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声,酸不拉几地说道:“见过世面的果然不一样。” “再不一样,还不是跟我们一起去那鸟不拉屎的地儿?” “哈哈哈哈哈……”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王启英老神在在,也怪不得这些人会同他一起去传说中的“三花县”,就这么一张嘴,说句话都能噎死个人,他若是个管事也不喜这样的人。 但旁人说他,他也没阻拦。左右他自个儿的资历浅,根本管不住这些人,他也懒得管。爱咋说咋说,反正也不会掉块肉。 他们拉着东西,再加上大伙儿兴致不高,路上走得慢,一连走了四日才到了三花县。 越走越荒凉,大伙儿的心就跟这荒野一样的凉。也渐渐地开始出现了“逃兵”,有人带头,跑的人就更多了。 大伙儿都是出来做工的,又不是卖身给了白家,何苦为了些银子搭上性命呢? 到了最后到三花县的时候,他们一起来的一百五十人就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 王启英骑着马警惕地看着四周,他已经在心中做好了决定,一旦有人来抢粮,他们就直接让大家跑路!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反正粮食也都是要给他们吃,不必拘泥于形式。 原先三花县的地图也派不上用场了,大水冲的没一条路还在原处。 他们只能按着别人留下来的痕迹朝着前边走,一直走到了吴锡元等人所在山前,也没碰上有人来抢粮。 等远远地看到人了,所有人才有些慌了,“这么些人,咱们……不然也跑吧?” 王启英却说道:“你们别急,你看那里似乎有炊烟,说明他们已经有粮食了。你们待在此处看着点东西,待我前去打探一二再说!” 第813章 我去探个路 因着他来的突然,万一让吴锡元两口子给他暴露了,那他这段时间的努力可不就白费了? 他得先去跟那两口子通个气,好将接下来的戏给唱下去。 听到王启英说要去探路,其他人巴不得他赶紧去呢! “好!” “那就辛苦阿启兄弟了!” “阿启兄弟快去快回。” …… 王启英顺势应下,骑着马朝着苏九月和吴锡元的方向跑去。 因着上次被人差点毁了水源,后来吴锡元和孟玉春等人就格外的小心谨慎,专门派了人在外头守着。 老远就看到一人一马飞驰而来,立刻将木栅栏拉了过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王启英也没有强闯关卡,十分自觉的从马上下来。 “来者何人!” 王启英对着守着关卡的几个侍卫一抱拳,说道:“我乃是洛阳白家商会的人,请问三花县孟大人可在此处?” “你且候着。”一个侍卫同他说了一句,就跑去里头传话了。 过了没多久,他就又回来了,对着王启英说道:“你随我来。” 王启英将马交给一旁的侍卫,自己则快步跟了上去。 他一边走一边看着四周,心中赞叹不已。 可以呀!他妹婿他们能在这荒郊野岭搞这么大规模,确实可以庇佑许多人了。 走到了一处帐篷前,王启英一眼就看到了正在跟人说话的吴锡元。 他面儿上一喜,急忙喊道:“吴大人!” 吴锡元听见他的声音,转过头看了过来。见到是他义兄来了,也一脸的惊奇。 正想开口叫人就看到了他义兄使劲挤眉弄眼的模样,顿时会意,拧着眉头质问道:“你是何人?!” 王启英笑了,他这妹婿就是聪慧,稍微给个眼神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他装模作样的给吴锡元行了一礼,才说道:“吴大人,您许是不记得小的了,小的乃是洛阳白家商会的人,奉了我家大少爷的命过来给三花县送些粮食和布匹,不知借一步说话?” 吴锡元也很给面子地点了下头,“可,你随我来。” 王启英跟在他的身后,随着他一起来了个没人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义兄,你怎的来了?”吴锡元见着他有些激动。 王启英四下里看了看,见着确实没人了,才说道:“锡元啊!我正有事儿找你呢!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了。” 吴锡元见着他一脸着急的模样,就安慰道:“义兄,你先别着急,有什么事儿慢慢说。” 王启英叹了口气,“实不相瞒,皇上派我去江南查那个铁矿的事儿,我跟着白家商会又一同去了洛阳。可是谁知道,这案子越查越离谱,居然又扯到了私盐上头,我一个人实在不行,想着你夫妇二人在这边,就赶紧过来想让你帮着拿个主意。” 吴锡元这几日也查到了私盐的事儿,正好听他说起,就出言询问道:“义兄也查到了私盐?” 王启英点了点头,“跟扬州的何家有关,他们家想将女儿嫁给洛阳王世子为侧室,将许多盐引给了林家,后又送了私盐和兵器给了洛阳王。” 吴锡元眉梢微动,“这就说的通了,我这边抓了几个人,他们原先就是替何家运私盐的。却不知道他们的私盐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只是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全都指向了洛阳王,多少有些奇怪。”吴锡元接着说道。 王启英知道他所说的奇怪的点在何处,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儿,以及私盐和囤兵器的罪名都落在了洛阳王身上,颇有些墙倒众人推的感觉。 他们破案子是要顺着线索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我也隐隐觉得有些奇怪,但是除了洛阳王之外,我们再没有发现其他的线索了。” 吴锡元应了一声,又看向了王启英,“义兄,你是自个儿一个人来的?可有带多余的人手?” 王启英点了下头,“算是我一个人吧,王通在扬州的时候就被我派去别的地儿了。” “那你可还打算留在白家商会?”吴锡元问道。 “自然是要留下,我倒要看看白家商会到底是在替谁办事!” 吴锡元觉得王启英人手不够,再者他一个人在洛阳也确实危险,便说道:“义兄,让阿兴随你一起去吧。” 阿奎瞎了一只眼睛,太过特别,反倒是阿兴,没有什么值得人注意的。 王启英直接拒绝了他的好意,“锡元啊,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你家那护院不会讲当地方言,实在不大方便。” 见着吴锡元还要再说,他干脆直接说道:“我如今在白家商会混的还算可以,你们莫要担心我。我来见你就是想告诉你一声,白家商会这批货是要送去雍州的,我如今送信不大方便,你快些派人去雍州查,看看这批兵器到底会落入谁的手中!” 忽然,就听到他咬牙切齿的声音,“若是叫我知道这些东西是送去给胡人的,我一定将他们这些通敌卖国的家伙碎尸万段!” 吴锡元听了也有些发愁,雍州距离胡人很近,当初他们在雍州的时候,还时不时会看到有胡商。 若真是通敌卖国,那问题可真就严重了。 他也明白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就应了下来,“义兄你放心,我这就写信给皇上,禀明此事。” 王启英得了他这就话,就放心了许多,“你叫个人在洛阳城里的秀丽客栈等着,我这边一旦查到什么东西就会送去那里。” “好!”吴锡元答应了下来。 …… 说完了正事,王启英才说起了自己此行另外的目的。 “白家商会面子功夫都做的极好,那些粮食和布匹都是送来支援你们的,你们尽管收着就是。” 吴锡元顺口问了一嘴,“一共送来了多少东西?” “粮食一百石,布匹一百匹。”王启英回答道。 吴锡元:“……” 这白家商会若是不干那起子坏事儿,他倒是还敬佩他们一二。 “罢了,既然是他们的一片心意,那就先留下吧。” “东西留在不远处,你派些人随我去接应。” 第814章 你才是此地的县令 吴锡元派人跟着王启英一起将他们运来的粮食和布匹都运了进来,周围的老百姓们也都纷纷走出帐篷,朝着外边看。 见着运来的是粮食和布匹,大伙儿脸上都是兴奋。 这些日子陆陆续续的已经送来了不少粮食,今儿又运来了这么多东西,这可够他们吃好一段时间呢! 孟玉春亲自招待了王启英等人,虽然他们准备的饭菜已经很尽心了,但对于整日在洛阳城吃香的喝辣的的白家商会的下人们来说,依然不是什么好伙食。 大伙儿只待了一个晚上,第二日一早就走了。 苏九月依依不舍地看着她义兄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说道:“此次一别,下次再见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吴锡元在她的肩膀上拍了拍,“别想太多,义兄此次立了大功,等回了京皇上定然会好好封赏的。” 苏九月嗯了一声,跟着他转身朝着帐篷走去。 才刚回去,孟玉春就兴冲冲的走了进来,对着他们夫妻二人说道:“锡元兄,嫂子!我刚看到白家商会还让人送来了蔬菜的种子。我打算带着乡亲们自己种些菜,等菜长出来了,粮食也就能吃得慢一些了。” “这可真是个好法子!等到冬日里再种上小麦,来年就有自己的粮食了!”吴锡元十分赞同。 苏九月也跟着不住的点头,“确实是个好法子,再想法子养些小猪崽,日子慢慢就越过越好了。” 孟玉春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幸好来的是你们两口子,我也有救了。不然等到三年后述职,我这功绩哪儿还有眼看。” 吴锡元安慰他道:“这都是天灾,人哪儿有什么法子的?皇上心里有数,好好干你的事儿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此处该交代的事儿都交代给了孟玉春。 孟玉春一开始还不住地点头,到了后来也反应过来不对劲了。 他猛然抬头看向了吴锡元,问他:“都交代给了我,你呢?” 吴锡元比他看起来还要惊讶,神色也要更郑重一些,“孟玉春!” 他连名带姓地叫孟玉春的名字,还把孟玉春吓了一跳,就听吴锡元又接着说道:“你才是此地的县令,不是我。我们夫妻二人只是过来治理水患,帮助你恢复民生的。如今鼠疫也已经基本控制住,药方也留给了你们,其他一切也都变得井井有条,我二人要回去向皇上交差了。” 孟玉春听说他们要走,五官都拧在了一起。 他自然舍不得他们走,但是他也清楚,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他叹了口气,微微颔首,“我知晓了,锡元兄,咱们后会有期。” 吴锡元帮着他拍了拍衣服上不小心站到的灰尘,对着他叮嘱道:“你在此处也要小心,等日后外放再赚些功绩,也回京城谋个京官,咱们就时常能见到了。” 孟玉春笑着应了下来,等从吴锡元他们的帐篷里出来,才无奈的笑了笑摇了下头。 当个京官?哪儿有那么容易呢? . 吴锡元将此地所有事宜都交代妥当,才带着自己媳妇儿和刘忠世一起回了京城。 这会儿京城已经没那么热了,大伙儿正热热闹闹地准备过八月十五。 吴锡元夫妻两人到了自家门前,梅子蹦蹦跳跳的跑前去敲门。 没一会儿里边探出个小脑袋来,正是兰草。 “兰草!”梅子激动地叫了一声。 兰草也同样激动,一把拉开了门,就抱住了梅子,“梅子姐!你可算回来了!想死我了!” 两个小姐妹拥抱在一起,这时兰草才突然想了起来。 既然梅子回来了,那么她家大人和夫人岂不是也回来了? 她赶紧探出个脑袋看了一眼梅子身后,见着熟悉的马车前立着的夫人和大人, 她真是又惊又喜,急忙松开梅子就上前行礼。 “奴婢见过大人!见过夫人!” 吴锡元和苏九月也没有责怪她的失礼,而是亲切的笑了笑,“不必多礼,帮着你梅子姐他们将东西搬进去吧。” 兰草应了一声是,看着苏九月两口子走进了大门,才赶紧转过身帮着搬东西。 崔庆带着他的一伙兄弟们站在门前,看着吴家的院子,他心中只有一个感慨。 吴大人可真是个好官啊!这小院子看起来也太清贫了…… 他跟他的弟兄们进去还能住的下? 他让大伙儿先在外头等着,他自个儿跟着吴锡元夫妇走了进去。 “大人,我们兄弟们您有何安排?” 吴锡元原先就想着给家里换宅子,没想到一拖再拖居然就拖到了这个时候。 他也没想到崔庆这一伙人都跟着他来了京城,这……咋还要管住呢? 他思忖了片刻,就说道:“不知你们接下来有何安排?是要在我府上当个护院?还是有别的想法?” 崔庆也没考虑这么多,依着他看,一直跟着吴大人两口子也挺好。他这样的人物官职定然会越来越高,说不好以后他也能跟着沾光,走出去受人敬仰。 但是,他那些兄弟们可说不好,他也不能全都替人做主了。 “大人,我定然是要跟着您的,至于其他人……那还得问过才知道。”崔庆说道。 他既然这么说了,吴锡元也就不跟他兜圈子了,“我们府上养不了太多人,若真只是做护院的话,也只能再要二十人。不然……我这点月俸真不够啊。” 崔庆原先也听说过京城开销大,对此,他也没有觉得吴锡元这话过分,便应了一声,“待我问问他们再说。” 吴锡元见状就又补充了一句,“若是他们自个儿也没什么想法,那不然我们在京郊置办个庄子,也能给他们一个落脚之地,日后我们换了大宅子,要的人手多了,再让他们过来,你看如何?” 他那些兄弟们都跟着他漂泊多年,若是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也不错。 崔庆点了点头,“待我说与他们听听。” . 兰草帮着将夫人平日用的东西搬进去之后,她才想起了什么,急忙跑去了厨房,生火烧水。 这丫头干活也是个麻利的,没一会儿就打了盆水给苏九月端了过去。 第815章 侧室 “夫人,奴婢给你送热水来了。”兰草在门口轻声说道。 苏九月刚将自己的东西规整好,就听到了她的话,走过去给她开了门。 “我还正说去打热水呢!你可真够麻利的。”苏九月一边说一边从兰草手上接过木盆。 兰草又接着说道:“刚生了火,水刚热就给您送过来了,待会水开了再给您泡茶。” 苏九月应了一声,兰草便退下来,“您有事再喊奴婢就是。” 苏九月关上了门,转过身将木盆放在了架子上,才招呼吴锡元,“锡元,先来洗把脸,待到晚些时候多烧些水,再洗个澡。” 吴锡元起身走到她身边,弯腰帮着它把袖子挽起来,才柔声说道:“你先洗,你洗完了我再洗。” 苏九月才刚愣了一下,就听吴锡元笑着说道:“怎的?还要为夫帮你洗吗?” 苏九月这才笑了起来,自己朝前走去,“哪儿用得着你,我先就我先。” 她用帕子浸湿了水,就听吴锡元又接着说道:“待会儿我还要进宫一趟,可能会回来稍稍晚一些。你沐浴之后早些休息就是,无需等我。” 苏九月应了一声,“好。” 等到苏九月洗漱完之后,吴锡元也洗漱了个干净,换了身新的官服才带着阿兴出了门。 苏九月在家里将他们这阵子在开封府记录的各种病历以及病人们在喝药的各个时期的表现都整理了出来,明日她去太医署还得将这些交给赵嬷嬷。 日头渐渐西落了,苏九月才揉了揉酸涩的脖子直起了腰。 兰草在一旁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帮着她按摩肩膀。 苏九月僵硬的脖子此时也放松了下来,“你按得真舒服。” 兰草被苏九月夸了一嘴,可高兴坏了,急忙说道:“夫人您若是喜欢,奴婢日后时常帮你按按。” 苏九月笑了起来,“那倒也不必,不过待会儿你还得陪我出趟门。” 兰草也甚少独自出门,这会儿听到能陪夫人出门,顿时眼睛一亮,“好呀!夫人!您要去哪里?” “这阵子在开封府也没什么好菜,素了那么久了,我琢磨着去买些菜,回来也给大伙儿改善一下伙食。”苏九月说道。 兰草听了她这话可心疼坏了,手上给她按摩的动作都轻柔了不少。 “夫人,您受苦了,您就该带着奴婢一起去的。” 苏九月笑了出来,反手在兰草的小手上拍了拍,“你跟着去有何用?不过也是跟着一起受苦罢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儿除了水就是泥,米也是陈米,还不能蒸米饭,都是熬粥。一开始喝的粥都是瞪眼清,后边儿京里的救济粮送过去了,大伙儿的日子才好过些。” 兰草只是听着她说,就红了眼眶,“怪道我今儿瞧着大人和夫人都清减了,今日咱们买只鸡回来吧?给您和大人补补身子。” 苏九月应了一声,“好,都回来了,接下来好生养养就是了。你快去准备一下,带个背篓,咱们出门去。” 兰草开开心心的背着背篓跟着她敬爱的夫人出门,才刚走到门口就被崔庆拦了下来。 “夫人,您要出门?” 苏九月明显感觉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一亮,“是,我们二人准备去买菜。” 崔庆有些激动,“那我随你们一起去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了一眼兰草手上拿着的背篓,就说道:“带着我,还能帮你们背背篓。” 说着他还有些局促地搓了搓手,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没见过世面嘛,还是头一次来京城,就让我随你们逛逛吧。” 苏九月听着这话,用帕子捂着唇轻声笑了出来,“行吧,那便带你一起。” 崔庆可高兴坏了,急忙接过兰草背上的背篓。 他的几个手下见状也眼睛一亮,才刚上前一步,崔庆就明白了他们的意思,立刻瞪了他们一眼,呵斥道:“把你们的那些想法都收回去!这么一群人跟着去买菜?不知道的还以为去打劫呢!都给老子老实点!” 其他人这才扁了扁嘴,迈出去的脚步也收了回去。 苏九月看得有些忍俊不禁,才说道:“大伙儿先歇歇,明儿我让阿奎领着大伙儿在京里转转。” 其他人这才道了声谢,冲着她行了个江湖礼节,“多谢夫人!” 苏九月领着兰草和崔庆两人出了门,一路上崔庆一直在好奇地东张西望,还压低声音对着苏九月说道:“夫人,京城里可真繁华啊!比洛阳还要繁华呢!” 苏九月刚来京城的时候比他也好不到哪儿去,就笑着点了点头,“那是自然,这里毕竟是天子脚下。” 他们买了点菜,又买了些排骨,拎了两只活鸡。 兰草还顺便买了些猪下水,苏九月不懂她买这个做甚,家里也没养什么畜牲。 兰草悄悄告诉她,“夫人,这些东西做的好了比肉还香呢!先前儿我娘还在世的时候,家里买不起肉,村里有人杀猪,娘就去买一点猪下水,做的特好吃……” 苏九月听她说着,也渐渐的觉得有些嘴馋,“那感情好,既然你会做,咱们就买一些。” 家里人口多,一个背篓都不够,三个人六只手都占的满满的,朝着家里有去。 他们在回去的路上,忽然一队人马迎面走了过来。 苏九月三人急忙在一旁避让,崔庆好奇地抬眼看了一眼,愣了一下。 这个族徽他居然认识! “夫人,是洛阳王府的人吗?” 他压低声音问了一句。 苏九月也点了点头,“是的。” 说完还不忘叮嘱一句,“京城里多权贵,许多我们得罪不起的,日后在京城还是不要多言。” 崔庆应了下来,苏九月却又再次陷入了沉思。 洛阳王府如今已经四面楚歌了,洛阳王又病重,怎么会如此招摇过市? 她没有疑惑多久,周遭的议论声就告诉了她答案。 “洛阳王世子的侧室,听说是个扬州的姑娘。” “扬州的姑娘好啊,温柔似水呢!” “真真是艳福不浅啊!那位卡里尔公主也是位真绝色。” 第816章 撂挑子了 “卡里尔公主还未过门,这位侧室就这样招摇,这可是打了波斯公主的脸啊!” “不过是个胡人公主,在我大夏朝的地盘,怕他做甚?!” “说的也是!” …… 苏九月听着这些话,也明白了过来。 这位洛阳王世子的侧室就是扬州那位何家的大小姐啊! 也怪不得行事会如此张扬,何家大小姐原本就是被娇惯长大的,再加上她原本就想着压洛阳王世子正妻一头。 只可惜她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了,卡里尔公主毕竟是一国公主,并且还是波斯国王最宠爱的公主,那可比何家大小姐有底气的多了。 洛阳王世子的这个妾室不过是个商户出身,想要拿捏波斯公主,怕是还有些不够格啊! 眼看着洛阳王府的仪仗队走远了,苏九月才收回了视线,对着兰草和崔庆说道:“走吧,咱们回吧,回去做饭,不然待会儿锡元该回来了。” . 吴锡元此时正在皇宫里,此时皇上已经从承德回来了。 在他从承德回来的第一日,燕王就麻溜的将所有文书都交给了他父皇,带着关怀远马不停蹄地跑路了。 景孝帝看着满桌子的文书和印章,差点被他气笑了。 他拿起一个印章看了看,随手丢在了桌子上,对着赵昌平笑骂道:“这小子,什么心都不想操!这不,又丟一堆烂摊子给他老子,一点都不知道替父分忧!” 赵昌平瞧着也十分奇怪,早几年燕王似乎还对权力有些渴望,怎的如今看来……越来越佛系了? 赵昌平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皇上又接着说道:“不想管事了,还不知道多努力!让朕早日抱孙子!真真是干啥啥不行!” 赵昌平闻言也只能说道:“皇上您莫要着急,燕王成婚还没多少时日,指不定今年您就能抱孙子了!” 景孝帝在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冷哼一声,“还抱孙子?当朕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搞不好还想着再跟苏家那丫头快活一阵子呢!” 赵昌平眼角抽了抽,再想想燕王这阵子的做法,搞不好还真叫皇上猜对了…… 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景孝帝的手在扶手上拍了一下,才在桌子上看了一眼,就对着赵昌平问道:“老三这阵子没在此处办公?” 怎的他瞅着这里还是之前的模样? 赵昌平急忙说道:“回皇上的话,燕王这阵子都在偏殿办公。” 说到办公,他又想了起来,“皇上,燕王将洛阳王放回去了……” 景孝帝点了点头,“此事朕早就知晓了,既然人已经送回去了,那就按着他说的办。” 赵昌平应了一声,就听景孝帝又问道:“最近洛阳王那边还有什么动静?” 赵昌平回答道:“洛阳王中风了,躺在床上说不出话。洛阳王世子近日纳了妾室,是扬州的大盐商何家的女儿。” 景孝帝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心中有数了。 就在这时,小全子在外头扬声通报道:“启禀皇上!翰林院吴锡元吴大人求见!” 景孝帝一怔,“吴锡元?他不是去了开封府吗?这么快就回来了?” 虽然惊讶,但还是说道:“请他进来吧。” 吴锡元走进殿中,对着景孝帝行了个大礼,“臣吴锡元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孝帝看着殿中明显清减了许多的臣子,对着他略一抬手,说道:“平身吧!” 吴锡元再次谢恩,这才直起了身子。 景孝帝一看就知道吴锡元是吃了苦头的,虽说年轻人是要吃些苦头才能成长,但他对着吴锡元的态度明显要和颜悦色了许多。 “吴爱卿,你可是才从开封府回来?” 吴锡元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回皇上的话,臣今日清晨才刚刚回京,开封府那边有知府于国志大人和三花县孟玉春大人协同,一切都已经处理的井井有条,只是名阳县的县令常正阳大人不见了踪迹,臣四处寻找无果,反倒在半途被人绑去了洛阳。” 景孝帝早就从信中得知,三花县和名阳县是受灾最为严重的两个地方,三花县整个县几乎都没了,但按着后来的趋势来看,反倒是三花县的百姓最早安定下来。 原本以为吴锡元跟过去顶多就受些累,却没想到他居然被人绑走了。 景孝帝眉头一蹙,“哦?既然被绑走你又是如何逃脱的?可搞清楚到底是何人绑走你的?” 吴锡元上一世当了一辈子的官,比王启英要更加深谙哭惨之道。 “是臣的妻子,她发现臣不见了之后带着人一路追去了洛阳。看守臣的那人是个绿林好汉,他阳奉阴违的配合臣的妻子放走了臣,臣才能有机会回到京城面圣。” 他一脸的倔强不屈,臣有委屈,但臣是为了皇上分忧,一切都值得的模样。 皇上年纪大了,最吃这一套,态度就更好了。 就听吴锡元又接着说道:“那位绿林好汉反水以后跟着臣来了京城,据她所说,绑走臣的正是洛阳知府王丛林以及名阳县县令常正阳。” 他一边说,一边就红了眼眶。 “也亏得这位好汉,不然臣怕是再也见不着皇上了。” 景孝帝最喜旁人示弱,一看吴锡元这模样眉头也就拧了起来,“不是有朕赐给你的尚方宝剑?他们居然如此大的胆子?” 吴锡元立刻将宝剑双手奉上,“多亏了皇上的宝剑,臣才能留下一条小命,不然臣定然早就被人斩杀于刀下。臣侥幸逃脱,且帮助开封府黄泛区百姓重新安家,幸不辱命!这把尚方宝剑,臣也可以完璧归赵了!” 景孝帝看了一眼那宝剑,心理也大致明白那名阳县县令和洛阳知府有猫腻,但问题出在洛阳那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剑你就先留着吧,此番没有派上用场,日后定然有派上用场的时候。”他脸上的神色十分凝重,又问了一句,“你可有查清楚他们为何要对你动手?” “回皇上的话!此事牵扯到了私盐,臣在洛阳碰上了潜伏在白家商会的王启英大人,能顺利出城也有王大人的功劳!王大人有封奏折托臣带给皇上。”他一边说一边从袖带中抽出一个奏折。 “呈上来!” 第817章 太医丞 赵昌平急忙走下台阶,从吴锡元手中接过奏折,才又走了回去,双手将奏折捧到了皇上的面前。 皇上才刚一打开奏折,看了一眼就直接傻眼了。 “吴爱卿,你确定这是王爱卿的奏折?” 吴锡元点了点头,“臣确定,这封奏折是王大人亲自交到臣手上的,不可能出问题。” 景孝帝脸色怪异,又问了吴锡元一句,“你可曾看过这封奏折?” 吴锡元急忙跪下,“这是王大人的奏折,臣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打开看啊!” 景孝帝看他这模样,就知道他应当是还没见识过王启英这惊世骇俗的字体。 这一点上还是科举出身的好,写折子都是清一色馆陶体,赏心悦目,也不怕认不出字。 而他家王爱卿这字…… 景孝帝揉了揉眉心,叫了一声赵昌平,“你来帮朕读折子。” 赵昌平并未多想,只当皇上不想自己看,就应了一声接过了折子。 当他打开折子,正准备读的时候,张了张嘴,一口气憋在了嗓子眼,眼睛也随之瞪得老大。 这……他在皇上身边几十年,这种情况还是头一次见。 任谁能想到,王大人那么一副道貌岸然的外表下,居然能写这么一手狗爬字? 陆太师家的外孙,居然连启蒙都没做好吗? 吴锡元原本也没想到这一茬,可当他看了皇上和赵昌平的神色之后,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色也怪异了起来。 果不其然,下一瞬就听到赵昌平告罪的声音,“皇上恕罪,奴才才疏学浅,实在不识得王大人这字啊!” 景孝帝不怒反笑,“罢了,你才疏学浅,咱们不还有个现成的状元郎吗?拿给吴爱卿看看!” 赵昌平应了一声是,像是捧着什么烫手的山芋似的,急忙将奏折送到了吴锡元面前。 吴锡元接了过来,打开奏折一看,不由得有些失笑。 还真是不出他所料,他这义兄的字跟他的画一样画风清奇,等闲人还真认不出来。 不过好歹他也知道事情的始末,再结合这奏折上的字,连蒙带猜地也算是勉勉强强将奏折给皇上念了一遍。 若是旁人将这么个东西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定然会动怒,但此时皇上却拿着王启英的奏折乐呵呵地说道:“还真是有意思,王爱卿这封奏折即便是落到旁人手里,他们也不定能认出来,安全倒是怪安全的,就是看起来有些费劲儿。” 赵昌平听着皇上的口风,也跟着夸赞道:“王大人还真是个妙人。” 景孝帝哈哈哈笑了起来,随后将这份奏折收了起来,对着赵昌平说道:“拟一道旨意给王爱卿送去,就说朕的旨意!让他每日描红练两张大字!” 赵昌平还是头一次拟这样的圣旨,真是怪新鲜的。 吴锡元在一旁听了也十分感慨,甚至还颇有些幸灾乐祸。 义兄真真是皇上身边的宠臣,奉旨练字,恐怕是普天之下独一份儿了。 在说完王启英的字之后,景孝帝才专注到奏折上的内容。 “立刻派人去将王丛林和常正阳捉拿归案,至于白家商会,先不去管他,让人密切注意雍州那边的动静,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吴锡元听了皇上这番话,眉梢微微一动,脸上有几分惊讶。 景孝帝性格温厚,做事较为温吞,怎的在这事儿上如此干脆利索? 实际上,景孝帝也是受了燕王的启发。 先前儿老三快刀斩乱麻,调换了各个铁矿的管事大臣,最后反而暴露出了更多问题。 若是他们慢慢悠悠的查此事,只怕还没有老三这法子好。 如今他也不过只是处置了一个县令和一个知府,并不是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物。 这么一点一点的瓦解他们,说不定效果更好呢? “吴爱卿,开封府的鼠疫现下如何?”景孝帝又接着询问道。 “臣到三花县的时候,此地县令孟玉春孟大人已经将病人和普通老百姓分开了,也尽最大可能抑制了病情的传播。因着他管理的十分妥当,也给臣等省了不少事儿。后来名阳县县令失职,臣也派人将名阳县的百姓给引去了三花县,臣等离开的时候,孟大人正带着百姓们自给自足种蔬菜呢!”自己的同窗确实不错,吴锡元也愿意替他在皇上面前说话。 景孝帝听闻之后也微微颔首,“这个县令倒是不错,赵昌平,你替朕记着,等到三年期满的时候,再将他的卷宗呈上来给朕看看。” 赵昌平赶紧应了一声是,景孝帝又抬起眸子看向了吴锡元,“若是朕没有记错,你夫人也去了开封府吧?” 说着他自己点了点下巴,十分肯定地道:“应当是这样,朕记得当初还是朕亲自下旨的。” 吴锡元眼看着替自己夫人讨功劳的机会也来了,紧忙拱手回话,“正是,臣的夫人同刘忠世刘太医亲自替那些病人诊脉,因着人手不够,他们还帮着给病人熬药包扎伤口,实在不易。” “方才你说你夫人还带人救了你?” “正是。” “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苏九月被皇上夸赞了,吴锡元也跟着高兴,然而下一句皇上的话就更让他欣喜若狂。 “吴夫人吴苏氏在治理水患,抑制病情方面可圈可点,当为女子楷模,便封为八品太医丞吧!” 吴锡元整个人一怔,直接跪倒在地,“臣替吾妻谢主隆恩!” 他几乎已经可以想象到九月得到这个消息欣喜的小模样。太医丞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是正儿八经的官职,跟宫内的那些女官还不一样,她是外臣,并且日后就可以自己独立开方子了! 女子在朝为官的,从古至今也没几人,估摸着皇上这道圣旨一下,整个大夏朝都该沸腾了。 吴锡元几乎是一路飘回家的,他还没来得及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苏九月,一股饭菜的香味就迎面扑来。 只是闻着这个味道,吴锡元就知道了,今儿应当是他媳妇儿亲自下厨了,真真是个好日子啊。 第818章 一件好事儿 吴锡元春风满面地抬脚走进了门,阿力立刻就迎了上来,“大人,您回来了!” 吴锡元应了一声,“嗯,夫人在家吗?” “在的!夫人带着崔庆和兰草去菜市场买了许多菜回来,说今儿要给大伙儿做点好吃的。” 阿庆也有些兴奋,他如今在吴家虽说比原先在周家要轻松许多,但主人不在家,他们也不敢太过放肆。 这会儿夫人回来了,家里也热闹了起来。 吴锡元笑了笑,“夫人这会儿在何处?” “在厨房忙活呢!” 吴锡元自个儿就抬脚走了过去,一进门就看到了苏九月一身常服,系着个围裙在厨房里忙活着。 他勾唇微微一笑,扬声问道:“今儿吃什么好吃的啊?” 苏九月听到他的声音回头看了他一眼,“那可多了呢!只是以为你饭点不回来了,没准备你的饭菜呢!” 吴锡元走到她身边,探头看了一下,“
相关推荐:
小人物(胖受)
在爱里的人
摄春封艳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外婆的援交
Black Hole
作恶(1V2)
地狱边境(H)
花花游龙+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