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就这么定下了,文家众人得知文修易弄了五间,倒也没说什么,就是邱蓉蓉那边知道他们都弄了码头的铺子,急的不行,拿着银子就去找陈县令了。 人脉不管用,她就拿钱砸,果然也拿到了五间铺子,原本她还想多弄几间,但是巧燕说了,文家和邱先生他们都只弄了五间,她若是弄的太多,反而不好。 邱蓉蓉这才作罢。 这铺子还没到手呢,邱蓉蓉就找文瑶来了。 一段时间没到文家来,邱蓉蓉看着文家的变化,到处都是惊奇,墙角的向日葵已经长起来了,开了黄色的小花很是漂亮。 文瑶给她介绍,这叫向日葵,向着太阳而开的花。 这简单的介绍便让邱蓉蓉喜欢上了这个自己从来没见过的花。 文瑶又带她去后院看了辣椒和番茄,如今都开花了,一个个的长得很是精神。 邱蓉蓉很是好奇,这边看看那边看看的。 “这我好像在哪见过。”邱蓉蓉指着辣椒说道。 文瑶忽然想起之前关于辣椒被人们当成观赏花养的事,便问了一句:“是不是结的红色的果子。” 邱蓉蓉恍然大悟:“哎呀,对,我就说我在哪见过呢,就是这个,结的果子红红的,还不能吃,我之前在家里见过,因为不能吃,就留了几颗种着玩,毕竟结的红色的果子看着还怪喜庆的。” 说着还伸手去戳了戳辣椒上开的小白花,小小的还怪可爱。 文瑶嘴角抽了抽,料到了这个回答,便笑着道:“那是那些人不懂吃,这可是好东西,比茱萸更好的调味料,有了这个,能做的菜那可多了去了了。”最重要的,能做火锅啊! 啊,她好想吃火锅。 但是辣椒没长出来之前,火锅底料是不能拿出来用了。 邱蓉蓉又去看番茄,不过没看出什么来,但是听文瑶说这是一种能当水果吃也能当蔬菜的东西,也充满了好奇,恨不得这日子赶紧过去,让他们现在就能长成。 参观完了院子里的,文瑶又领着她去看了鱼塘和鸭棚,鱼塘里的鱼苗已经在鲁家人来了之后第一时间买了放进去了,现在都是鲁丰带着鲁家兄弟俩在照顾。 文修易这段时间醉心钻研养鱼的知识,狠狠地和鲁家几口分享了一波,将鲁家人弄的那叫一个郁闷。 老爷自己都这么擅长养鱼,怎么还说自己不会养鱼。 文修易当然不会跟他们说自己只会纸上谈兵,把养鱼的事情丢给鲁丰和两个儿子,就拍拍屁股不管了。 “小姐。”鲁丰正撑着船在鱼塘里干活,看见文瑶带着个夫人过来,便停下来行礼。 文瑶探头探脑:“鲁伯,鱼长大了吗?” 一句话俨然一个天真的小姑娘,将邱蓉蓉和鲁丰都逗笑了,鲁丰笑着回道:“小姐,这鱼苗才放下去几天,哪长得那么快。” 嗐,文瑶有些可惜,这空间也不给个灵泉什么的,也让她像那些金手指女主一样,养的东西刷刷刷的就长大了。 “你要想吃鱼,我让人从庄子上给你送几条。”邱蓉蓉见小姑娘似乎很失落,便说了一句。 文瑶哪里是为了这个啊,但有鱼吃她还是不会拒绝的:“那就谢谢姐姐了。” “小馋猫。”邱蓉蓉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子,看了一眼鸭棚那边,还挺远。 “姐姐,那边就不去了吧。”文瑶看了一眼邱蓉蓉这昂贵的衣裙,觉得那些鸭子不太配让她去看。 邱蓉蓉也知道鸭棚的杀伤力,毕竟文瑶在她面前可不止吐槽过一次了。 “那走吧,诶?那边那是?”邱蓉蓉看到了远处的水车。 文瑶解释:“那个啊,我爹弄的水车,之前挖池塘的时候,这边地势比河道高不少,要是挖水渠的话恐怕得挖很深,我爹怕村里有人掉下去,就弄了这么个水车,把河道的水引过来。” 邱蓉蓉远远地看着。 “好像挺好用?我看他们浇地也是从水车底下打水。” 文瑶点头:“嗯,现在村里附近的地都从我家这打水,近,方便。” “这图纸是文叔自己弄的?”邱蓉蓉看向文瑶。 文瑶挑眉:“姐姐想要?” 邱蓉蓉也不客气:“想。”她那个庄子,好像也离河道挺远,要是有这个岂不是就能把水引到庄子来了。 “行,一会回去就找我爹要去。” 两人重新回到文家,还让人把在地里干活的文修易给找回来了,一听邱蓉蓉要水车的图纸,文修易二话不说就去书房给她拿了,把图纸给她了还不忘说了一句:“码头那边有个张木匠,我家这水车就是他做的,你可以请他来帮忙,熟练工总比重新摸索强。” 对邱蓉蓉,文修易也是当做晚辈看的,说话也就没有那么客气。 “谢谢文叔,我知道了。” 文修易惦记他那地里的东西,又走了。 邱蓉蓉满是好奇:“文叔不是秀才吗?可是我看他好像更喜欢待在地里。” 种地摆摊,总之就没有一件事是跟文人墨客有关的。 文瑶能咋说,能说文教授上辈子跟土地和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只能胡扯:“可能我爹顿悟了吧。”还俏皮的双手合十了一下,惹得邱蓉蓉咯咯咯笑个不停。 笑够了邱蓉蓉才说道:“不过,我瞧着你们家地里这些粮食,比我那庄子上的长得好太多了,回头我让庄子里的人来跟文叔取取经。” 文瑶偷笑,那可真是取经到专家身上了,要知道,以前想请文教授他们的人可太多了。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才说到码头的铺子。 “你让文叔弄了五间铺子,打算做点啥?” 文瑶这还真的没想好,只有个大概的想法,她准备在码头开间杂货铺,那里人来人往,船来船往的,就算将来自己想从空间里拿出什么来用,也能有个由头可以扯。 另外就是等辣椒种出来,那可就是火锅的天下了。 谁能拒绝一顿火锅?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情。 “码头那样的地方,不是吃的就是用的,杂货铺肯定是要开一个的,南北杂货,那码头可不就是个现成的中转站?至于其他的,等我这些东西都种出来了,有大用,姐姐就等着赚个满盆钵吧。” 文瑶卖了个关子,实在是这个时候要跟邱蓉蓉说火锅,那她肯定会一直惦记。 哎,辣椒啊辣椒,你到底什么时候长大啊,她明明已经买了最好的早熟品种的种子了,怎么感觉还是长得这么慢呢。 第167章 还有办法补救吗? 这段时间码头整改,文农也不能去摆摊了,就在家里跟着干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里的麦子也都大概能看出来长相了,然后就有人发现了问题,文家的麦子,比其他人家的麦子,要粗壮的多,长势也比其他人家的要好。 不止是文家,当初跟着文家一起换法子种地的那几家,地里的麦子都长得比其他家的好。 这一发现让人们终于回过神来,文家之前,好像真的不是在乱来。 文老汉现在每天出门都会被人给堵在地里,询问自家的地还有没有补救的余地。 文老汉哪知道有没有,当初他听了儿子的话也是冒着赌一赌的念头,谁知道大儿子的办法真的可行。 结果现在都跑来问他,他哪懂嘛。 甚至有些人还天天跑到文家的地里去研究文家的麦子,看文修竹他们平时都是怎么伺候地的,除了地里的草除的比他们的干净,其他的也没什么区别啊。 有人就学着也给自家的地里除草,除的一根都没有,也没见有什么效果。 实际上,文家的地里没草,纯粹是整天守着那几块地的几个人闲的。 这天,文老汉实在是被围的恼了,主要是怕这些人把他地里的庄稼都给嚯嚯了,虽然啥也没干就蹲在旁边瞧,可这样也瞧的人瘆得慌。 “行了行了,我回家问问老大,问问他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但是我不保证能行啊,你们别嚯嚯我家这些庄稼了,该干嘛干嘛去,别在我家地里待着了。”若是从前,文老汉肯定很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但是现在,他的地他的粮,都比这重要。 结果文老汉把这事跟文修易一说,文修易的眉头就拧了起来。 “这粮食的产量除了跟地质有关系,跟苗的间距也是有关系的,爹,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坚持让你们把一些密集的苗拔掉一些,另外那些长的不好的歪瓜裂枣也直接去掉的原因,这样剩下的苗才能吸收足够的营养,长的更好。 现在麦子都快结穗了,再挽救怕是难了。” 文老汉当了一辈子的农民,自然是希望大家的粮食都能增产的,当即问道:“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文修易犹豫了一会,看了那边和罗氏学做鞋子的文瑶一眼又收回视线,道:“其实,也不算一点办法没有吧。” “怎么做,你说,我再跟他们说去,反正方法告诉他们了,干不干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省的他们天天上咱家地里来蹲着。”文老汉道。 文修易:“跟我们家一样,把那些歪瓜裂枣的苗去掉,然后追肥。” 文老汉张了张嘴,半天才说道:“可,咱家之前光沤肥就沤了一个月,这要是再等一个月,麦子都抽穗了,那时候再上肥,还有用吗?” 文修易想,那时候肯定是没用了啊,要追就得趁现在,至少还能补救一点点。 “这个,用咱们家那个肥肯定是不行的,得另外想办法,爹,让我想想吧,我想到好的办法跟你说。” 听文修易这么说,文老汉也不催他了,又问了一下地里的土豆和红薯什么时候能收,这才准备回去。 等把老宅众人送走了,文修易给儿子闺女使了个眼色,就钻进了自己的书房。 文瑶和文俊分别把两个姐妹和三希望忽悠回自己的屋,就跟着进了书房。 “我们文教授这是咋滴了,这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苍蝇了。”文瑶一进门就打趣。 文俊看了看文修易,给他倒了杯茶:“爹,咋了?遇到麻烦了?” 文修易喝了一口茶,这才叹了口气,把村子里现在的情况说了。 文瑶一脸无语:“当初爹可是掏心掏肺的教,都不愿意听,现在看咱家的粮食长得好了,又开始急了。” 文修易也道:“哎,当时我那样,谁敢听啊,也就你爷他们敢跟在咱们后面赌一赌,我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的。” 文瑶一摊手:“爹,我和我哥又不会种地,我们能商量啥。” 文修易也不语,就这么看着文瑶。 过了半天,文瑶反应过来,指了指自己:“爹,你不会是想……” 文修易点点头。 文瑶:“……” “行吧,那来路您咋解释,而且,这么多地呢,得要多少化肥啊。”她就知道,文教授就是见不得这些人间疾苦。 文修易看了看两人,道:“我就是喊你们来商量这事儿,你们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又能拿出来,又不会让人起疑的。” 他看向文瑶,又道:“你好好想想,原书剧情里,女主都是咋把东西拿出来用的。” 文瑶仔细回忆了一下,说实话,这段时间的安逸
相关推荐: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和徐医生闪婚后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他是斯文糙汉
毒瘤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壮汉夫郎太宠我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