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359章

第359章

一套干净的道袍,放在床边,洗漱用的东西也一一拿出来,刚好旁边石壁上被凿出了几个凹槽,似乎就是用来放这些的,放上去也刚刚好,不妨事。 随即又取出四方灵韵,放在另一个凹槽中。 其中三方灵韵的光华都能被消除,土行灵韵便像是一篷流沙,金行灵韵就像一块镜子般的平整金属,水行灵韵则像海水的缩小版,唯有火行灵韵本身就像红光与火焰,哪怕消掉火光,也有火光,放在石壁凹槽中,倒像是为房中多点了一盏灯。 “!” 小女童敏锐的察觉到了房中光泽的变化,不禁停下笔,抬头看他,白净的眉头紧皱起来:“不能这么放着,会被偷掉的。” 听那语气,反倒是道人不懂事了。 让三花娘娘操碎了心。 “没关系的。” “辛辛苦苦找的!” “就算不放在这里,放在被袋里,该被偷掉还是会被偷掉的。” “是哦……” 小女童愣了一下,眉头越皱越紧,神情也变得严肃而忧愁:“那三花娘娘天天都在这里守着!” “没关系的。让他们偷吧。”宋游凝视着四方灵韵,对着水行灵韵微微一指,便有一点流光飞出,与灵韵几乎融为一体,“他们偷了,正好我们就知道他躲在哪里了。” “!” 三花娘娘不由一愣,眼睛瞬间睁大。 立马想清楚了其中奥妙。 这就是人间高端的捕猎技巧吗? “那他要是不来呢?” “不可能不来的。” 寺庙中那些大和尚虽然不是那只大妖魔本身,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他,是他性格喜好与行事作风的延伸。 五方灵韵乃是天地至宝,大道结晶,若非炎阳真君那般上古大能,或是本身就知晓五方灵韵和伏龙观传人代表着什么的人,否则很难有妖魔能抵挡得住五方灵韵的诱惑,道行越高,越能体会到五方灵韵中的大道玄妙,便越难以抵抗。 何况这位本就贪图宝物、有收集癖。 若他当真能抵挡得住五方灵韵的诱惑,宋游反倒敬他一分,或者他当真不做这等偷抢之事,反倒说明一百多年前他将大军冻在山上、主要目的并不是抢夺大军携带的五色玉及其他珍宝,昨夜设局引宋游前来借宿很可能也不是贪图宋游什么,无论哪样,放他一马又何妨。 还省了一些功夫。 “我来与三花娘娘一同写游记。”宋游说着也在矮长桌另一端坐了下来,却见童儿闪电般的伸手来捂自己面前的纸张字迹。 “三花娘娘对我如此防备啊,是因为三花娘娘平常经常偷看我,所以觉得我也会如你一样偷看你吗?” “唔……” 女童被他说得愣住了。 想要反驳,嘴唇嗫嚅几下,又咽了回去。 终究是只诚实的猫。 道人却不理她,施施然挽起袖袍,也铺开一张纸,招来金行灵韵坐镇纸,压在上面,提笔蘸墨。 下笔有凝香。 女童坐在对面,则是依旧警惕,睁着大眼睛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见他只低头专心写他自己的字,眼睛也始终盯着他自己面前的纸,哪怕两张纸近得几乎挨在了一起,他也始终没有抬眼看她写的什么,她才终于放下了一些戒备。 随即还偷看了几眼道人写的什么,这才缓慢松开手,也开始写。 火光灯光映照,一大一小,两人伏案写作,落笔是西域的壮阔风景,独特人情,也是一路妖魔鬼怪,奇异之事,只是两人角度都不相同。 一时整座玉城好似都安静极了。 “说来我还挺喜欢这里的……” 宋游一边写一边头也不抬的对她说。 这家车马店白天十分喧闹,但夜晚比想象中要安静许多。 白天人来人往,既有大晏来的人,也有当地商人,还有从更远的西边国度来的人,喧闹之余,正好让宋游领略西域风情,增长见闻。晚上这些商人全都睡得很早,没有彻夜笙歌,秉烛夜谈,也许有打呼噜的声音,然而石屋也比木墙的隔音效果好很多,宋游几乎听不见。 后院临河,有一大片空地,不栓缰绳的马儿完全可以自由走动,前院有葡萄架,已快到成熟时,不说吃不吃得到,光是看见就觉得美好。 “可惜只能住五天。” “三花娘娘也挺喜欢这里的。” “因为这里耗子多是吧?” “啊?!” 女童不禁大惊:“你怎么知道?” “猜的。” “你也有到一个地方就知道这个地方有多少耗子的本事了吗?” “猜的。” “哦……” 小女童低头思索了下,又写了两个字,才又抬起头说:“要是三花娘娘帮店主把这里的耗子都捉完,店主能让我们多住一些天吗?” “那得看三花娘娘的口才了。” “你去给店主说!” “在下口才不好,恐怕难当此任。” “难当此人……” “难当此任。” “唔……” 小女童不说话了,一边写一边思索。 “对了,三花娘娘,还有燕安。”宋游也边写边说,“这些天里,若是我出门了,你们最好和我一起,不和我一起也可以,出去玩就好,不要独自留在房间里,免得在那位来的时候碰上他。” “知道了。” 此后宋游便再没有说话了。 又写了大概一个时辰,宋游这才上床,三花娘娘则更加勤奋,一直写到半夜,这才变成猫儿,出去玩耍去了。 次日清早。 宋游是被敲门声吵醒的。 醒来之时,三花娘娘已经变回猫儿,就缩在桌案旁的布毯上,本来睡得正香,此时也因敲门声而睁开了眼睛,抬起头迷迷糊糊的看过去。 “笃笃……” “先生醒了吗?” “来了。” 宋游连忙起身,过去开门。 敲门的正是谢姓商人。 昨晚同游葡萄架下,闲聊许久,似乎他也觉得这名道士是个不错的人,于是清早就来唤他,提醒他店主为住客准备了早饭,邀他同去,不然过了时间可就没有了,得自己花钱出去买。 宋游自然谢过,随即与他一同出门。 饭堂是一间比较宽敞的石屋,地上铺满了布毯,摆着一张张矮长桌,此时挤挤攘攘不知多少人,全是东西方的商人,就坐在布毯上吃饭。 早饭是煮过的骆驼奶,加上烤饼子。 角落还有一个座位,宋游与谢姓商人各领了一个陶盆,在店主的木桶里打一碗骆驼奶,各拿一个圆圈饼子,便过去坐下。 “先生昨夜睡得可好?” “睡得不错,这里倒是比我原先想的要安静得多。”宋游说道。 “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来往商人,一路走来,路上早就养成了习惯,天一黑就得睡,除了呼噜梦呓和磨牙,没什么别的动静了。”谢姓商人也挺着个大肚子,中年模样,看起来就很像商人,说着笑了笑,不禁又露出神秘之色,“先生昨晚可有起夜?” “睡着之后,并未起夜。” “那醒得可早?” “方才才醒。” “哎哟!那便是我惊扰先生了?我还以为先生如我等一样,早早就睡,四更天最多五更就醒了,却没想到世外之人竟如此悠然啊。”谢姓商人先是拱手行了一礼,这才接着说,“原本是想问先生昨夜可有察觉到外头有何异样的。” “什么异样?” “大约四五更时,外头有人烧火烤肉,烤得喷香,今早起床,院中虽不见什么骨头脚印,可原本店主和来往商旅白天烤肉的火堆旁边,又多了一堆小的烧过火的痕迹。” “有人出去查看吗?” “谁敢啊?这边怪事是常有发生的了,怪事也是千奇百样,晚上出了什么怪事大家都不觉得奇怪了。” 谢姓商人脸上表情有些奇异,又有些感慨:“有时妖鬼之事和人间之事一样,很多事情你不出门看,就与你无关,一旦开了门开了窗,那可就惹上祸端了,在下也只是清早起来,天亮了,事情过了才敢与先生闲聊一番,当个谈资,晚上开门是万万不敢的。” “原来如此。” 宋游不禁露出笑意。 却是没有想到,一桩妖魔之事,竟也能扯上人间的道理。 第五百五十七章 行商与西域 早饭过后,谢姓商人如约请宋游出去闲逛,还有别的几个商人同行。 这里是他们的目的地。 谢姓商人每年都来一次,从他的祖父开始,就走在这条丝绸之路也是黄金商道上。 从长京出发,到达这里,九千里路,中间不停,哪怕以他们的脚力,也得走三四个月,来回一趟就是七八个月。 避开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那段时间,一年刚好可以往返一次。 谢姓商人已经走了半辈子了。 前年走得最为艰难,去年大漠里凭空多了口滴水泉,走得比前年稍微好一些,今年干旱稍缓,便又好走了一些。 是他们撑起了这条丝绸之路的繁华,也是他们构筑了东西方文明交融的桥梁,不说别的,就是宋游路上吃的西瓜,也是他们为了带水、一路从极遥远的地方带过来啃过来的。也许在这个时代,他们只是一名极不起眼的商人,可放到史书中,却注定是一条灿烂星河中的一粒星沙。 同时他们对玉城也十分了解。 “先生既是游历天下的,到了玉城,定然要去东城门口,那是玉城最大的城门口,修得很气派。”谢姓商人对他说道,“每次朝廷使臣或者军镇里的将军到了玉城,玉城国君就在这里亲迎。每天早晨这里都很热闹,卖什么的都有,过了半下午,则有数百人在这里唱歌跳舞,玉城人最爱的事情就是跳舞,这么多人一起,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在下记下了。” 黄昏之下,土黄色的西域城池,乐曲在空中飘荡,数百人一起跳舞,宋游好似已经想象到了那般画面。 “道人若有兴致,也可以一起去跳,他们热情得很。” “在下不精此道。” “哈哈哈……” 谢姓商人笑了笑,随即才说:“要说玉城有什么好的,我们也说不出来,它其实没有长京繁华,也没有长京玩的花样多。我们到了这里,做完该做的事情后,也就是大吃几天,休息几天,找找,嘿嘿,乐子,也就回去了。可是说来也怪,到这里的时候想家想长京,离了这里,却又莫名惦念着这个地方。” 身边另一名商人笑着说道:“也许咱们天生就是在这条路上奔走的命!” 众人商人顿时都笑起来。 一时也有种异样的豁达与豪爽。 万里之遥,异域他乡,山水重重,危机无数,而且孤独枯燥,走在这条路上,是需要有莫大的勇气的。 从古至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有过许多次展现自己莫大勇气的时候,但在这些展现人类极致勇气的瞬间中,一定有那么一个片段,属于当初那名孤身一人踏足西域、行走万里的探路者。 随后无数商旅行人,都是他的追随者。 这几名商人都姓谢,本就是亲邻,算是族亲或同乡,这样的关系在这条路上的商队中十分常见。 当有一人攫取到这条路上的巨大财富后,自然而然便会吸引身边最亲近的人,当他们需要人手来帮忙时,在这条漫长而危险的路上,首要考虑的自然也是自己的族亲或同乡,这条天然的社会纽带自然而然的会将他们聚集在一起,长此以往,会形成固定的商队。 只是不知大晏之后,新的朝代还能否将西域纳入版图。 “若是先生想问这玉城之外都有些什么风景,我们就不知道了,除了来时的路,这些年来,我们还从未去过玉城别的地方。但要是先生问玉城里边都有哪些好吃好喝好玩的地方,我们倒是知道一些。”谢姓商人说着看了看宋游身边的女童,“只是有些地方先生可能不方便去。” “那就算了。” “那先生可是错过了。”谢姓商人不禁笑道,“西域舞姬的美,可是与中原女子全然不同的。” “……” 宋游笑而不语。 倒是身边女童一脸困惑,忍不住问道:“什么美?三花娘娘也去看看!” “哈哈……” 商人不禁大笑,却没有多说,而是带着他们继续在玉城中闲逛。 有人带着,一边逛一边为他讲解,这是什么,为何如此,带他走进当地的风土人情,无疑与自己独自走过、独自观看是完全不同的体会。 日头逐渐升高。 “快到中午了,今日宜让我等做东,请先生尝一尝玉城的羊肉汤和烤饆饠。”谢姓商人指着前方一家店铺,做出请的手势,“这边的饆饠和长京的饆饠可不一样,长京的饆饠是煎炸的,这边是在炉子里烤出来的,别有一番风味。” “昨日才蒙受了几位的恩惠,还没有还呢,今日又承蒙几位邀约带路,这才得以看到玉城风土人情,怎能再让几位破费?该我们请几位吃饭才对。” “哪有让道人出钱请吃饭的?” 几人哈哈笑道,带着宋游进了店中。 依然是石头建筑,有个门面,地上是有些发脏的布毯,上面铺着草编的蒲团,摆着许多矮桌案,里头坐了一些人。 谢姓客商用当地话与店主交谈,宋游只说了句“我吃什么我家童儿就吃什么”,此外没有插话。 不多时,食物就端上来了。 羊肉汤是用小的陶盅熬煮的,像是茶盅一样,每人一盅,里头就是一大坨的羊肉加上胡葱煮的汤,除了盐和水没放什么东西,里边带着油花的羊汤和炖煮得发白的大坨羊肉,看起来很有食欲。 一端上来商人就招呼他开动。 宋游吹凉,先尝了一口。 仅是羊肉的肉质,就已经撑起它的美味了。 烤饆饠则很像是烤包子,方形的,外壳被烤得酥脆,里头是羊肉与胡葱,被锁在里面烤熟过后,汤汁丰富,肉香浓郁。 宋游学着他们的样子,先小心咬破一个角,吃外头这层皮,这层皮也是有意思,外面被烤的酥脆坚硬,里头与肉汤接触,却又是软的,并且吸饱了油水和汤汁,面香混杂着肉香,让人陶醉。 三花娘娘又学着宋游。 旁边不断传来说话声,是当地人在用自己的语言交谈,神情很惊异,似乎故事也很有趣,吸引了不少客人专心听。 就连和宋游同桌的几名商人也不由自主的频频朝他们投去目光,只是有人听得投入,有人则偶尔露出疑惑之色,宋游猜即使是他们,也不是每一个人在当地话上的造诣都很高。 “这些人在谈论城外山上的怪事。”谢姓商人对宋游说,“不知先生有没有听说过一百多年前四万大军被妖怪冰冻在城外山上的故事,前两天不知怎么回事,山下有当地人察觉到山上流了许多水下来,趁着白天上山查看才发现,那片山中本来应该全是冰冻的兵马将士,现在不仅冰冻的兵马将士没有了,还全被泥石所掩盖,连山中的湖都没有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倒也听说过。” 宋游如实的回答道。 女童则坐在他旁边,直接上手拿着陶盅里的羊肉啃着,像是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还撕出一小丝肉质纤维,回身伸出店外,想喂给燕子。 然而店中人太多,燕子不愿来。 “听说当年那支大军去委栏国可是搜刮了无数金银珠玉、奇珍异宝回来的,也不知那些珍宝还在不在,要是我们捡到,可就发财了。”一名商人捏着烤饆饠,不禁畅想道。 “哪有那么好的好事!” “当心被妖怪给吃了。” 宋游只是笑着听,分享他们的轻松。 “这玉城的怪事倒是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这几年来。”谢姓商人当做席间闲聊,“刚才这家店的店主还在说,前两天他们在家中吃饭,本来做好了一只烧鸡,正准备吃,结果刚刚端到桌上,烧鸡就不翼而飞,连盘子也没有剩下,你们说怪不怪?” “!” 小女童啃肉的动作一顿,抬起头来,直愣愣的将谢姓商人盯着。 商人是能看出这名道人与这名女童的不凡的,尤其是自己明明讲着小孩子都会感兴趣

相关推荐: 致重峦(高干)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快穿]那些女配们   捉鬼大师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