闻言提议道:“有大哥在,你直接以村里的名义办这个厂,不行么?” 这个问题不等吴远解释。 杨支书就抢先否决道:“以村里的名义,所有权怎么办?所有权不明晰,小远一旦把厂子做大做强,到时候盯上来吸血的蚂蟥,怕是拦都拦不住。” 对于所有权的问题,其实吴远心里有解决方案。 但在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之前,他并不打算走这条路。 杨国柱想不出,只能无言以对。 毕竟投机倒把办公室还在,这世道往哪儿走,谁也说不准。 杨支书回过头来,又建议道:“你以招徒的名义,找几个人帮忙,不行么?” 吴远点头:“爹,这倒是可以。只是我木匠刚出师,一时半会怕是难有人来拜师。” 杨支书把胸膛拍得咣咣响:“这个不难,给你找几个机灵肯干的小子,不在话下。” “那就谢谢爹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跟你二叔没事了,你先去吃酒吧。” 吴远起身离开。 等到门关好,杨国柱不由赞叹道:“大哥,你找得好女婿呀。日后成就,怕是在你之上。” 杨支书往后一仰,不无得意地道:“我就是一看家守室的村干部,能有什么成就?不过在小辈之中,小远确属头一号,甚至比沉鱼那口子的小学校长强多了。也是落雁命好,嫁了个这么有潜力的好小子。哈哈……” 和俩长辈聊过,剩下的席面,就是个过场。 何况有杨落雁这个护犊子的媳妇在,杨家请来的陪客们,也不敢多灌吴远的酒。 只是频频地相邀,不至于冷场。 酒足饭饱。 刘慧把小闺女拉到房间里,私闷闷地问:“他对你好吧?” “妈,好着呢。” “现在你爹跟你二叔,都对他赞不绝口。你可别惯着他,让他骑你头上来。” “妈,你说什么呢,我们俩好着呢。” 刘慧不再多说。 人家小两口如今蜜里调油的,她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正午的阳光刚走,空气中多了一丝寒意。 小两口便回自己个的家了。 令人意外的是,带回去的礼物,比带过来的礼物还要多。 弄得杨落雁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路上又碰上烂醉如泥的二哥杨猛,以及被他折腾得满头大汗的大哥杨贲。 小两口赶紧下车,一通关心。 杨贲是恨铁不成钢,逮着人事不省的二弟一通数落。 而后拉着吴远私闷闷地说:“妹夫,你那张床做的不错。连南方大城市,都没你搞得洋气。尤其是那垫子,比单纯弹簧垫舒服多了。” “大哥,你也要做一张?” “想啊,得花不少钱吧?” “钱倒是其次,问题是我现在腾不出手。这几天不少人跟我定了,开口800块钱包工包料,我都推不掉。” “800块?” 杨贲猛男沉默了。 片刻后,回过神来,“得,我先把你二哥弄回去,咱们以后再说。” “哎,好嘞,大哥你们走好。” 小两口回到家。 熊刚正带着这两天帮忙的人,开了两桌席面吃着。 吃完这顿,婚事就算彻底结束了。 众人招呼着小两口一起吃,吴远没有拒绝,拉着媳妇,敬了一圈的酒。 真喝的那种。 他是真的感激不尽,尤其是对三姐俩口子。 四点来钟。 众人酒足饭饱,带了点剩菜和喜糖各回各家。 吴秀华留下不少好东西,一一交代给杨落雁,留着俩人过个好年。 熊刚则是把吴远叫到堂屋,跟他把这两天的开销和礼钱,一一核对交接。 这年头礼金不重,大都是三块五块的。 加上连吃两轮的流水席,所以最后算下来,还是亏钱的。 结果熊刚给吴远的账上是完美无缺地抹平了。 这就很神奇了。 吴远当时就笑了:“三姐夫,你跟我三姐,想要贴补我,我心里明白。但也没你们这样贴补的。差多少钱,你跟我直说,我慢慢还呗。” 熊刚依旧嘴硬,“没贴补,真的刚刚好。” 吴远拿过账本,作势起身道:“反正礼簿假不了,那开销我一项项去核对?” “别介,真的开销本在这。” 吴远翻开一看,亏了120多块。 问题不大。 加上之前四个姐姐添的650块,结一次婚,拢共欠债770多块。 依旧问题不大。 谢过熊刚,吴远起身给三姐找些礼物带回去。 吴秀华推推搡搡了半天,才勉强收下。 而后正准备送三姐两口子离开,吴远这才发现,院子里还有个大高个,在吭哧吭哧地拆着露天的土灶。 “马明军?” 大高个闻声看过来,就是嘿嘿一笑,一看就憨厚至极。 熊刚也想起来了:“这小子,活干得可卖力了,你认识?” 吴远不由笑了。 这是前世他三年后收的大徒弟,怎会不认识? 只是这辈子,这老小子竟然提前出现了。 招招手让马明军过来,开门见山地问:“说吧,你有什么事?” “远爷,没什么事,就是想帮帮忙,我很能吃苦的。” “你要是现在不说,今后永远都别说了。” “别别别。远爷,俺想拜你为师,跟你学木匠。” 吴远拍拍比自己壮了一号的马明军道:“行,我收下你了。” 马明军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旁人拜师,那敬茶,磕头,送礼,一样都不能少的。 到自己师父这儿,居然一句话就答应下来。 不过马明军没有憨厚到能省则省的地步,“师父在上,俺这就回去准备拜师礼。” “用不着那些繁文缛节。” “不行,俺爹说了,礼不可废。” 第16章 有房不算家,有人才叫家 眼瞅着马明军一溜烟的背影,熊刚目瞪口呆:“这小子比幺弟大不少吧?” 吴秀华还在想。 吴远却已经脱口而出:“比我大五岁。” “那你还收他?” “幺弟收他没问题,”吴秀华解释道:“按爹那一辈来算,他的确比幺弟差一辈,叫远爷没毛病。既然叫远爷没毛病,认师父就更没毛病了。” 吴远补了一句道:“被他这么一叫,我感觉自己瞬间就老了。” 杨落雁忍俊不禁地大笑。 结果被吴远一句话说得侉下俏脸来:“你别忘了,我成了师父,你就成了师娘。” 杨落雁不依地锤他,可惜笑到使不上劲。 送走了三姐两口子,吴远带了包喜糖,到隔壁代婶家,把大黄牵了回来。 这狗子一闻到家里残留的肉香味,瞬间来了精神。 颇有被下药之前的几分风采了。 看来这狗子是缓过来了。 照旧把大黄拴在门口,丢了块骨头给它磨牙,吴远开始里里外外地收拾。 不仅要把马明军没拆完的土灶拆完,还要把堆在正房西厢的新家具,搬出来摆上,顺便换掉早已陈旧的老家具。 不过一个人拆土灶搬砖还行,可搬起家具来就有些力有不逮。 叫来杨落雁帮把手,结果她搬起来明显还是有些不适。 只是她不说,咬牙强忍着。 这事吴远得认。 都怪他昨晚的床垫压力测试,搞得太激烈了。 好在这时,马明军回来了,带着一脸的兴奋。 “俺爹说了,拜师得挑个黄道吉日,好好准备准备。” “那你咋回来了?” “俺刚想起来活没干完。” 有了马明军帮忙,收拾起来就高效多了。 很快,堂屋和东厢都布置上了新家具,焕然一新。 熊猫电视机也摆在席梦思床头,插上了天线。 蝴蝶牌缝纫机摆在窗口下。 终于有点正经人家的样儿了。 房子还是那套房,但看着忙忙溜溜的杨落雁,吴远就莫名觉着心安。 果真是有房不算家,有人才叫家。 等到忙完,天也黑了,杨落雁早已收拾出一桌子菜来。 叫马明军留下来一起吃饭,这家伙说什么也不肯,又一溜烟跑掉了。 小两口吃完晚饭。 杨落雁收拾碗筷,顺便把吃剩的一并倒给了大黄。 多日不尝肉味的狗子,吃得激动到发出护食的吼叫。 吴远打开东屋,各种钻头、斧头、锯子都缩在箱子里没动过,靠着山墙摞起来的组合柜框架,也稳稳当当。 黄花梨太师椅也在,和脚蹬子难兄难弟地缩在墙角,毫不起眼。 明天就是除夕了。 这把椅子,今年指定是修不上了。 关键是缺少黄花梨的木料,哪怕是一条断腿也行。 感慨间,重新把门锁上。 吴远溜达到院外猪圈边上。 好些年没养猪了,圈里干净得不像样子,堆满了各种木头。
相关推荐:
作恶(1V2)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和徐医生闪婚后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切切(百合)
一梦三四年
危险情人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