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短篇〗寡妇陷阱 > 第122章

第122章

一环,在诸多百姓的角度而言,只是整个浅仓县对抗蝗灾的一角。 广袤的田野边,大量柴堆点燃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到天明前,田间地上的蝗虫尸体铺了厚厚一层,各处都是焦香味…… …… 随着蝗灾被渐渐控制住,至少在岭东百姓们眼中,岭东的灾祸终于是过去了。 毕竟风调雨顺了,蝗灾也消解了,虽然确实有不少地方遭了灾,但现在岭东万众一心,去年都熬过来了,相互帮撑着熬过今年是问题不大的。 不过在齐仲斌和一些人眼中,自然还有最后一个祸患没有解决。 登州城,原本的登州衙门官署,如今也兼了振兴司马府,在朝廷还没有任命新的登州知州的情况下,楚航也实质上行使知州的权职。 今天,书案上的楚航又接到了诸多公文,岭东另外几州中,上至州城,下至县镇,各处官员都上报灾情已定,就连被蝗虫吃空的一些地方,也在准备或者已经补种了秋季作物。 几州知州都梳理了今年以来的各种工作内容,希望楚航上奏朝廷,奏报岭东成果。 换而言之,岭东已经扛过去了,各地官员欣喜之余也想要请功了,毕竟谁都知道皇上很看重这块。 不过楚航却迟迟没有写奏章,此刻坐在公案前,也是看完各地公文,再补充一下早已准备好的奏文。 一边的简律同另一名侍卫对视一眼,前者忍不住问道。 “大人,还不上奏朝廷么?皇上一定十分期盼岭东的好消息的!” 楚航摇了摇头。 “再等等,再等一段时日,我怕灾情反复!” 楚航在等什么?他自己或许也说不太清楚,只有模糊中有这么一个感觉,让他清楚灾情并非真的已经结束了。 这时有官差匆匆从外面走到办公的官署外。 “禀告大人,那名天师来了,说,说是……要来向大人借一件东西!” 听着官差有些犹豫的声音,楚航却是心头一动,立刻站了起来。 “走,我们过去!” 楚航一出官署,两位贴身侍卫也一起跟上,那名通报的官差愣了一下,也赶紧跟上。 “哎哎哎,大人,您还没听我说那天师要借什么呢!” 已经留了一小撮胡子的楚航只是笑笑没有说话,步履匆匆的走向衙门外堂,那里一名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等着。 不提兆州瘟疫那会,就是之前灭蝗运动的时候,这名大庸天师也已经照过面了,所以登州衙门这边可以确信,这确实是大庸天师,是得到朝廷承认的。 齐仲斌还没说话,楚航走向那边的时候已经先行拱手问礼。 “天师,楚某已经等候多日了!” 齐仲斌微微诧异,这位岭东振兴司马应该至今还没看过师父留的书吧,这人还真有些特别了。 “看来司马大人已经知道齐某要来了!老夫想借天子剑一用,不知道司马大人敢不敢担这个责呢?” 天子剑一出,如天子亲临,可斩贪官污吏,可诛蝇营狗苟,是比金牌更夸张的信物。 不说借人如果弄丢了如何,也不用看是为什么而借,单就只是借出去都是大罪! 楚航笑了,他这岭东振兴司马在岭东道职权虽大,但不过只是虚职,也自认立了一些功绩,朝中也算是有了靠山,加上皇上圣明,可能是明知故犯的大罪,但皇上怎么着也不可能杀他的,大不了罢官而已。 所以楚航笑得很坦然,他已经明晰真正的为官之道,又怎会在乎其他呢。 “有何不敢,简律!” “属下在!” “请天子剑!” 简律犹豫一下,单膝跪在楚航面前,后者伸手从他背后解下黄绸,取出其中的一柄宝剑,剑鞘雕琢精美,但并无什么宝石镶嵌,在皇帝佩剑之中显得有些朴素,却透着一股厚重感。 楚航将天子剑双手递给齐仲斌。 “老天师,请务必善用!” 齐仲斌接过剑的一刻,只觉得有种手心一沉错觉,这剑有一种特殊的重量,显然不似凡剑! “请大人放心,齐某很快就会将剑还回来!” 双手接剑,转身便走,齐仲斌没有多余的废话,心神好似已经去往摩州。 …… 时年立秋,岭东道摩州境,除了州域内的少数地方,其余各县到处都在下雨。 “哗啦啦啦”的雨声已经持续了一天一夜。 并且摩州的雨极为怪异,时大时小,时而停了又马上开始下。 只不过百姓们并不太过关注这一点,就算留意到了,但天气怪异本就是这两年岭东的常态,雨势的变化反而是最轻微的天象了。 “轰隆隆……”“咔嚓……轰隆隆……” 闪电在天空不断亮起,照亮下方的每一寸大地,仿佛天上有天神眨眼,在查看人间的一切。 大地上有些地方十分诡异,地面被雨淋湿了,却立刻就干燥起来,天空雨云飘来却立刻消散。 并且这种速度非常夸张,而且在不断移动,大概的范围从一村之地到一县之地变化。 齐仲斌背着天子剑,没有再顾忌御法问题,乘着风雨追赶着这一股干枯之气。 “轰隆隆……” 闪电为其照亮天地,大雨为其指引道路…… 追逐致旱妖邪的这一年时间,也是齐仲斌见证整个岭东大地各处灾情和应对的一年。 齐仲斌数十年斩妖除魔行走天下,从来只专注于妖魔,专注于眼前,却没有以小见大,见证过这灾劫之下万民抗争的场面。 这是岭东人的信念,也是齐仲斌此刻心中势要勃发的一股气数。 这种气数不但是齐仲斌一个人的,更是岭东万民的,好似一股强大的压力联合了雨势,将旱灾的气息不断挤压,不断压缩过来,以至于到了不得不汇聚显化的地步。 “轰隆隆——” 闪电再一次照亮大地,天际的云层之上,有白龙和青黑色蛟龙探头,有神光隐现。 “嗷吼——” 一种空洞的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在一条河流之前,枯黄色的气息汇聚成了一个披头散发浑身枯萎的人形。 “嗷吼——” 这是旱灾气息的显化,似尸非尸,似妖非妖。 旱魃! 这是一种传说中的怪物,能导致大旱,却从来没人见过。 这一刻,天际的雨势徒然增大,仿佛天上的神人和蛟龙要将携带的水汽全都倾泻下来! 齐仲斌踏着风雨冲来,反手握住背后的剑柄,心中已经有决死一战的信念。 “铮——” “轰隆隆——” 天子剑出鞘的刹那,天地色变,雷光将一切照得白茫茫一片。 岭东大地上,好似有种种声音传来,其中有众民哭泣,有众民恳求,有众民抗舟的号子声,众民开渠的呼喝声,有众民灭蝗的呐喊声…… 种种气数汇聚,此消彼长,竟然压得现身的旱魃动弹不得。 而这一刻,怒目而视的齐仲斌已经挥剑赶到。 恍惚间,持剑的不只是他这位大庸天师,还有楚航和简律,还有或生或死的岭东万民,还有大庸天子…… “妖孽,你为祸够久了——” “噗——” 天子剑落下,削过旱魃脖颈,一颗头颅冲天而起,也随着身躯一起崩灭…… …… 又是一年处暑,承天府,皇宫御书房内,早朝结束的大庸皇帝已经回到了这里。 今天大朝会,李谦在文武百官面前,宣读了岭东抗灾的最新奏文。 时任岭东振兴司马的楚航在文中表示,岭东各境已经结束旱情,雨水充沛,岭东各处蝗灾也已经结束,妖言惑众之徒也尽数收监,岭东各地的田地要么即将收获,要么已经补种…… 有很多人家已经吃上了自己种的新粮,虽然收成不算太好,却足以扛到来年收粮。 这代表着岭东的灾情,已经彻底结束,朝会以皇帝下旨减免岭东百姓三年赋税后结束,也让此刻回到御书房的他真正能松一口气了。 “陛下,您休息一……” 章良喜端着茶水过来,话到半截却立刻止住了,明明才是上午,不过此刻的皇帝已经趴在御案上睡着了。 御书房的外室内也有一张桌案,这里坐着的是起居郎,属于大庸史官制度下的官员之一。 起居郎的桌案上不但摆着记述皇帝各种事务的书册,也应皇帝要求放着一些史书,甚至有当今未曾完善定论的文字。 有关岭东灾情的记述,太史令已经发文过来请皇帝过目,只是皇帝太累,暂时还放在这边书案上。 岭东大灾当然也有更详细的记述,或者来自民间,或者来自其余地方。 但在史书上,其实岭东大灾也就短短一段话: 承兴十七年,岭东道大水,帝遣钦差李谦统领大局,水止起疫,后发大旱又起蝗灾,帝命司马楚航留治,抗而消之,十八年秋,灾祸止…… 大庸朝野上下运力,岭东大地之上万众一心,惊心动魄轰轰烈烈的治灾过程,也就这么一段话而已。 与之相对的,桌角的史书上,也有百来年前一场大灾: 均盛二十一年,江北饥荒赤地千里,百姓析骨而焚,人相食…… 也是短短一段话,不知包含了多少苦难与泪水! 第307章 又成一炉 经由岭东一事,天庭和龙族的气氛虽然一度十分紧张,至少在末期共同施雨消灾,算是缓和了不少。 旱魃一除,除了岭东大地上的气候慢慢恢复正常,易书元心中也升起一种明悟: 处暑劫过了! 时间已经到了深秋,灾害的气息似乎已经远去,就连朝廷新任命的登州知州都已经赴任到达。 岭东道各州已经收获了灾后的粮食,不少地方还种上了季后作物。 岭东虽然遭受的大灾,但实话说民间很多财富犹在,也早已经同外界通商通渠,如今粮食问题得到很大改善,生产生活的秩序已经步入正轨。 登州城外,重新变得水流充沛的大通河畔,一艘艘大船停靠在这里。 这些船全都是从兆州港开来的,正是当初谭元裳亲自带来的船队,只不过当初带着药品抗完瘟疫之后,谭元裳是回去了,但因为大通河水位的问题,这些大船就一直留在了兆州港。 如今这些船要通过水路绕行的方式回承天府了,而招楚航进京的圣旨也在几天前到达,今日正好乘着这些大船回京,也在路途上舒服一回。 不过此刻的登州港可不只有商船和楚航,还有数不清的登州百姓和官差,更有不少临近县的百姓自发前来。 虽然只是短短一年时间,但岭东百姓经历了太多,跟随楚航的岭东汉子们也见证了太多。 楚航要登船,已经到了需要官差“护送”的地步,人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别。 “楚大人,您一定要回登州啊!”“楚大人别忘了登州的父老啊!” “还有我们耘州!”“兆州也有人在这呢!” “楚大人,这是自家鸡下的蛋,您带着……” 一个个父老乡亲纷纷来送别,当初李谦走的时候也有百姓送别,但当时岭东还没脱离困境,而此刻楚航离开,百姓已经将码头围得水泄不通。 “楚大人,咱们一起通过河道——”“楚大人,咱们挖过水渠——” 楚航一边走一边同人问候,眼中已经热泪盈眶。 有汉子没怎么叫,但当楚航视线扫来,很多人都拍拍自己右肩,一起扛过重担,一起拉过纤…… 等楚航上了船,还有百姓不断呼喊。 “楚大人,您一定要再来登州当官啊——”“来我们耘州——” “岭东不分家,来哪都一样!” 楚航已经说不出话来,这就是他当官的意义,面对此情此景,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站在船上,向着登州和少量外州百姓躬身拱手,也向着新到任的登州知州拱手。 新到任的登州知州也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官员,此时也面对楚航恭敬行礼,心中也深受感触,为官者当如是! …… 易书元则有了相对的悠闲时间,终于得空回归自己的爱好,能够说书了。 说的是什么书呢?自然是发生在岭东大地上,又牵扯到整个大庸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说书的过程中,还有受过易书元治疗而康复的人来捧场,也被其中一些人认出来过,闹出了一些趣事。 不过易书元对自己说书的实力还是十分有自信的,也不出易书元所料,《治灾记》中包含治水、抗疫、灭蝗、抗旱等篇章。 而每一个篇章都前后相关,除了朝廷的种种作为,除了岭东人民万众一心的抗灾过程,更有神话故事串联其中。 治水篇之前是恶蛟兴风作浪,治水和抗疫篇中间有天神斩龙,灭蝗篇有众侠除蝗妖,抗旱篇有天师斩旱魃…… 此书由易书元之口说出,很快在岭东大地上传播开来,这就是岭东人经历过的事情,书中很多可歌可泣的情节也让不少岭东人深有感触。 耘州城内一家酒楼的一楼处,易书元一阵口若悬河之后,各种风雨天象已经被他模拟得惟妙惟肖。 “因为我朝上下万众一心,岭东万民众志成城,人道之势令那旱魃动弹不得,正如当初岭东司马在河道上提着纤绳所喊,人定胜天!” 易书元的旁白之音此刻也显得浩荡。 “只听那老天师怒喝一声:” 这一刻,折扇遮面,诸多听众都明白说书先生又要施展口技了,此时易书元声音再变,竟然变得和齐仲斌一般无二,或者说和当时的齐仲斌相差无几,声音如雷而起。 “妖孽,你为祸够久了——” 这声音中气十足,震得酒楼内外听书之人心潮澎湃! “只见老天师手握天子剑斩落,那凶灾之妖旱魃身首分离,化为一片灾气彻底溃散啊……” 听书的百姓一个个都攥紧了拳头。 “杀得好啊!”“终于把那妖孽除了!” “嘘,别影响先生说书……”“噢噢……” …… 这最后一个篇章很快结束了,以岭东百姓送别振兴司马为结局,也为这一部《治灾记》画上句号。 听书之人无不意犹未尽,而易书元已经起身拱手谢客了! 过了一段时间,听书人和食客都已经缓和下来,酒楼内外也不再拥挤。 易书元在酒楼掌柜和伙计乃至诸多食客的问候声中,摇着折扇慢慢从酒楼中走了出来。 酒楼大门对面的街道上,齐仲斌早已等候多时,此刻见易书元出来,立刻恭敬地躬身行礼。 “弟子拜见师父!” 易书元快步走了过去,收拢折扇托起齐仲斌的手,并摇着头白了他一眼。 “这么多人呢,指不定就有认得你的,我现在是个说书先生,可不是什么大庸天师的仙人师父!” 说着,易书元已经顺着街道走了过去,齐仲斌笑了笑就赶紧跟上,而灰勉早已经化为一道灰光回到了易书元的肩头。 “先生,齐小子可以凝结仙炉了吧?” 易书元回头看了看跟随着的齐仲斌,笑了笑道。 “能不能凝结仙炉,他自己应该最清楚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在常人视线中的存在感也逐渐变得越来越低,直至很多人都会忽略掉他们的存在。 抗灾结束不到两个月,这耘州城内虽依然处处有翻修,各地在建房,但一些主要的街道上已经车水马龙,多得是拉货进货的商贩,多得是进城卖菜的百姓。 只要有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人间的恢复能力还是很强的。 “仲斌。” 听到师父呼唤,齐仲斌赶紧上前几步,到了易书元身旁。 “师父,弟子在!” “想好去哪边凝结仙炉了吗?为师送你过去!” “回师父,什么地方都可以!” 哎呦,老小伙子很自信啊! 易书元望了齐仲斌一眼,后者脸上神色较为平静。 如今的齐仲斌不但对自己看得更清晰了,也对人间看得更清晰了,更如楚航对“官”之一字的体会一样,对“天师”二字有了深刻的体会。 “那咱们就去茗州的娘娘庙里面凝结仙炉怎么样?” “呃,师父……”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易书元玩笑一句之后,大笑着右手一抖,折扇“刺啦~”一下应声而开。 “呜呼……呜呼……” 随着易书元再次轻摇折扇,一阵清风在街头生出,带着他和齐仲斌缓缓离地,向着远方天空飞去…… 自认作为一个还算称职的师父,易书元哪怕曾经是让齐仲斌以记名弟子的身份入门的,但在传授仙道上因材施教,在对待弟子的心态上一视同仁,当然也不可能亏待齐仲斌。 一阵清风起,易书元带着齐仲斌一起远游,不但飞出了耘州飞出了岭东,更在之后飞出了大庸,经过诸多大地山河,直至飞到了一处风景秀丽的陌生之地。 下方是一片大山,在这其他地方都已经逐渐被枯黄所覆盖的时节,这里依然青山不改红花处处,景色美如画卷,哪怕远方似乎有一座好似倒塌断裂的山峦…… 天上的风中,易书元用折扇指向下方道。 “仲斌,这里是天斗山!” 天斗山! “原来这里就是天斗山!” “走吧……” 易书元带着齐仲斌落向下方山头,虽然在其他地方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在这灵秀之地,也能让齐仲斌没有别的外在顾忌。 齐仲斌作为易书元的弟子,自然得到了足够的礼遇,天斗山山神前来拜见,君侯萧勇同样露面结识。 一日之后,天斗山断峰之上,齐仲斌盘腿坐下闭目凝神。 此时此刻,周围空无一人,既无山神和那魁梧汉子,也无易书元和灰勉,只有齐仲斌自己。 易书元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仲斌,此番灾劫,洪为水,旱为火,治水抗旱便是你降服身中意境水火,转化阴阳之契机……” 最后的提点声后,齐仲斌心中明悟,已经渐渐入了静定之中。 洪为水,旱为火,水火汹涌,但凡人齐心合力亦能战而胜之,仙道之中执此心念则拨开云雾见青山…… 这一刻,齐仲斌意境山河变得无比清晰和真实起来,天地之间水火现,波涛汹涌烈日炎炎…… “轰隆隆……” 天斗山上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 易书元和老藤头以及萧勇站在远方山脊上,他只是平静看着那断峰,也平静看向天空,先过劫后成炉,区区雷霆是惊骇不到齐仲斌的。 上一次石生结成仙炉的动静之所以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易书元炼宝,而此刻齐仲斌结成仙炉,除了天空雷声大作,倒是连雨都没有下。 “咔嚓——轰隆隆——” 闪电不停在天际显现,而天斗山中的灵气也在不断汇聚,并且变得极为活跃。 某一刻,断峰之处猛然一震,好似有无声之雷爆开,震向四面八方,也震向天地。 那密集的雷霆和乌云也渐渐散了。 易书元脸上露出笑容,老藤头神色也变得轻松,而萧勇见他们两人的表情便也知道了结果。 “成了!” 第308章 开炉宝成,天罡有隐 这一刻,在齐仲斌的意境山河之中,一座浮现水火之纹和星斗之光的道化仙炉缓缓落下。 “轰隆——”一声,仙炉落在最高的山巅,大地山川震动,世界色彩斑斓…… 这一刻,意境之中的特殊灵气形成旋风,大量汇入丹炉,一股股丹气转化,一缕缕仙道法力升腾…… 坐在断峰山腰上的齐仲斌身体缓缓悬浮而起,身上也自然而然升起一股仙灵之气。 他睁开眼睛,世界仿佛已经不同,细看又仿佛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以心神感应之下,眼中多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灵气的变化也更加清晰,甚至能从山中鸟鸣声里听出喜怒…… 齐仲斌知道,自己终于是仙道中人了! 无需刻意掐诀施法,只念动之间,周身柔风随心而动,托举身体好似在微波中荡漾,如此轻柔,如此惬意,这就是仙人施法么…… 术士的法在真正的仙人眼中果然如同儿戏啊! 随后齐仲斌看向天空,见到易书元三人踏着风飞来,立刻从盘坐悬浮状态伸直双腿站稳,带着几分激动几分感慨又几分恍惚之色向易书元行礼。 “师父,弟子道化仙炉已成,没有辱没您老人家的脸面,终于铸成仙基了!” 易书元看着齐仲斌,脸上也带着欣慰。 “蹉跎人生近百载,而今方是道中人,求道得道都是功不脱自身!” “哈哈哈哈,齐小子,你终于成了!” 齐仲斌抬起头看向易书元,带着期盼的神色,又问了一句。 “师父,我可够资格做您的亲传弟子?” 老小伙子都是仙人了,却还挺在意这个的,易书元露出笑容,他肩头的灰勉更是直接跳到了齐仲斌的肩上,用尾巴扫了扫他的耳朵。 “齐小子还在意这个,其实在先生这边,你早就是了!对吧先生?” 灰勉这句话既是出于对易书元的了解,也算是在帮齐仲斌一把,易书元心中回想当初,思绪延伸至此刻,也缓缓点了点头。 对于这位弟子的考查其实早就够了。 齐仲斌的脸上露出一些激动,眼神深处隐含泪光,只是如今纵然老态,泪光也不再混浊。 他本就没有收起施礼的手,此刻更是下跪在地向易书元连连叩首。 “多谢恩师,多谢恩师!” 易书元不闪不躲,受了齐仲斌这跪地九叩,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对齐仲斌而言这很重要。 “起来吧。” “是!” 齐仲斌长出一口气,缓缓起身,心态也逐渐平和下来。 直到此刻,萧勇和老藤头这才拱手向齐仲斌祝贺。 “小神恭喜齐仙长铸就道化仙炉,恭贺齐仙长得易先生收为亲传弟子,从此仙道之中亦非庸碌之辈!” 老藤头心中也是感慨不已,他不知道所谓成就道化仙炉的仙基有多难,但清楚能让易先生收为弟子肯定是很不容易的。 “齐仙长,萧某恭喜了!” 萧勇不习惯说太多细腻的话,虽是简单一句恭喜,但真挚的神色已经表明在脸上。 “多谢山神大人,多谢君侯!” 一边的易书元笑容不改,他知道一会这肯定还会兴奋一下。 这一刻,易书元折扇展开往前方一抖,顿时有一道火色华光飞出,落到了这段峰半山腰上。 “轰隆——” 一尊巨大的丹炉落下,三足落地发出一阵轰鸣。 霎时间,一股浓烈的火力扩散开来,不是寻常身体感受的高温,而是一种心神上的感觉。 炉洞烈火不止,炉身更有日月星辰汇聚,散发着一阵阵隐晦的华光,更为奇特的是,这丹炉的顶端居然还立着一只大葫芦,不仔细看简直以为是丹炉的一部分。 老藤头和萧勇都明白,这应该是易先生炼制仙丹的丹炉了,而齐仲斌更是早已经从灰勉那听过这丹炉的名头。 “斗转乾坤炉……师父……” 齐仲斌已经有预感了,声音期待中带着忐忑,易书元看了他一眼,带着玩笑的神色问了一句。 “猜猜你的法宝会是什么?” 猜,齐仲斌心中闪过无数念头。 看着炉火熊熊不断变化,看着周围灵气好似都被炉火所牵动,犹如一呼一吸潮涨潮落,仿佛有千般变化在炉中呈现,让齐仲斌亢奋之余心绪难定。 一边的萧勇仿佛更加兴奋。 “我来猜,我猜一定是把开山大刀,或者劈山大斧,这刀斧下去,势大力沉一定威武!嗯,或者是一把方天画戟,或者是浑天精钢棍,亦或者是长柄八角金锤,啧啧,样样威武不凡!” 齐仲斌忍不住看了身旁这魁梧的汉子一眼,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站在他肩头的灰勉则一脸鄙夷地看着汉子。 “灰道友,我说的不对么?” “你这家伙,法宝也得看谁用,你想想齐小子拿个方天画戟或者八角金锤的样子看看?” 萧勇思虑片刻,脑海中浮现一个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人,手持一柄硕大的八角金锤…… “也,也蛮威武的嘛……” “轰隆隆……” 雷声打断了萧勇的嘀咕声,不知何时,刚刚云雾才散了没多久的天空,此刻又已经乌云密布。 不过易书元并不在意这些,炉中之宝共度处暑劫而生,应齐仲斌之道而育,现世早已经是定数。 而易书元和齐仲斌都已经盯着炉火的变化,二者心中几乎同时升起一种明悟,知道时机已到。 随着易书元折扇向上一挥,丹炉的顶盖向着斜侧飞起。 “轰——” 炸裂般的火光将天际的乌云全都映成了一片红霞,那天空的云彩和闪电反而好似成了为法宝出世而庆贺的祥云。 一道宝光在火光之后冲天而起,直至升上高天穿破云霄。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 无数闪电划过宝光,无尽雷霆浇灌其上,令站在下方的众人几乎都看不清宝光中的事物。 不过易书元却能看清,齐仲斌虽看不真切,却已经同天上宝物有所感应。 在雷霆之中,那原本金亮的颜色渐渐变化,变得更加晦暗,变得更加厚重…… “嗡嗡嗡嗡……” 一种沉重的声音在天空响起,声音好似重磨转动,又带着金属声色。 随后宝光缓缓落下,最终竖立悬浮于易书元身前。 这宝物通体乌金色有柄无刃,柄尖首平,长而四棱,护锷之外分成七截,尖端略细上方略粗,每一截都在微微旋转,发出一阵阵厚重的声音…… 这宝物一看就十分了不得,齐仲斌看得失神,灰勉看得激动,老藤头神色略呆。 而萧勇则看得手脚皆痒! 汉子一眼就看出这宝物兼具了厚重和齐仲斌的独特气息,比他刚刚所猜的一切东西都更胜一层。 作为喜欢拳脚更研究过人间武学的汉子,他当然明白,这是一柄锏,或者说鞭! 对于众人的反应,易书元甚为满意,这宝物可是费了一番心血的! “此宝名曰:天罡锏,应北斗之数,若能善用则威势无双,仲斌,它是你的了!” 易书元话音落下,天罡锏立刻飞到了齐仲斌面前,后者怀着激动的心情,伸手轻轻握住了柄,一股心念相随的感觉油然而生。 “多谢,师父赐宝!” 齐仲斌双手托着宝物,向着易书元弯腰行礼,起身之后,一双眼睛再也离不开手中的宝物了。 天罡锏,天罡锏! 灰勉瞪大了眼睛,虽然只是一件,但这宝物看着绝不比乾坤圈和风火轮差,要是终有一天我修成了,先生也会送我宝物么? 另一边,易书元瞥了一眼天空云头,再低头看向丹炉中的火焰,随后丹炉也缓缓合上,随后化为一道火光重新飞入了折扇之中,漫天红霞也重新归于乌云厚重。 萧勇在一边眼巴巴地看着,这天罡锏他也很想要啊,唉! 不过汉子也有自知之明,他受易先生恩惠颇深,不光是他,更是让老藤头得以获得山神之位,整个天斗山都受益于先生。 所以心态还是要放平稳,毕竟没什么资格再奢求,或许将来还是有机会的。 “恭喜齐仙长获得至宝啊!” 老藤头笑呵呵的声音响起,也让汉子清醒了过来,也一同恭贺。 “易先生,事情已了,秋日正好,天斗山处处瓜果成熟,我等正好享用一番!” “好哦!” 灰勉的叫声最尖锐也最兴奋,提到吃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压一压! 天空云头的高处,一道神光也在此刻缓缓退去,这是有巡游天神经过,因风雷动静而被吸引过来,却没想到见证了天罡锏的出世。 刚刚那宝物穿破云头的时候,显然吓了天神一跳,其周身气数恍若无光之雷,仅仅飞天而起就搅动风云,显然十分不凡! 不过想到既然是易道子赐予弟子的宝物,天神心中又有种“那确实也是应该如此”的念头。 第309章 总算尝到味了 天斗山一处难得的好地方,又有诸多奇花异草,易书元正好借此地再尝试炼一炼丹。 只可惜炼仙丹也不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曾经在阔南山上靠着黄宏川、老松和易书元三人之力,相互印证之下凑出了一炉养元丹的基础。 而今在奇花异草遍地的天斗山,合适的丹材似乎很多,但真正能聚成一炉的却少之又少。 在易书元的推算中,只觉得气路不正,不但是炼丹的气路不正,也是自己身中的气路不正。 处暑劫造成的损伤终于还是暴露了出来,而这事易书元也需要慎重对待。 既如此,用上次还剩下的一点丹材,辅以天斗山之物,再次开炉炼丹也成了十分必要的事情。 并且此番所用的时间也比之前要更长。 从深秋之刻开始,易书元在断峰窟外炼丹,到天斗山各处有不少草木枯黄落叶,这一炉丹药也还没有炼成,这已经算是天斗山的严冬了。 但这并非单纯炼丹的过程,丹炉炼丹只是表象之一,易书元坐在斗转乾坤炉前,炼丹的过程也是自我疗伤的过程,这才是内里之象。 这段时间,易书元一直不离开丹炉身边,倒是齐

相关推荐: 烈驹[重生]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致重峦(高干)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镇痛   大胆色小子   吃檸 (1v1)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