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对。 直到这时,燕子才飞了过来,飞到城门上方,随即收拢翅膀,往下一扎,便如一支利箭一样扎了下来。 和远安城一样,照夜城外边也有一个池塘,名曰洗马池。池边原本也有一间寺庙,不过战争踏过,已经只剩断壁残垣了,旁边有一棵树,在这深秋干枯得只剩下了枝丫,倒也是一幅景致。 “刷!” 燕子便落在这棵树上。 只见它低下头来,与刚走出城门的一人一猫一马对视,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什么,又不好意思,于是把头一扭,假装梳理自己的羽毛。 “好久不见。” 道人则笑着抬头与燕子对视。 刷的一下,燕子顿时把头从翅膀下边抽了出来,盯着下边的人: “见过先生!” 猫儿也端正蹲坐,高高仰头,认出这只燕子就是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一只,于是也学着道人的语气说道: “好久不见。” “见过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也见过你。”猫儿说完嘴巴不停,继续问道,“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路上耽搁了……” “你离那么远做什么?” “……” 一阵拍打翅膀的轻微声音。 燕子离开树枝,飞了过来,落在了枣红马的背上,又看向宋游,犹豫了好几下,才说道:“燕安此次归来,只愿继续为先生探路寻溪。” 宋游闻言露出了笑容: “那便麻烦你了。” 三花猫也立马学着说道: “那便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 燕子说着又扭头去梳理羽毛,同时说道:“是我的造化才对……” 道人见状又露出了笑意,知晓他与三花娘娘性格差别很大,便也不多说什么,只继续拄杖迈步向前: “那就走吧。” 身后城墙上的守军睁大眼睛盯着。 “我们此行要去越州,从这里过去,要穿过大半个言州,不过前边的路我们已经走过一遍了,也没什么目的地了,便直接去越州。” “知晓了。” “天地之大,你又是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的呢?” “我回到安清之后,从老祖宗口中听说先生去往了北方,便一路来北方寻找先生。”燕子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并没有说自己还从老祖宗口中听说了先生念起自己的事,若是没有听说,以他的性格,不知还敢不敢来北方继续寻找先生,但即使是来,怕也要犹豫很久、鼓足勇气才行。 “北方也大啊。” “其实没有那么难找。长京往北便是禾州,如今禾州各地皆是先生的传说,言州军中也全是先生的传闻。哦,还有三花娘娘。即使我很少停下来歇息也能从百姓的口中听到,便只需顺着先生与三花娘娘的传说找过来就可以了。”燕子说着低头悄悄瞄了眼猫儿,“最多只是到了草原上后寻找起来费力一些。草原太大了。不过我猜先生多半会来这座照夜城,如果找不到,就去越州天柱山、青桐林这些地方找,没想到我刚来照夜城就正好看见先生与三花娘娘带着马儿出来。” “有缘。” 宋游笑着说道。 其实他与三花娘娘早在五个月前,就已经到了这边,只是先去了远治城再折回来罢了。否则的话,燕子今天也遇不到他们。 “你很聪明。” 三花娘娘则夸奖道。 “不敢……” “良种怎么样了?燕仙又怎么样了?”宋游继续走也继续问。 “良种去年在安清试种,大丰收,朝廷知晓后大喜,今年便在栩州推广,国师上禀神灵保佑,栩州今年风调雨顺,今年也是大丰收。可能慢慢就会被推广到全国了。”燕子说着顿了顿,“在我出发之前,老祖宗就已被敕封为‘安清救苦救难真君’,为道教天宫正神。栩州一地所有道观庙宇必须供奉老祖宗神像,但凡种了燕薯燕豆和燕米的地方,一郡之地最大的道观庙宇,也都必须供奉老祖宗的神像,享万世香火。” 真是少有说这么长的话。 可是这种话,不长一点又说不完。 于是歇了一口气,才又继续说:“老祖宗也已经寿终正寝,坐化成神,位居天宫了。” “这样啊……” 宋游点了点头。 良种丰收对百姓自是好事,燕仙做了好事,自然也该封为神灵。 栩州一州的所有道观庙宇皆必须供奉燕仙神像,到了别处,便以一郡为单位,至少也有一家道观庙宇供奉燕仙的神像,确实不算少了。这个世界历朝历代封神时其实很少有像对燕仙这样,对神像的数量也做出严格要求的,大多都是封神之后,百姓和各地宫观寺庙自发供奉。 燕仙确实是解了大晏燃眉之急,又与民生息息相关,不过也不知晓是否是有别的原因。 不过像是燕仙这样的神灵,即使没有朝廷的硬性要求,各地宫观庙宇也会自发将他请上神台的。各地百姓也可能自发为他建立小庙。 也许时间久了,佛家寺庙也会将他请上神台。 至于神职神权,多半是看百姓。 毕竟是香火成神,就算天宫给你什么神职神权,终究没有百姓给的来得实在、好用。 百姓信你什么,你就有什么。 让宋游猜的话—— 多半是粮米丰收之类的,跑不远的。 如果再有了粮米丰收的神职神权,老燕仙又愿意管事的话,民间口碑一好,说不定很多田地广阔的大户人家都会在田地旁边给他立庙,一些村落说不定也会在山间田土旁边集资立庙,每到粮食播种之季,香火估计不会少。 届时真君恐怕要升帝君。 再往上的话,难度就较高了。 燕仙终究不是人…… 不过这样的神,其实比那些说得法力无边无所不能其实屁事不干的天宫主神更受民众亲近,大概率也会比他们更加长久。 说不定真能享千年香火。 燕仙不就图个长久么? 宋游摇了摇头,不想这些,转而又看向马背上的燕子,出言问道: “海外风景可好?” 燕子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那真是有太多说头了。可是这么突然一下,又不知晓该怎么说。 脑袋左右摆动,眼珠子晃动。 “海外、海外的风景不见得比大晏更好,不过很多地方都与大晏不一样。”燕子嘴笨的说道,却也比当年好多了。 “见过不一样,也挺好的。” “是……” “可有遇到危险?” “危险倒也是有的。海外的妖魔和神灵大多都没有什么规矩,肆意妄为,像是我们上古时期的乱世一样。”燕子说着顿了一下,“好在燕子在这些地方来来去去习惯了,除了少数妖魔,大部分都不会为难燕子。” “听来也是有为难的。” “就得费心逃脱了。” “挺好……” 看得出这只燕子是有很大成长的。 是经历过风雨见过世界的了。 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人一马。 草原上有一颗大石头,那人做武人打扮,将马拴在驻马桩上,自己背靠着石头坐着,似乎在吃干粮。 “我们认识……” 三花娘娘眼尖,当先看了出来,回头看向道人。 “是么……” 宋游便缓缓的走了过去。 那人也扭头看向他们。 第一眼还没有认出来,多看两眼,脑中的记忆才慢慢浮现出来,直到对方喊了一句宋先生,被声音一勾,脑中的画面立马变得清晰。 五个月前从这边经过时,遇见了一队照夜城的游骑,共处一夜聊了挺久,这位正是其中之一,似乎姓冯。想到这里,次日分别之时,那群豪迈的军中武人驮着同袍尸首带着夜游公头颅、饮酒高歌而去的场景也浮现在了眼前。 于是走过去与他对谈。 冯姓游骑说自己是还乡而去。 原先塞北人大军压境,照夜城的压力并不小,双方的探马候骑更是在草原上游走不停,常有交手。众多将士据城而守还好,出城做探马游骑便成了最危险的差事,于是城中将军承诺,只要敢出去的,等仗打完,就准许升官还乡。 冯姓游骑本就是南边江湖人,知晓北边紧张,这才参军,当即允诺。 如今战事已停,自然还乡而去。 “现在也混了个陪戎校尉的散官,回乡也算不错了。嘿,原先还以为将军说的假话,没想到还真没有食言。” “恭喜啊。” 宋游对他说道。 只是问起其他几人,他却笑着摇头。 江湖偶遇,缘分往往也就只有这么短短片刻,聊了一会儿,吃完了干粮,冯姓游骑便拔出驻马桩,牵着缰绳对他拱手告辞,便骑马而去。 此刻的他像个江湖自在人。 草原已一片枯黄,那一人一马只消一会儿,便走远了。 宋游好似见到他举起酒壶仰头饮酒。 又好似听见了如那天早晨一样高亢嘹亮又狂放不羁的歌声,军中之人,自该以破锣嗓子唱来,是很古玄的味道。 孤独在这一刻格外的有分量。 和平又是如此难得。 道人过了好一会儿,才转头看向猫儿与马,又抬头看了眼在天上胡乱飞着好似停不下来的燕子,也迈步走去。 是与冯姓江湖人不同的方向。 第二百九十六章 明德六年冬游至越州 十来天后,似乎已是冬季了。 一行人也早已经进了越州。 道人独自拄杖走在前边,枣红马依旧沉默的跟着,只是三花猫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前后左右的到处跑、到处闻、到处看,反倒身后不断传来讲话声。 “老燕仙怎么变成燕子神的?” “朝廷敕封,功德成神。” “是怎么变成神仙的?” “老祖宗本身就是神灵,有香火傍身,只是仅限于安清一地,没有朝廷敕封天宫承认罢了。最近两年整个栩州都是信徒,加上朝廷敕封,自然只需抛弃肉身就自动塑成神灵法身,升天而去,位例仙班。” “抛弃肉身!” “怎么了?” “怎么抛弃肉身?” “就是死掉。”燕子解说道,“老祖宗本就差不多该寿终正寝了,当时我就守在门外,不知哪里传来一声鸡鸣,老祖宗就升天了。” “这样呀……” 三花猫学着道人的语气中。 似乎少了许多热情。 “都是这样的,很多神仙都是这样的,只是后人传着传着,就会传得变了样子,听起来就好像很了不起了。”燕子小声说道,“但其实很多神话传说故事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很普通的。” “听不懂。” “反正就是这样子。”燕子也不愿意猫儿把自家最厉害的老祖宗给看低了,于是又说,“但是老祖宗很厉害,也托了先生的福,还没上天为神就已经有很多人诚心信奉他了,香火愿力远超从前。加之老祖宗成神前就有千年道行,以后一定是一方大神。” 三花猫听得一愣一愣的。 一边迈着小碎步往前走,一边往旁边扭头,看着与她隔了一匹枣红马低空飞着的燕子。 燕子见状便又继续对她说: “你知道成为天宫正神之后,第一次飞升上天,要从哪里上去吗?” “不知道~” “东南西北中各有一座山,离天最近。最北边的就是我们之后要去的天柱山,还有南边的尊者山,西边的天尽山,东边的无边山,以及中间很多皇帝都经常去的鼎山。它们最高,神灵要想到天上去当神,第一次就要从这里上去,不过之后就随便了,一下就可以飞上去。” “好厉害……” 这可真是触及到了三花猫的知识盲区。 试问她一只信徒只遍布几个村,还没有朝廷敕封的小猫儿野神,连地神都不如,哪里知晓这些事情? 偏偏她还爱听,爱听得很。 听来只觉得神奇极了。 这样的对话,道人已然习惯。 自从燕子回来以后,一路上这两只小妖怪有空便会交谈。 多数时候是三花娘娘缠着他说,问东问西,燕子起初胆怯,不愿多聊,等来了兴头,这才正常对话。 最开始燕子讲他在海外的见闻,遇见的凶猛吃人的妖魔和比房子还大的鱼、能驮起一座小岛的龟,三花猫则讲当初在祥乐分别之后,自己和道人一路上遇见过的山神,见过的皇帝和蛇仙,还有到北边以来除过的妖怪,从平州借来的大山,很多细节宋游都以为她是记不清楚的,结果却没有想到她只是平常不讲,其实一点也没有忘。 昨天终于讲完了,今天又讲这些。 久别重逢之后果然是有这么一种神力,恰当的时候能使原先的交情更上一层楼。 这种神力对人有效,对妖也有效。 猫儿和燕子此次再见之后,似乎比几年前少了不少生分。 也许是燕子离开之后,孤身漂泊海外,常常想起当初在路上三花猫辛辛苦苦给他捉的虫子,这才如此。 这样也挺好。 小孩子的成长总要有同龄人的参与。 原先宋游和三花娘娘同行,毕竟心理年龄差距较大,三花娘娘的心性成长又与人不同,或者说大多数妖的性格成长曲线都与人不同。好比说三花娘娘作为一只成年的猫有成熟的一面,自理能力远比少年人强,可她作为一只猫,又有幼稚的一面,也许只相当于几岁孩童,但细算起来与几岁孩童也有不少差异,便是种族间的差异了。 而她的这一面,还变化得很慢。 燕子虽已是少年,但性格单纯内敛,此前也多在山中,不沾世事,加上妖怪、动物和人的思维不同,虽比三花娘娘成熟些,却也很有限。 如今去海外归来,也只是多了些见识少了些胆怯罢了。 一猫一鸟倒是有一些话讲。 或许对他们俩都挺好。 只是燕子好似永远也改不了怕猫一样,就算再怎么交谈,也要和她保持一定距离。 “不说了。” 燕子扑扇着翅膀,看向远处:“我要继续去前边探路去了。” 说着稍一用力,便冲天而起。 很快就消失在长天之中。 三花猫稍微停下来,用后脚挠头,这才又迈着小碎步追上去,追上道人,忙问道:“道士道士,神仙第一次真的要从那些地方登天吗?” 道人转头看她,一脸微笑。 “是真的。” 也是耐着性子回答。 不久,燕子飞了回来。 “先生,前面翻过一座山,再往左边走,就是黄沙山了,大概有二十里路。” “好。” 越州不再是草原,地形和南边差不多,有山有河又有树,最多常见的树和逸州栩州等地有些差异罢了。 翻过一座山,便看得见黄沙山了。 黄沙山算不得高但是很大,其实不是黄色,是红褐色偏黄的岩土,风化成沙,十分贫瘠,上面只有稀稀拉拉的树,在这冬天也多是枯的。山上杂乱的建着许多木头小房子,不知是年生久了还是本就如此,颜色都偏黑,远远看去,大小似乎刚能睡人。 一条小路,直通向山脚。 山上就无所谓路不路了,反正几乎不长草,到处都可以走,最多走的人多的地方,被踩平了,便像是一条路。 隐隐看见山上有人在走动。 也有人提着木杆红缨枪从山脚沿着小路往这边走来,不知要往哪去。 就规模和人数来看,这长枪门恐怕远胜于西山派、云鹤门与金刀门之类的江湖门派,估计只有水运私盐这类利益帮派才能超过它了。不过这种利益帮派与这类专门练武的江湖门派又不同了,无需相提并论。 究其原因,是因为大晏正值盛世,对江湖门派自然有所管理,正常的江湖门派,哪怕云鹤门在朝中有靠山又善于经商,西山派躲在深山,只要核心弟子是专门练武的,人数一多,都会引起朝廷警惕。只有像是长枪门这种,位于北方乱世,又有边军大佬支持,这才能发展壮大。 十几年前战争过后,越州基本就已经空了,百姓都没有,自然也没有官吏,谁还管得了长枪门。 听说到了后来,北边因战争死了亲人的江湖武人,许多都来投靠了长枪门。那些流离失所无处可去的人,但凡想练武的,也首选长枪门,学而有成之后可以通过长枪门直接进入镇北军,只要本事高,前途无量。 正
相关推荐: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取向狙击
大胆色小子
致重峦(高干)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痞子修仙传
绝对占有(H)
捉鬼大师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