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稀粥也成了美味。 只有猫儿不肯吃这东西,仰头四处看着,已经知晓了这附近墙中、地下的世界,思索着今晚是吃自己家的还是吃别人家的。 第一百零六章 城外如古画 油灯的光艰难的装满楼上屋子。 三花猫在木地板上乱转,左嗅嗅右嗅嗅,道人也站在屋子正中间,四下打量。 这楼上的房间还挺宽敞。 木板地面,踩着哆哆作响,有些地方还吱呀两声。 一张木床,一张桌子,配了一个小凳子,所用木材都一样,色泽也差不多,多半是原先就有的,倒也能满足日常使用了。 还有一张宽板凳,明显是后买的。 应是后来的屋主置办的。 上任屋主还留了被褥下来,吴女侠并未将之拿走或扔掉,应该是想留着给下一个租房的人,也许还能凭此涨点价钱。不过宋游闻了闻,觉得上边留下来的味道不太好,便不打算用它。今夜暂用羊毛毡铺床,盖毛毯薄被,明日再出去买新的被褥,把羊毛毡和羊毛毯洗了收起来,等离开长京再往东往北走的时候用,也许能陪自己很多年。 此时左右看看,觉得靠窗的位置还可以放一张长榻,中间放一张矮茶几,再买来布垫放着,平日里便可在窗边饮茶写字、看下边街景了。 还可以扯个布帘,将这屋子隔一处出来,买张小床,给三花娘娘睡。 稍作规划,脑中便有了画面。 如此一来这房间倒也不错了。 身后传来三花娘娘轻轻细细的声音:“这里就是我们未来一年的家吗?” “差不多。” “你要睡了吗?” “怎么了?” “三花娘娘要出去捉耗子了。” “可要记得回来,认得是哪间。” “我很聪明。” “要是遇到有别的道士、和尚、妖怪还有游巡神为难你,你就说你是伏龙观的,只是出来捉耗子。” “知道的!” “去吧……” 宋游便从被袋里取出油纸包,从里边拿出笔墨纸砚来,在桌上铺开。 今日到了长京,有很多事要记。 只是刚把纸铺在桌上,那刚刚才说去捉耗子去了的三花猫又突然从桌下蹿了上来,问她她只说一会儿再去捉,只是等宋游磨开了墨,拿起笔开始写字的时候,她便把爪子伸过来了,勾笔上的挂绳玩儿。 整只猫都躺在了桌上。 便算是在长京暂时安顿了下来。 …… 这房间好似有点漏风,吹得凉凉的,半夜有禁军巡逻走过,脚步声很沉重,有盔甲摩擦的声音,早晨街面上又很吵闹。 然而这一夜也睡得不错。 不记得三花娘娘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了,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捉到耗子,吃饱没有。在这方面宋游倒是与她沟通好了,一般来说,三花娘娘捉到耗子会在外边吃完了再回来,不喜欢吃的部位也留在外边,上床的时候,会把身上弄干净,床头会给她放一张湿帕子当擦脚布,自从听宋游说过羊毛毡和羊毛毯都很贵之后,她好像比宋游还要珍惜一点,每次都会细心的把脚擦得很干净再上床。 起床的时候也没见到她。 宋游穿好衣服下楼,也没找见她,直到打开房门时,才发现她躺在街上晒太阳,眼睛眯着,来往行人都绕着她走,可惬意了。 再看隔壁—— 屋门紧闭,还上了锁。 “……” 宋游又回了房,让马出来,稍作洗漱,这才锁了门,带着马往城外走去。 三花猫一下睁开眼,翻身而起,迈着小碎步就跟了上去。 一人一猫,边走边记路。 免得到时候回不来。 直到出了城,道路两边都还有许多人家,不乏酒家旅店、做各种生意的,居然还挺热闹,不过越走房屋就越稀疏,再翻过昨天那个小坡,找条小路走出一段才到了荒山之中。 远远可见一座大山。 宋游摸着枣红马歉意的说: “实在是长京住房逼仄,养马不便,若请你去专门替人养马的地方生活,恐怕也是受罪,还不如在野外自由奔跑随意吃草来得自在。便请你尽量往那边大山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不要走太远,一年之后,我自会来寻你。” “噗……” 枣红马只打了个响鼻。 宋游把它脖颈上的铃铛摘了下来,转而系上了一根红绳,红绳上是一个和三花娘娘差不多的小牌子,也是从伏龙观的牌子上掰下的一角。 “你已经有了灵性,相信普通人是为难不了你的,现在戴上这个牌子,有道行的人恐怕也为难不了你了。”宋游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若是你觉得在外边自由自在更舒服些,那就去寻你的自在去吧,走得更远一些,我就不会来找你了。” “唏律律……” 枣红马仰起脖子嘶喊。 宋游也只是笑笑,并不用言语去约束它。 一时的想法不代表永远,马儿本来就该在野外自在奔跑。上次在云顶山它等了自己一年,这一次与它说好了,万一它在野外待久了,遇见了别的野马与它们玩到了一起,便改变主意了呢。 身后的三花猫也抬起右前爪来,摸着马儿的蹄子,头仰得高高的,则是与宋游不同的意见:“马儿马儿,等着我们来找你。” “去吧。” 宋游拍了拍它。 马儿跑出几步,回头看他们一眼,便朝着那边大山跑远了。 三花娘娘尤其不舍。 宋游则只是微笑。 与它重逢自是好事,可若不重逢,也并不差,一年之后注定不会有坏的结果,既然如此,实在没什么好忐忑的。 “回去了。” 一人一猫便往回走。 三花猫一步三回头,直到彻底看不见枣红马了,她才收回目光,又仰头看宋游: “明年它会不会长大?” “它已经长大了。” “会不会长得更大?” “不会。” “今天早上,隔壁那个女的人说,她出去办事去了,下午才会回来,叫你晚上早一点在家等着,好出去吃饭。” “她给你说的吗?” “对的!” “三花娘娘已经开始管事了呢。” “管事了呢。” “对。” “是什么意思?” “就是三花娘娘聪明可靠的意思。” “对的!” 一人一猫缓缓走回官道。 昨日许是太晚了,又许是心里装着别的东西,倒是没有细看城外的风景。 今日看去,只见一片平地,土路蜿蜒,在这蜿蜒的土路两边,或稀疏或密集的分布着一些人家。早春时节,草木大多枯着,又有桃花盛开,行走其中的人远远看去只是一些小点儿,骑马的赶车的才要大一些,也偶有炊烟升起,酒旗招招,看起来好像一幅古画。 宋游迈步走进这古画当中。 有孩童追逐着细犬,有猫儿在路上乱窜,不少文人雅士携手出来踏青,老人坐在门口等待生命的流逝,也有底层百姓费力的做着自己的营生。 中午就在这城外小摊吃饭。 进了城门,其实也差得不多。 看那大街上商户叫卖,行人如织,不乏衣着贵气之人,也不乏如玉公子、娇美千金。转身走到小巷之中,也有匠人默默编着竹篓扫帚,黢黑的手上结着厚厚的茧和深深的皲裂,苦工背着沉重的货物无言行走,还有妇人坐在门口为今天而忧神。 处处都是人生百态。 道人迈着一样的步子,是从古画中走过,又像是从历史中走过。 改日当来仔细转转。 今日还有别的事做。 宋游找回新租的房子,去附近的市场买了米面,填满了家中的米缸面缸,去就近的井里打了水来,洗净水缸,又将之装满,碰上挑着柴来巷口贩卖的樵夫他也买了一担,好让家中有柴可烧。 油盐酱醋也都要买。 还有新的被褥…… 送马花了半天时间,做完这些,又差不多用了半天,不过每一刻都有事在做,不曾浪费,便也觉得心中充实。 凡人的生活大抵如此。 忙活完的时候,大约已快到酉时了,西下的太阳正好照到街道上来。 剩下的时间则都属于自己。 宋游于是端了张板凳,与三花猫一起坐到房门口,晒着太阳,看前边路上百样人来来往往,看天上的云变换着形状,享受这一刻的惬意。 有邻居向他投来目光。 …… 阳光把地砖都染成了金色。 吴所为从街道尽头晃晃悠悠走过来,一眼就看见坐在门口的那一大一小两道身影。 大的双手抱胸,眯起眼睛,阳光就照在他脸上,不看脸还以为是个老头子。小的端端正正坐在旁边地上,也眯着眼,抬起爪子一阵舔。这让她觉得自己才像是刚来长京的,而那一人一猫已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了。 人家在享受生活,自己在为了生活而奔波,这让她心里难免有些羡慕,又忍不住为这一刻的美好而露出笑意。 “哟!晒太阳呢?” 猫儿倒是早就发现了她,早就放下爪子扭头盯着她看了,道人却是这时才转过头来。 “回来啦?” “你们倒惬意!” “闲来无事。” “马儿送走了?” “送走了。” “家中收拾好了?要买的东西也买好了?” “急着要用的差不多买好了。” “不急着要用的呢?” “慢慢买。” “啧啧……” 吴所为掏出钥匙,开了自家的门。 进去也没做什么事,只把衣裳里藏的短剑抽出来,扔在桌子上,便又转身了。 却只见那猫儿不知何时已跑到了她家门口来,仰着头目不转睛的盯着她,那双眼睛像是在思考。 “嘿……” 吴所为咧嘴一笑,又跨出了门。 重新把门关好。 第一百零七章 剑客的传闻 街边小摊,两碗加肉的羊肉汤饼,两人对坐。 道人专门带了一个碗,放在身边板凳上,一只三花猫蹲在这里。 “呼……” 吴女侠一边吸溜着汤饼,一边对他说:“我们西山派虽然在逸州,好歹也是江湖大派,在长京还是有些关系。我刚来的时候,就走了我师父年轻时那个好友的关系,在永宁镖局帮着走镖,不过那也是个苦活,我觉得没有前途,干了大概一年吧,去年夏秋的时候,偶然遇上了贵人,现在便帮那位贵人做事,我寻思着是要飞黄腾达了。” “你不是在长京没有故人吗?” “那是我师父的故人,我原先又不认识。不过他还挺讲义气的,帮了我不少忙,若不是他,我刚开始那会儿在长京站不稳脚,或许也没有现在。”吴女侠摇了摇头,“可惜我刚准备报答他,把他也弄来给那位贵人效力,他就死求了,唉,一把年纪了还学人家出去争财夺宝,真是……” “像是门客吗?” “差得不多。” “那也挺好。” 在京城做朝中贵人的门客之类的,平日清闲,没那么多打打杀杀,吃穿住往往也不错,钱也给得多,算是江湖中人比较好的归宿了。很多想要离开打打杀杀安定下来的江湖中人找不到这么好的归宿。 不过这位女侠显然并非门客。 宋游不多问,只将汤饼中切得薄薄的羊肉片全都夹给三花猫,又小声问: “还记得当年柳江大会上那位剑客吗?” “哪位?” 吴女侠抬头看他:“舒一凡?” “对。” “怎么不记得!” 吴女侠又低头吹气,吸溜了一口,才说道:“最近一年他在江湖上可是名声大振,除非消息太闭塞,都听说过他的大名。” “我在来的路上也听说过。” “听谁说的?” “茶摊上的江湖人,说书先生。” “是不是都在传他是天下第一剑客?” “说书先生是这么说。” “讲故事的人就爱排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意思,哪天哪个天下第一被一个无名之人击败了也不足为奇。”吴女侠说道,“不过嘛,那舒一凡去年在召州搞出来的事情还真是震惊了整个江湖,有此名声,也不足为奇。” “说来听听。” “你不吃肉啊?” 吴所为这才发现,他把所有肉都夹给了三花猫。 “无妨。” “嘿……” 吴女侠摇摇头,也不理,继续说道:“这要从二十年前的一桩江湖大事说起了。我也是听人说的啊。说二十年前,有一家人姓费,被召州寒江门的林德海酒后灭门,外人传得咱们江湖好像经常有这种事情一样,其实少之又少,我们都只是从故事里听说过。而且这种灭门惨案,处理不好官府也不会让你好过的,所以当年也是震惊了整个江湖。” “那舒一凡原本姓费?” “你怎么知道?不过没错!那舒一凡原本姓费,就是那费家的独苗苗!” 吴女侠暂时放下了筷子:“那寒江门乃是召州最大的江湖门派,林德海也是召州第一人,当年一把寒铁鬼头刀挑遍大晏江湖未尝一败,很多人都说他是天下第一刀。这个人骄傲得很,当年灭了费家满门,唯独留下了费家的儿子,还叫人家好好练武,以后去报仇,结果现在人家长大了,二十年苦练出一身好剑法,居然真的找了回来。” 说着她顿了一下: “当时柳江大会上,我本来都想去和他切磋一下的,一来感觉多半打不过他,怕丢脸,二来当时就觉得这个人有点问题。” “什么问题?” “他专挑用刀的人!” “这样……” 宋游也是这时才意识到。 当时似乎果然如此。 “看吧——” 吴女侠说道:“人家找上门来,不仅一身好武艺,还做足了准备。” “后来呢?” “后来听说他利用了林德海的自大……”吴女侠讲得津津有味,好似比自己第一次听的时候还要起劲,“那寒江门也算召州一大名门,门下的好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那舒一凡就算真是天下第一剑客,也不可能一人一剑就挑了整个寒江门。不过你猜他怎么着?他直接写了一封信,告诉林德海自己来找他了,叫林德海准备好。” “他遣散了门下弟子?” “差不多是这样。”吴女侠感叹道,“啧啧,听说那一晚啊,正是去年惊蛰,电闪雷鸣,刀光剑影比雷光还亮。” “……” 宋游脑中好似已经有了画面。 寒雨夜,电闪雷鸣。 寒铁鬼头刀,召州第一人,灭了人家满门也要偏偏留下一个男孩叫他来寻仇的人,恐怕自己也觉得自己无敌于天下,痴迷武道,一身的骄傲。 年轻剑客,身负血仇,苦练多年,做足准备,胆气压海,剑气横秋,连妖邪也能随手斩于剑下。 若是江湖也有一本史册,这一战应当记到江湖的史书里。 “后来呢?” “这不是都知道了吗?” 吴女侠已经端起碗来了:“不过那林德海家中也有一个儿子,是在外面和一个女人生的,前年还把那个女人接了回来,又再取了一门妾,家中除了仆人差不多是一妻一妾一子,他估计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输,也没把他们送走……”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下。 筷子刨得碗叮当响,把一碗汤饼几乎都赶进了肚子里,这才说道: “你猜那舒一凡做了什么?” “再来一碗吗?” “好!” 于是又给她点了一碗,依然加肉。 “大家都以为他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实也差得不多……他也留下了林德海的儿子,告诉他自己姓甚名谁,让他好好习武,以后长大了好去报他的杀父之仇。”吴女侠说着笑了一声,“这人也是一身骄傲,难怪说书先生把他捧得那么高。不过他没有杀林德海的女眷。” “这样啊……” “是不是觉得我比那些说书先生讲得好些?” “是……” “你一个道人,也喜欢听这些?” “也能品到一些江湖气。” “哪有什么江湖气?不都是一群苦哈哈?要能吃上更好的饭,谁愿意干这种事?哦那些脑子有病的人除外。” 吴女侠摇摇头,专心吃汤饼。 宋游也低头吃着,碗中还剩一半。 这家羊肉汤饼也是宽面,不过与南画几乎两三指宽的汤饼不同,这家大概只有一指宽,也比南画的汤饼更薄,是抻扯过的。羊骨
相关推荐:
痞子修仙传
致重峦(高干)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蔡姬传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总统(H)
盛爱小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