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生来天界玩,也想等他回来当面道别,然后是等卓姨的衣裳……” 说着杜小琳看向远方正飞回来的一道道神光,话音一顿才继续道。 “现在看来,短时间内是不能再见到先生了。” 石生也看向了杜小琳的视线方向,这些神光大多在伏魔殿外落下,只有其中一道拐了个弯向他们所在的冷僻宫殿飞来。 驾驭这一道神光的正是云莱大神。 灰勉就在石生和杜小琳身边落下。 “灰前辈,发什么事了?有师父的消息么?” 灰勉看向石生和杜小琳,点了点头开口道。 “你们可以下界去了,先生领一百零八位神人一同祭炼道器,九年内怕是分身乏术了,天界再好玩,也终究不是你们的久居之所。” “九年?” 石生愣了一下,他心中的感觉也和易书元差不多,九年对于仙人而言是不长的,但对于凡人而言却不短。 灰勉点了点头。 “不错,九年!小琳,你该回太阴宫了,石生,你也回家去吧,回去之前去一趟元江县,帮先生去说一声。” “哦……唉不对,灰前辈,九年呢,我怎么说啊?” “想想办法呗。” 灰勉咧了咧嘴,转身就走,眨眼已经消失在面前。 其实灰勉自觉也没办法维持神变九年,但这对它是一种考验也是一个契机。 石生挠了挠头,看向身边的杜小琳。 “小琳,你陪我去么?” “好吧,这次我和你一起去!我都还有东西要还到娥江去呢。” 杜小琳想起了那两朵莲花,还是得还给娥江水族才行。 …… 两天后的元江县西河村,易家收到了一封信。 石生终究还是不知道怎么和易家人当面说,主要是怕被问很多答不上来的话,于是写了一封信过去。 信不是仿照易书元的笔迹,因为根本做不到,而是以师父口述学生代笔的口吻写的。 西河村中,易家的客厅内,处于游学假期中的易阿宝念着这封信。 “国事体大,不可不慎,遂同友人龙氏离去,归期不定,勿念……墨石生代师留笔!” 信的内容不算很长,却也交代了一个大概,大致所言的内容与天下安定国泰民安息息相关,又与江湖侠客一同行事,为天下社稷而奔走,需要离开比较久的一段时间。 嗯,这内容非常符合石生小孩子的遐想,加上在师父身边也有一些书说记事的经历,所以编得还算恰当。 易阿宝念完,易家的客厅中陷入一片安静。 “爷爷,念完了……” 易阿宝小心地说了一句,易保康撑着腿从凳子上站起来。 “唉……一走半年,我就知道这访友访出事来了……” “爷爷,伯爷爷这是为我大庸社稷而奔走!” “知道了知道了!” 易保康摆了摆手,走出客厅扛起了农具,回头望了厅内一眼。 “收稻谷的时节,忙得很呢,别休息了,阿宝,你也来!” “呃,好……” 易阿宝应了一声,小心将手中的信件折叠好重新放入信封之中,同时也有些感慨,他就知道伯爷爷不可能只是走天下到处说书的。 那次县尊和另一个贵公子来过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这么想着,阿宝又抽出信纸再看了一眼,脸上不由皱起眉头。 “啧,怎么石生的字比我的字好这么多啊……” 平日里,阿宝自觉临摹伯爷爷的字,书法在月州书院的学子中也能算一号人物,但是今天和石生的字一对比,顿时相形见绌。 连一个孩童都不如,以后没脸在同窗们面前显摆了。 也难怪去年年末自己写对联时问伯爷爷如何评价,伯爷爷只是笑笑…… 附近的一棵树上,以障眼法隐藏身形的石生就躲在这里。 看着易家人带着农具离开,石生不由嘟囔一句。 “应该是行了吧?” 随后一阵风吹得树冠飘摇,石生也御风到了西河河口,却见到杜小琳站在那里,而她身边还站着那个守荷人。 “原来小姑娘你也是仙道中人啊,难怪一语成谶……” 燕博再一次看到杜小琳,心中既是意外又觉得合理,当初本就觉得那小女孩不是常人。 “我也没想到你还是撞到这紫荷上了,还成了这守荷的活死人,不过总还是有机会的,说不得也算是你的缘法呢!” 杜小琳笑着这么说一句,燕博则沉默着。 “小琳~~你这边怎么样了?” 石生的声音传来,杜小琳和燕博都看向半空中,只见到石生从天而降。 杜小琳则露出笑容。 “水神娘娘说啊,这花儿是别人送我的,她本也无意追究之前的事,所以花儿也就给我了!” 燕博看向石生,这位易先生的高徒他倒是也见过,此刻也笑着说了一句。 “娘娘或许也觉得拿回这两朵花,反而对剩下的独荷不利,好了,两位,燕某告辞了!” 说完这句话,燕博走入水中,身形渐渐淡化消失,岸上也只剩下了石生和小琳。 “我有两朵,这朵给你!” 杜小琳从袖中取出了一朵紫荷花苞,直接递给了石生,后者赶紧接住,抬头看向她。 “好了,再上一世的事凭我现在的道行是寻不到了,我也该回去了,下次见说不定就是星罗法会了呢!” “嗯,到时候见!” 石生攥着花露出笑容,杜小琳则脸上露出一些不喜。 “你也不说这期间来太阴宫找我啊?” 石生顿时挠头。 “可是那里我去不了啊,太阴宫杜绝男客……” 看着石生急得涨红了脸,杜小琳顿时绷不住笑了,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早成熟一些。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了,那我走咯,石生再见!” 也不再多说什么,杜小琳架起一片云雾,直接飞向了空中,和当年分别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师长在身边。 “小琳再见——” 石生喊了一声,明明也会飞举之术,但只是站在岸边看着天空,仙路漫漫,多得是再会之机。 第449章 星罗请柬 世界从来不会因为缺了一些人而停止运转,即便是仙道高人亦是如此。 这一天,顺天娘娘来到了神药宫。 因为宫中绝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药神不在,最近几年神药都颇为紧张,顺天娘娘一双赤脚走在神药宫中都觉得这里冷清了不少。 在顺天娘娘前头是一名领路的星君童子,实际上也是药师星君庙中站在旁边的那种童子。 二者一前一后来到藏药阁,童子从其中一个抽屉中取出一个玉瓶交给顺天娘娘。 “顺天娘娘,为您准备的安胎药,可驱风火二邪宁心神,共计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剂,请您收好!” 家中怀有身孕之女子若受惊染病,家人去顺天娘娘庙祈求,以诚心感动神祇,便也会有所回应,也算是顺繁衍生息这一天地之理。 “多谢灵药童子!” 顺天娘娘小心接过了玉瓶,她作为人间许多人信仰的与子嗣有关的神祇,也是神药宫的常客,毕竟她虽有神力却也不能事事依赖于此,其余有类似需求的神祇也大多如此。 不过今天的顺天娘娘却并未马上离去,而是犹豫一下开口了。 “请问童子,我可否求一剂续阳散?” 童子露出好奇之色。 “为何人所求,其人命数为何?” 顺天娘娘看了一眼藏药阁外。 “为我一名庙祝所求,其人命数……” 顺天娘娘犹豫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不过一边的童子听完之后顿时眉头紧锁,在听清对方生辰和一些相关内容后他已经心中明晰此人的情况。 “顺天娘娘,您应当也是心中有数的,星君和诸位神官都不在,如此种情况,这续阳散我给了也不过是续她短期的气数,并无太大作用的。” “那也请童子准备一剂吧!” 见顺天娘娘见此,童子不再多说什么,又走到另一个柜子面前,朝着上方一点,就有抽屉自动打开,从中飞出一个小盒子。 童子回到顺天娘娘面前,将盒子交给她。 “请顺天娘娘收好,若有人间良医辅以合适药石,则效果更佳。” “多谢了!” 顺天娘娘接过药,谢过之后也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 大庸国境,茗州地界,城中那一座顺天娘娘庙始终香火鼎盛。 只不过呢,万事少有亘古不变的,即便娘娘庙还是香客如织,但茗州人各自记忆中的娘娘庙也是不同的。 承兴二十六年秋,茗州城内的顺天娘娘庙中,到处都是新搭的毛竹架子。 从今天开始庙宇要进行一轮修缮,或补墙或翻瓦或粉刷,也有匠人修缮一些立柱檐口的木质。 这修缮的钱,一部分是娘娘庙一直以来就有的积攒,一部分自然是善信大户的募捐。 一般而言,娘娘庙有这种需求,城里多得是人响应,即便是来此干活的工匠也比在其他地方卖力,毕竟在常人心中这便也算是积德的事了,何况工钱也不低。 工匠们干得热火朝天,忽然有人相互之间议论一声,指向一个方向。 那边有一个老太婆杵着拐杖走了出来,看起来精神抖擞的。 此前听说娘娘庙的喻婆已经已经病倒几个月了,一直在后院没怎么出来了,今天似乎是好了? 见到那个老庙祝杵着拐杖走过,有工匠大声招呼。 “喻婆婆,您这是好了啊?” “喻婆婆,是今天庙里吃什么?”“喻婆婆,我听说有的和尚庙都可以吃肉呢,咱这不会是素斋吧?” 喻福英扬了扬手中的拐杖作势欲打。 “你们这群兔崽子,倒学会调侃婆婆我了?还有你,小时候不会吃奶,还是我去你们家帮的忙!” “哎呀,婆婆要打人啦!”“可不敢惹咯,干活干活!” 竹架子上的工匠调侃归调侃,心情却是好的。 在一两代茗州人印象中,那个精神抖擞的庙祝婆婆已经是顺天娘娘庙的标志之一了。 喻福英笑了笑,拐杖重重触地,刚刚作势欲打的动作却仿佛消耗了她许多体力,杵着拐走远一些之后,忍不住用手揉了揉腰。 “唉……” 说到底,喻福英其实也已经快九十岁了,是绝对的高寿了,身体的虚弱感也是一年强过一年,一月强过一月,甚至是一日强过一日。 所幸,喻婆也早有准备,庙里一切事物这几年都安排妥当了。 喻婆本以为就这么去了,但前些日子,梦中却见到了顺天娘娘。 娘娘问她,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喻婆在梦中思虑良久却是沉默不语,最终顺天娘娘还是在一指神光照到了她身上,随后梦就醒了。 没想到几天下来,身体倒是有所好转。 只是这种好转,在喻婆自己心中却大概是有数的。 “婆婆,我来扶您!” 一个中年妇人走了过来,搀扶着喻福英走向庙宇前院,虽然是庙宇修缮期间,但庙宇也是部分开放的,依然有不少香客前来。 “喻婆婆好!”“喻婆!” “喻婆婆好了啊?” “唉,婆婆得空帮我去家中看看啊,我内人她有些……” “婆婆身体可好啊……” “好好好!”“晓得了晓得了……” 路过的香客,有一些会和喻婆打招呼问候,有些也会有事相求,喻婆的脾气一如既往,顺眼的熟悉的和气回应,不顺眼的就懒得理会。 当然,打招呼的一般关系也都不错。 很快,在妇人的搀扶下,喻婆来到了娘娘庙门口,和多年以来一样,庙外也是有不少解签相师坐在那。 和多年前不同的是,相师们大多已经换了一茬了。 那个角落的大树下因为太偏僻,如今并无什么人占据。 “哼,估计已经死在哪个不知名的地方了……嘶唉……” 才站了一会,喻婆就觉得身体疲惫中带着痛楚,一边的妇人也有所察觉。 “婆婆,您还是回去休息吧,庙里的事情我来处理就行了。” “没事,我的身子骨还撑得住,趁现在多看看,以后我不在了,这娘娘庙就交给你了……” “婆婆您别这么说,您的身子还好着呢,一定能长命百岁!” 喻婆笑了。 “哈哈哈哈哈……长命百岁?我这已经是高寿了,我年轻时损耗太多,都不敢想能活这么久……而且活得再久又如何呢……” “婆婆……” 妇人欲言又止,她来娘娘庙已经有几年了,不得不说,在娘娘庙当庙祝是绝对的美差,只是时至今日她对喻婆的情感却不似最初那么虚伪了。 “这庙祝啊并不是那么好当的,人间种种事,皆在神眼中,庙祝近神也是将自身好坏展现得更加通透……” 妇人虽然也信神,但终究喻婆那么深入,有些事她只是听着却也不会太过当真,因为她也知道很多庙里是什么个情况,并没有喻婆说得那么玄乎,但其话语中的善意还是很明显的。 “唉,我记下了……” 喻婆也不管妇人听进去多少,既然她应了便当是记住了吧,她又看向那边的大树,口中不由喃喃着。 “难道当年没能收成墨家的孩子,他真就没留下个传人么……”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喻婆虽然一直讽刺齐仲斌收弟子就是在害人,但时至今日见此情此景,多少是有些唏嘘。 当年墨家的事情,如今还历历在目。 其实当初有易先生那般神秘莫测的高人出现在墨家,姓齐的断了收徒的念想也正常,只是他之后可能也不再找了。 或许是我当年说话太重了吧。 喻婆的视线扫向远方,忽然就愣了一下,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再看,却见远处道路上有一人提着幢幡背着箱子走来,虽然还很远,却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 齐仲斌已经挺久没回茗州了,只是如今真该回来了。 就和当年一样,齐仲斌手持幢幡背着木箱来到了老地方,顺天娘娘庙熟悉又陌生,那棵树木也又长大了许多。 找来一张破桌子,架好自己的幡,摆好各种器物,一个解签问卦的相师摊位就已经成了,还是老位置,还是那个人。 做完这些,齐仲斌才抬头望向娘娘庙门口内侧,看向了站在庙门处的那个人。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刚才还在感慨的,此刻看到齐仲斌那张脸,喻婆是气不打一处来。 “哼!这老东西身子骨倒是硬朗!” 拐杖“咚”地一下重重杵地,喻婆转身就走,甚至都不要妇人搀扶,把后者看得愣了一会,随后又下意识转身看向刚刚喻婆注视的方向。 那棵树下的老相师? 妇人望着此刻忽然变得步伐稳健十分精神的喻婆,犹豫一下还是没追上去,而是走出庙门,在靠近那棵树的位置仔细打量。 那里刚刚摆好摊位的是一个面色红润一头鹤发老人,看起来精气神饱满,但也十分陌生。 能不陌生么,除了年轻时之外,齐仲斌真正在茗州待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多长。 似乎是察觉到被注视,整理摊位的老人看向了妇人,并笑着点了点头,中年妇人也只好回以一个笑容。 喻婆和这老相师肯定是认识的。 齐仲斌摇了摇头,以木箱子当凳子坐下,这老太婆还是这脾气,不过身上气数变化已经能见一些端倪。 正如师父当年说的那样,路不同啊。 也是这时,齐仲斌忽然心有所感,抬头看向天空,只见一道明亮的神光从天而降,仿佛阳光都随着神光汇聚了过来。 这一刻,正带着怒气走向庙宇后方的喻婆也下意识抬头,看到那光辉都愣了好一会,这是什么光?好像最近自己能看到的奇怪东西也多了起来? 正常而言,即便是喻婆,也是不足以见到神光的,但显然现在的她多少是有些不同了。 那神光不一会就落到了娘娘庙外,落到了那棵大树下,在齐仲斌都下意识伸手遮面的时候,神光化为了一名礼冠长袍的神人,并且一露面就向齐仲斌行礼问候。 “星罗司礼星官尤庆钟,见过齐道友!” 星罗司礼星官这称呼听得齐仲斌一愣,因为实在没听过这种神号,但尤庆钟的名字一出来,再结合那鹰钩鼻和锐利的眼睛,他就立刻明白来者是谁了。 “尤星官,尊神不是昴日星么?是来找我的?” 或者是来找我师父的? 齐仲斌语气诧异,脑海里浮现一只大公鸡的形象,传说昴日星官曾经是一只鸡妖成神…… “哦,齐道友所言不差,不过尤某如今也是星罗司礼星官,此番是专程来寻你的,道友可是让我好找啊!” 真是找我? 齐仲斌还没说话,尤庆钟已经取出了两枚玉牌。 “请齐道友收下天仙令和星罗法会请帖,三年后,天界星罗盛会召开,天地各方万千正道皆会赴会!” “星罗会是什么?” 齐仲斌是真不知道,这问得尤庆钟不由一愣,耐着性子解释道。 “此乃天地间有数的盛会,届时天河星力暴涨,万道气数勃发,是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会,今次盛会更是会有大气运大机缘,非等闲之辈能去也!” “那齐某又是何德何能啊?” 尤庆钟笑了,就凭你是易道子的弟子,这星罗会差谁也不能差你! “还请道友收下,我还要去往他处呢!” 尤庆钟双手伸出,见此情况,齐仲斌也只好赶紧接了过来。 “齐道友,我们星罗会见,恕尤某不能久留,告辞了!” “尤星官请,齐某不送了!” 二人相互行了一礼,随后一道神光升天而去,昴日星已经消失在眼前。 齐仲斌低头愣愣看着手中的两块玉牌,一块是天仙令,他在师父那见过,这个倒是还好,师父也说过,这东西好像是有点道行的仙修都会送,不足为奇。 确实,易书元当初就是这么认为的,而这种观念显然在齐仲斌这还没纠正过来。 齐仲斌又看向另一块玉牌,这是一块墨玉,但上面似乎有点点星辉,刻文“星罗谕”三字。 哎呀,忘了问师父去不去了…… 第450章 皆有成长 齐仲斌所在的那个树下角落,其他人是不怎么留意的,往来香客就算要解签也一般会去最近的地方。 但刚刚那个妇人却正好在留意着新来的老相师,然后在她眼中,就好像老相师起身站了一会,随后一伸手,两手中就和变戏法一样多了两个东西。 而正在齐仲斌思索,那个妇人也发愣的时候,本来已经杵着拐离开的喻婆却又杵着拐回来了,并且直接走出了庙宇。 “婆婆?您怎么回来了?” 喻婆经过了妇人身边,不过喻婆这会没理会她,径直朝着齐仲斌走了过去,显然后者对喻婆也没有什么戒备心,此刻回过神来也只是看向接近的喻婆。 “老东西,刚刚有没有看到什么光落下来?” 喻婆对待齐仲斌可没有什么好脸色。 当然,齐仲斌也已经习惯了,早个十几年或许还能吵的起来,现在却不会了,尤其时至今日,心知喻婆大限将至的时刻。 “我也看到了,却也没瞧个真切……” “你手中的是什么东西?” 喻婆忽然留意到那死老头手里拿着的东西,凑近几步看来,似乎是一白一黑两块玉牌,瞥了一眼上头的字,抬头略显鄙夷地看了齐仲斌一眼。 “也是快九十岁的人了吧?还在痴心妄想,像你这样的,以后去了阴司,也不知道多少孽债呢!” 齐仲斌心态平和地看着面前已经显得有些佝偻的老太婆,只是这么看着她。 此刻齐仲斌眼中的不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妇人,更仿佛看到了曾经的那个年少师妹,争执了半辈子,僵到了都白了头。 “当年的事,都是我不好啊,对不住你们……” 喻婆一下子愣住了,而在她身后过来的那个妇人则微微张嘴,这似乎有故事啊? “你,你你你,你疯了?老来痴傻?” 喻婆看看齐仲斌,却见对方眼神十分清澈,简直不像是一个老人,却让她有些慌,身子都后撤了几步。 “老不死的是觉得我不行了,来笑话我了,你给我等着……给我等着……” 喻婆变得骂骂咧咧,杵着拐杖快步走向庙中,那妇人让开道路,但微微捂着嘴看看喻婆又看向那个老相师,心中有一股莫名的八卦之火…… 齐仲斌望着那个快步离去的背影,明明是自己服软低头,怎么好像逃的人却是她? “嘿……师父说得对,有时候人们追着追着,其实未必知道自己究竟在追什么……” 喃喃一句,齐仲斌也没觉得刚刚有什么挫败感,反倒心中舒坦了不少,随后收起手中的玉牌在位置上坐下,这才坐下没多久,面前就来了一个人。 齐仲斌抬头看向摊位前的妇人。 “新庙祝也要解签问卦?” 妇人摇了摇头,只是问道。 “这位老先生,您和喻婆婆早就认识吧?” “认识大半辈子了……” 齐仲斌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坐在位置上闭目养神,妇人几次想要张口问一问,但既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又有些怕喻婆。 茗州城的墨家院内,如今的石生已经个子高高身形挺拔,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的模样了。 此刻的石生就在后院的花园的鱼池边的草席上半躺着,一手枕着头,一手在轻轻抛着手中的两块玉牌,也是一黑一白,天仙令和星罗谕。 石生脸上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我不该去打搅师弟吧? “阿哥……阿哥……” 一个小女孩跑进了花园,手中抓着两串冰糖葫芦,见到懒散的兄长果然在池边,顿时露出笑容,冲过来的时候,手中一串冰糖葫芦忽然向前甩出。 “看标~” 石生顿时仰躺,那只枕着头的手臂伸向天空,两根手指就夹住了飞来的冰糖葫芦,随后向着妹妹露出笑容。 “准头不错啊丫头!” “那是当然咯!” 墨晓容拿着一串糖葫芦跑了过来,最近几年兄长变得懒散起来,总喜欢待在水边,自己家花园的鱼池旁铺个草席也能躺一天。 “鱼有什么好看的,用轻功带我飞好不好?” “不好,你阿哥我这点功夫,你小时候抱得动你,现在你长这么大了,可是背不动了!” 墨晓容顿时鼓起小脸。 “可是阿哥你也长大了啊,你都和爹爹一样高了!” “反正我背不动你了。” 石生说着,咬了一口糖葫芦,味道酸酸甜甜十分好吃,对于他而言,这六年好似过得非常快。 身边的墨晓容却已经发现了兄长手中的,玉牌,一下子扑到了他身边,伸手就抓过其中一块白色的。 虽然很多儒生都未必看得懂天仙令上头的古篆体,但墨晓容家学渊源,又时常在石生做功课的时候陪着,她倒是正巧能看得懂。 “仙尊?好精致好漂亮的小玉牌啊,哪家铺子出的,给我也买一个好不好?” “这可不是哪家铺子能出的,花钱买不到。” 石生说着就从妹妹手上把天仙令拿了回来,后者不依不饶,又想去抢,但怎么可能抢得到呢。 “你有两块呢,给我一块嘛!” “一块都不可以给,不过你若是乖的话,三年后我带你一起去玩怎么样?” “三年这么久么?那会爹娘都送我去书院了……就不能马上去玩么?” 石生“噗噗~”几下,把山楂子吐到鱼池里引得池中以为是投食了的鱼儿纷纷来抢,然后转头看向不过才十岁的妹妹。 “那可不行,这种事被发现了估计以后就做不了了,既然很可能只能带你去一次,那肯定要三年后,那会可不知道有多热闹呢!” “是出远门么?” 墨晓容兴奋起来,玉牌也不抢了,好奇地看着自己的兄长。 石生想了想点头道。 “那肯定是出远门,很远很远的那种,很多人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 “啊?那爹娘肯定不同意啊,就算你偷偷带我去,等我回来了你是溜了,爹娘就会教训我了!” “哈哈哈哈哈……” 石生大笑了起来,用手指戳了戳妹妹的额头。 “人小鬼大,到时候等你睡着了,我在梦中就把你带出去了,爹娘都不会发现!” 小女孩顿时觉得自己被骗了,气鼓鼓道。 “阿哥你说胡话呢,梦里怎么带人嘛!” “阿哥什么时候骗过你啊?对了小妹,帮阿哥一个忙好不好?” 墨晓容生气归生气,但听到阿哥需要帮忙,顿时瞪大了眼睛看向他。 “什么忙?” “你啊,去一趟顺天娘娘庙,庙外角落的树下肯定有一个老相师,你就告诉他,如果想要我帮忙的话就只管来寻我,不需要难为情,哪怕是要去求养元丹,我也会帮他!” 石生当然知道喻婆婆道路不同,但如今的他也清楚,所谓道路不同也不是不能改的。 身上虽已经起了神光,但若是能得一枚养元丹下肚,这点化神光又如何比得过仙丹洗经易髓归养元气,关键是不论如何,喻婆至少能再多活很久。 当然,这么做或许不太好,但若是师弟心中有此想法又显得犹豫,石生肯定会帮忙。 师父虽然见不着,但石生知道哪里有养元丹,灰前辈身上就有一枚。 “什么是养元丹?” 墨晓容疑惑地问着。 “算是一种药咯,你快去吧。” “那你自己怎么不去?” “你快去吧,他见着我可能难为情呢!” 墨晓容面露狐疑,咬了半颗糖葫芦,最终还是小跑着离开了,阿哥真是越来越懒了! 顺天娘娘庙外,如今代理了大多数庙祝工作的妇人今天一有机会就会到庙门口看看,这会也是这样。 主要是心中好奇。 当然,那棵树下又偏僻,而且老相师又是才来没什么人熟悉,庙里香客日常往来的香客大多不会过去,所以摊位显得冷冷清清,似乎一天都没开过张。 只是这会妇人再出来,却发现有一个小女孩从庙外街上跑来,身后不远处还有家丁模样的人跟着,明显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这小姑娘径直跑向了那棵大树,来到了那个老相师的摊位前,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引得那老相师仰头大笑着。 大树下,墨晓容好奇地看着这个鹤发童颜的老爷爷。 “老爷爷你笑什么,很好笑么?阿哥的话你记住了吗?” “哈哈哈哈哈……记下了记下了,回去转告师兄,就说师弟铭记于心,但请师兄不必挂怀。” 在墨家人面前,齐仲斌没有太多隐瞒的意思,因为墨家人对很多事本来就是知情了,这倒是听得小女孩微微一愣。 师兄? “还有什么事么?” “没有了!我走了!” 齐仲斌点点头,向着小女孩拱了拱手。 “好,路上慢些!” 看到这么个老人向自己拱手,小女孩顿时乐了,也学着他拱手回礼。 “我知道了。” 小女孩蹦蹦跳跳地离开了,而齐仲斌看着她的背影心中不由有些感慨,好灵秀的丫头啊! 即便术士很多只愿意收男子为徒,可是即便当年的自己若是遇上这么个丫头,自己怕是也会想办法看是不是能收徒传法了吧? 第451章 原是有缘人 “阿哥,他为什么叫你师兄啊,他明明比你大很多啊!” 墨家的花园里,墨晓容在石生身边纠缠不放,她知道兄长很厉害,很多事就连父母亲都会来特地询问兄长的意见,但不论怎么发掘,兄长身上似乎总有很多秘密。 “叫我师兄那自然是因为他是我师弟咯,也就是因为我比他先入门嘛。” “可他也太老了!” “唉,茗州书院不是也有老学生吗,很多人到老也在求学参考,不一样的嘛。” 墨晓容皱起眉头,总觉得兄长在敷衍自己。 “那你们的师父是谁啊?茗州书院的一位夫子吗?不对,阿哥你又没有去书院上过学!” “嘿嘿嘿,阿哥我虽然没去茗州书院上过学,但却绝不比他们差,夫子也不是只有书院里有,好了好了,你去玩吧,我躺一会。” “不准躺,不准睡,陪我玩!” 一听到兄长要躺着,墨晓容在一边又是拽衣服又是摇他身子,但在这种不依不饶地阻挠下,却感觉兄长渐渐呼吸均匀恬静而眠。 “啊啊啊,气死我了,这都能睡着,肯定是装的!” 小女孩气得直跺脚,却又无可奈何。 “欺负我,看我不捉弄你!” 小女孩干脆趴到池塘边,只是池子太深自己手脚又太短,只能一只手撑着池子边缘,另一只手伸下去舀水…… 草席上的石生真的睡着了,并不是因为想要妹妹知难而退的那种装睡。 醒着的时候一直看着池中之鱼,睡着了也梦着池中之鱼,并且好似离水面更近了,粼粼波光在水中不断浮动,也反射到了石生的脸上,只是梦中好像没有脸这种感念,犹如自己的身体并不存在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离水很近,却又好似无限遥远。 凡事不能好高骛远,一切玄妙变化从最有感觉的地方开始,而石生自觉与水最合,犹若游鱼,只
相关推荐:
总统(H)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镇痛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痞子修仙传
天下男修皆炉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