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东见到星罗走丹,于一座桥下吞了星罗丹,此丹乃齐天师与墨仙长追寻之丹,舍妹却将之吞服,已是铸成大错” 说着陈寒抬头看向易书元。 “陈寒自知已然无法归还仙丹,还请先生看在真君的面子上,看在我为真君守庙多年,看在当年舍妹也曾治水救民之功德的份上,对舍妹从轻发落” 易书元看着陈寒这焦急的样子,忽然又笑了。 “虽然外界对于易某多有谬传,但陈道友应该不至于不清楚易某的脾气吧?” “陈寒自然知道先生宽厚,然事有对错,更分轻重,齐天师和墨仙长追丹却被小妹吞服,此乃大罪.” 灰勉在一旁抱着一个鸡架子啃得不亦乐乎,听到这忍不住笑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笑声引得陈寒诧异地看去,却见一个油光光的貂脸从鸡架子那边探出头来。 “这只能说伱妹妹该有此缘法,也只能说齐小子和石生修行不到家!” 灰勉回想着当初那一幕,也是觉得有趣。 “嘿嘿,若是同那王八一样心思不正,那就是真的自己取死了!” 一听到灰勉这么说,陈寒心中顿时明白了,果然仙尊和灰前辈是早就知道了的,她说与不说,或许不只是小妹的危机,更是自己的一道劫难选择。 易书元知道陈寒心中的顾虑,却不知道她想得这么多,此刻还是宽慰一句。 “诚如灰勉所言,也算是你妹妹命中该有此机缘,不过嘛” 不过什么?陈寒顿时紧张起来。 “不过这份恩情可就太重了,不知道令妹有没有还的准备呢?嗯,不是还我,而是还那位落丹之人,这仙丹本来应该是他的!” 陈寒早就听妹妹于欣梅详细说过当初之事,此刻自然赶忙开口。 “先生放心,舍妹虽然不是什么修行大能,却也是开悟明性之辈,行善累功知恩图报,本就是我们一贯准则,舍妹也绝不敢忘怀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易书元淡淡问了一句,陈寒咬牙继续道。 “只不过舍妹为了不浪费仙丹药力,早已选择闭关,而据我所知,那位老人家.已经过世了.” 易书元微微点头,一只手放下了筷子,饭桌上的残局自有灰勉会收拾,他手中折扇展开,轻轻摇扇悠悠低叹。 “人在与不在并不重要,只看她是否有心了,你倒也无需过于担心,或许令妹缘法就是如此,是上苍所赠,合该她修行有成.” 若是这样就太好了! 陈寒心已经安了一大半,看起来仙尊真的没有怪罪的意思!易书元笑了笑,对于将来的事会如何,他也说不好,只不过不论是从游历红尘见有情众生的故事的角度,还是从修行本心的方向上说,他都觉得不会就此结束。 思索之间,又和陈寒闲聊几句,再看桌面的时候,只能说灰勉不愧是灰勉,大部分盘子都已经“收拾”干净,就是不知道有多少收入了脖子下面。 “好了,饭吃完了,易某也该走了。” 说着易书元提起了那剩下的半壶酒,灰勉也跳上了他的肩头,几步之间走出了这庙舍小屋,陈寒也送了出来。 易书元回头看了一眼,忽然开口道。 “陈道友,可有什么话需要易某替你问问真君?” 陈寒知道易书元的意思,只是感激地行了一礼。 “陈寒不敢有什么奢求,只希望真君不怪罪我的日常疏忽,能在此地修行,已是大福报!” 易书元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提着酒壶朝着庙宇前院走去,很快就离开了真君庙。 陈寒一直送到了庙门前,只不过即便在她眼中,易书元出庙之后也是渐渐迷糊继而消失在了眼前。 天空中,易书元融入风中,带着灰勉飞过登州城,飞向高空,而灰勉爪子上变出一些花生米,边吃边说着话。 “先生,我还以为您要带着半壶酒去祭祀楚航呢!” “那先生我直接去找他不就成了?” “也是哦” 易书元视线看向登州城,灰勉也顺着他的视线望了过去,看到了一些载着物资的车马在城中几家商铺卸货。 灰勉于是就又问了。 “谭元裳这么大本事,当时又这么生气,为什么不干脆撂担子,闹出点乱子让皇帝难受一下?是因为怕皇帝治罪么?” 易书元想了下才开口回答。 “以谭元裳的本事,真想这么做,根本就不会显露痕迹,只能说怒意虽有,但他更明白楚航心愿,也恪守着自己的准则,他真要那么做了,朝廷固然手忙脚乱,但真正苦的还是百姓谭元裳和楚航,都不是这样的人!” 第613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清风送易书元飞过城池,略过岭东西侧的城外,见到了麦凌飞和裴长天相对而立,看这架势显然是要比武。裴长天肃穆而立,拱手向着阿飞行了一礼。 “麦大侠,你能再度接受裴某的无礼挑战,裴某感激不尽,也好叫我知晓,如今的自己同先天高手差距究竟还有多大!” 阿飞回了一礼。 “裴兄放心,我会全力出手的!” 裴长天脸上露出笑容。 “好,有麦大侠这句话,裴长天知足矣!” 阿飞看向四周,看着稍远处的城池,也看着远处官道旁的林地,犹记得当年易先生也在城外指点过他武功,让他明白自己和先天境界的差距。 当然,裴长天是一代武林泰斗,和他比武谈不上指点,不过是满足对方心愿罢了。 “今日过后,麦某不会再过问江湖之事了!” “麦大侠你.” 看着裴长天的表情,阿飞笑了笑,伸出一只手作为起手的邀请。 “请!” “请!” “呜呼.呜呼” 一阵风从阿飞和裴长天身边经过,吹得他们的衣衫猎猎作响,纵然两人的武功冠绝天下,但也已经是两个老人了。 而易书元没有等着看比武的结果,而是随着清风离开了登州,随后扶摇直上,带着摇曳感飞向远方,那也是曾经家的方向。 回望岭东的方向,那是一个曾经轰轰烈烈的地方。 “先生,咱们不看看谁赢么?” 易书元笑了。 “需要看么?” “哦,也是,阿飞怎么可能输嘛!” 易书元笑容不改,倒也不是输不输的事情,只是这一刻纵然已经仙道有成,他却也多少有些多愁善感起来,并不想看到结果。 或许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或许是灰勉自己也有所感触,他趴在易书元肩头同样回望岭东,良久之后感叹一句。 “先生,我之前去找过谭元裳了,当然他不知道,岭东道与河西道的这一次秋收过后,谭元裳也会彻底隐居,不再现身,加上楚航离开人世,还有麦凌飞、段嗣烈、林修、吴明高、两代明君和很多人.” 易书元忍不住打断一下灰勉。 “哎哎哎,有些人可还健在呢!” 灰勉咧了咧嘴,不由埋怨一句。 “先生,您把我酝酿的气氛都给打破了.” 这么说一句后,灰勉停顿片刻,随后又重新带着感怀继续说着。 “哪怕只是到楚航离开这一刻,是不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呢?” 易书元沉默了良久,平静的脸上又带上了淡淡的笑容,点点头又微微摇头。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而且,至少他们的故事是会流传下去的!——次日清晨,月州,元江县。 那个仿佛永远都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西河村,如今也是大变了模样。 易书元回到了这里的时候,若非作为娥江支流的西河没有改道,差点就认不出这地方了。 距离上次离家的时候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易书元犹记得中间他也来过一趟,家乡也没有那么夸张的变化。 而如今呢,整个西河村原本的范围和格局上都有了很大变化,不说范围扩大了许多,就说屋宅的变化吧,到处都是白墙黑瓦的屋子,村中不少道路都铺上了青石板,就连院墙都修得整整齐齐。 西河上更是有几座桥梁。 曾经随处可见的不少茅草屋似乎都不见了,也就原本晒谷场所在还存在很多类似的建筑。 不用说,这一切变化肯定与易家有关,寻常百姓哪有可能牵动这样的格局改动。 而且也不得不说,这种格局变化还颇为美观,从空中看向西河村,以及隐约顺着道路和田野联系在一起的阔南山,就像是一幅画。只不过这幅画再好看,易书元也不太能欣赏,皆因为心中的美好是无物可比的。 之前在空中的时候,易书元就已经看到易家的大宅又变了模样,变得更加恢弘气派,也变得更加陌生,就连地址也不再是原本的那一块。 易书元没有进入村庄,从天空落下之后,就在村外的小路上走着,过了桥梁到了西河的田边,沿着天边路径往前。 西河村的建筑大多在一侧岸边,另一边则多是田野,这一点倒是没有变。 一个小小的村庄,过河的桥却有两座,西河虽然不是很宽,但也不算太窄,这桥自然也有点门道,不算很小,也算是十分特殊了。 一些村人取水用水洗衣淘米皆在对岸,看着隔河一名儒生扇着折扇走过望向这边,也引得不少村人看向他。 不过类似这种儒生来此欣赏的情况并不罕见,村人也不觉奇怪,只是偶尔有人对着那边指指点点低声说笑毕竟阔南山之景远近闻名,还是颇受文人墨客青睐的,而“阔南山脚西河镇”,如今也是小有名气,游阔南山,从西河镇开始最合适不过了。 易书元是能听到有人在议论他是哪来的,是不是月州书院的,又是不是哪里的文人墨客,只是没有任何人认得出他是西河村人。 当然,此刻的易书元并不是当年苍老的模样。 走到第二座桥的时候,易书元脸上露出一些笑容,手中折扇一收,往前一甩已经成了一根细细的鱼竿。 一个带着一顶毡帽,身形略显佝偻的老人从那边石板道路上走来,身旁一位中年家仆亦步亦趋地跟着。 虽然似乎已经不能完全直起腰,但老人的步伐还是比较稳健的,一步步走到河边,顿时有不少河边的人同他打招呼。 “易老太爷!”“老太爷,您老今天出来啊?” “老太爷,今天天气凉爽,我一会钓鱼,您来指点一下啊?” 老人点头笑着,双手背在背后,一步步走向桥边,看看河面,望望河道远方的娥水方向,似乎在想着什么,又似乎有些疑惑自己为什么来这.“阿威,我的鱼竿忘带了.” 一边的家仆便解释一句。 “老太爷,咱们是来散步的。” “哦,散步,散步” 老人顺着台阶往上走,身子骨硬朗的他不需要家仆搀扶,不过到了石桥的中央,老人又看向了水面,回头问了一句。 “阿威,鱼竿带了吗?” “老太爷,咱们是来散步的.我是阿德” “噢噢噢,阿德啊那阿威呢?” 老人疑惑了一句,家仆犹豫一下,再度说起撒了很多次的谎言。 “阿威早两年去孙儿家享福了.” “哦” 老人点了点头,随后视线一转,却忽然见到对岸的桥边不远处,居然有人大清早就在钓鱼了。 老人眯起眼睛瞧去,看不太清楚,但似乎是个儒生的样子。 嘿,说不定是月州来的呢。 老人兴冲冲地走向对岸,虽然“阿威”好像忘了带鱼竿,但是有别人钓鱼,还是得过去瞧瞧,看看他钓了多少! 易书元手持鱼竿,以石块为凳,坐在离桥不远的位置垂钓,眼睛盯着鱼漂似乎是心无旁骛,但方才对岸,以及刚刚桥上的话语,他都听见了。 “唉,你这儒生,钓了多少鱼啊?” 苍老的声音传来,易书元转头望去,身边跟着家仆的老人已经到了跟前,步伐在这等年纪的老人中已经是十分矫健了。 “哦,才钓没一会,根本没上鱼呢!” 老人脸上带着笑容,一步步走到易书元跟前,打量一下一旁的鱼篓,确实一条鱼都没有,他脸上的笑容似乎更灿烂了。 “年轻人,钓鱼需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住气,咱们这的西河连通娥水,经常有老大的鱼往这窜,甚至还有人看到过江猪呢” “嗯,老先生说得是!” 易书元笑笑,眼神深处也流露出几分特殊的情感,而灰勉则是凑近易书元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先生,勇安竟然都认不得您了” 第614章 又一次相陪 虽然在易勇安的记忆中,身为大伯的易书元应该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但易书元此刻的形象其实应该是易家人印象最深刻的了。 即便如此,易勇安还是没有认出来,大伯的样子,甚至大伯的声音,在这个大侄儿的记忆中早已经模糊了。 但易书元不会觉得是易勇安不在乎他这个大伯,人世间真挚的情感他是能感受得到的,更不会忘记当初分别时候的那一刻。 保康父子两,一个情感炙热如火,一个则显得有些含蓄。 灰勉的话语透着一种不可置信的感觉,不过易书元却并未给予太强烈的回应,只是面色如常地看着浮标。 河水带着轻微的波浪,浮漂在水面上起起落落晃动不止,片刻之后水波平稳,浮漂也归于平静。 “不错不错,看得出来你这年轻人做事十分专注!” 易勇安夸赞一句,这儒生坐着钓鱼自有一种安定稳重的感觉,钓鱼人最忌浮躁,而眼前这人就给他一种宁静的感觉。 不知为何,易勇安就是有这种感觉,而这种氛围是很难得的,似乎是昨天才有过,但又好像已经很久没遇上志同道合的钓友了,他甚至想要在边上也一起钓一会。 “老人家过奖了!” 易书元客气一句,易勇安则已经有些手痒了,回头对着身边的家仆说一句。 “阿威啊,把我的渔具给我,今天我陪这位儒生钓一会。” “老太爷,我是阿德,鱼竿咱没带啊.” 家仆耐心解释一句,易勇安挠了挠头。 “噢噢噢,阿德啊,我” 易勇安沉默了一下,忽然开口说了一句令阿德意外的话。 “我认错你很多次了吧?” 易书元侧目看向了侄儿,而面对易勇安视线的阿德也愣了一下,赶忙回答。 “老太爷,也没很多次!” “哦,那你帮我回家去取一下渔具啊,我今天想钓钓鱼” 就仿佛此刻的易勇安记忆好使了不少,他有种感觉,好像家里人已经很久没允许他钓过鱼了,不是昨天才钓过,好像很久以前就没握过竿子了。 一边的家仆十分为难,只能解释一句。 “老太爷,老爷夫人说了,我不能离开您身边半步,出了丁点岔子,小人担待不起啊!” 也是这时候易书元忽然伸手指向自己的一侧,在他指向下方的一刻,一道流光划过,一根枯枝刹那间化为一根鱼竿。 乾坤变化妙运随心,修行历劫走红尘,时至今日,易书元的变化之道不说至臻之境,却也天下无双。 弹指之间的变化已不辨真假,哪怕是化用外物也绝非障眼法可比。 在鱼竿变化完成的时候,易书元也开口了。 “这位老人家,若是不嫌弃的话,我这边还有一根鱼竿,就给伱钓鱼用吧!” “你还有竿子?” 易勇安和一边的阿德都看向易书元手指的所示的方向,果然看到一边还摆着一根鱼竿。 这鱼竿竹质带翠,节节整齐,柄部微微勾手,竿稍略带弯曲,线漂完整融合,鱼钩泛过光泽,就这么安静地摆在地上。 “好竿子,好竿子啊.这借我钓?你不怕弄坏了?” 一边的阿德回过神,则是赶忙朝着眼前的儒生使眼色,但对方就像是没看到一样,让阿德顿时大急。 这书生太不像话了,没见老太爷这么大年纪了,哪能在河边这么坐着,真上鱼了是人钓鱼还是鱼钓人啊,万一栽入河中怎么办?易书元当然看到了阿德在使眼色,但他也不作理会,只是笑着对易勇安道。 “这鱼竿可不容易弄坏,就是真弄坏了又如何,我辈垂钓之士,岂会因噎废食护竿而不用?” “哎哎,是这么个理.好好,我就借你的鱼竿用用,坏了我赔你!” 易勇安说着就走了过来,一边的家仆也不敢真的拦着,易书元伸手将鱼竿拿起来递给易勇安。 易勇安接过鱼竿仔细端详,又顺手微微晃动一下,竿身发出轻轻的“呜呜”呼啸,显然柔韧性极佳,让易勇安显得有些爱不释手。 “好竿子啊,好竿子,炮制这么一根竿子可不容易啊对了,年轻人用的什么饵呢?” 易勇安话音才落,易书元肩头的灰勉瞬间就动了。 “我去刨点蚯蚓!” 只不过灰勉还没来得及窜出去,就被易书元伸手按住,但他的视线则还看着易勇安,随后松开手放开灰勉,伸手指了指地面。 “用的蚯蚓,老人家自取便可。” 易勇安一瞧,就在儒生脚边的土地上,几颗小草旁有一小团蚯蚓在爬动,看这样子似乎是自己从土里钻出来的。 “唉?” 灰勉低头看了一眼,随后抬头看向河对岸,远处的巷口,有一道身影站在那边向着这里拱手行礼。 土地公啊。 易勇安自然是不知道河对岸有个土地公帮忙,他只是笑呵呵看着蚯蚓。 “好好好。” 话语间,易勇安正要弯腰呢,一边的家仆无法,只好主动蹲下取了一条蚯蚓帮老太爷穿钩,随后又去一边搬来一块石头。 易勇安也不客气,直接就在易书元不远处坐下抬起竿子的手微微有些抖,但扬竿的动作却依旧娴熟。 “阿德,帮我看着点瞟啊!” “知道了老太爷!”易书元笑了笑,继续看向自己的鱼漂,而易勇安也安静地坐在他身旁。 灰勉已经重新窜了出去,他在稍远处看着伯侄两的背影,虽然不是在西河河口与娥水交汇之处,但这一幕又仿佛当年的延伸。 诚如易勇安所言,钓鱼很需要耐心,需要沉得住气。 两人这么一坐,直接就是大半个时辰过去,中途倒是换过鱼饵,但除此之外,鱼漂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老太爷——”“阿德——” “老太爷——阿德——” 这会易家有下人出来寻人了,除了叫喊着,还有人向着河边的人询问,自然有人指向对岸,而阿德也在此刻大声回应。 “在这呢——” 这一声喊顿时惹得易勇安不满。 “别喊,把鱼都给吓走了!” 阿德忍不住嘀咕了几声,这刚刚没喊也没见有鱼儿咬钩啊.那边的易家家仆已经跑上了桥,来的是三人,阿德稍稍离开几步,凑上去和人说了起来,边聊还边冲着易书元和老太爷方向指一指。 “怎么钓上鱼了?”“是啊,这么久没回去,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 “唉别提了,遇上个书生在钓鱼,还邀请老太爷一起钓,老太爷这脾气,我哪拦得住啊!” “那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你们回去和二爷说呗.” “还有早点怎么说?” “先回去和二爷讲了再说吧!” 几人商量一阵子,留下两人在易勇安身边,阿德和另一人则匆匆回去易府。 易勇安对这一切都不在意,心无旁骛地看着鱼漂,易书元则只是笑而不语,同样也是静静看着鱼漂。 今天的易府已经不在原来的旧址之上,那边太窄不好扩建,与邻居也挨得太近,现在则是在开阔处令起府邸,占地面积也是原来的好几倍之多。 这会两名仆人匆匆跑到了府上,寻到了刚洗漱完毕的易轩,也就是易阿宝的二儿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将本就不复杂的事情说了个明白。 易轩抚须听着下人的说辞,不由皱起眉头。 “大清早的一个儒生在西河钓鱼?老太爷还和他一起钓?” “是啊二爷,老太爷硬要钓,咱也不好多说,气出病来也不好啊,二爷,是不是.” 阿德犹豫着这么一问,话虽然没说全,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也想让老太爷钓一钓鱼过一过瘾,虽然因为健忘很好糊弄,但老人家已经想了很久了。 易轩皱眉看着阿德。 “那万一有个闪失呢?在哪,带我过去看看!” “唉是!” 这边易家的主事人出来了,另一边的西河上,易书元和易勇安还在端坐钓鱼台,而灰勉已经贴着西河边窜了出去,飞快地冲向娥水所在。 “珠儿——江珠儿——江珠儿快快现身——” 灰勉还没有跑到河口,清脆的声音已经顺着西河的水流传向娥水,更传向了远方娥江水府之中的一栋书阁内,江珠儿“啪~”地一下合上书本,听觉出众的江豚很快听到了灰勉的呼唤。 在灰勉跑到西河口的时候,江珠儿借水神令已然遁至此处。 “哗啦啦”地水声中,江珠儿踏着一道水柱从娥江江面升起,看到灰勉就站在河口岸上,脸上也露出喜色。 “灰勉!什么时候回来的?” 灰勉直接一窜跳向水中,江珠儿一伸手就正好接住了它。 “唉,才到没多久呢,那边有人钓鱼老不上鱼,快,咱们去给他们作弊,你快赶一些大鱼去西河!” “哦” 这种小事江珠儿当然也不会拒绝,随后带着灰勉遁入水中,略一施法,就赶着一群鱼儿涌入西河.只不过当江珠儿和灰勉还没回到西河镇边的时候,易勇安一直盯着的浮漂忽然动了。 先是轻轻晃荡一下,短促的一沉一浮,随后七星漂被整个拖入水中。 “咬钩了!”“老太爷,鱼咬钩了!” 一旁的两个家仆率先开口,脸上露出惊喜,不过毕竟不是时时相伴的阿德,一时间竟然忘了帮忙。 而易勇安则直接提竿而起。 “嘿!” 鱼竿“呜”的一声破风,在一个苍老之人手中被提成优美的满月。 一个易家人小心呵护的老人家,一个原本众人怕他走路都摔着的人,在这一刻展现出了惊人的技艺和力量。 鱼竿不断晃动,老人则身形摆动前后位移,和水中的大鱼角力较量“哎哎哎,老太爷小心啊!”“老太爷,我来帮你!” “躲远点,不要绊着我——哈哈哈哈哈——是条大鱼——” 易勇安此刻完全兴奋起来,双臂颤抖着死死握着竿,而一边的易书元也在看着他。 当江珠儿和灰勉回来的时候,当易轩带着人赶到桥对岸的时候。 那个垂垂老矣的易勇安,也在此刻猛力上扬,鱼竿犹若有了生命,也在此刻配合老人发力向上扭甩,转柔为韧。 “哗啦啦啦.” 一条大鱼,竟然直接被提出水面!这一幕,让河对岸的居民瞠目结舌,让赶到的易轩瞪大了眼睛,也让水中的灰勉吃了一惊! 第615章 归乡已是客 这条大鱼出水惊呆了众人,不过这也是短暂一瞬间的事情,大鱼在出水片刻之后,又“噗通”一声落入了水中。 还是易轩第一个反应了过来,立刻冲上了桥,同时还大喊着。 “你们愣着干嘛,快帮老太爷一把啊!” 而对岸的易勇安则也在大喊。 “快去拿抄网,去拿抄网啊!我快没力气了.” 老人身边的两个家仆立刻就上前帮忙。 一个帮忙稳住鱼竿,另一个也没有回去拿东西,而是一只脚踩入水中,趁着鱼被溜过来,竟然眼疾手快地直接伸手抓住了鱼线,想要把鱼拉过来。 也是这时候,易书元起身来到抓着鱼竿晃动不止的易勇安身边,直接伸手捏住了上端的鱼线微微用力,这才使得下边踩入水中的易府下人能够成功拉过鱼来。 随后那下人另一只手的手指直接勾入鱼鳃,将大鱼提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抓得好,抓得好啊!” 易勇安高兴的大叫起来,那岸上的家仆放下鱼竿,伸手拉了下方的同伴一把,随后将对方连人带鱼一起拉上了岸。 易书元在上头笑着摇了摇头,这家丁也是勇啊,大鱼力气还没卸光,这么去抓鱼线,刚刚那一下就得把手割破。 大鱼被甩在了田边的道上,在地上“啪嗒啪嗒”的颠着,两个下人和易勇安都喘着粗气。 “老太爷,这条鱼可真大,我都差点提不动,您真厉害,居然把它拎出了水啊!”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想当年我和大伯在那娥水边,钓的鱼得用大箩筐来装,让全村人都吃到了我们钓的鱼呢!” 易勇安又一次提及的当年之勇,也是这时候桥上的易轩也终于跑了过来。 “爷爷,您又吹您当年的功绩呢?” “唉,你个小娃娃不懂,不懂!” 易勇安说着揉了揉腰,刚刚发力显然是让他感受到了痛楚和疲惫,不过人在兴头上却不觉得多难受,只是被下人搀扶着坐到了一边的石头上。 “是是是,我不懂” 易轩说着摇了摇头,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还逞强,不过再看看地上还在时不时蹦跶一下的鱼,眼中也不由露出惊叹之色。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大鲤鱼,个头还真不小,看着差不多得有十斤呢。 到了跟前的易轩看向易书元,这儒生身姿挺拔气度不凡,两鬓和后肩头垂下的长发透着花白,眉宇之间也有几分沧桑之色,并不是来时想象中的那种年轻书生。 “这位先生,在下易轩有礼了!还未请教先生尊姓大名?” 易轩是拱手问礼,易书元放下手中的竿子,拱手回了一礼。 “鄙人姓乾,单名一个坤字。” 易轩思索一下,随后露出笑容。 “原来是钱先生,多谢先生借爷爷鱼竿,不过老人家年事已高,不适合再行垂钓之事了,还是” “哎哎,你在那说个什么啊,小孩子家不要管大人的事!刚刚用了好些力气,现在我可饿了,快快去把早点带到这来,我要和这年轻人一起吃,快些快些!” 在一边休息的易勇安开始嚷嚷起来,更是指着大鱼道。 “还有这鱼,也带回去,不不不,抗着到村里转转,有人问了就如实相告啊!” 易书元笑了,一边的易轩摇头叹息但也露出笑容,有的人到老犹如儿童,此刻的易勇安就是如此。 “好好好,就听爷爷的!” 说着易轩又看向易书元。 “钱先生便也在此稍待片刻,不嫌弃的话一起同爷爷吃个早点,难得他如此有兴致,也如此高兴!” 易书元已经重新拿起鱼竿,指了指那边的浮漂道。 “我本就在此钓鱼,自然不会立刻就走。” 易轩点了点头,又吩咐阿德留下照看,这才走向大桥,一同离开的还有提着鱼的下人,既然老人没事,易轩也要回去忙自己的事。 当然,早点会派人送来的。 走到桥上,看着那边又和自己爷爷有说有笑的儒生,易轩也不由露出几分疑惑,今天的爷爷怎么和一个生人如此投机呢? 钱?昆?总觉得,有那么一点面善.易轩走到桥那边时,易书元也看向他的背影,当初他走的时候,易轩这孩子还是个不懂事小屁孩呢,如今也步入中年了。 而在易轩的记忆中,伯太爷一直都是个很老很老的老人,直到易书元离去也是这么个印象,认不出易书元现在的模样也是情理之中。 桥那边,大鱼被下人拎过去,附近居民的惊叹声和夸赞声不绝于耳,不少人刚才可是看到了易勇安提起大鱼的那一幕。 人们惊叹和夸赞的不只是能钓起这么一条大鱼,更是夸赞易老太爷宝刀未老。 易勇安对于这些声音似乎十分受用,这会他正在兴头上,不停和易书元聊着天。 “刚刚是被家里的小兔崽子打岔了,我和伱说啊,当年我和大伯还遇上一条大鱼,大鱼可厉害了,都拖着船跑啊,大伯还不愿意松手,可惜是没能钓上来啊” 一边的阿德只是笑着,虽然听老太爷吹这个牛已经很多次了,但这一两年来很少听到了,今天又听他吹嘘,倒还是挺高兴的。 易勇安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 “你可别不信啊,娥水里面的大鱼可多得是呢,我大伯也不是一般人!” “我信!” “就知道你不信,我跟你说啊,我大伯是”话到这里,易勇安忽然愣了一下。 “你信?” 易书元笑了。 “是啊,我信,我来的时候经过娥水,也看到一条大鱼,说不定还是江猪儿呢。” 易勇安笑容更显开怀,又继续说着当年的事情。 附近的水面之下,江珠儿和灰勉也在听着,灰勉这会是少有的沉默,江珠儿也是眼神微微闪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听了许久,灰勉忽然说了一句。 “易勇安都记不得近日的事了,甚至认不得先生的模样了,可当年的点点滴滴却记得这么清楚,说得都没有什么差错.” 江猪儿抬头,透过水面看向岸上,晃动的水流让那个老人的样貌也微微晃荡着。 “这就是凡人么.” 水下感叹的时候,易勇安又惊呼起来,原来是易书元鱼竿的浮漂动了,易书元一提竿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致重峦(高干)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镇痛
大胆色小子
吃檸 (1v1)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