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陛下也是,灌你这许多酒作甚?” 王贲的语气已有些不耐烦:“太后,请将关门上。” 王太后依旧没察觉到异常:“许久未见,兄长倒是客气许多,只是如此称呼,到显得生疏,在家中兄长唤我阿妹就好。” 王贲无奈叹气:“阿妹啊!你若不是生得个好儿子,恐怕是要死在宫中的。” 王太后白了他一眼,上前道:“兄长这是说的什么话?小妹生在王家,就算凌儿未能继承皇位,又有何人敢杀我?” 王贲也不管门关与没关,冷着张脸,直言道:“陛下登基之日就昭告天下,后宫不得干政,太后今日请陛下封地?还要两郡之地,难道太后你没发现陛下的语气不对吗?” “有什么不对的?”王太后摇头笑道,“我看兄长你是喝多了,你与父亲为大秦打了一辈子的仗,先帝统一天下,我们王家出了多少的力?本就该封地,况且凌儿都已经答应了,你现在倒是不要了?” “我没喝多!”王贲怒了,“陛下也没喝多!无论是先帝,还是陛下,他们是不会给封地的,你还没看明白吗?” 王太后还是没有听明白,执拗地说道:“今日陛下亲口答应的,怎就不会给封地了?自古以来,功臣都有封地,我们王家……” 王贲直接打断了她后面的话:“行了!我与你去见父亲!” “也怪,父亲不见我。”王太后不解地说道,“我也问了家里下人,父亲大人似乎并未生病。” 王贲摇了摇头,自家这妹妹啊,还真是一点不懂,若不是王家对大秦有功,赵凌又当了皇帝,她这样的人,在皇宫之中若能活过一年,怕也是因为别人见她没什么威胁,懒得杀她罢了。 “陛下都已说了,后宫不得干政,你如今身为太后,父亲隐退多年,只求保全家族,又怎会轻易见你?”王贲深深地看了王太后一眼,“阿妹啊!今日过后,你就别再回来了,陛下仁慈,让你见父亲最后一面,该是知足了。” 王太后沉默不语,她就算再不懂政治,王贲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根本不加任何的掩饰,又见王贲毫无醉意,认真无比的模样,她终于冷静了下来。 “兄长是说,陛下不会封地给王家,我以后也不能再回来?”王太后身体微颤,不可思议地喃喃道,“怎么会?陛下他怎会如此薄……” 王贲连忙打断了她的话:“王贲领太后见武成候。” 王贲、太后、武成候。 不再是兄妹父亲。 王贲深受王翦影响,也知王家功高盖主,也听王翦讲起过武安君白起的事情,很清楚一件事,明哲保身,急流勇退,方得善终。 王太后说得有错吗? 封侯理应封地,这是千古不变的事情,但到了嬴政和赵凌这里,事情已经变了。 无论是王贲还是王翦,都知道嬴政选择了郡县制之后,是不可能给人封地的。 哪怕他们心中再想要一块封地,只要皇帝不给,他们也绝不会开口要。 赵凌继位之后,各项政令与嬴政之前的政令背道而驰,可有一点他是坚定不移地执行着。 坚持郡县制,不封地。 扶苏被封长安候,却也只是一个爵位,并无封地。 今日在后寝殿,赵凌和王贲都没醉,赵凌都已经说了,无以为报,舅舅莫怪。 本来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王贲怎能想到自己这妹妹竟然冲了进来,竟然想趁着陛下“醉酒”,让他许下两郡封地? 直接吓得王贲不敢说话,只有装醉。 当今陛下或许无始皇帝之霸道,但论及朝堂上那些手段,无论是王翦还是王贲,都觉得心惊。 短短数日,整治朝堂,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要么臣服,要么请辞,如今朝堂都成了皇帝的一言堂了。 嬴政在位的时候,尚且还有一些臣子敢当面反驳,甚至辱骂皇帝,现在谁敢? 还有什么死谏、请辞…… 以前那些位高权重的老臣跟嬴政死谏、请辞,嬴政都可能被气得黑脸直接散朝。 赵凌面前,谁敢死谏和请辞,他是真的让你死或滚出朝堂的。 王贲领着王太后来到王翦的院子。 王翦的房门依旧关着,王贲站在门口,大声道:“父亲大人,太后听闻您病重,特来看您。” 良久,房门也不曾打开。 半晌后,只听到房间里传来王翦的声音。 “太后乃千乘之尊,王翦病重,恕不能见,还望太后禀告陛下,臣王翦及王氏一族,不受封地,谢吾皇隆恩。” “陛下既已有旨,后宫不得干政,臣王翦谏言,王后勿要与朝中臣子再有往来。” 王太后听到父亲的话,两行清泪直落,张了张嘴,却哽咽着什么也没说出来。 她以为有王贲带领,至少她还能再见父亲一面,谁知父亲的态度竟坚决于此,连房门都不愿打开。 不受封地便算了,最后一句话更是让她心都碎了。 王后勿要与朝中臣子再有往来…… 从今以后,她便不是王家的女儿,只是大秦的太后。 帝王家中无亲情,便是如此吗? 王太后立足于院中许久,房中再未传来声音,她缓缓跪在院中,朝房门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 “武成候所言极是,吾自当谨言慎行,望武成候保重身体。” 王太后说完,便过身去,回头又朝房门深深看了一眼,抹掉脸上的泪水。 她知道,父亲一定看着她。 虽然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他们王家明明立下如此多的战功,依旧不能封地,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她的儿子如此薄情寡义,更不能理解为何父亲和兄长不受封地,且如此决绝不与她见面。 她只信奉一个道理,父亲大人说的便是对的。 不要封地,便不要吧。 不再见面……那便不再见吧。 从今往后,她便只是大秦的太后,深居宫中,不再与任何人谈论政事。 第120章:去将项羽杀了 “陛下,太后回宫了。” 赵凌坐在章台宫中批阅文书,宫中侍从第一时间前来告知其太后的行踪。 “令人与太后送些美食去。” 赵凌仅仅只是送美食,他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去见太后的。 他也知道,自己的母亲的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纠正过来的。 若是换作天下一统之前,王氏一族的战功以及凭借他母亲太后的身份,怎么也该给王氏一族一块封地。 但那都是以前! 赵凌十三岁前在母亲膝下承欢,也得王翦、王贲喜爱。 若他只是皇子,自然愿意与母亲和王氏一族多走动,可身为皇帝,个人情感必须向皇权低头。 嬴政一统天下之前,深受后宫实力的羁绊,以至于左右为难,这大概也是他为何迟迟不肯立后的原因。 为君者,称孤道寡,可不是故作矫情,。 嬴政当年遭受生母的背叛,被器重的表叔背刺,又是何等的孤独和痛心? 赵凌已经用足够柔和的方式来解决外戚的问题了。 王家的确是大秦的重臣,也确实忠心耿耿,那后世的霍光呢?他难道不是忠臣?他还不是一样把持朝堂? 外戚专权这种事情,必须从还未发生便斩断源头。 赵凌在章台宫批阅文书直至深夜,一名出身死囚营的高手来到章台宫。 “陛下,上郡来信,盖先生已寻到。” 赵凌手中的笔一停,缓缓抬头,问道:“盖先生可有恙?” “盖先生力竭重伤,性命倒是无忧,据营中将士来报,盖先生出使须卜部落,须卜部落头领拒不称臣,欲杀盖先生。” “盖先生挟持头领与众将士逃离十里之外,放了须卜氏头领,却又遭兰氏部落追杀,盖先生只身斩杀其五千余众,剑断力竭。” “后遇冒顿部落攻打兰氏,冒顿得知盖先生身份,这才救下先生。” 赵凌不怒反笑:“兰氏!须卜氏!” “传旨大军,打至姑衍山,灭兰氏、须卜氏,其余部落若退至姑衍山后,可饶其性命。” 之前赵凌给陈平的旨意只是暗示他们打到姑衍山,现在就是明牌了。 若是在大军开拔之前,盖聂还活着的消息传到咸阳,自然可以避免战争。 大军开拔之后,各地的粮食都运去了,等赵凌的旨意传过去,也不知是多少天后,岂有这个时候停下来的道理? 盖聂除了是赵凌的挚友,更是大秦的使者。 追杀大秦的使者? 此时哪还有退兵的道理? 退过姑衍山的胡人可以不杀,已经是赵凌的底线。 蒙恬他们若是执意要杀,赵凌其实也没什么意见的。 虽说在赵凌穿越前的那个世界亦有同胞的先祖是匈奴,但现在赵凌所处的明显是个平行世界,该杀的就得杀! “陛下,有人在吴中发现项梁,当地郡守率一千驻军围杀,其中有一子名为项羽,此子天神神力,杀驻军百有余,携项梁逃脱。” 赵凌眼睛微微一眯,项羽!! 找到了! 赵凌低喊了一声:“惊鲵!” 随后一道人影出现在章台宫中,惊得那死囚营的将士一愣,他偷偷看了一眼,只见一名戴着面具的黑衣人跪倒在赵凌面前。 “朕令你率罗网众部前往吴中斩杀项梁、项羽一众!” “陷军营回咸阳之前,分两千兵前往吴中,寻项梁、项羽等人,但凡寻到,就地斩杀!” 赵凌一直都在寻项羽这位后世的西楚霸王。 项羽年纪轻轻,纵使练过武,也不可能是宗师高手,最多也就是天生神力,普通的士兵拿他没办法,但罗网的杀手皆是武者高手,让他们去杀项羽何时至极。 陷军营的高手都还有利器傍身,让他们分两千兵去围剿,又能多几分把握。 虽说赵凌对这位西楚霸王感到好奇,但他也懒得再见他了。 收服项羽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赵凌能让张良为之效劳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和手段,还想收服项羽,那可就真是异想天
相关推荐:
沦陷的蓝调[SP 1V1]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修仙有劫
生存文男配[快穿]
赘婿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腹黑哥哥。霸道爱》
老师,喘给我听
小怂包重生记(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