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产中,存在大量非法和灰色收入,已经被泰国政府全部追回。剩下的还有两笔合法收入,你可以放心接受。” 陆安看向桌上的两张卡,“白色这张,是你的养母在你五岁时开始定期存入的成长基金,里面共有六千万美金。” 听见“养母”二字,夏夏神情微顿。她从未用这个词去形容过萨玛,她的妈妈。 在接受心理治疗七个月中,她听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故事。她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看着陈旧照片上被贩卖之前的自己,明白了曾多次出现在梦中的花园意味着什么,也明白了自己是如何阴差阳错变成了“有家的孩子”。 真相与回忆交织,她竟不知自己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黑色这张——”陆安的声音将她唤回神,夏夏视线落在了黑卡上。 “这张卡里,是以你 追ベ新.更多好文+管`理 的名义投资的泰国国家氢能项目初期分红,已到账八千万美金,后续阶段还会继续分红。” 陆安说:“去年没有把这些交给你,一则是因为你还未成年,不具备独立管理和支配账户的法律能力。二则是心理医生建议暂时不要提及泰国的事,影响你的治疗。现在你已经完全好了,这个月底就成年了,以后就可以独立地支配这些钱了。” 夏夏看着眼前这两张卡,沉默良久。最后她伸手,收下了其中一张,将剩下的那张推了回去。 “这些,”她开口:“请政府部门代为处理了吧,我希望这笔钱能用在国内外所有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捐建妇幼医院也好,资助孤儿院也好,总之能真的帮到他们就好。” “夏夏,这是很大的一笔钱。”陆安看着她。 “嗯,我知道。”夏夏回答得平静而坚定。 时间很快到了八月底,各大高校开学的日子。 夏夏离开前,把住了一年多的病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但里面那些熟悉的东西却一样都没带走,全部装在了纸箱里,将由专人收走处理。 她走后,房间里空荡安静,很长时间都没有新的病人住进去。自然,也就没有人发现角落里,遗落着一张背面朝下的拍立得照片。 报道当日,烈日灼晒。 校园内外停满了车,挤满了来报道的新生和家长。 夏夏是一个人来的,下车的瞬间就被陌生而热闹的气氛包围。太阳炙烤之下,所有人都汗流浃背。夏夏推着行李箱,阳光照在干净纤细的手腕,她穿着白色连衣裙,成为这炎热夏日中最清爽的存在。 新生和家长们聚在校园标志建筑物前拍照留念,大家寒暄热络,随后一同兴奋地逛起了校园。 在这样的热闹嘈杂间,谁也没有注意到—— 2008年八月最后一天,一个名叫周夏夏的女孩,在十八岁生日这天站在香港大学门前,迎来了崭新的生活。 第316章 旧忆 开学三个月后。 十二月中旬的香港有些干冷,夏夏下课出来时,天已经擦黑了。这是本学期课时数最多的专业课,上完这门课,才意味着学期真正到了尾声。 上课校区离住宿舍堂不远,步行十来分钟就能到。 傍晚上下课的人很多,这个时间正是各个食堂热闹坐满的时候,夏夏也不太饿,便拐进了常去的校园便利店。 一推门就是一股浓郁的热可可香味,便利店不算大,里面很是暖和。 进到里面,女孩的手脚才暖了一点。听说今年年初时香港就经历了一次寒潮,气温跌到了四十年来的最低,不知今年年底是否还会更低。 大概是在泰国生活了太久,她耐热却不耐冷,气温稍降就会手脚发凉。 夏夏走到暖饮柜前拿起一瓶牛奶,瓶身暖了整个手心。旁边的货架上还放着新鲜便当,从上到下看了看,还是没有特别想吃的。 夏夏收回视线,准备去收银台结账。 “叮铃铃——” 此时便利店提示铃响起,门被人从外面推开,带进大股冷风。 “周云坤!” 拿着牛奶的女孩脚步倏地一顿。 推门进来的是个穿着黑色羽绒服的男生,他大步走来,一把搂住正在收银台前付钱的男生,“买什么呢?今晚舍堂高桌晚宴别忘了啊。” 被叫到名字的付钱男生个子不高,身材纤瘦,被这一搂眼镜都搂歪了。但他显然已经习惯,抬手拨正眼镜,面无表情道:“你到底要叨叨多少遍。” 黑色羽绒服的男生也不恼:“哎冰箱没可乐了,要不要买点?” “瞎了?我都买完了。” “那我把钱给你!” “用不着,你在宿舍安静点就行……” 只听对话就知两人是同学兼舍友的关系,他们结完账说着话离开,收银台前空下来,夏夏这才拿着牛奶走过去。 从便利店出来时,已过了傍晚上课时间,路上的人明显少了很多。 夏夏一路握着热牛奶回到住所,刚进门就迎面碰上住在隔壁的医学院学姐。 对方看见她,立马热情打招呼:“嗨夏!你结课了吗?” “今天刚结课,学姐你呢?” “我?我还早呢!我这周满课,然而今天居然才周一!”学姐看见夏夏手里的东西,咦了一声,“这不会是你的晚餐吧?” 夏夏被她那惊讶的表情逗笑,“学姐,我只是今晚不太饿。” 这一看就是结课后兴奋得感觉不到饿,学姐拍了拍她胳膊,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放心,半夜肯定会饿的。饿了就来敲门,我那儿有一柜子吃的!” “好。”夏夏心里暖暖的,“谢谢学姐。” “这有什么可谢的。”学姐看了眼手机时间,“哎夏,我先去上课了啊,我这人很有原则的,迟到从不超过半小时。” 说完也不等夏夏应声,就风风火火地去上课了。 每次遇到这位学姐,她都在迟到的路上,可偏偏专业课却总能拿第一。夏夏感叹地看着她的背影,心里默想着得更加努力才行。 她转过身来,继续往电梯处走。刚走了几步就又停下了。 临近寒假,楼道内又贴出不少校园活动海报,举办者从校内各大学生社团到校外知名企业应有尽有,上百项活动几乎涉及了所有专业。 夏夏驻足看了不过两分钟,就看到好几项感兴趣的活动。她记下了活动项目名称和报名截止时间,刚记完身后电梯门就打开了。 出来的正巧是几位她认识的邻居学姐和学长,大家热情地在电梯口寒暄了好一会儿。夏夏进入电梯,才发现电梯里也换上了新的活动海报,不过是以“舍堂”为单位的。 舍堂,也即香港大学学生宿舍。 与普通大学宿舍不同,“舍堂”称得上是一个小社区。 夏夏所住的舍堂名为“圣约翰学院”,距离上课的主校区很近,且都是单人间,每个房间配备独立卫生间、电视和阳台,每层楼都有一间共享的食品贮藏室,住宿费每月八千港币。 由于住宿条件比其他舍堂要好上许多,因此“圣约翰学院”也成为每年入学新生们争相申请的抢手宿舍。 除了承担住宿功能,“舍堂”更承担了港大学生课余活动和人际关系拓展功能。 这里不以专业和年级作为划分宿舍的依据,所以每层楼都住着不同年级专业、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国籍的学生。 能认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朋友,接触到不同专业,就是夏夏申请这里的主要原因。 “叮咚”一声,电梯停在了最高层。 夏夏刚打开房门,迎面一股冷风吹来,冷得她瑟缩了下,忙放下牛奶快步走过去。阳台的门没有关严,从这里望出去,恰能将整个香港中西区尽收眼底。 香港的夜晚一如既往的灯光璀璨。夏夏还握着阳台门把手,看着眼前夜景,一时忘记关上。 上一次回到这里,已是三年前了。 那次回来,她去了小时候跟爸爸妈妈一起住过的地方,吃了小时候吃过的东西,更见到了……小时候见过的人。 远处高层住宅里,逐渐一家家亮起灯光。 这时候大约是大人们下班回家,忙忙活活给已经放学的孩子做晚餐,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闹吃饭的时间。 夏夏微微垂眸。 身后房间外的走廊里,传来了说笑声。那声音很好听,夏夏听出是分别住在她对面的两位新闻学学姐。 阳台门悄无声息地关上。夏夏拉上窗帘,转身坐回到桌前,拿起牛奶拧开盖子。 外面的说笑声还未走远。 这两位新闻学学姐跟刚才碰到的医学院学姐同样优秀。夏夏仍记得初次遇到她们时的样子。 那时正值开学,各个舍堂都照例为新生举办“高桌晚宴”,晚宴会邀请港大著名校友回校演讲,用于帮助新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历史,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 晚宴的后半程是自由交流,当时这两位学姐就坐在她对面。一个是引导新生交流的学生督察,一个则是参与高桌晚宴举办的秘书。 那晚她们穿着晚礼服,轻声交谈于新生之间,优雅却不高傲。 听说她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从本科到硕士都是同学校同专业,多年来彼此陪伴,一起渡过挫折低谷,见证彼此人生中每一个重要节点。 牛奶已经凉了,一路冰凉着滑进胃里。 夏夏很羡慕那样长而真挚的感情。 从前总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交到新朋友,开始全新的生活。从开学到现在,她也的确认识了很多人。 然这些人究竟算不算“朋友”,有些难以判断。 若说不是朋友,可大家都相处融洽,谈论到有趣话题时,还会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根本不会有人觉得尴尬和格格不入。 可是,大家相处得太过融洽,反而让她觉得异样。 这里的每个人永远是笑着的。大家总会先体贴和理解别人,却从不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譬如,这里似乎没有人会想家,没有人需要帮助,更没有人会生气吵架再和好。 一切都与她印象中朋友间的相处方式截然不同——每个人都客客气气,热情又疏离。 大约……只有像两位新闻学姐那样从小一起长大,才会对彼此流露最真实的感受吧。 走廊里,说笑声已渐渐走远。 夏夏把牛奶放回桌上。瓶底触碰桌面的声音在安静房间里格外清晰。 忙碌了整整一学期,结课后的第一晚本该悠闲惬意。可喝下凉牛奶后,夏夏只觉房间里越待越冷。 沉默几秒,她起身拿上包,离开了房间。 从中西区到观塘区,出租车车程二十五分钟。 商业街道上,夏夏抬头看着那崭新的招牌,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许久没来,这里的手工鱼丸店已不知何时变成了“阿氹冰室”。贴出的菜单从沙嗲面、菠萝包到咖啡奶茶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热腾腾的手工鱼丸。 干冷的风将女孩发梢吹得轻轻翘起。夏夏看着眼前已经全然变了样的店铺,抿了抿唇,没有进去。 她转身,朝旁边小路走去。 小路就在商业街和老旧居民楼之间,从路口拐进去,夏夏第一眼就看见了熟悉的游乐场。 她当即松了口气。 还好,这里还在。 不过比起三年前,小游乐场也有了新面貌。除了翻新的草地和塑胶跑道,周围还多了路灯,此刻灯光正将游乐场角角落落照得明亮极了。 越走近,就越听见小孩们踢球的嬉笑叫嚷声。那场面似曾相识,夏夏不由唇角勾起,走过去坐到了台阶上。 这次遇到的孩子们不算小,看上去都有八九岁了,跑得又猛又快。他们似乎还有专门的踢球战术,又是打手势又是喊暗号,个个踢得大汗淋漓,连连进了好几球。 又是一球射进球门。 守门的小男孩扑了个空,胖嘟嘟的小脸立马皱起,那表情活像是气极了自己没拦住球,又像气极了对方小伙伴们配合得太好。 他一脚踢出刚射进门的球,叉着腰扯着嗓子大喊:“再来!” “咻”的一声,那足球被猛地一踢,在其他小孩们头顶划出弧线,飞出了球场,骨碌碌地朝最边缘的看台滚去。 正坐在台阶上的夏夏看见足球径直朝自己而来,还引得一大群小朋友都往这边跑,她忙起身,准备帮他们把球踢回去。 见她要帮忙,跑在最前面的小男孩停在原地。 此刻,路灯的光正洒映在眼前的姐姐身上。男孩歪着头打量两秒,忽然开口:“诶,是你呀?” 夏夏正要踢球,听见声音下意识抬眸望去,只见小男孩兴奋地跑过来:“我记得你!你以前就来过这里!” “你……”夏夏顿了顿,也回忆到什么,惊喜地问:“你之前就在这里踢过球对不对?” 见夏夏也想起他,男孩爽快点头:“对!不过那个哥哥怎么没来?你们上次是一起来的。” 上次。 夏夏神情僵住。 “他……他没办法再来跟你们比赛踢球了。” “嗯?什么比赛?”小男孩不解,“那个哥哥上次来也没踢球啊,他就坐在这儿,还很凶的样子。你不是还去买奶糖哄他吗?最后你把糖都分给我们了!” 熟悉的画面骤然闪过,夏夏心头蓦地一颤。 第317章 拥抱 “阿仔!几点了回来吃饭!” 背后的居民楼上忽然传来女人的喊声,那声音整个小游乐场都能听见。 正跟夏夏说话的小男孩一听那声音,无奈地肩膀一垮,歪着身子朝居民楼喊了句:“知道了妈!” 这一喊夏夏也回了神,“你快回家吃饭吧。” 她朝小男孩一笑,“谢谢你还记得我。” 听见这话,小男孩愣了愣,忽然说:“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夏夏还没反应过来,小男孩转身就跑了。 很快,居民楼上又陆陆续续响起喊吃饭的声音。踢球的孩子们个个不情不愿地被叫走。没几分钟,游乐场就变得空旷安静下来。 夏夏独自坐在台阶上,等了好一会儿那小男孩也没回来。她低头看了看表,又抬头看看空荡荡的球场。 刚才的对话无声地回荡在脑海中,女孩视线不由朝旁边望去。 那里本有家小卖部的。 老板是位慈和的老奶奶。夏夏仍记得那次去买奶糖,老奶奶还笑着多给了她一把。 然现在,小卖部已被拆得毫无痕迹,取而代之的是供路人休息闲谈的长椅。它们毫无违和地安在那里,就好像……卖奶糖的小卖部从未存在过一样。 就在此时,一道不算高的矫捷身影嗖地从长椅旁擦过,从侧门跑进游乐场径直朝她而来。 小男孩跑得满头大汗,夏夏从包里找出纸巾递给他,“你去哪里了呀?” 男孩咧嘴一笑,从鼓鼓的口袋里掏出一大把东西,双手捧到夏夏面前:“给你的!” 递到眼前的是与曾经一模一样的奶糖。 满满一大捧,隔着包装纸都能闻到浓郁的奶香味。 “这里搞建设安长椅,所以梁奶奶的小卖部就搬到对面那条街了,姐姐你不知道吧?” 话音未落,居民楼上又传来一声大吼:“阿仔!” 语气活像要从楼上杀下来揍人。 “哎呀知道了妈!马上!”男孩一股脑地把糖全塞到夏夏手上,“我回家吃饭了!” 夏夏双手都捧不住那么多糖,见他又说完就跑,她忙转身喊了句:“谢谢你!” 小男孩没回头,酷酷地摆摆手。 那背影逗笑了夏夏。 她捡起掉在地上的奶糖放进包里,这才朝游乐场外走去。 原来,小卖部还在。 她拆开包装纸,尝了一颗。奶香瞬间包裹舌尖,甜味似股股暖流滑入心底,四周仿佛都不那么冷了。 从路口出来,夏夏又看了眼原来的鱼丸店。 她望着崭新招牌上的“阿氹冰室”四个字,指尖摩挲着奶糖包装纸。或许……也可以尝尝这家新店的东西。 这么想着,夏夏朝这家新店走去。却没想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背后传来车声,她下意识回头,只见一辆黑色宾利停在了路边,只离她几步远。 女孩后脊一僵,不自觉后退半步。 紧接着宾利车灯熄灭,车门打开,下来了一个头发灰白的男人。他径直走进隔壁商店,看都没往这边看。 “小姐,进来尝尝我们的招牌沙嗲面吧?” 旁边骤然响起声音,夏夏回过头来,对上一张年轻的脸。 说话的是个年轻男人,蓄着利索的短发,皮肤白净,身上穿着“阿氹冰室”的服务生制服。 一瞧见客人到了门口,他拉开门出来迎接。 门一打开,暖气和浓郁香味扑面而来。 香味诱人,店员又热情邀请,夏夏一笑:“好,那我尝尝。” 话音刚落,包里手机就响了起来。 夏夏拿出来看见来电号码,唇边立刻漾起笑意。刚摁下拨通键,那边就传来兴奋的声音:“夏夏你猜我在哪!” 听见熟悉的声音,夏夏笑得更开心了。 一旁的服务生被那笑容感染,他站在门口,一时忘了引客人进店。夏夏语气轻柔:“我当然知道呀,你在伦敦上学呢。” “错!我在香港,就在你学校外面!还不快来接我?” 服务生没听到电话那头说了什么,只知道眼前的女孩明显怔了下,随后眸中满满的惊喜,不可置信道:“莱娅你真的来香港了?” “对啊,不过你学校真奇怪,没有正经的校门也就算了,怎么还分什么东闸西闸?搞得
相关推荐:
迷踪(年下1v1)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毒瘤
林峰林云瑶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Black H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