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几倍不止。 罗氏带着两个儿媳妇也开始下地帮忙,文修易一边扶着犁一边喊:“娘,麦秆都别乱扔啊,全部堆到一起,还有用。” 罗氏本想骂他两句,但是看到大黄和曲辕犁,数落他的话就咽回了肚子里,和两个儿媳妇一起,把翻出来的麦秆根子全都堆到了一处。 至于干什么用,罗氏也没问,老大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干就完了。 有了大黄的加入,他们干活的效率变高了,人也变轻松了,才一上午的时间就收拾了一亩多地,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文老汉生怕给大黄累坏了,隔一会就弄点水给他喝,要么就是弄点干草给他吃吃。 但是大黄那脑袋,总是时不时的往文瑶的方向扭,文老汉也看不出来什么,只当它是不适应,乱动。 既然现在干活省力了,罗氏也没必要一直待在地里,干了一会就丢下老头子和儿子儿媳妇跟几个大孙子,把孙女和小孙子直接领回家了。 家里还在盖房子呢,真是哪里都离不了人。 文家旁边的地也是有人在干活的,才一天的时间,文家那头大黄牛拉着犁干活倍儿快的消息就传遍了古桐村。 到了下午的时候,文家田坎上站满了来观摩的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大家都被这效率给震惊到了,就连村长都来了。 毕竟,原来只有他家一家有牛,现在文家也有了,他家的那股子优越感一下就没了。 再一看,人家文家的犁,犁地都比他们家的快,一路上他都听见好几个人说要找文家借牛和犁了。 “文大叔,忙着呢啊?”村长站在田坎上扬声喊了一声。 文老汉只能停了下来,文修易也抬起了头。 文老汉低头小声和他嘀咕:“肯定是瞧见咱家买牛了,急了。” 在抬头时,脸上已经带上了客气的笑容。 “是村长啊,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啊,你看这地里埋汰着呢,我就不过去了,啥事儿啊?”文老汉也没动,就站在地里跟他说话。 村长看看他家的犁,确实跟自己家的不一样,本想问问他们这是怎么弄的,但是这会这么多人呢,他怎么好意思开口? 想了一下,村长道:“没什么事,就是听说你们家做出来的这个犁怪好用的,过来看看。” 文老汉脸上那得意的劲儿哦,比之前文修易考上秀才还要明显。 “嗐,你说这个啊,咱家老大自己捣鼓出来的,这不是才找了木匠做出来,下地试试好不好使嘛,不过用起来确实挺不错,你瞧这地,翻的多好。”文老汉手一伸,指着自己身后的地,大有你看看大哥打下的江山的范儿。 村长旁边有村民,见状就开口道:“村长,他家这个犁确实不错啊,你看翻的又深又快的,要不你问问文大叔这咋做的,给你家那个也换了吧。” 这人没说的是,可比你家的那个好用多了啊。 村长看了他一眼,他倒是想啊,但是文老汉刚才说了,这东西是文修易做出来的,万一人家不答应怎么办? 想到这里,村长的眉头蹙了蹙,这些年因为他家有牛,村里谁家实在是忙不过来了总是会来借,给点租金或者给点粮食,他也是能帮的就帮。 人啊,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这几亩地活着,现在有了更先进的东西,他自然也想弄一个,只是他到底是村长,这口还真的不好开啊,万一文家人说他贪图他们家东西咋办?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文老汉还得意呢,文修易就直起腰开口道:“村长要不要下来试试。” 村长一听,直接就下地了。 文老汉连阻止都来不及。 到了旁边,文修易亲自教村长怎么用,然后就站在旁边指挥。 “爹,你牵着大黄继续吧。” 文老汉悄咪咪的瞪了儿子一眼,认命的牵着大黄继续走,大黄也争气,许是被人围观了,干起活来那叫一个卖力。 村长就走在后面,手扶着曲辕犁,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个和他们家直辕犁的区别,喜色溢于言表。 “确实省力多了。”村长一边说一边摸着手下的犁。 文修易笑了笑,道:“确实,这叫曲辕犁,比咱们之前用的直辕犁省力,而且深度也比那个深。” “不错,真不错。”村长爱不释手,想换,可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帮着干了一会活儿,村长才问道:“文老弟,这是你做的啊?” 文修易摆摆手:“我哪有那本事,就是画了张图,改良了一下,请人做的,村长要是想换的话,可以去码头我家摊子旁边有个张家木匠摊。” 第97章 我要沤肥 文老汉拦都来不及拦。 村长一听,面上就是一喜:“真的?我们也能换?” 文修易也不好意思一直让村长帮他们干活,就接过了村长的位置,道:“能换啊,东西做出来不就是给人用的,而且这是方便大家伙儿的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 我跟张木匠打过招呼了,咱们村的人能便宜些,你家要换的话就去找他,跟他说是我让你去的就行了。” 村长听着文修易这番话,终于将他之前的印象打翻了,这人突然变得这么大义,让村长都觉得自己之前认识的文修易是不是不存在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个,大伙儿以后干活都要轻松的多了。”虽然不是每家都有牛,但是一个村子有那么一两头,大家轮流着用也是好的。 而且现在有了更效率的工具,大家干起活来就更轻松了,效率高了,产量自然也就慢慢上来了,这样村子只会越来越好,他这个村长会被上面夸赞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 村长没再耽搁,直接就在地里宣布了这件事。 “文家大义啊,修易兄弟做出来的这个……叫什么来着,曲辕犁,他说了,咱们都能换,我回去就找张木匠做一个,往后咱们村有两头牛,大家伙轮流租借着用,干活就方便多了。 大家伙快谢谢文大叔,谢谢修易兄弟。” 众人一听,都纷纷喜不胜收,不停的道谢,夸赞文家大义。 文老汉觉得村长就是来跟他作对的,他什么时候答应把大黄借出去了? 可是听着大家的夸赞和恭维,文老汉心里那股子虚荣感立马就上来了。 “都是一个村子住着的,谁家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啊,搭把手的事,大家伙赶紧都先散了吧,等我家的地都收拾好了,就轮流去帮大家伙收拾,散了吧,散了吧都。” 话说完,文老汉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 这该死的面子,该死的虚荣心。 文修易和两个弟弟在后头憋着笑,就连李氏和蔡氏都忍俊不禁,他们可太了解老爷子了,村民们这一番恭维,可把老爷子给架在那,想下都下不来了。 不过老爷子好说话,传承了罗氏泼辣的李氏可不能让自家公公就这么吃亏。 她把手里的麦穗杆子一扔,大声道:“不过我们可先说好了,借我们家大黄可不是白借的,也没有白给大伙干活的道理,咱家的大黄的口粮你们可得准备了。” 没有道理,贴了大黄还得再赔进口粮去。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连连保证那是肯定的。 李氏这才继续干活,一边和身边的妯娌嘀咕:“看吧,回去爹铁定要被娘数落。” 说着说着自己都笑了,蔡氏虽然内敛,此时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都能想像得到老爷子被老太太训斥的场面了。 果不其然,还不用晚上回去,下午罗氏就听说了这件事。 没办法,村民们回去还不忘给她道个谢,就连盖房子的工地上干活的村民们都更卖力了些。 罗氏面子上应着,私底下一问,才知道地里发生的事。 就她和文瑶在厨房的时候,老太太终于忍不住冷笑出声:“他们老文家,可真是个个都是活菩萨。” 文瑶差点笑死,不怕死的接了一句:“奶,我也姓文。” 罗氏一愣,紧接着就朝文瑶扔了一片菜叶子,嗔道:“是是是,你们老文家,就我是个外人,坏人。”说着,自己都笑了。 文瑶笑嘻嘻的接住了菜叶子,放了回去,撒娇道:“您可不是坏人,您是咱们老文家的当家人。” 罗氏瞪了她一眼,眼角嘴角都带着笑意,道:“去库房舀半勺麦麸,一会给大黄拌到草料里,补补,可惜了大黄不会说话,就这么让他们爷俩给卖了。” “兴许大黄乐在其中呢,哈哈。”文瑶哈哈大笑着跑去库房,只留下罗氏在厨房里闷声继续干活,但脸上始终是带着笑的。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好像又回到了文修易刚刚考上秀才的时候,谁见到她都是客客气气,语气带着恭维,往后看谁还敢轻视了他们老文家。 虽然内心已经默默认同了这件事,但文老汉和文修易回来还是免不了被罗氏阴阳怪气的一顿数落。 父子俩怂啊,话是他们说出去的,事儿也是他们办的,除了默默挨骂,啥也干不了。 至于他们家的大功臣大黄,回到牲口棚就得到了加了麦麸的草料,见到文瑶还不停的蹭蹭蹭的,哄骗到了一颗奶糖,心满意足的吃饱喝足趴下休息了。 有了大黄,干活的效率翻了倍,才四天就把所有的地全都给翻了个遍,陆陆续续的也开始有村民上门来借大黄和曲辕犁了。 有罗氏把关,他们吃不了亏,但是翻地的时候搜罗出来的哪些麦秆,麦根和枯枝烂叶的,文修易也没让扔,只让堆在地里。 现如今地也翻完了,这些东西要干什么用也得弄清楚了。 文修易直接告诉他们,拿那些东西沤肥。 “爹,咱们地里往常都是怎么肥地的?”面对众人的疑惑,文修易直接问道。 文老汉答:“收麦子时候那些麦秆,在地里烧了,用草木灰撒在地里,家里人口多些的,还能存些大粪掺水用着。” 文修易了然,也难怪了,地里营养跟不上,产量自然也就上不去,产量上不去,种出来的粮食就少,粮食少就吃不饱,难怪各家的日子都只能勉强过下去,也没听说谁家现在靠着种地就攒下家底的,都是靠着外出做工攒下来的钱。 文修易将自己知道的几种沤肥的方法说了一下,文家众人渐渐陷入了沉默。 文老汉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两个儿子也是,跟土地粮食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结果现在让一个从来没下过地的人来教他们种地,这种感觉真是怎么看怎么怪异。 别说他们三个了,就是罗氏和两个儿媳妇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频频看向文修易。 “娘,看我干啥?我脸上有东西?”文修易一边问还一边拿手在脸上擦擦。 罗氏挪开了视线,不忍心继续看文修易那副蠢样。 文老汉敲了敲烟杆,开口:“老大,你说的这些法子,真能行?可以前也没见谁家这么干过啊,这要是不行……” 文修易腹诽,行啊,怎么可能会不行,这都是老祖宗几百年改良积攒下来的经验。 但这话他可不敢说,只是说道:“爹,你信我一回,肯定能行,今年咱们自己沤肥,明年铁定产量能上来
相关推荐: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莫求仙缘
删除她gl
高门美人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壮汉夫郎太宠我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小人物(胖受)
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