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蒙武叹了口气,如今的局面,还只有始皇陛下来破了。 真不知道始皇陛下怎么看上赵凌的,是看中他的政见相同,或是他的气魄胆识,但那小子太疯了,让他当上皇帝,大秦不到半月就得灭亡。 第17章:三十万私兵? “陛下,二公子的大军将咸阳城围得水泄不通,一只鸟都飞不出去,密探无法出城查探扶苏公子下落,领兵之人名叫韩信,不知蒙恬将军是否抵达咸阳。” “丞相王绾出城至今未归,不知去向。” “反贼张良被宣入殿,廷尉孟巍然、常奉西文彦、典客白祁等三族十余名大臣被下死牢,因盖聂在殿中,密探不敢进殿查探,具体原因,还需问蒙武将军。” 章邯第一时间已经向嬴政禀告他所得到的一切信息。 “张良?那个六年前在达阳武县意欲行刺朕的韩国余孽?” 嬴政面沉如水,喃喃自语,“六年前赵凌还未离开咸阳,而且才十二岁,定不是他。” “听闻那张良传承于道家黄石公,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他怎么会追随赵凌?” 章邯站在一旁,始皇帝现在也没有真的问他,但他还是回道:“应是被二公子远超常人胆识和抱负所折服吧。” 他以为嬴政已经选定赵凌了,这个时候或许是可以回答的。 嬴政面色一凝,冷声道:“看来你也被赵凌折服了。” 章邯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跪地抱拳:“章邯至死忠于陛下。” 始皇帝还未驾崩呢,无论赵凌表现得有多么亮眼,他都不该折服于赵凌。 除非始皇帝已经将皇位传给赵凌。 “起身吧。”嬴政没有多看章邯一眼,脸上也没也不见怒意,反而是笑了起来,“将三大氏族的人打下死牢,他怎么敢的?还真不愧是朕的儿子。” 他本来对赵凌不费一兵一卒就控制住咸阳城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但听到赵凌将三大氏族在朝上的官员全都打进死牢,还是不免暗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太年轻,骤登高位便目空一切,失去三大氏族的鼎力支持,莫说秦国的财政会紧张,军队会恐慌,赵凌拿什么去平衡朝堂? 一个张良吗?他就算有些才干,仅凭他一人,如何解决朝堂空虚,人才凋零的问题? 失去三大氏族的官员调度,大秦何以运转? 嬴政却没有因此慌张地就要出去解决这一切,他还需问清赵凌究竟为何针对三大氏族。 若他们是反对赵凌登基,亦或是觉得他已驾崩便可以随意欺凌新君,那三大氏族的人也确实该整理一下了。 大秦是他嬴政的大秦。 将来无论是赵凌还是扶苏登基,那也是他们的大秦,他嬴政的继承人容不得任何人欺辱,哪怕是三大氏族的老臣也不可以! 张良的问题他倒没放在心上。 大秦横扫八荒,曾经反嬴政的人何其的多,但现在朝中六国贵族当官的也不少,赵凌随便给他个职位,有什么大不了的。 嬴政不愧是一统华夏之人,心中丘壑可纳百川,哪怕曾经刺杀过他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愿意归顺,他也并不介意。 “陛下,蒙武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吧。”嬴政现在好奇的是,三大氏族究竟做了什么事让赵凌如此反常,还有蒙恬、蒙毅归顺赵凌是不是蒙武指使的。 大军围城,别人无法传递消息,蒙武却可以,外面的大军不是蒙恬那三十万大军还能是哪来的,蒙恬那小子不敢进城,肯定是怕他老子,想等赵凌控制住局面再进城。 章邯口中所说的韩信,嬴政听都没听过,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怎么可能是数十万大军的统帅? 蒙武走进密室,脸上神情复杂,直接问道:“陛下究竟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肯出面收拾残局?” 嬴政面带笑意,从容不迫,反而劝道:“蒙老将军何必急躁?且宽下心,坐下慢谈。” 蒙武见嬴政这般的从容,也断定自己之前所想无误,赵凌就是嬴政选出来代替扶苏的储君。 蒙武坐下之后,索性敞开了说道:“看来二公子是知道陛下假死,他今日所作所为皆是陛下授意。” “那陛下定然也想好了怎么处置三大氏族了吧。” 嬴政一愣:“赵凌并不知朕假死之事,朕也未曾有过任何授意,蒙老将军为何会这般想?” 蒙武直言不讳:“难道陛下不是故意贬走扶苏公子,想要立赵凌公子为储君?没有陛下的谆谆教导,赵凌公子何来如此气魄胆识?那城外三十万大军难道不是陛下给他的支持?” “若是陛下打算对孟西白三族动手,那应该是想好了如何面对今后的事,还请陛下明示,老臣也好配合。” “若将三大氏族大臣打入死牢是二公子自作主张,蒙武还望陛下重新选定储君,扶苏公子虽无赵凌公子这等气魄胆识,但也是德才兼备之君。” 蒙武这番话说完,感觉整个人都畅快了,反正事情都到这一步了,他也不像章邯那般怕因为看穿始皇帝所思所想被降罪,干脆将所有的想法都抛了出来。 他是个武将,不是谋臣,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容易了,今天被赵凌一番作为弄得不上不下,不知如何应对,始皇陛下竟然还要演,还不跟他透露计划,这让他很难办啊。 不就是陛下想要立贤吗? 嬴政眉头紧皱,盯着蒙武:“朕所言非虚,朕假死本意是想试探扶苏之才能,赵凌突然出现在咸阳,朕也未曾料到,朕更没有对赵凌有任何的授意。” “那三十万大军不是蒙恬率领的征胡大军吗?” 嬴政说完,两人都大眼瞪小眼,都沉默不语。 蒙武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绪,良久之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臣留意过城外大军,马匹战甲之精良,绝非蒙恬率领的征胡大军,若蒙恬之君有这等大军,一万兵马便可横扫北胡,何须三十万大军?” “臣听守将说过,二公子的大军还有一种可放出火光黑管,巨响之后,五百步开外可开山碎石,若十架火管攻击城门,顷刻间可破城而入。” 蒙武想了想,申请凝重无比:“若这些都不是陛下赐予,那二公子多年来都未将这等神器献上,恐早有反意。” 听蒙武说什么赵凌早有反意,嬴政根本就不信,因为赵凌在寝宫殿内一阵肺腑之言早就打动了他。 若咸阳城外不是蒙恬的部众,那大军岂不是赵凌自己养的私兵? 三十万私兵? 赵凌哪来那么多钱和粮养这些人?他的战马战甲以及兵器,还有那堪比神器的黑管又是从何而来? 嬴政强忍着心中的震惊,喝了一口牛乳,冷静下来,说道:“蒙将军先与朕讲讲今日朝堂之上究竟发生了何事?赵凌为何会降罪孟西白三族?” 第18章:担心赵凌弑君 蒙武心中已经掀起滔天巨浪,他原本以为朝堂之上将三大氏族之人下狱已是惊世骇俗,若始皇帝刚才所言非虚,那现在的局面可就更复杂了。 可以说事情发展到现在,整个局势已经完全超脱嬴政的控制了。 蒙武强压住心中的震惊,一边重新分析二公子赵凌这个人,一边将今日在朝堂之上发生的一切告知嬴政。 一旁的章邯和夏无且听到始皇帝和蒙武之间的谈话也是心惊不已。 始皇帝竟然还在关心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 现在难道不应该第一时间现身或是出宫吗? 若再让赵凌把持朝堂几日,往日老臣尽除,始皇帝即使现身恐怕也难重夺政权。 最可怕的是,赵凌蓄谋已久,如今整个咸阳宫已被他完全掌控,始皇帝露面,赵凌会不会弑父夺位? 想到这里,今日朝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还重要吗? 嬴政却好像根本不担心这个问题,在听蒙武讲到赵凌处理淳于越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脸上甚至还露出淡淡的笑意,显然是非常满意,只道赵凌传承了他的几分帝王霸气。 “二公子执意要封张良为左丞相,孟巍然等人出言死谏,他便真的赐死众人,三大氏族十余人皆被下狱,秋后问斩。” “封张良为左相?张良他何德何能?”嬴政近日脾气本就易怒,赵凌总是一阵惊喜一阵惊吓,让他更是情绪失控,“这混账东西,朕还以为是孟巍然等人欺他辱他,他才将人打下大狱。” “没想到啊!朕怎么生出这么个孽障?他是想要毁了大秦吗?” “还秋后问斩?愚不可及!” 嬴政已经尽量设身处地站在赵凌的立场去想了。 就算张良有经世之才,就算赵凌非用他不可。 那也该是先给他安排一个九卿以下的官职,找机会让他立功,慢慢提拔上去,再过些年,等朝中老臣都退下来了,赵凌的皇位也稳固了,那时再任张良为丞相,这样既能服众,又能看看张良是否有真才实学。 哪像现在? 张良或许有些才干,但他真有相将之才? 第一次上朝就彻底得罪三大氏族,让朝堂官员为之一空,整个大秦朝政直接瘫痪。 如此折腾几日,整个大秦必乱。 “朕现在就出去当面问问这蠢货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嬴政只觉可笑,自己之前竟然还觉得赵凌可以取代扶苏? 那小子不过是有些草莽气息的蠢货罢了! 仗着兵强马壮就不可一世,就算有那攻城神器又能如何,天下氏族群起而攻之,不出半月,他就会沦为亡国之君。 章邯直接跪在了嬴政面前,谏言道:“陛下息怒!您此时万不可现身!” 蒙武同样点头:“臣附议!” 嬴政眼如鹰隼,面露龙威,冷哼道:“你等认为赵凌那逆子会弑君?” 章邯不敢言。 蒙武张了张嘴,犹豫片刻,还是说道:“陛下,臣观二公子城府极深,且杀心颇重,他如今已掌控宫廷宿卫,大军在握,身边更有盖聂那等绝世高手。” “陛下切不可立自身于危墙之下,不可赌二公子的孝心,毕竟那可是皇位!
相关推荐:
归宿(H)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祸国妖姬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寡妇门前桃花多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军师威武
高达之染血百合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