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夹逼定理[故事合集] > 第35章

第35章

耍猴人一不留神,又夺刀反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是早就编排好的戏,可演得自然,也能逗得大家哈哈直笑。 有玩神仙索的。 一根绳子丢上天,立马便有烟云遮挡,绳子也变得笔直,而人竟能顺着这根绳子往上爬。等人渐渐看不见了,爬到了云雾当中去,那绳子便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掉下来,烟云散去,头顶哪还有人,只留下一片惊惧呼声。 有喷火的。 起初喝油喷火,只让大家觉得热闹,给庙会的热闹又添了一分热闹,可很快围观者便发现不止如此——那人嘴中的油早就喷干净了,但只消他凑在火把前大喷一口气,便又是火焰如龙。 到后来干脆不用火把,空口吐火。 众人这才明白,那是真本事。 于是满地铜子儿叮当。 有变戏法的。 一个空盆,转眼就能变出鸟儿鱼蛇来,再一挥手,又能令其无端消失。与后世的魔术差不多,这位变戏法的师傅也得要一块布来遮挡,不是取巧的障眼手段就是精妙的迅捷手法。 宋游每到一处都会驻足片刻。 而三花娘娘起初还心心念念着买马,渐渐也被这些戏法吸引,只乖巧跟在宋游身边,睁大了她的眼睛,盯着这些热闹看。 每当有人托盘来求赏钱,宋游也都从不回避,多少也给几个铜子儿。 一般江湖人才这么大方。 倒不是江湖人有钱,是江湖人知道走江湖的难,又讲究这些,所以要么不看,要是看了,当下再窘迫也要给个一子半子的。 只是看完刚准备走,宋游忽觉异样,伸手往怀里一摸,那半吊子钱还在,可两块官银竟是不翼而飞。 “……” 这倒有趣。 宋游又转回来,看向那仍在变戏法、表演搬运之术的中年人。 再看周边,喝彩连连。 即使旁边客栈上也有人往下丢钱。 他没说什么,只在此稍事等候。 逛了这么久,早已过了中午,这些耍把戏的、变戏法的江湖人一个接一个的停下,说要准备吃食,围观群众也逐渐散去。 宋游这才走向那名江湖艺人。 这人三四十岁的样子,生得膀大腰圆,满脸横肉,此时和几个手下人一起,端着碗大口干饭。 吃得还挺好,有大块的煮的肉。 “足下餐食丰盛。” 宋游在他面前站定,微笑着说。 江湖艺人顺着影子抬头一看,见是个领着女童的年轻人,不由愣了一下,一脸憨傻的问:“看官找咱何事?咱们要吃完饭才会开场了。” “不是大事。”宋游客气说道,声音不高,“就是方才在此处看足下戏法时,身上掉了些银子,不知足下看见了没有。” “嗯?” 江湖艺人摸不着头脑:“看官掉了银子,该去报官才是。这庙会人多杂乱,难免有些贼人混迹其中……看官不会见咱会使些戏法,便真以为咱能将东西凭空变无不成?莫不是要诬陷咱们?” 说到后边,他已有些怒了。 本来体格就壮,面色也浑,一旦挑眉瞪眼,便连半分憨傻也无了,只剩下吓人的凶厉。 宋游却依旧温和从容: “在下只是见足下一手招来挥去之法虽不算出神入化,却也是登峰造极了,比在下造诣高深许多,所以前来请问一下。” 江湖艺人顿时神色一凝。 其实变戏法的时候,他并未用招来挥去之法,而是纯粹的手上功夫,但他此时也没辩解否认,只打量宋游几眼,随即拱手: “敢问阁下来路?” “在下阴阳山伏龙观,宋游。” “原来是位道爷,失敬。” “不敢。” “道爷所失财物几何?” “二十两官银。” 江湖艺人立马转身,对身边人挥手,既没有大方承认财物为自己所盗,也没有再否认,就连一句诸如“与先生相逢就是有缘,那么先生所失财物由咱们来补上就是,就当交个朋友”这类的客套话也没说,只让手下人拿钱。 两块束腰蜂窝银,不是丢的那两块,数目却是对上的。 宋游掂量了两下,将之收起。 只能说江湖中人,善恶难讲,但多少都有些讲究。 “多谢。” “多有得罪。” “不过在下还有一问。”宋游问道,“足下既有此本事,为何做这行当呢?” “道爷说笑了。”中年男子一笑,竟也有几分洒脱感,“这招来挥去之术本就是江湖戏法升变而来,再说这年头,我们就这一样本事,除了这一行还有更来钱的行当吗?还是道爷觉得,装作个高人大师去骗那些贵人,比这更光彩更轻松?” “……” 宋游不由想了想: “有理。” “咱们也有咱们的规矩。”中年男子又端起了饭碗,边刨边说,“咱们只取官银,不取铜钱碎银。若被高人看穿,或是有人有所猜测,但凡能找到咱们面前报上个来路的,一概退回。” “原来如此。” 宋游不由得想了想。 大晏官银十两起铸。只取官银,不取铜钱碎银,一方面是方便携带,一方面也可以由面值来排除掉穷苦人家,是一种劫富济贫的心态。 后面一条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别人报官。 江湖人讲究是互相讲究。 这年头不比后世,平头百姓尚且对官府信任度不高,江湖中人遇事更是有江湖中人自己的解决办法,报官的话,会被同行耻笑的。而寻常富人既难以发觉自己竟是被这隔着两丈远的汉子偷了银子,就算看出了,只要钱回来了,也会忌惮江湖人报复,不会再接着报官。 其实风险已经降到很低了。 再流动作案的话,风险就更低了。 不过宋游站在他面前,还是问了一句:“足下就不怕官府盘查吗?” 听见这话,中年人眼睛一眯,刨饭的动作也顿了一下,抬头盯着宋游:“道爷莫不是在与咱说笑?” “我是好奇。”宋游表情一如往常,“足下变的就是这类戏法,若遇上有经验的捕头,出了这档子事,恐怕会第一个怀疑足下吧?” “道爷被自己的所识困住了。在多数人眼里,这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手法罢了,就算知晓其中有鬼,又有几人能想到隔空取物呢?就算,就算有人能反应得过来,我们早已离去。” “原来如此,多谢指教。” 宋游若有所思,便答边点头。 “道爷可还有事?” “那便告辞了。” “道爷!” 宋游正待要走,又被那汉子叫住了。 却是那汉子仍不放心,一边打量着他,一边问说: “可不敢报官!” 迎着他的目光,宋游想了想,才点头。 “好。” 这汉子很生动的告知了他,不要被所识困住。这汉子又是个讲究的人,宋游虽不是江湖人,却也愿意陪他讲究一回。 这次就不报官了。 只是讲究归讲究,也不能化黑为白,混淆了是非对错。 罗捕头经验丰富办案得力,必有所疑,届时必来请教他,却还是要说的。 就是不知是他跑得快还是罗捕头追得快了。 第三十三章 斗胆问神君 “道士,你刚才在和那个人说什么?” “他偷了我的钱。” “嗯?啊?” 小女童一下停住脚步,不再走了。 看那样子,似乎想去抢回来。 “我已经找他要回来了。” “把他咬死。” “人不能这样做。” “打死。” “这不是咬死和打死的问题。”宋游摸摸她的头,以她的身高,一伸手就能摸到,倒是正好,“犯多大的错,受多大的罚,不能说别人偷了你一些钱你就把人打死,那样不符合人类的规矩。” “哦。” 女童点着头,若有所思。 正当宋游以为她明白了些什么、或许又有收获的时候,只见她将手一伸,对自己问道: “你吃不吃仙丹?” “什么?” “仙丹。” “?” 宋游不解。 低头一看—— 小小的一只手,白嫩嫩的掌心,漂亮极了,正中间躺着一粒小丸子,极小极小的一粒。 女童抬头盯着他,面庞白净,表情严肃。 “这是什么?” “仙丹!” 女童仿佛对此深信不疑。 “哪来的?” “找到的。” “从哪找到的?” “鼻子里。” “……” 宋游顿时一阵无语。 而那女童还在催问: “你吃不吃?” “不吃。” “为什么?” “以后别找这种仙丹了。” “不吃我吃!” “啪……” “咦?你怎么打掉我的仙丹?” “以后别吃这个。” 一大一小两道身影越行越远了。 找了一圈,终于找到骡马市。 顾名思义,这里主要交易骡子、马和驴。 一进来便是一股粪便味道。 有很多人讨价还价,既有伸进袖子摸手的,也有正常交谈的,不少江湖人也来到了这里,要选一匹中意的坐骑。 相马是个技术活,好马配英雄,若谁挑了一匹好马,自是如虎添翼,若马被英雄选走,也能沾一些光,只是千里马难求,英雄也少见。可若是千里马恰好碰上了英雄,便是互相成就,今后有谁写个传记演义什么的,说不得双双名留青史。 宋游不是个会相马的,但他也有他的挑选方法。 只是他也没打算今天就买,这年头买一匹马好比买车,骡子也便宜不到哪去,即使是大户人家也要慎重一些的,草率不得。 “三花娘娘记得跟紧我,这里江湖人太多了,不要被人拐走了。” “哦。” 三花娘娘的眼睛早已被路边那些大马大骡所吸引,也不知听没听见他的话,宋游看她多半是没有听见,这小猫儿就连走路都摇摇晃晃的。 宋游只好拉住她的手。 一大一小边走边看。 逸都是茶马互市的重要节点,这里的马大多是从西南方向来的马,生得矮小,不算夸张的说,比一些大型驴子也大不了多少。 不过这世间本没有劣马。 各有各的用处罢了。 即使是常被当做劣马的西南马,要说山路行走,也再没有别的马种比得上它。 只是马儿精贵,要精饲,要刷洗,饲养成本较高,好马售价也高,优点只是善于奔跑、容貌英俊。可长途行路本没有多少奔跑的时候,它爆发力强的优点似乎不太能派上用场,性价比就不高了。 除非能买到北元马。 北元马生活在北方高原,条件恶劣,因此极度皮实,耐寒抗热,耐粗饲,耐力强。可这马虽然也算不得高大,爆发力也不算强,却也一直是大晏朝廷最常用的军马马种,市面上不太多见。 驴子就恰好相反。 耐粗饲,耐力强,役使价值也不低。 这年头文人流行骑驴,是雅事,前几年当朝宰相就曾骑驴上朝,以标榜自己文人清贵,道人骑驴也很流行,有飘然仙气。 骡子就在中间,吸取了二者的优点。 不过骡子也分两种,驴骡和马骡。 二者相比,驴骡体型更接近驴,力量和习性也更接近驴,皮实耐粗饲,矮小一些。马骡体型更接近马,高大,甚至有不弱于马的力量,好的马骡价格不比一匹马便宜。二者都有着超过驴的役使价值,也都比马更皮实耐用。 这么看来,似乎骡子才是个更好的选择。 奈何近来天子似乎又有对北方用兵的打算,马匹和骡子都是重要军事物资,据说官府在庙会开市前就已买走了大量马匹和马骡,这不仅使得庙会骡马市上的马匹骡子价格大涨,一匹西南马动辄二十多贯,而且好的几乎都被选走了,留下一些不那么好的,还都被江湖人骂骂咧咧的争抢着。 宋游选了一圈,实在没选到中意的。 “我们还不买吗?” “没有中意的。” “三花娘娘叫你早点起来吧!” “是我错了。” “别人都在买……”三花娘娘指着一个牵着马骡走的人,“那个人都买走了!” “不急。” 宋游打算再看两天,实在挑选不到合适的,就买一匹小毛驴,牵着毛驴游历天下,想着也是美滋滋的。 心中已冒出了几句骑驴的诗。 此时已经快黄昏了。 逛了一天的庙会,怎么能不去岳王庙里烧柱香呢?正好此时人也少了。 宋游便带着三花娘娘往庙子走去。 门前依旧一对门联。 写的是: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许多钱财。 听罗捕头说,以前门联不是这个,是有一天岳王神君托梦而来,才改成了这个。由此来看,也许神君还真是逸州人,至少这股子什么也不在乎的洒脱劲儿是逸州人身上常有的。 一大一小跨进神庙。 里头一位神君,虎背熊腰,七彩神衣,一脸正气,大马金刀的坐在神台上,瞪着走进来的每个人。 三花娘娘刚一跨入,神像眼中便精光一闪,惊得三花娘娘浑身一抖,随即连忙止住脚步,看向宋游,小脸上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那精光转眼间又熄灭了,并没有几人看见。 “神君在啊。” 宋游摸摸三花娘娘的头,上前施礼,算是见过,随即点香敬上。 逢庙敬香是他的习惯,左右也无事可做,倒不是对庙中神灵有多敬仰。师父常说他仗着绝世天资和一身道行便目中无神,也许是的,但她又常说真正的古修道人该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神灵,所以宋游不是不敬神灵,只是和常人敬重的点不太一样。 线香青烟袅袅,烛火摇曳。 宋游敬完香,转身正待要走,忽又停住,看向面前这神像,想了想,才说道:“神君既在此处,不知可有见到外边宵小为非作贼?” 神像眼中又是精光一闪。 “斗胆了。” 宋游大步出门,只觉心中愉悦不已。 这是近来做过最快乐的事了。 出庙每走一步,天色都更晚一分。 庙会夜里不比白天冷清,更是有不知多少才子佳人提着花灯出来游玩,穿行于灯谜廊下。佳人偷瞄才子,才子也偷瞄着佳人,缘分稍微好一点儿就是如易安居士一样的佳话了。 宋游只流连于夜市小吃。 几串烤肉,一碗水盆羊肉,加个流心的火柿子,是平常难以吃到的北方风格,口味即使比后世也不差。便是今日的晚餐了。 宋游喜欢这种感觉。 喜欢这种不比后世差的感觉。 “草草药,效果好! “瘦子吃了能长膘!屙尿能飚八丈高! “各位要问怎么吃?有酒泡酒,无酒泡尿,无酒无尿,干嚼都有效!” 一群人被他吸引,上前围着。 宋游又露出了微笑。 这位竟还没有收工啊。 第三十四章 瘦瘦枣红马 “道士,你今天好像很开心。” “是啊。” “没有买到马,你开心什么?” 三花娘娘头歪着也仰着,疑惑的盯着宋游看,看那小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虽然没有买到马,但是看了热闹啊。” “你喜欢热闹。” “有时喜欢。” “咱们什么时候买马?” “不急不急。” 一大一小行至天水巷院前,却发现门口已有两人等候。 两人穿着厚厚的道衣,手里牵着一匹马,正是福清宫的应风与出云二位道长。 宋游见此十分意外,忙迎上去。 “二位道长,怎到这来了?” “见过道兄嘶。” 两人吸着冷气,朝他作礼。 瞄见身旁的女童,又不由问道: “这是……” “三花娘娘。” “竟是三花娘娘!” “见过三花娘娘!” 两人连忙朝三花娘娘见礼,眼中有讶异之色。 他们只听师门长辈说起过妖精化人的故事,限于道行太浅,这还是第一次见。 三花娘娘也学着回礼。 随后应风这才说道:“师祖知晓道兄要游历天下,又缺一骡马,今日岳王庙庙会开市,道兄必去寻买骡马。然而近来北方边境缺马,师祖猜测道兄多半选不到中意的骡马,正巧我们也要来赶庙市,买些东西,也与逸都的道长们做些交流,又正巧宫里有位香客有些关系,师祖便让我们牵了一匹驽马来赠予道兄,不说供道兄骑乘,就是在漫漫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综英美】她怎么不讲wood   烈驹[重生]   大胆色小子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误打误撞(校园1v1H)   总统(H)   小白杨   天下男修皆炉鼎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