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给的奖励,他们心中确实更能接受了一些。 就连吴锡元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位不靠谱的大舅兄确实是个妙人。 将这几个小厮送走,苏九月才来到了他们这四筐碳火跟前儿。 “锡元,这个是什么碳啊?怎的瞧着跟咱们用的木炭有些不大一样?”苏九月问道。 她这也算是问对了人,就听吴锡元说道:“这个碳名字叫银丝炭,比我们平时用的木炭要耐烧许多,还没有烟味。只是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也只有达官贵人用的起了。” 苏九月啧啧两声,“我那兄长居然能给我们要来这等奖赏,确实不易。” 吴锡元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咱们的木炭也用的差不多了,我还正想着明日再去买一些哩。” 苏九月看着满满四大筐的银丝炭,忽然提议道:“锡元,咱们也分给秋林和孟公子他们一些吧?都是一个屋檐下的,这些碳火足够咱们用到天儿暖和了,分他们一些也无妨。” 吴锡元自然是笑着应好,“我媳妇儿菩萨心肠,我又怎会不应?” 他们给每家分了一小篮子,送到了他们屋子里去。 秋林他们两口子自然不好意思要,“这可是金贵东西,我们咋能要你们这个?!” 烧银丝炭,那跟烧银子有个甚的区别? 苏九月却道:“秋林姐姐帮我良多,这银丝炭我们也用不完,你们还是收着吧。” 一来一回说了许多,秋林他们才收下了。 苏九月又拿去分给孟玉春一些,孟玉春好奇地看了半天这碳火,索性直接起身去给他们找银子。 “这东西多少银钱啊?我也不知道,不知道给你们多少?唉,我怎的才刚考上一年,若是早几年,就能多存些月俸了。” 吴锡元看不下去了,直接说道:“得了,你也莫要找你那点儿家当了。这点银丝炭便是借给你的,等日后你发迹了,再多送我们一些不就成了?” 孟玉春看了一眼自己羞涩的荷包,又大致算了一下自己还有在京里停留多长时日。最后卑微的得出,他还真是没有多余的钱了,不仅如此,这阵子他应当得出去找个活儿了,不然恐怕留不到放榜。 “成!”他应了下来。 碳火其实就放在院子里,谁若是真烧了,他们估摸着也发觉不了。 只是这三人品行都很好,让吴锡元和苏九月十分放心。 他们回去将新的碳火放进了炉子里,舒舒服服的睡了一晚上。 第二日一早起来,吃过早饭之后,苏九月再次收拾了东西,准备再次去拜访一次她师父。 吴锡元陪着苏九月去了太医署,因着手上有了苏怡的令牌,他们很轻松就见到了黄户生。 这阵子皇上身子突然就康健了许多,这个月更是连药膳都停了,他也就每隔几日去请个平安脉,实在百无聊赖。 昨儿就有门卫同他说,门口有个从未见过,但却自称是他徒弟的人来找他,不过最后被燕王妃给带走了。 一说燕王妃,黄户生也才突然想到,他似乎还真有个流落在外头的徒弟。 他便给门卫吩咐了一声,若是再有人来找,就带来见他。 “黄大人,人已经请进来了。”守卫说道。 黄户生手里正拿着医书在看,听到守卫的话,急忙放下手上的书,抬头看去。 只见到门口有着一男一女,女人戴着帷帽看不清容颜,但男人确实是他那好徒弟的男人吴锡元。 “可是九月来了?”他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苏九月也笑着掀起了帽子,“师父,是我!” 说着,她便要跪下给黄户生磕头,吴锡元也跟着他跪了下来。 “徒儿见过师父。” 黄户生急忙起身,亲自将他们两人扶了起来,“你们怎的突然来京城了?” 他一边问着,一边又打量起一旁的吴锡元,见他目光清明,一看似乎有些同原先他走的时候不一样了。 便问道:“锡元这是……好了?!” 第578章 我帮不了你 苏九月借着他手上的力道站了起来,笑着回答道:“正是哩!锡元在您走后没多久就好了,因着今年皇上开了恩科,一路考到了举人。此番我们是进京赶考的,念着许久不见您老人家,便想着过来瞧瞧您。” 黄户生听了这话,差点没惊讶地把眼珠子给瞪出来,“啥?中了举人?!” 苏九月瞧着他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也笑了起来,“这还能有假不成?” 黄户生更加激动了,“可真真儿是好啊!今后你也能跟着锡元过好日子了。” 几人又说了几句闲话,苏九月还想起先前儿她给她师父找的那个麻烦,有些不好意思的询问道:“师父,先前儿是不是有个一对老夫妇来找过您?” 黄户生被她这么一说,自然就想了起来,“有!你这小丫头,让你不要打着我的名头行医,你倒好,直接把人打发到我这儿来了。” 苏九月讪讪一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不是您教我的吗?我们若是不管他们,恐怕他们就只能等死了,请恕徒儿做不到。” 医者仁心,也是黄户生给苏九月上的第一课,这丫头倒是做的不错。 “那老夫妇已经调理好身子回去了,你也莫要担心,他们如今好着呢!” 也难为这丫头还惦记了那样久,“无事就好,无事就好,我还就怕听到些不好的话。” 黄户生瞪了她一眼,“能有甚不好的?你还信不过为师的医术?” 苏九月嘴巴一抿,“倒也不是信不过您的医术,就怕阎王爷不放人啊。” 黄户生哼了一声,“我们这一行不就干的是同阎王爷抢人的事儿吗?” “这倒也是。”苏九月才说了一句,就又想起了什么。 “对了,师父,我前几日在菜市场听到有人说太医署招医女?可有此事?” 黄户生微微颔首,“确有此事。” 苏九月稍稍有些激动,身子微微前倾,“您看……我怎么样?” 黄户生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才说道:“你到底行不行可不是我说了算的,还得看你这一年在家可有好生学习。医女的标准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等真到了招人那一日,你过来试试看,就知晓了。” 苏九月眼睛一亮,“您是说我可以试试看?” “只要是大夏朝的子民,都能来应招,只要你想来就没啥不可的。不过咱们话可得说好,若是要进来,你就凭借自己本事进来,为师可不会过问此事。”黄户生说道。 苏九月起身对他行了个万福礼,“是,徒儿知晓了。” 他们在太医署没待多久,一个小厮就拿着个信封跑了进来,“黄太医,安国公家的老夫人不大好了,还请您去一趟。” 黄户生急忙起身朝外走,只来得及同苏九月说一句话,“你们先回吧,等日后有空再来家里坐坐。” 他的小厮赶紧在后头拎上他的药箱追了上去,苏九月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当个医者,也确实不太容易。” 吴锡元拉过她的手,轻轻捏了捏,“是不大容易,可我媳妇儿不是心动了吗?” 苏九月抬头看向了吴锡元,一双眼睛像是盛满了星光,“师父说的对,这一行本就是从阎王手里抢人的,我也想像师父一样,能多抢些人命回来。” 吴锡元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摸了摸她的头顶。 只要她好好的在他身边,她想做什么就让她去做好了。 两人在太医署里询问了来应招的准确时间,才离开了此处,又去了岳府。 他们先前并没给岳府送来拜帖,来得也比较唐突,还有些担心扑了个空。 岳府的门卫显然是被岳夫人交代过的,知道岳夫人从前在雍州的时候认了位干女儿。 得知面前这女子就是岳夫人的干女儿,他虽然将信将疑,但还是去向岳夫人通报了一声。 岳夫人得知他们来了,高兴到不行,“快快快!赶紧将他们请进来!日后若是他们来了,直接带进来就是,无需通传了。” 门卫一看岳夫人这态度,十分庆幸自己方才没干啥事儿,看来夫人的这个干女儿在夫人心中的地位实在不错。 他重新走到大门口,再对待苏九月和吴锡元二人,就更加毕恭毕敬了。 “小姐,姑爷,夫人在里头候着呢!您二位随奴才来。” 他们才刚穿过岳府的园子,还没走到岳夫人所在的和苑,一个小丫头就从里头冲了出来,“九月姐姐!九月姐姐!” 苏九月一看,来人正是岳夫人的女儿岳宝雅,“宝雅!” 她叫了宝雅一声,宝雅兴奋的跑到她面前儿,小脸红扑扑的,但却礼数周全的同她行了一礼,“九月姐姐!你果真来了!娘没有骗我!” 苏九月也回了她一礼,“说好要来看你们的,又怎能食言?” 岳宝雅笑得开心,又给吴锡元行了一礼。 似乎是不怎么见过外男,且她今日的行为实在有些莽撞,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行了一礼,轻声叫了一声姐夫。 吴锡元也给她回了一礼,岳宝雅刚说让他们夫妻二人进屋里坐,这时候身后就传来了一道声音。 “宝雅,你跑的也太快了,我都没追上你。” 苏九月循着这声音看了过去,只见又是一个小姑娘,瞧着估摸是十岁左右的年纪,头上还梳着可爱的元宝头。 头上带着两个毛茸茸的白色小球球,看起来同宝雅的发饰应当是出自一人之手。 她跑到岳宝雅跟前儿,抬起头来大大方方的打量了苏九月一眼,这才对着他们行了一礼,好奇的问道:“宝雅,这位姐姐可真好看,是你先前儿说的九月姐姐吗?” 宝雅重重的点头,“宝珍姐姐,我没骗你吧?九月姐姐真的很好看的。” 宝珍也跟着赞同的点头,“是好看,比我还好看。” 宝雅仰着下巴炫耀道:“九月姐姐不仅长的好看,手还巧,上次给你的荷包就是九月姐姐绣的!” 苏九月差点没忍住笑,这时候翡翠也追了过来,“两位姑奶奶,哪儿有让客人在路上说话的道理啊?” 第579章 官话 宝雅一想也是,就走过来拉过苏九月的手,“九月姐姐,咱们回屋去,我娘还在屋里等着呢!” 宝珍上来牵过苏九月另外一只手,苏九月就这么被两个妹妹一左一右簇拥着朝着前边走去,只留下吴锡元一人在身后。 后边是后院,吴锡元原本是想跟着苏九月一同进去给岳夫人磕个头,可翡翠却对着他行了一礼,说道:“姑爷,大少爷说请您去碧海潮生阁坐坐。” 没想到今日凑巧岳将军也在府上,吴锡元自然不会拒绝。 苏九月被宝珍宝雅拉着去了和苑,岳夫人正候着她哩,一见着她来,急忙招呼道:“九月,快来,坐娘跟前儿,让娘好好看看。” 苏九月上前在她的身边坐下,岳夫人顺势就拉住了她的手,亲切的说道:“好几个月不见,我瞧着我们小九月怎的似乎长个了?” 苏九月不好意思地嗯了一声,“是的,过完年是稍稍长高了一些。” 一旁的宝雅也跟着说道:“去年我们在雍州的时候,我到九月姐姐的耳垂,今年再一看,我居然就到嘴巴了。为甚只有九月姐姐长个子啊?” 岳夫人听了笑着看向了她,“谁让你总挑食,你九月姐姐可从来不挑三拣四。” 宝雅不可思议地看向了苏九月,问她,“九月姐姐,我娘说的都是真的吗?” 苏九月抿着唇,笑着点了点头。 宝雅见她承认了,更是瞪大了眼睛,“九月姐姐,你也太厉害了!白菜也吃的吗?” 苏九月依然点头,就见宝雅瞧着她的眼神更为崇拜了。 她们小的时候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何能挑三拣四?不吃就只得饿着。 这些宝雅都是不知道的。 岳夫人也知道苏九月的出身,担心说的太多会让她觉得尴尬,就不着痕迹的转移了话题,“九丫,你们啥时候来的?如今在何处落脚?若是没有找到住处,就先回咱家来住,家里院子多,拾掇一个,你们住进去就是。” 苏九月乖巧地回答道:“前几日来的,安顿妥当之后才来拜见您的,如今住在城东的富力巷,和锡元的两位同窗住在一起,彼此之间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岳夫人听了她这番话直皱眉头,“跟两个男子住在一个院子里,会不会有些不大方便?” 苏九月明白她的顾虑,便笑着解释了一句,“他同窗也是带着夫人一起来的,我若是走了,她一个人更不方便了。” 岳夫人叹了口气,微微颔首,“倒也是。” 人穷志短,哪儿有那样大的规矩,就是她自个儿有些心疼这孩子…… “你们院子里的东西都置办妥当了?”她又问道。 “屋子里自带的都有,也不用置办什么。” …… 两人一问一答之间,宝雅和宝珍都觉得有些无趣。 “大伯母,为什么九月姐姐不住在自己家里,而要租别人的院子啊?”宝珍坐在凳子上,两条腿悬在空中,一晃一晃的,歪着脑袋问道。 苏九月一愣,岳夫人面儿也是一僵,才和颜悦色地解释道:“九月姐姐不是京城人士,她夫君是来参加科举的。” 宝珍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怪不得九月姐姐不会讲官话。” 苏九月是不大会讲官话,她说着家乡话也不影响沟通,这会儿被宝珍提到,她是稍稍有几分尴尬,一时间竟然也不知道要不要开口了。 一旁的宝雅却扁着嘴说道:“不会说官话多正常啊,我们祖母不也不会说?再说了,你还不会说九月姐姐的家乡话哩!” 宝珍像是被她说服了,“你说的倒也是的。” 岳夫人担心这两个小的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就将她们撵了出去。 “好啦,你们两个出去玩儿吧,娘还有些事儿要同你们九月姐姐说哩!” 宝雅和宝珍两个确实不是能坐得住的人,应了一声,就跑了出去。 屋子里就剩下了她们两人,和几个在跟前儿伺候的丫鬟,岳夫人这才问道:“锡元今儿是同你一起来的?” 苏九月点了点头,“方才在路上的时候,被兄长叫去了。” 岳夫人笑了起来,“是得让他们两个多走动走动,你那兄长是个武夫,性子直来直往。若是能跟锡元学习一二,我这当娘的也就放心了。” 这话说的甚妙,将自己儿子地位摆的较低,让九月觉得自己的夫君是个很厉害的人,能帮得上岳家,她自己外出行走的时候,也能多几分底气。 另外一边,吴锡元也到了碧海潮生阁,岳卿言将他迎进屋子,两人盘膝坐在榻上。 岳卿言又亲自给吴锡元泡了茶,“妹夫,你尝尝这个茶,是原先一个下属老家自己种的红茶,说是冬日喝了暖胃。” 他将茶水倒在了吴锡元面前的茶盏当中,就见吴锡元喝茶的动作极为标准。 这反而让他隐隐有些诧异,茶艺不在君子六艺当中,如今的读书人应当是不会特意去学这个的。 但吴锡元这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连半点僵硬也无,竟然让他有种错觉,他这个妹夫搞不好也会泡茶? 吴锡元盯着他的视线,仔细地品完这一杯茶,才夸赞道:“入口绵长,后味醇香,实在不错。” 也不知是不是此情此景太像从前,他竟然不自觉地就顺着岳卿言的腔调讲起了官话。 岳卿言下意识地接了一句,“妹夫若是喜欢,待会儿回去也给你们带上一些。” 可话才说完,他就发现了不对劲儿,怎的……他这个妹夫还会讲官话? “妹夫何时学的官话?”岳卿言原本就是个心中藏不住事儿的人,听了便直接问了他一句。 吴锡元此时也已经发现自己讲的是官话,见着岳卿言问起,他也就找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 “先前儿读书的时候,跟同窗学的。” 浩远书院在整个大夏朝都是个有名气的书院,有五湖四海的学子过去求学,有人会讲官话也实属正常。 岳卿言恍然大悟状,“妹夫的官话讲的真好,若是不知晓你的来历,听了你这话只当是个老上京人了。” 第580章 嫌弃 吴锡元谦虚地笑了笑,厚颜无耻的应了下来。 他上辈子说了十来年的官话,他自然会如此觉得了,只是内里这些缘由并不能说给他听罢了。 “还是有些说的不大习惯。” 岳卿言笑了两声,“等到日后妹夫在京里待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习惯了。你会说官话,为兄也就放心了,在官场上若是会讲官话,能省不少事儿的!” 吴锡元道了声谢,岳卿言又接着问道:“我方才观妹夫似乎对茶道也有些研究?” 吴锡元没成想自己下意识的举动居然会被他看出这么多,可见这位岳将军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镇边大将的位置,也并不仅仅靠的是家里的关系。 “也是在书院的时候跟同窗学的,一知半解罢了,算不得什么研究。” 岳卿言并未再问,而是问起了他的学业,“我听母亲说你考中了解元,实在厉害,我们一家子粗人,实在不懂科举。只是做兄长的还有一事要提醒你,你可想好了今后的路子?若是你能中了进士,是想要外放,还是想做个京官?” 吴锡元也没想到他居然会问自己这个,不过他也只是微微一怔,神色就又恢复了自然。 岳卿言确实也是为了吴锡元好,在得知了吴锡元考中了解元之后,他就四处找人打听,就是为了能帮他一把。 毕竟他爹是个不管事的,她娘便是再有本事,官场上的事儿也还是插不上手。 因此,他一个武将硬是厚着脸皮跑去了他外祖家里,将这些科举的事儿都问了个清楚。 “我已经问过外祖父了,他说无论是留京还是外出任职都各有利弊。留京确实可以打点人脉,但若是想要升官就必须有功绩,这一点同我们武将是一样的。若是外出任职,到地方上确实容易积攒功绩一些。” 说到这儿他又叹了口气,“整个大夏加上从前会试未中的举人,估摸着怎么也有四百余人。若是你能中三甲就好了,这样铁定就进了翰林。” 进了翰林,日后才有机会进内阁。 整个大夏的权力是掌握在皇上的手中不假,但皇上毕竟只有一个人,这天底下大多事儿其实还都是内阁的那帮大臣说了算的。 若是能进内阁,那真就一步登天了…… 他说的推心置腹,吴锡元自然是感激不尽,上一世可没人同他说这些,他也并未中前三甲,一切都是自己瞎琢磨的。 当初他能进内阁,完全是机缘巧合,站对了队…… “多谢兄长提点,若是我殿试能中,那便申请外放,不拘着哪个地儿,当个芝麻小官造福一方也是不错。” 岳卿言听了不住的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模样。 这小子不好高骛远,能脚踏实地,他也确实没看错人。 “若是想做大官,兄长我可能帮不上你什么忙,但若是外放的话,兄长倒是可以帮你运作运作,咱们找个好地儿。” 能说出这种话来,确实是拿他当一家人了,吴锡元心中明白。 他立刻起身,对着岳卿言行了一个大礼,“小弟谢过兄长!” 岳卿言摆了摆手,“这有甚谢的,都是一家人,我娘说了,我家一家子武将,若是你能当个言臣,于我们一家而言也是个幸事。” 两人说了好一阵的话,到了午饭时,岳夫人才派人过来叫人了。 吴锡元跟着岳卿言走到了和苑,对着岳夫人行了个跪拜大礼,“女婿见过岳母大人。” 岳夫人受了他这一礼,才示意岳卿言将他扶起来,“快些起来,咱们一家人也好些日子没见了,今儿正好一起吃顿饭。你岳父大人还忙着公务,可能今儿要晚些回来,我们先吃不管他。” 这会儿才是中午,当值的回不来也正常,只怪他们没来对时候。 吴锡元自然而然的说道:“等到岳父大人休沐的时候,小婿再带着九月上门拜访就是。” 吃过午饭,夫妻二人辞行,岳夫人派了马车将他们夫妻二人送了回去。 宝珍宝雅也回了各自院子午睡,宝珍才刚见到她娘林氏就兴冲冲地说道:“娘!方才我见了宝雅那个姐姐,真真儿是长得极好看了!” 林氏坐在椅子上,修剪着下人们摘来的迎春花。 听了女儿这话,嗤笑一声,“一个乡下来的丫头,能有多好看?还不是土不拉几的?也亏得你大伯母还如此看重,实在是搞不懂她。跟一个乡下丫头走的这样近,也不怕落了面子。” 宝珍也都十岁了,能听懂好赖话,她的小脸皱成了一团,“可是真的就很好看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跟从前儿爹爹送我的猫眼石一样!” 林氏一听女儿这话,顿时就着急了,“你这丫头,可不能跟她走得近!当心回头人家笑话你,一个好端端定西侯府的小姐,居然跟个村姑一起玩儿。” 宝珍听着她娘语气中满满的嫌弃,又问道:“可是宝雅都跟她一起玩儿,为甚我不行?” 林氏哼了一声,“她是她,你是你,谁让你爹不是定西侯呢?她便是自个儿就是个村姑,也会有人娶的!” 宝珍自幼听了无数次这种话,心里有些抵触,但幼小的她到底还是被影响到了。 她回到自己屋子里,手里还拿着苏九月送她的小荷包,小猫钓鱼的样子,翻出来又是个小兔子啃萝卜,活灵活现的,十分可爱。 若是平时她得了这样的好东西,定然是要拿出去显摆的,但是这会儿她坐在炕上把玩了好一会儿,才交给了自己身边的大丫鬟,“秀秀,你把这荷包收起来吧。” 秀秀闻言也十分惊讶,她家小姐不是坐这儿都把玩许久了吗?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怎的还让她收起来? “小姐可是舍不得用?那奴婢先给您收起来,待日后你出去做客再拿出来戴。” 宝珍摆了摆手,学着大人的模样叹了口气,“罢了,收起来吧,旁人用的都是给宫里娘娘做绣活的绣娘,村姑做的东西自然有些拿不出手,也省得丢人现眼。” 第581章 引见 秀秀看着手上的精致的荷包,心中觉得便是宫里的绣娘只怕也做不出这样好看的荷包…… 但听了自家小姐的话,又觉得她说的有几分道理。 这些贵女们大多喜欢攀比,旁人用的东西都有来历,小姐用这个约摸真的是会被笑话的。 “那奴婢先给您收起来,若是您哪日要用,奴婢再给您找出来。” 宝珍拧着眉头,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嗯,还是收起来吧。” 苏九月和吴锡元可不知道这些,他们从定西候府走的时候,岳夫人还给他们带了些吃食。 两人才刚回到家里,却发现王启英又在了。 “你们两口子去作甚了?怎的这时候才回来。” 瞧着他们夫妻两人惊讶地神色,孟玉春笑着解释道:“王公子可是一早就来了,一直等到这时候,还给你们带了许多东西呢!” “也没甚东西,就是想着你们初来乍到,屋子里的东西都没置办妥当。便给你们送来了一些,不是甚好东西,你们凑合着用就成。” 吴锡元和苏九月跟着他一道回到了自己屋,发现屋子里头真是大变样了。 屋子里的家具都换了新的,凳子上还放着一床新的被褥。 苏九月看着瞠目结舌,问道:“启英哥哥,我们不过在这儿住个把月,你怎的送这么多东西过来啊?” 王启英笑了笑,说道:“原本也不是甚值钱玩意儿,有些是从我家库房找的,有些大理寺找的,就这桌子便是我从章大人那儿给你寻来的。你先用着,若是日后用不到了,你再来告诉我一声,我让人搬走就是了。” 苏九月听他这么说,只当是借给她用的,心里也就放松了许多,同他道了声谢,自己将被褥抱去了里屋。 等她再次出来的时候,王启英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用布包着,他放在了桌子上,不怎么在意的说道:“这是我去找章大人给你们要的奖励。此次案子办的十分顺利,章大人说让给你们五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当然这些奖励当中,他本人也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这些他都没好意思提。 苏九月原本还当又是他帮家里添置的什么东西,没想到居然是五十两银子,苏九月都快将眼珠子给瞪出来了。 “这样多?”苏九月不可思议的问道:“启英哥哥,该不会是你自己私底下偷偷贴补我们的吧?” 王启英两手一摊,“自然是不可能,你可不知道你启英哥哥如今有多穷,我们一个月才发十两银子的月俸,哪儿来得五十两贴补你?” 苏九月听了他这话,心里才信了大半。 她对着王启英行了一礼,说道:“虽然启英哥哥未说明白,但我们心里头也知道,这其中应该多亏启英哥哥了。” 王启英咧嘴一笑,并未在这一事儿上多说,又从怀中拿出一个书信交给了吴锡元,“锡元,这是章大人给你联系的大儒徐传芳,京中许多学子都是他门下的学生。只是这位老先生多年前就已经放言说自己年纪大了,不再收徒。不过我想来,你也不是找师傅,不过是要他指点一二,想必也无甚关系。” 吴锡元手中拿着轻飘飘的信件,心中却十分感激。 徐传芳确实是个很有学问的老者,他不在朝廷任职,但是朝廷当中的许多大臣都是他的学生,影响力十分广泛。 上一世他在夫人去世之后,在慈安寺给夫人点长明灯的时候,偶然碰上了这位老者。 那时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彼此的身份,相处了三日,从《诗经》说到《梦溪笔谈》,这位老者知识面儿甚广,让他不由觉得自己读了二十多年的书也不算什么。 后来一直到他离世,他们都不曾再见面,但是这位老先生给他的影响却是一辈子的。 学无止境,无论是举人或者是进士都不是终点。 王启英能弄到这封介绍信,想必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 当初九月回来同他说,认了个义兄,他得知是王启英之后,便也没有不让他们相互走动。 但是那时候的他只是钦佩上一世王启英的为人,绝对想不到他会为了他们做到这一地步。 他郑重其事的对着王启英做了个长揖,“妹婿谢过兄长。” 王启英的屁股立刻从凳子上弹了起来,上前将吴锡元拉了起来,“锡元,你若真想谢我,就好好考试,最好中个三甲回来。到时候我定要同你一起去街上逛逛,想必走路都能带风。” 吴锡元笑着应了下来,“那小弟我就借兄长的吉言了!” 王启英说完也没久留,因着马上宵禁了,他连口水都没喝就走了。 苏九月将屋子里的东西都整理整齐,坐在凳子上想着今儿发生的一切,自顾自的傻笑了起来。 吴锡元瞧见了,便走过来摸了摸她的小脑袋,问道:“傻笑什么呢?傻乎乎的。” 苏九月回过神来,又冲着他笑了起来,“就是觉得自己实在命好,进京来原本以为人生地不熟的,定然没有在家中过的舒坦,却没想到大家都帮着咱们。” 吴锡元也跟着她笑了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 苏九月一扁嘴巴,辩驳道:“你才傻呢!” . 在大家的帮助下,苏九月和吴锡元两口子就这么安生的在富力巷住了下来。 直到三天之后,太医署才贴出来正儿八经的告示。 告示上写着招收的医女必须三十五岁以下,不在哺乳期,且必须识字,以及至少识得二十种药材;或者必须懂一门技艺。 苏九月和秋林听人说这边儿贴告示了,急急忙忙跑过来看。 秋林也不大识字,听着苏九月给她念了一遍。 她才皱着眉头纠结了起来,“九月,你说我不识字,他们会不会要我啊?” 苏九月摇了摇头,“我也不大清楚,不然咱们进去问问?” 苏九月这回可没戴帷帽,她自己也觉得不大方便,便给自己剪了个厚厚的刘海,整个人瞧起来确实黯然失色了许多。 第582章 新的开始 秋林转过头看了一眼一旁太医署大门前的两个带刀侍卫,她往回缩了一步,将自己的身子藏在了苏九月的背后。 “我不敢……” 苏九月有些无奈地将她抱着自己手臂的手扯了下来,“别怕,我跟你一起去。” 秋林见有苏九月给自己作伴,确实放松了许多,又看了一眼那个大门,鼓起勇气点了点头,“好,咱们一起。” 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果然不出意外被人拦了下来,苏九月这回可没搬出她师父的名头,而是指了指一旁的告示说道:“我二人是来应招的,不知要去何处?” 侍卫打量了他们两人一番,才将拔出来半截的刀塞回了刀鞘当中,对着她们二人说道:“进去往左手边的院子去,莫要乱走。” 苏九月道了声谢,冲着秋林眨了眨眼睛,就拉着她进了太医署。 秋林还是第一次来这里,这里就连墙上的砖都是绿色琉璃瓦,地上用不同颜色的鹅卵石铺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实在美轮美奂。 苏九月拉着她,低声说了一句,“秋林姐姐你莫要再看了,咱们先去找地儿,待会儿回来的时候再慢慢看。” 秋林应了一声好,这才收回了视线,跟着她朝着左手边的小院子走了过去。 一进去,就有一个六十出头的老妪站在门口,朝着她们两人指着喊道:“你们俩!可是来应招的!” 她嗓门很大,耳朵上沉甸甸的金耳坠都随之晃动。 苏九月和秋林不约而同地吓了一跳,秋林下意识地朝着苏九月身边挪了挪。 苏九月点了点头,冲着这个老妪说道:“正是,请问我们现在要去哪儿?” 那老妪将她们两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才皱着眉头说道:“你二人随我来吧!” 她带着苏九月和秋林来到一个屋子里,一进门就药味冲天。里头放着好几排药材柜子,柜子上整整齐齐的写着各种药材的名字。 秋林和苏九月哪儿见过这阵势啊,天地良心,这上边的药材名她们估计连字都认不全。 老妪走到桌前坐下,拉了一下椅子,发出滋啦一声刺耳的响声,“你二人可识得字?” “识得。” “不识得。” 老妪的眉头皱了起来,似乎有些想不明白,怎的不识字的人还跑这儿来作甚。 苏九月一直注意瞅着她的面色,一看她似乎有些不悦,就急忙解释道:“婶婶,秋林姐姐虽然不识得字,但是她接骨的手艺很好,我们就想来问问……” 老妪果然抬起头来,眼底还带着些许诧异,“会接骨?” 话是问秋林的,秋林点了点头,“嗯。” 老妪微微颔首,“成,你留下吧。咱们京里多的是纨绔子弟,他们整日斗鸡遛马,不做正事儿。摔断胳膊,摔断腿都是常有的事儿。” 秋林原本还当自己铁定是不行的,一听她这话顿时喜出望外,“多谢婶婶!” 老妪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叫我赵嬷嬷。” “赵嬷嬷!”秋林急忙叫了一声,像是怕她听不到似的,还学着她的说话声放大了嗓门。 赵嬷嬷拧着眉头没再说这事儿,又接着问她,“我瞅着你挽着妇人头?可是成亲了?” 秋林点了点头,“我前几日才随夫君一同来京城赶考,正好看到咱们的告示,才想来试试的。” 赵嬷嬷松了一口气,“成亲了就好,不过你要记住一点,咱们是医女,不是妓子,给那些爷看病归看病,心里可不能存了其他的念想。太祖在世的时候,亲自下了旨意,王公贵族一律不许纳医女为妾。” “我没甚念想,我就想赚点银子……补贴家用……”秋林小声说道。 赵嬷嬷哼了一声,“这是现在,等日后可别被富贵迷了眼。” 这样的人她可没少见,她在太医署三十多年了,啥人没见过啊? 苏九月听着她们两人说话,在一旁连大气儿都不敢出。 但赵嬷嬷可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她,就见她下一瞬间就看向了她,“你呢?可有甚绝技?” 苏九月摇了摇头,“没甚绝技,但我识得字,也认识很多药材,略通医理。” 赵嬷嬷的面色可算是缓和了下来,“你都识得什么药材?你说出来还不行,我还得考考你的。” “金银花、天竺黄、川贝子、白术……” 赵嬷嬷听她念了许多,便起身从那一排排的药材柜子中取出几味药材,一个一个拿给她问道:“这个是什么药材?” 苏九月接过来看了一眼,又闻了闻味道,才道:“白术(zhu,二声),味甘、微苦,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赵嬷嬷听着她不仅说出了药材名字,连药性都说出来了,面儿上有些惊讶。 又拿出一味药材问道:“这个呢?” “黄芪,本品甘温。善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
相关推荐: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和徐医生闪婚后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作恶(1V2)
迷踪(年下1v1)
删除她gl
摄春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