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秋珂(H) > 第99章

第99章

明信,一封暗信。 宋阔接了过来,朝着他道了声谢,才打开了信,掏出火折子吹亮,借着光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立刻就将手上的信焚毁,对着这个麒麟卫道:“麻烦兄弟了,走,咱们回去睡觉去。” 第二日一早,阿大还没说话,宋阔便催促着他们急忙上山。 阿大带来了一百余号人,昨儿夜里都在外头打地铺,左右他们也都习惯了。 阿大一听说要上山也来了劲儿,连手中的饼子也不吃了,“走走走,咱们上山去!” 刘翠花原本以为他们准备的这些可能不够所有人吃的,正准备再热下一锅,却瞧着人群呼啦啦地出了门,就桌子上还放着一两银子。 她将银子收了起来,朝着门口看了看,叹了声气,“年轻人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子骨,饥一顿饱一顿的,等到岁数上来了,保准有他受的!” 苏九月跟着进来收拾东西,听了这话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旁人咱也管不着,我听娘的就是!” . 雍州城,魏府。 “大人,所有东西都收拾妥当了,咱们何时出发?”矢忠问道。 前日,魏大人忽然说要回家,整个府上的下人都被闹了个猝不及防。 这些伺候的人好些都是本地找的,如今都得打发了,还有屋子里置办的家当,有好些都是大人的心头之物。 他立刻就让人拾掇,紧赶慢赶地也已经收拾到了如今。 只能先将大人平日用习惯的先带走,其他的再让管家慢慢运回京。 雍州的早晚还是有些凉,魏茂功身上披着个绛紫色披风,手里托着一杯银耳莲子羹,对着他说道:“你去找个王仙长问问,今日宜不宜出行?” 第447章 将计就计 王仙长是魏茂功请来求长生的道长,在矢忠看来,他那两下子跟街头耍把戏的没甚区别,可偏偏魏大人就吃他这一套。 自古以来,求长生的帝王多了去了,可有哪个成功的呢? 他也没在这上头多劝,只是应了一声,就退了三步转身出了门。 没一会他就回来了,“大人!” 魏茂功不悦地皱了皱眉头,“何事?这样一惊一乍的,成何体统?!” 矢忠急忙抱拳躬身,禀报道:“大人,张大人派人送了信过来!” 魏茂功的神色更不悦了,“不是让你们不要联系他吗?!” 矢忠也是一阵无语,魏大人真是越发的喜怒无常了,难道他说的还不够清楚吗?这分明是张大人来找他们。 矢忠将这一肚子的委屈压在心底,还是将张大人送来的信儿递给他,“这是张大人送来的信件,属下听送信那人说,咱们藏在兔儿岭的银子被人找到了。” 魏茂功神色顿时就变了,那些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干系重大,若是被苏大将军得了去,还不得肉疼死? “被谁找到的?”他立刻追问道。 “就是知州王大人的儿子王启英,以及他的发小李程季。” 魏茂功拧着眉头,语气不善,“这两个纨绔怎的不斗鸡遛马了?什么时候想起来干正事儿?!” 矢忠沉默了,这谁知道呢?据说当初他送去给王大人的信儿被王大少爷得了,于妄还是他亲自抓回来的。 似乎自从那次以后,这位少爷就干起正事儿来了。 如此说来,他走正道,自己还功不可没? 矢忠也有几分气愤,他们这种无根之人,没了什么念想,也就喜欢个金银,如今全被他给发现了。这无异于割了人的心头肉,实在心痛。 魏茂功生气归生气,到底还是打开了张大人送来的那封信,“张武被苏庄派去运银子了。” 他眼神阴鹜,矢忠明白这样的他其实就是盛怒的表现,他低垂着头不敢吱声,但魏茂功还是点了他的名儿,“矢忠,你带点人去接应他,那些银子务必要劫下来!” 矢忠一愣,那么多银子啊!又不是一车两车,怎么劫? 估摸着抢是不行了,恐怕得把所有人都杀了才行。 此次运送那么多银子,对方出动的人马应当也不会少,且他们出动的可都是苏大将军身边的苏家军,那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对于他们来说,应当是一场硬仗,东厂所有人手都拉出来,再有张大人里应外合,估摸着都不是对手。 矢忠理智尚存,在心中仔细分析了一番,而后抿着唇告诉了魏茂功,“大人,张大人可有说他们有多少人?” “百余人。” 他神色郑重,低着头不敢直视魏茂功的眼睛,“大人,我们的人手应当不够的。” 魏茂功这回倒是没冲着他发火,而是微微颔首,“你说得对,待本大人写封信,借点人手再说。” 他走到案几前,矢忠连忙凑过去准备给他研墨,看着他写完一封信,用红漆封了信封,才说道:“矢忠,让人将信送去冀州,给冀州知州赵大人。” 矢忠应了一声,两手小心翼翼地捧过信封,出了门。 他也是才知道,魏大人居然跟驸马爷勾结在一起,这么看来,慧阴长公主的死还真没有表面上这样简单。至于赵大人,恐怕也跟他们是一伙的,估摸着大人这封信也是去借兵的。 银子是要抢回来的,但是矢忠自己心里也有了想法,若是他自己能交好这几位大人,且在驸马爷面前露了脸,今后说不定可以将为魏大人取而代之呢? 他脑子里思绪万千,脚底下的步子却片刻没停。 运银子恐怕也就七天不到的时间,若是真让他们把银子送去了苏大将军那里,那么再想掏出来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也不知道魏茂功信中到底是怎么写的,冀州知州赵大人十分大方地借给了他们二百人。 再加上他们原本的一百人,料想去抢这些银子回来是一个十拿九稳的事情。 张武他亲自押送一批银子回京,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走了一天的行程,魏大人居然还没有派人来,他的心中有些复杂。 就在经过雍州边境的时候,忽然两边的林子里射出来一支箭。 这支箭仿佛什么信号似的,让提心吊胆了一路的张武瞬间就放松了下来。 他转过头对着跟着他的王启英和李程季说道:“两位少爷,咱们恐怕是走漏了风声,遇上打劫的了!刀剑无眼!两位还请速速隐蔽!” 根本不用他多说,他话音才刚落,王启英就已经一把抓过李程季藏在了驴车一旁。 这时的他还不忘对着张武道谢,“多谢张大人关心,您也请迅速隐蔽!那些藏在暗处的兔崽子,就只会放冷箭,有本事出来跟少爷我决一雌雄啊!” 这种情况下,短兵相接是必然的,张武也在等对方出手,到时候他就假装中刀晕了过去,剩下的事儿就不用他管了。 可是谁知道事情居然没有按照他想象的来,林子里的箭雨只放了一波,就没有了动静。 运送银子的将士们都躲在驴车一旁,握紧了手中的刀。 他们都是军中最优秀的将士,若是对方敢来,定让他们有去无回。 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忽然间,林子里发出一声惨叫声,在场的众人就更紧张了。 就在大家屏住呼吸盯着林子的时候,忽然,一声熟悉的笑声传了出来,“儿郎们!都出来吧!贼人已除!” 王启英第一个反应了过来,他兴奋地从驴车一旁探出头来,对着大家伙儿问道:“你们听这说话之人像不像是大将军?!” “是他!除了大将军也无人能将声音传得这样远!” “大将军来了!我们不怕了!” …… 场面一时间就欢腾了起来,只有阿大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事已至此,他哪里还能不明白?他们的人手定然是被苏大将军派人给除了,苏大将军能做到这一步,只怕自己的身份也隐瞒不住了。 第448章 犬马之劳 只是大将军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的呢?自己表现得如此低调,居然还会引起他的怀疑? 他下意识地就想跑,他的视线落在了一旁傻乐呵的王启英身上,眼中划过了一抹狠厉,他立刻朝着王启英冲了过去,想要劫持他。 却被王启英眼疾手快地躲了过去,一旁的李程季下意识地举刀想要拦下他,他刚一个翻身躲过,紧接着迎面就是一把沙土。 顿时眼睛就睁不开了,他只觉得一股重击打在了自己的手腕上,他手上的刀再也拎不住掉在了地上。 王启英抬脚踹在了他的膝盖上,而后飞快地脱下自己的外袍,将他的两手缠在一起。 李程季也上手帮忙,兄弟二人配合十分默契,不一会就将张武裹成了一个粽子。 这时,王启英对着张武嘿嘿一笑,“张大人,你我同为苏大将军旗下的将士,你为何会对我出手呢?” 张武的眼睛十分难受,眨了很多下才勉强能睁开眼睛。 看着王启英这一副纨绔样,他只是冷哼一声就别过脸去。 这回他肯定是要栽了,不过在他走上这一条不归路的那天,他就已经料到了这个结局。 王启英见他不说话也并不觉得气恼,只是伸手将他身上搜了个遍,却只是搜出来些许散碎银两,以及一枚印章。 他一本正经将银子揣进了自己怀中,李程季见状瞪了他一眼,他才又将银子掏了出来,讪讪一笑,“我不过是先放在这里罢了。” 李程季转过脸去,不再看他。 苏大将军此时也带着人从两边的树林里走了出来,他们还捉了几个活口,这回那姓魏的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苏庄走过来看了一眼张武,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将他带回大营去!本将军要亲自审问!” 王启英将手上的银子和印章一起交到了苏大将军手上,“大将军,这些是从张大人身上搜出来的。” 苏庄拿起印章看了一眼,他手上的银子却连碰也没碰。 “此次你们两个都立了大功,等回了京,我定要禀明圣上论功行赏!” 王启英面儿上还算淡定,只是他抓着李程季的手臂,硬生生地给人掐出来个红印子。 真没想到有一天他王启英的名字居然还能报到圣上面前去!也不知道圣上会封他个什么职务? 加官进爵什么的,他可从未想过。哪怕圣上随便夸他两句,回头在赵佑国他们面前都有的吹了。 “多谢大将军!” 苏庄此时的心情极为复杂,也就懒得再应付他,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可是王启英却觉得自己还没有叮嘱到位,他才退出两步,就又跑了回来,“对了,大将军!上次戴川的事儿给了属下一个教训,原来腚里也是能藏东西的。方才张大人那里,属下还没搜……就麻烦您……” 他方才不是没有想到,而是自己不愿下手,但如今既然人已经到了苏大将军手中,他无论如何都要提点一番。 苏庄脸一黑,“本将军知道了!” 王启英这才一抱拳溜了。 跟苏庄一起来的,还有岳卿言。 岳卿言那水库也完工了,大将军亲自过来查探了一番,干脆带着他们的人手过来捡个功劳。 这种提携后辈的事儿,他还是很乐意做的。 王启英看见了岳卿言,也十分高兴,“大哥,你那水库修得如何了?” 岳卿言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王启英都觉得十分顺眼,他笑了两声,“完工了,这回可真多亏你了,等回到京城,咱哥俩必须得好生喝两杯!” 王启英一听他这话,也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承蒙大哥看得起,小弟自然好生奉陪,实不相瞒自从进了这军营,小弟可再没喝过酒了。” 岳卿言叹了口气,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谁又不是呢?” 难兄难弟两个好一番吐槽,岳卿言才忽然想起,“对了,宋将军现在如何?前两日才去了九月那里,可见着他人了?” 王启英微微颔首,“自然是见着了,您大可不必担心。宋将军如今舒坦着呢!九月手艺又好,他还找到了他的兄弟,我估摸着他都不愿意跟咱们回去了。” 岳卿言听说他没事,也替他高兴,“有大将军在这里,他小子哪敢不回去?走,待会儿咱们一同去看看他,正好我还找咱岳家有事。” 王启英听了这话,自是无比好奇,便问道:“是何事?” 岳卿言卖了个关子,并未直接告诉他,“等回头去了,你也就知道了。” 三人一同去找苏大将军告了个假,便直接骑上马朝着夏杨村赶去。 宋阔原本是打算亲自出手捉拿阿大的,可是他伤势并未痊愈,苏庄担心他留下什么后遗症,便让他在吴家好生休养。 这会儿见着岳卿言他们三个回来了,宋阔立刻激动地拉着他们回了房间锁上门,“如何?可将那兔崽子给抓到了?” 李程季点头,“是抓到了,那小子还想挟持启英,幸好我二人得了宋将军的提点,一直提防着他,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王启英也连忙对着宋阔行了一礼,“多谢宋将军救命之恩。” 宋阔哪儿敢受了这个名声,连忙摆了摆手,“不过就是提点一句,当不得救命之恩。” 岳卿言看着他们互相推辞,便直接出言打断了他们,“好啦,屁大点儿事儿争来争去的,倒不如等宋将军痊愈了,咱们一同去忆江南好生喝一杯。” 忆江南是京城最好的酒楼,里头的清倌也一个赛一个的水灵,着实是吃酒听曲的好去处。 几人都一口答应了下来,岳卿言这才看向了宋阔,问道:“宋将军,你这身子骨没事儿吧?” 宋阔知道还是岳卿言第一个发现他的,若是他晚来一两天,自己这条小命也就搭上了。 他对着岳卿言抱拳,义正言辞地说道:“岳将军的救命之恩,小弟没齿难忘,今后岳将军若是有用得上小弟的地方,尽管吩咐!小弟自然愿意为您行犬马之劳!” 第449章 远方的来信 岳卿言却脸色一板,“刚才说过不提此事,你怎的又提?” 宋阔扯出一个笑容来,又将自己弟弟拉了过来,给他介绍道:“岳将军,他是我弟弟宋书言。” 岳卿言仔细将宋书言打量了一番,才摸着下巴说道:“还真别说,你这弟弟跟你当初确实有些相像。” 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宋家兄弟俩那是一个赛一个的高兴。 宋阔揽过自家弟弟的肩膀,两张相像的脸凑到一起,就连脸上的兴奋都如出一辙。 岳卿言可没王启英和李程季两兄弟那么穷,他从身上摘下一个青玉玉佩,上头雕着竹报平安的图案。 “书言,这平安玉佩就送给你,望你今后都能顺顺利利的。” 这么大一块玉佩,瞧着成色和质地都不差,宋书言一个小孩子哪儿敢要? 他下意识地看向了如今能替他做主的哥哥,宋阔对着他点了下头,宋书言这才向着岳卿言道了声谢,双手接过了这枚玉佩。 王启英和李程季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均讪讪一笑,心里都想着这个岳卿言怎的出手这样阔绰,瞧着倒是比他们两个还更像纨绔一些。 不过这也更是提醒他们,宋阔这个弟弟要格外的上心一些,等到回京之后,定要给人家把礼物重新补上。 岳卿言又跟宋阔闲聊了几句,刘翠花已经遣了桃儿过来请他们过去吃饭。 岳卿言他们本来也不是过来吃饭的,只是乡下人淳朴热情,盛情难劝。自从他们进了门儿,吴家婶子就喊着杀鸡,总也不好让人白忙活一场。 吃过饭,苏九月去厨房收拾碗筷,刘翠花和陆嬷嬷两个正在收拾桌子,忽然岳卿言就叫住了她,“吴家婶子,上次您让我打听的人有消息了。” 刘翠花正擦桌子的手都一顿,忽然抬头看向了他,有些混沌的眼珠里还带着些不敢置信。 她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岳将军,您可是有长贵的消息了?” 岳卿言抿着唇轻笑,“对!” 刘翠花看着他的神色,心就放下了大半,估摸着八成是有好消息了,不然还不得愁眉苦脸的? 这么一想,刘翠花脸上就更加高兴了几分,“可太好了!长贵如今怎样?他在哪儿?家里人可都惦记着他哩!” 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当初她随口一提,岳将军也是随口应下,但是他居然真的替自己去找了长贵! 就冲这一点,岳家今后就是她的恩人!今后家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定然得先送一份儿去给岳家! 岳卿言从怀中摸出来一封信双手递给了刘翠花,“婶子,这是长贵托人给你们写的一封家书,我这些日子还在雍州城,恐怕十日之后就要返京了。您和家里人若是有什么给长贵捎的,就尽快送到城里来,我派人给您送去。” 刘翠花大喜,连声向他道谢。 岳卿言笑了笑,摆了摆手,“婶子,您可别再客气了,我都吃了您家的鸡,帮着送个信这种小事哪儿值当谢来谢去的。” 岳卿言还有公务在身,虽说阿大被抓住了,但背后需要做的事儿还有许多。 这一条线索浮现出来,背后定然会牵扯诸多人的利益,还得仔细查探才行。 他和王启英、李程季是一起走的,将他们送出了门,刘翠花才着急忙慌的跑去厨房找自己儿媳妇。 “九丫!九丫!你快帮娘看看!” 她的三个儿子当初都送去了学堂,可是只除了老三一直读了下去,老大老二去念了几天书都读不进去,也就能认识个扁担长的一字。 反倒是苏九月陆陆续续跟着锡元、黄大夫以及村子里的钱秀才识了不少字,如今虽说学问定然是不能跟吴锡元比的,但读封家书至少是没问题的。 苏九月才刚将碗筷洗干净,擦了手,听见她这话立刻就回过身去问道:“娘,怎的了?” 看到刘翠花急急忙忙塞到她手里的信封,她又好奇地追问了一句,“娘,这是甚啊?” 刘翠花此时早已经喜上眉梢,只见她都笑得合不拢嘴了,“这是你长贵表哥送来的家书。” 苏九月先是一愣,随后也跟着惊喜了起来,“有长贵表哥的消息了?” 刘翠花抿着唇低头笑,“你这傻丫头,那消息不就正在你手上呢吗?” 苏九月也跟着笑了起来,“瞧我,果真是傻了。” 刘翠花显然有些等不及了,就催促道:“你快看看。” 刘长贵当初在雍州城被人抓了壮丁,整个刘家人都急疯了,刘家老太太当初急火攻心,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最后还是她师傅出马,救了老太太一命,可孙子在外头生死不知,老太太如何能放下心来?这半年一直病病歪歪的,可把春梅姐姐急坏了。 若是长贵表哥无事,那自然是最好了。 她打开手中的信封,取出里头的信件,大声读了一遍。 信中大致意思就是说自己如今一切都好,在军中当差,还混了个百长当,手下能有百十来号人。只是他如今在何处不能细说,为了让家里人放心,说等发了军饷,就一并让人捎回来。 “百长?”刘翠花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词,而后问苏九月,“九丫,你说这百长到底是作甚的?厉害么?” 苏九月哪儿知道这个,她摇了摇头。 但是转念又想起来,军中之人似乎也叫启英哥哥百长。 她眼睛一亮,“娘!我先前儿听人叫启英哥哥百长,可见长贵表哥应当是和启英哥哥平起平坐了!定然是个极为厉害的!” 刘翠花闻言也跟着激动,王启英是谁?!王广贤的亲儿子,他能当个百长,那百长能是个拿不出手的职务吗?定然是很要紧的。 可怜这婆媳二人还真不知道,王启英一个纨绔能入行伍就已经是破例,百长还真不是什么入流的官职…… 不过这一切都足够让她们兴奋了,刘翠花急忙将信接了过来,激动地在地上转了两圈儿,才一跺脚对着苏九月说道:“不行,我得回趟娘家,让大家都跟着高兴高兴!” 第450章 表哥的消息 如今日头早已经偏西了,苏九月哪儿放心让她一个人回娘家? 便说道:“娘,我同你一起去!” 大哥和二哥都回来了,两个嫂嫂身边儿有人,还有陆嬷嬷在一旁照应,她们婆媳两个也没原先那么忙碌了。至少像今儿这样出趟门,心里头也能放心些。 “用不着这样麻烦,我自个儿就能去。”刘翠花下意识地就不想麻烦自家人,觉得自己一个人能去,没得让九月也跟着她一起折腾。 苏九月却坚持道:“虽说如今天儿黑得晚,可是您一个人翻个山,我也还是放心不下。还是让我陪您一起去吧!正巧儿这几日桃子长得极好了,咱们也顺道给祖母和舅舅他们带去一些。” 刘翠花知道这是她的一片孝心,自己再拒绝反倒会伤了孩子的心,这才一口答应了下来,“成!待会儿跟你爹也说一声,今儿就不用给咱们留门了,咱娘俩今儿晚上就住在你大舅家里。” 苏九月应了下来,“太好了!许久没见着春梅姐姐了。” …… 两人跟家里人打了招呼,去果园里摘了些新鲜的桃子。刘翠花还将自己腌的咸菜,以及前些日子风干的狼肉给娘家带了一些。 婆媳两个也没骑马,互相作伴,有说有笑的就回了刘家村。 她们到了地方,已经是黄昏了,刘翠花一路走到家门口也没碰上几个人。 她来到家门口,她就更高兴了,冲着院子里扬声喊道:“娘!大哥!二哥!春梅!我回来了!” 第一个迎出来的正是春梅,她脚上穿着一双蓝色明面儿的绣花鞋,跑起来一双小脚在裙摆下若隐若现,就跟踩着一汪湖水似的,甚是好看。 她一看到刘翠花,立刻兴奋地喊了一声姑姑,再看到她身后的苏九月,眼睛一亮,“九丫!你也来了!” 苏九月见着她也高兴,眼睛弯弯得跟天上的月亮似的,嘴边一个甜甜的梨涡,真真就是还未说话,就让人心生喜欢。 “春梅姐姐,许久不见,我都想你了呢!” 村里人甚少将思念挂在嘴上,或许可以相看两无言,也可以一切尽在不言中,但像九月这般直言不讳的,倒是真的少见。 春梅又是害羞,又是欣喜,小脸儿都染上了些许兴奋的红。 她跑过来拉起了苏九月的手,对着她说道:“走走走,咱们先进屋。” 刘翠花见自己被冷落了也不恼,只是笑着打趣儿她们,“瞧瞧,有了小姐妹,连自家姑姑都不管了。亏得姑姑出门还惦记着给你们带好吃的,真没想到居然惦记了个小白眼狼。” 春梅听了她这调侃的话,又连忙松开了拉着苏九月的手,走过去挽住了她的胳膊,嘴里不停地说着好听话,“姑姑!人家才不是什么小白眼狼呢!春梅这几日也一直在思念您呢!” 嘴里学着苏九月说出了思念,就连她自己也有些不大习惯,但脱口而出却发现姑姑脸上的笑容似乎更甚了,就连她自己心里也由衷地泛着甜。 春梅似乎学到了些什么,好听的话谁都爱听,有时候说上那么一两句,别人开心了,自己也开心了。 何乐而不为呢? 三人相携进了院子,其他几人才迎了出来。 曹氏手里还拿着个扇子,刚从厨房里出来,见着她极为亲切,“原来是小姑子归来了呀!怎的回来得这样晚?饿了吗?嫂子给你做饭去!” 刘翠花连忙上前拦住了她,“都这时候了,我们早就吃过了,你也犯不着再忙活。只是这天儿都快黑了,你怎的还在厨房?” 曹氏笑了两声,刘翠花看着她的面容,只觉得她眉宇间的皱纹明显比从前要深好多。 “娘这几日总是咳嗽,我们去大夫那儿给她抓了两副药,这几日正吃着哩!” 家中婆母生着病,儿子又没有下落,也难怪瞧着比从前苍老了些。 她拉过了曹氏的手,“您先别忙活了,今儿我们过来,可是有好消息给你们哩!” “好消息?”曹氏还有些茫然。 刘翠花重重地点了下头,说道:“走,咱们先回屋,把大伙儿都叫过来!这好消息呀!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儿一起说!” 在场除开苏九月以外,其他人都是一脸茫然。 但还是听了刘翠花的话,大家都进了屋子里。 刘翠花来到她娘床前,瞧着她虽说还是有些咳嗽,但整个人被收拾得十分齐整,就连被褥也都是干干净净的,看来两位嫂嫂确实是尽心尽力了。 也不枉费她往家里送的那些吃的用的,娘生了病,她无法在娘跟前儿尽孝,至少在物质上要帮衬着些。 她走过去问了她娘两句,见她状态还算不错,这才取了个枕头给她垫在身后,扶着她坐了起来。 等老太太坐稳了,才问道:“妮儿,你把大家都喊来,到底是有甚好事儿啊?” 刘翠花这回可没卖关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在所有人眼前都绕了一圈儿,面对着他们满脸疑惑,才解释了道:“这可是长贵送回来的家书!” 此话一出,整个刘家都沸腾了。 “我儿长贵!”曹氏第一个惊叫了起来。 就连老太太的气色也都肉眼可见地好了许多,“妮儿,这到底是咋回事儿?长贵啥时候让人送的信?” 刘翠花这时候也不忘了夸自己儿媳妇两句,自家孩子能干,她回娘家也更有脸面不是?自家若是日子过得鸡飞狗跳的,再亲近的人看着你上门儿都免不了要头疼呢。 “是我家九丫的义兄,先前儿那岳侯爷的夫人看中了我家九丫,非要认了九丫当义女。岳夫人的儿子就是先前儿在兔儿岭附近修水库的将军,他来家里的时候,我就顺便叮嘱了一嘴,没想到人家还真上心了,回去认真地打听。今儿!就今儿晌午,他才给了我这封信,且留话说咱们有啥要给长贵送的,就赶紧的,他过些日子就要回京了。” 这话一出,曹氏立刻就站不住了,转过身就要朝着屋外走,“对对对,是得赶紧,我给长贵做了身棉衣,让那将军帮着给长贵送去!” 刘翠花眉头一挑,笑道:“嫂子?如今转眼就要入伏了,您给长贵送棉衣?” 第451章 一双绣花鞋 曹氏叹了口气,“棉衣还是过年前给做的呢!如今虽然天儿热,可谁知道他们又啥时候能回来,夏日里倒是好说,在行伍里赤膊也能过活。若是到了天儿冷的时候,他也没个袄子,那冬日里可就难过活了。” 都是做娘的,对她这话倒是也能感同身受。 不过刘翠花却比她理智得多,“嫂子,据说行伍里冬日都给发袄子的。平日里也发,衣服啥的咱们根本不用担忧的。要我说,咱们要劳烦岳将军将东西给长贵送去,大包小包的总也不太好,不如就多给些银钱儿吧?到时候真到冷的时候,手里有余钱,让人帮着去成衣铺子买一个也行。” 曹氏有些许动摇,刘翠花又接着说道:“再说了,我听说岳将军他们都要班师回京了,说不准到不了冬日,咱们长贵就都回来了呢?” 听说能见到儿子了,曹氏立刻就兴奋了起来,有些浑浊的眼球也忽然焕发了光彩,“真的?长贵真能回来?” 刘翠花笑了笑,“这些都是我猜的,我琢磨着既然不用打仗了,还留着他们作甚?” 两人说了两句话,坐在炕上的刘老太太都坐不住了,连忙打断了她们,“行了,这些待会儿再说。妮儿啊,你不是说长贵给咱们送信了吗?信呢?信上写的甚?” 刘翠花连忙将信拿了出来,塞到了苏九月手上,说道:“九丫识字,让九丫给大家伙儿念念。” 倒是也没有人跟她争,整个刘家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汉,便是将信拿给他们,也没什么用。 苏九月打开信,将信中的内容给大家都念了一遍,刘家人就更是高兴了。 “好家伙,我儿子居然成了百长?!他姑啊,那百长是个甚?” 刘翠花就自豪地说道:“反正是做官了!你看长贵还说等发了军饷给你们捎回来哩!嫂子大哥,今后你们可就要享清福了!” 曹氏和刘大林笑得都合不拢嘴,就听曹氏说道:“这孩子,他们挣点银钱容易嘛!还想着给家里送,还是留着他自己用吧!” 刘翠花也跟着笑,“留着正好给他娶媳妇儿。” 曹氏以及刘老太太对此都深以为然,纷纷点头。 曹氏也不忘叮嘱刘翠花一句,“他姑,你认识的人多,路子也广,帮着瞅着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刘翠花应了下来,“行!我回头也跟李媒婆那儿说一声,她介绍的人家也都还不错。” …… 一大家子人有说有笑的好半天,只可惜刘老太太到底年纪大了,熬不起。 才说了这么一会儿话,她就开始精神不济了。 刘翠花就坐在她的炕边,瞧着她这模样,就将大伙儿都撵了出去。 苏九月也被春梅拉着出了门,外头的天色已经有些暗了。春梅今儿有了哥哥的消息,得知他没事儿,心里一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也就放下了。 她拉着九月回了自己屋子,对着她问道:“九丫,你跟姑姑今儿应当是不回去了吧?” 苏九月点了下头,“嗯,不回去了。” 春梅开心地击掌,“可真是太好了!我去打水,今儿你就可以同我一起睡了!” 苏九月哪儿能只让她忙活啊,就一直跟着她帮忙。 等两人坐在炕边儿一起泡脚的时候,苏九月的视线才落在了春梅蓝色的绣花鞋上。 女孩子总是会喜欢些精致的东西,更何况这样光面儿的绣花鞋在村子里甚是少见,苏九月也不由自主地赞叹道:“春梅姐姐,你这鞋子也太好看了吧!” 春梅一听这话,居然一反常态害羞地低下了头,满脸都是少女怀春的娇俏模样。 苏九月哪儿还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她冲着春梅挤了挤眼睛,“春梅姐姐,可是我那姐夫有着落了?” 春梅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低垂着头,用手抠着指甲。 “别瞎说,哪儿……哪儿是什么姐夫啊……” 她这样一说,苏九月心里也明白了,这两人的事儿八成是还没有过明面儿,家里人还不知道呢! 可若是那人家是知根知底的好人家,为甚他不干脆求了他娘来向舅舅家提亲? 难不成这背后还有什么故事? “姐姐,那人到底是谁?我可曾见过?也不知道是谁居然能入了我家春梅姐姐的眼。” 她这样一说,春梅才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 原先儿一肚子的话都不敢同人说,如今有苏九月在了,她可彻底憋不住了。 “那人生得可好看了,同咱们山里的男人都不一样!说话都很温柔,我长这样大,还从未见过这样的男人哩!” 苏九月一听这话,就懂了,“是个外乡人?你怎的会认识他?” 春梅姐姐虽说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可是也断然不可能一个人悄悄跑去雍州城或者其他城池去。 春梅被她这样一问,就更加不好意思了,手指抠着自己的袖子,眼睛就看着自己的那双绣花鞋鞋面儿。 “他是个大夫,云游到我们村子里的,如今就借住在村长家。” 苏九月听了眉头拧得更紧了,“那他是哪里人啊?这种云游的高人都居无定所的,你舍得下我们吗?” 春梅摇了摇头,说话也有些支支吾吾的,“我……我也说不好,可是我见着他,就会很高兴。” 苏九月想了想,也没立刻反对她。 心悦一个人的心情,哪里是劝能劝得了的?有时候她思念她家锡元,只恨不得立刻就出现在他面前。 “春梅姐姐,可否带我去瞧瞧?也好帮你掌掌眼?” 春梅同意了,此时的她就像是怀揣着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物,恨不得跟任何人显摆。 “成!明日我就带你去瞧瞧他!” 苏九月也咧嘴笑了,“正巧我在医术上还有些许不懂,到时候也好请教一二。” 小姐妹两人洗漱完钻进被窝里,又絮絮叨叨地说了许久的话,一直到三更天才逐渐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刚刚寅时末就到了苏九月平日起床的点儿。 她打算起来帮着生火做饭,却被春梅一个翻身抱住了她的胳膊。 第452章 到底怎么回事 苏九月轻手轻脚地想要把自己的手抽出来,结果才刚刚一动,她就抱得更紧了。 苏九月又不想吵醒她,没得办法,只能再陪着她躺一会。 可是这一躺,她就不由自主地又跟着眯了过去。 不一会儿,外边就有动静了,苏九月恍惚间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她立刻醒了过来。睁开眼睛,侧过脸朝着窗外看了一眼,见到外头已经大亮了。 她暗叫一声糟糕,连忙坐起身推了推身边的春梅,“春梅姐姐,时候不早了,该起了。” 春梅迷迷糊糊地揉了揉眼睛,小声问道:“你怎么醒得这样早?” 苏九月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在婆家,早上都要起来给全家人做早饭,很少有起得这样晚的时候。 听到春梅说早,她一边叠着被子,一边轻笑道:“你怕是睡迷糊了?时候可不早了哩!你瞧瞧外头都日上三竿了呢!” 春梅一听她这样说,也跟着

相关推荐: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摄春封艳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壮汉夫郎太宠我   莫求仙缘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林峰林云瑶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