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变轻,泛青的色彩好似在告诉她,这只是一块寻常石头。 三花娘娘摇头晃脑,一点不气馁,转而继续施放法术,尝试了好几次,才又成功,将之重新变回金子。 随着色彩恢复,喜悦也重新登门。 “!” 三花娘娘开心极了。 石头几次变金,又几次复原,最终她还是将之揣入了褡裢,决定好好保存,直到带回道观,这才移开目光,左右环顾,按着道人所说,找到一块足有脸盆大小的石头。 “变成金子!” 又一道流光飞出。 流光落在这块大石头上,仍旧如墨滴入宣纸,迅速晕染开来,然而这次金色却没有将整块石头都覆盖,只覆盖了表面一层。 “洗脸帕大小,已经不错了。”道人在旁边站起了身,“三花娘娘初学法术,掌握还不熟练,自然能变化的范围、持续时长都受影响,就像当初三花娘娘学火法一样,随着不断练习,对其感悟越来越深,得心应手,就算同样的道行,效果也会很不一样。” “知道了。” “恭喜三花娘娘,又学会一门法术。” “对的!” “谢谢道士。” “喵?” “谢谢道士。” “……谢谢道士!” “不客气。” 道人拄着竹杖,往山下走去。 带路人还在下边等他们。 “三花娘娘有没有觉得,天好像变冷了?” “有觉得!” “云都城外的妖怪除得差不多了,三花娘娘的法术也学会了,朱家虽然心善热情,不过老在别人家住着也不好,我们也是该走了。” “纸上的妖怪都除完了吗?” “还剩一个。” “一个!” “云都风景真好啊……” “真好啊!” “不知纤凝风景如何。” “纤凝风景如何!” “三花娘娘很开心啊。” “三花娘娘很开心!”小女童神情明媚,他说一句,她就学一句,心里开心,越学越开心,“对了道士,你学会多少门法术了?” “开心之时,别问这个。” “……” 第六百零二章 离去 “你是道士,你比三花娘娘大,你会的法术肯定比三花娘娘多。”女童挎着褡裢,仰头看他,认真想着,边走边说,“不过三花娘娘刚刚认识你的时候你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学法术的时间肯定和三花娘娘差不多久,那时候你会多少门法术?” “这个也别问。” “有三花娘娘多吗?” “让这份开心持久一点吧。” “唔……” 女童皱起眉头,本能的好奇促使她继续发问,可记忆中又有些经验阻止了她,这两个东西简直代表了感性和理性,在她的脑子里打架,一时间竟然难以分出胜负,只使得她的眉头越皱越紧。 最终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移开话题。 “那道士你看三花娘娘还要多久才能一下子把山神那么大的石头变成金的?” “若是寻常天才,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可按照三花娘娘往日里学习法术的速度和天分来看,也许只需半年。” “半年!” 女童眉头又皱了起来。 却不是高兴,也不是难过,既没有觉得长,也没有觉得短,而是暗道了一声糟糕。 自己以前学习别的法术太过刻苦,总是深更半夜假装出去捉耗子,其实前面捉一会儿,后面捉一会儿,中间全在背着道士和燕子学法术,否则自己在别的法术上的进展也不可能这么快。却是没有想到,这本来是件好事,此时竟然将自己架了起来。 这可怎么是好? 山神那么大一坨,比房子都高了,要是半年之内没法一下子就将之变成金的,自己可怎么下得来台? 都怪学点石成兵之法太刻苦了,进展太快了。 如果还是多年前那个和猫儿一样高的小山神,岂不是过几天就能全变成金的? “云都毕竟是一座大城,住着不少人,城外没有多少厉害的妖怪,三花娘娘的金石巨人也暂时没有用武之地。”宋游一边走一边说,“不过往沼郡乃至云州南部走的路上定然有更厉害的妖怪,到时候三花娘娘的点石成金之法也定然比现在造诣更深一些了。三花娘娘可以先试着将山神的一部分变成变成金的,变最关键的那部分,与妖怪相斗,便相当于练习了。” “是哦……” 女童点点头,却仍旧不罢休,一扭头,又对道人问:“那你学了多久才可以一下子把这么大一个山神变成金的?” “三花娘娘乃是绝世天才,又何必非要与我相比,不是故意羞辱我吗?” “唔!!” 女童神情顿时一凝,连忙把头收了回去,不敢去看道士。 余光却又瞥见了旁边天上的燕子。 “那道士你说,三花娘娘要练许多,把石头变成金子的时候,才可以有燕子的小剑也割不动那么硬?” “在下不知……” “扑扑扑……” 燕子落在旁边树枝上。 “三花娘娘乃是绝世天才,燕子已经自认不如,况且燕子柔弱,只能借助外物,才能与人斗法,三花娘娘又为何连法器也不肯放过?”燕子学着刚才道人的口气说道,“不是故意羞辱我吗?” “唔!!” 女童又把头扭向了另一边,不好意思看他们。 山下草已枯黄,像是厚毯。 带路人坐在路边等他们,不断抚摸着手中骨剑,旁边还有一匹枣红马,马儿前边是一堆割好的草,都是马最喜欢吃的,应是带路人割来。 “走吧。” 道人走过去说道。 带路人立马爬了起来,老老实实行使自己的职责。 马儿也跟了上去。 慢慢回到云都,走回鸡鸭坊。 “这是足下今日的带路钱。”道人掏出二十五文钱,递给带路人,但等他接过后,又掏出二十五文钱,“明日还有最后一个地方要去,这是足下明日的带路钱,请先收下。” “最后一个地方?” “是。” “那小人明日何时来寻先生呢?” “明日足下不必来寻,我们即将启程,离开云都,往沼郡去。” “啊?” 带路人没有反应过来,只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钱财。 “那……” “足下自己前去即可。”道人从怀里摸出一张纸,递给带路人,“是城外一处大户家中闹鬼,虽然没有赏银,可大户对此很少吝啬,足下若持有水妖骨剑前去持念咒语驱鬼,想来也能得些赏钱。” 带路人愣愣的接过纸。 可惜他并不认字。 只能看出纸上写着一行行漂亮的字,像是画的一样,绝大多数都被划掉了,唯有最左边的一行还留着。 “这只是一只小鬼,足下这几天来,也曾帮我们一些小忙,如今独自前去驱除,虽有危险,可若是能除掉,自此以后,名声传出去,就再也不用去城门口替人带路了。”道人说道,“不过有几句话,在下还是要叮嘱足下。” “先生!” 带路人想想这几天之事,只觉如做梦一般,一时感动不已,毫不犹豫,屈腿跪下。 “先生请讲!” “你我只是缘分,没有别的,不可行此大礼,还请先起来。” “……” 带路人只觉一阵清风,将自己拉了起来。 随即只好站立,低头聆听。 “一是足下吃过了蛇胆,能强体魄,服过了瘤丹,能补灵性,尝到了个中滋味,不过足下是凡人,兔妖瘤丹这种东西,吃一颗足矣,再吃第二颗就没有作用了。而且妖怪身上的奇异之物,有些有用,有些无用,有些要正确的服用之法,有些有毒有害,足下今后不可随便入嘴。” “小人记下。” “二是我们走后,足下偶然得来的东西,只可用来降妖除魔,且降妖除魔之时,只可除作乱的妖魔邪祟,即使是妖鬼也有无辜纯善者,足下却不可滥杀无辜。若妖鬼虽作乱,犯的却不是死罪,足下有能力的话可将之降伏捉来,带去城隍庙。云都是云州治所,城隍身份很高,和他老人家打好关系,对你生前生后都没有坏处。说不准还有更多机缘在等着你。” “多谢神仙!” “三是前朝有咒禁之法,后来多有遗落民间的,这些咒禁之法多数是祛除妖魔邪祟的,有些有用,有些没用,都很简单,你若有意,也可去收集一些来试试,算是一条路子。” “小人铭记于心。” “最后,好好降妖除魔,妖鬼除得多了,自生奇异,邪魔平得多了,亦养正气,好事做得多了,名声自来,对人的帮助亦是巨大的,就算没有别的咒禁法术加持,这些也能让你更上一层楼。” “小人听懂了!神仙大恩……” “无需多言,若你能使云都城外安宁一些,哪怕只除些道行微末又祸害百姓的小妖小鬼,便是对我的回报了。” 宋游说着已走到朱家门口,只摆了摆手让他离去,便进了大门。 …… 朱家老母又做了一个梦。 梦见的正是刚死几天的儿子。 梦中自家儿郎身着一身类似衙门胥吏又有些不同的服装,面色白净红润,身姿挺拔,风度翩翩,几年积攒下来的病态已然一扫而空。这几乎已经是她快要忘掉的样子了,甚至到看见时才想起,自家儿郎以前没有患病、才名最盛之时,也曾赢得云都许多千金闺秀的仰慕。 儿郎与她执手而谈,告知她云都城隍喜擅书法,恰好自己写得一手好字,去到城隍庙没有几天,城隍就对他连连夸赞。 甚至特地许他每年向家中托梦一次。 随即又告知她城中城隍庙之事,叫她勿要担忧,也莫伤心,同时请她再次替自己谢过家中那位先生。 朱家老母醒来过后,便一直在家中等那位先生回来,准备好好道谢,好不容易等到道人归来,双方见面后,却是道人先向他们行礼道别。 “多谢诸位留宿款待,近日以来,云都城外的风景在下已经看得差不多了,也是时候继续启程,去往沼郡了。” “先生要走?” “明早一早就走。” “何不多留几日?” “我意已决,也与我家童儿说好了,便不再多打扰了。”道人说道,“前路还长,也不敢在此多留。” “……” 众人十分无奈,也不敢再多挽留。 于是道人回了房间,开始收拾东西,朱府也忙碌起来,为他准备明日路上带的干粮与饮水。 其实对于道人来说,不过走了太远的山路,途径此地,暂歇几日,正好见云都城外妖鬼猖狂,正好自家童儿要学新的法术,燕子也需要练习对那柄西域短剑的控制,便留下几日,看看云都风景人情,顺便除妖罢了。 童儿法术已成,妖怪除完了,风景也看得七七八八,自然便该离去。 次日清早,便与朱府众人辞别。 朱府为他们准备了干粮,还赠送了一些盘缠,宋游收了干粮,本身此前已拿过朱府的二十两赏银,盘缠却是不好再收,只得婉拒,并以一道驱邪符一道辟阴符作为回赠,便带着三花娘娘与马儿离开了。 云都的秋日仍旧阳光正好,太阳晒着一点不觉得冷,有几分夏日的燥热却又不多,正是赶路的好天气。 第六百零三章 三花娘娘真是可怜 道人没有在云都待多久,除妖之地又多是各地山村,不比茶马路上人来人往来得便利,这年头的消息传闻走得慢,有时仅仅一山一村,就能够隔出不一样的故事来,却是直到道人走后几天,云都城外各地妖魔邪祟被除的消息才陆续传入城中,传进朱家人的耳中。 这时道人已经走在去往沼郡的路上了。 一路阳光都好,晒得人身上滚烫,不需要穿厚衣服,偶尔来一阵风,又能感觉到秋风的凉爽,就连马蹄声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天地间则早已有了秋意。 路旁的山倒是还好,仍旧青着,偶尔有几棵树容易黄叶的树黄了,便成了青山上的点缀。山间大片平地成了农田,田里种的多是稻谷,在这时节早已经收割了,却还将稻谷的茎秆留在田里,将大地染成秋天的色彩。 金黄色的平整农田边,又错落的坐落着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舍。 阳光之下,一切景物都变得精致。 此路亦是除妖路。 道人翻过一座座高山,在山顶吹风歇息,赏日落看星辰,经过一个个湖泊,在湖边生火造饭,浣洗衣服,看自家童儿钓鱼,在语言完全不通的当地人家中讨水,有时也被当地人养的土狗追着吠,在山林中除妖,古村中驱鬼,寺院中避雨,在想要停下的任何一个地方露宿。 九百里路,半个月还没走完。 宋游发现自家童儿有了一个怪癖—— 这小东西老是变成猫儿,将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变成金的,叼到沿途村中的孩童面前,她也不说话,也不告诉孩童是什么,不讨要东西,等到孩童认为这颗石头是金子,或者觉得这颗石头不同寻常,捡回家中去给自家大人看,她就偷偷的跟过去,在门口偷看别人的反应。 见到别人欣喜,她就开心极了。 如同见到了前些天的自己。 看见别人发现这块石头只是金色,并不是金子,她也还是乐呵呵的。 若是别人欣喜若狂,又发现石头很快变回原先的模样,她就飞一样的跑回来,一脸严肃,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谁也不知道她的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三花娘娘这样不好,虽然无伤大雅,可以捉弄别人为乐,并不是一位正直为民的猫儿神该做的事。”道人停在路边歇息,对她说道,双眼平静的看着前方风景,“三花娘娘须得知晓分寸。” “三花娘娘只是送了他们一块石头。” “不是普通的石头。” “是更好看的石头。” “不止如此。” “三花娘娘只是和他们玩。” “……” 道人抿了抿嘴,指着前边说道:“三花娘娘可知道那边山下种的什么?” 三花猫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那方是一片平坦规整的土地,种着一根根比人高、小臂粗的小树,像是更大的草,密集成林,中间又有小路,也都横平竖直,隐约见到有人拉着板车在小路上行走,这么远远看去,风景好极了。 “是竹子!” “不是。” “是巴茅!” “不是。” “是芦苇!” “也不是。” “就是芦苇!” “三花娘娘真可怜啊。”宋游摇着头,终于转头看向她,“三花娘娘这么爱吃甜、爱喝甜水的人,竟然不知道那是甘蔗。” “甘蔗?” “是……” “三花娘娘没有见过甘蔗。” “三花娘娘分明见过。”道人回忆着说,“当年从栩州去平州,我们就路过了一个地方,也种着很多甘蔗。只是离得远,甘蔗在山下,我们只从山上路过,没有下去细看罢了。当时我还取了路边巴茅,给三花娘娘编了一个巴茅球。” “三花娘娘记得巴茅球。”猫儿说着皱起眉,“可惜坏掉了。” “应是三花娘娘那时还不知晓自己喜欢吃糖、喜欢喝甜水,自然不知道,很多糖都是从甘蔗里来的。” “从甘蔗里来的!!” “三花娘娘知道甘蔗里面是什么吗?” “是空的!” “不是。” “是棉花!” “是糖水。” “糖水!” “天然的糖水。” “!” 猫儿神情一凝,直盯着他。 道人微微一笑,拄着竹杖站了起来,一边往山下走一边说道:“如今正是甘蔗成熟时,上次没有下山,这次去看看吧。” “!” 猫儿表情严肃,站在原地,看看他的背影,又看看远方山下的那片甘蔗地,愣了许久,才连忙一阵小跑,追上了道人。 “叮叮当……” 山上马儿铃铛声清脆回响。 云州远不如逸州繁华,交通也没有逸州便利,好在从云都到沼郡的路是云州最主要的官道之一,倒也修得不错,在山间蜿蜒如龙蛇,山上又有小路通往宋游看见的那片甘蔗地,远处隐约可见村落房屋,大树在路旁安静的生长,枝繁叶茂,不知已多少年了。 也许数百年前这里就长这样。 若是道人一直沿着官道走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差生(H)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盛爱小萝莉
醉情计(第二、三卷)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突然暧昧到太后
小师弟可太不是人了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