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下之幸事,西家主之前所拿出来供应孩童餐食的钱财,也将慢慢挣回来。” “天下百姓都念着您的好,西家做任何生意,都将得到百姓的支持,西家主何必再担忧呢?” “只要西家无甚大的过错,哪怕是当今陛下,在天下民心面前,又岂会对您和您的家族做些什么?” 郦食其说着感叹道:“看来陛下是真的很相信您,这等美差福泽后世,西家自此与大秦国运绑在一起,大秦盛则西家盛。” “可此等作为极易养出功盖天下的权臣,陛下依旧这样做了!可想而知,陛下是相信西家主的忠诚的。” 西文彦愣住了! 孟巍然看了看西文彦,又看了看郦食其。 真的假的? 西文彦一直觉得花自己的钱粮给那些贱民提供餐食无非就是赵凌压迫得太厉害,而他又靠赵凌赚了那么多。 从指间漏出一点残羹剩饭也是无所谓的,花钱博得一个千古善名也是血赚。 当知道纸张原来有这么多的时候,西文彦只觉得赵凌手中的剑就抵在他的咽喉,随时可以要他的命。 郦食其这么一说,好像又找不出任何的毛病啊! 权贵那儿的黑锅,反正不背也不行。 可如果天下的贱民都能吃饱饭,都有了钱,他们承了西家这么大的恩情,西文彦卖纸,他们若是要用,还会去别家买? 只要赵凌将给他纸的价格降低,其中有哪怕半个钱的利润,两千多万贱民啊!哪怕只有几百万人买…… 那利润! 而且他还是在做善事! 不惜为了贱……百姓得罪天下权贵,西家在百姓之间的声望将有多高? 只要他家不造/反谋逆,只要大秦还在,那他西家将永世传承! 永世昌盛! 正如郦食其所说,这种情况之下,哪怕是秦武帝也不可能轻易动他们西家。 西文彦的眼中再次闪烁着精光,好处如此之多,为何他从未想到过? 要达成这一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绝对的效忠秦武帝! 整个当他的狗! 就这么简单! 郦食其拿出一个锦囊递给西文彦:“西家主,这是陛下在离开三川郡之时留下的,说等三大氏族的族长到了三川郡,便给他们。” 西文彦恭敬地接过锦囊,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他慢慢打开。 孟巍然和嬴政也凑了上去。 他们就只看到一行字。 “朕能给你们一切,亦能夺走你们的一切。” 西文彦看到这一行字,瞳孔骤缩,僵硬地抬起头,望着郦食其,眼中透着不敢置信的神色:“你是说,这锦囊是陛下离开三川郡之前留下的?” 郦食其笑道:“正是。” 赵凌离开三川郡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怎么对付他们三大氏族? 他离开三川郡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现在的局面? 西文彦侧过头小心地看了嬴政一眼。 嬴政依旧是面无表情。 这跟下棋很像。 赵凌这步棋并不算多么的妙。 或许他是在西文彦他们离开咸阳之后才令人传来的。 或许他真的是离开三川郡之前便留下了。 可效果都是一样,就是震慑三大氏族。 只可惜,现在的三大氏族只剩其二。 若赵凌真是在离开三川郡之前便留下的,只能说明他早已想好了布局。 三大氏族在他面前不过是任其拿捏的玩物罢了。 第192章:第二个锦囊 西文彦心慌不已,可郦食其所说不无道理,若这一切都在赵凌的计划之中,那只要西家足够的忠诚,赵凌已经给他规划好了三年之后的事情。 只是现在他都不敢再生什么小心思。 想要再超脱皇权之外?与赵凌打擂台,玩制衡?或是仗着自身势力跟赵凌谈条件? 他敢吗? 之前赵凌放过他们家族,将卖纸的生意交给他,他便以为悬在头顶的剑已经入鞘。 如今再看,赵凌手中的剑仿佛无时无刻不是架在他的脖颈之上。 “朕能给你们一切,亦能夺走你们的一切。” 赵凌哪里是信任西文彦? 他是根本没把西文彦他们放在眼里,生杀夺予皆在赵凌一念之间罢了。 西文彦被这么一搞,更是一点反抗的心都不敢生起。 实力相差太过悬殊,赵凌更是年富力强,西文彦已经垂垂老矣,或许等赵凌驾崩之后,西家那时若积蓄起势力,或还能…… 西文彦想到这里,却忍不住发了个寒噤,他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对不对。 他更不知道赵凌是否早就想到过这点,赵凌会容许他驾崩之后西家成为新君无法抗衡的强大存在? 以西文彦最近跟赵凌的几次交手来看,若等到那天,西家有任何过于强大的苗头,恐怕也要面临灭顶之灾。 至于说赵凌会用什么手段,西文彦想不出来,也不敢去想。 孟巍然也很快想到了一种可能,笑着对郡守道:“郡守大人,不知陛下对老夫可另有吩咐?” 西文彦的危机基本算是解除了,只要他听话,后面还有天大的好处,可孟巍然这里呢? 不能就因为西文彦抽到卖纸的锦囊就独得恩宠吧。 当时他们在牢里的时候,三个锦囊可都是随机抽选的,这想来区别未免太大了些。 郦食其笑道:“陛下的确还有两个锦囊,一个是个买盐的家主,一个是给卖棉花的家主。” 买棉花的白家已经没了,如今棉花已由冯去疾家族售卖,冯去疾虽已辞官,却还在咸阳。 孟巍然闻言大喜,他只是想到有这种可能,但没想到真有。 他跟西文彦如今的处境相差无几,可西文彦得到的好处比他多太多了。 说句难听点的就是,大家都是给皇帝当狗,凭什么西文彦要处处高他一头? 这个锦囊可能就是赵凌留给他的退路。 有这个锦囊,也证明赵凌是打算给孟家留活路的。 郦食其从怀里掏出一个蓝色的锦囊递给孟巍然:“孟家主,这个锦囊是陛下给您一个人的,建议您回去再看。” 孟巍然接过锦囊,先是一愣,只觉有道眼神看着他,微微侧头,便发现嬴政正直勾勾地盯着他,那眼神…… 不是吧! 始皇帝难不成真的不知道锦囊里面写的什么? 孟巍然的身体有些僵硬,他很想将锦囊直接收起来,但嬴政在旁看着。 “吾与赵先生同看,应当无事吧。”孟巍然反正是不打算跟西文彦一起看,既然赵凌都说了,给他一个人的,肯定是排除了另外两位家主。 但跟嬴政一同看,应该无事。 郦食其知道嬴政的身份不一般,点头道:“这便要看您自己的抉择了。” 西文彦冷冷瞥了孟巍然一眼,然后走到一旁,扭过头去。 这小气的模样,防谁呢? 跟他稀罕看似的。 孟巍然这才从锦囊里面取出纸条,当着嬴政的面打开纸条。 两人看着锦囊上的字,齐齐皱眉。 无他,这张纸上就只有两个字。 医馆! 秦朝医疗体系与后世完全不同,甚至没有医馆这一说。 秦朝沿袭了周代的制度,官方设有“太医令”一职,负责宫廷和官员的医疗事务,但服务对象仅限于统治阶层,而非普通百姓。 民间疾病多依靠医者、方士或巫医治疗,普通百姓通常在家养病,没有集中收治患者的场所。 这也导致普通百姓得了病,要么硬扛,要么四处寻医,或是家中有些古方传承,自己找药草医治。 一些村上德高望重的长者和一些官吏多半也会些医术和巫术,可以为百姓医治。 百姓患病之后,死亡率也是极高的,这也是为何秦朝普通百姓寿命短的原因之一。 嬴政和孟巍然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都皱起眉来。 医馆二字,言简意赅。 嬴政之前根本就没有想过在民间设立医馆。 战争本就没停过,百姓本来就如牛马牲畜一般,何须设立什么医馆? 反正民间也有医者,患病后能否医治,全凭自己的本事啊。 不得不说,嬴政虽然对身边的功臣都还不错,但对百姓,也谈不上仁慈,这也是千百年来的阶级固化导致的思想固化。 嬴政取消活人祭祀殉葬,跟周朝商朝比起来就已经算是仁慈了。 难道还想让他花钱在民间修建医馆? 有那个钱,修建宫殿,把匈奴和羌人他们打个遍不好吗? 孟巍然跟嬴政同是贵族阶级,他同样难以将那些庶民当做与他平等的人来看。 但赵凌留下这个锦囊的意思是叫他在民间开设医馆? 之前可没有这个先例啊! 而且民间开医馆能挣个什么钱? 以孟家的财力,若是要雇佣民间的医者,倒也简单,可这么做能赚钱? 那些贱民有钱吗? 孟巍然不解,但嬴政已经明白了赵凌的意思。 让孟巍然开设医馆,医治普通百姓,孟家仁义之名,肯定是占住了。 嬴政知道赵凌说过,他是将百姓当人看的。 如果百姓患病之后能及时得到医治,那大秦的人口肯定也会大幅度增长。 这对整个大秦而言,绝对是好事。 赵凌是真的打算休养生息。 善啊! 嬴政的思维这段时间早已发生了不少变化。 匈奴已被蒙恬的大军血洗,大军班师回朝之后,若按赵凌这般发展下去,百姓肯定会富庶,自然有钱看病。 要说医馆,三川郡便有五家,收费极其的便宜,门口络绎不绝,那些医师在三川郡备受百姓爱戴。 至于说孟巍然开了之后能不能赚钱,那可就不好说了。 还有便是,孟巍然他真的会听赵凌的话,开设医馆吗? 第193章:朕只是要个态度 嬴政和孟巍然看着字条陷入沉默,西文彦在旁忍不住偷偷看了过来,更是好奇了。 这字条上究竟写的什么? 看不到……心好痒…… 但他又不敢凑过去看。 嬴政的目光最后也落在孟巍然身上。 孟巍然眉头紧皱,眼睛慢慢眯成了一条缝。
相关推荐:
倒刺
沦陷的蓝调[SP 1V1]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左拥右抱_御书屋
魔界受欢之叔诱(H)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下弦美人(H)
我以力服仙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