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疯狂道具 > 第343章

第343章

那趟走商被十乌流民抢光货物,身无分文,他能跟着沈棠回到关内都是祖宗庇佑。 回到关内,沈棠也没管他。 他为了糊口只能留下来打零工。 准备攒点盘缠再回去。 这次打击并没有让人到中年的他彻底灰心,因为他知道他一家老小还指望着他。只要命没丢,靠他这些年积累的人脉以及走商经验,或许抓住一次机会就能东山再起! 揣着这个信念熬过两三月。 但―― 他万万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听到郡守找他,他被吓得不轻,战战兢兢地回想自己有无冒犯对方的过往。直到再次看到那张一眼难忘的熟悉面孔,听到对方问他有无兴趣再去十乌走商,他懵逼了。 懵逼归懵逼,但他不犯傻。 电光石火间便有了一套想法。 他在十乌走私多年,连最危险的西境也经常钻,不敢说对这行有多么了如指掌,但绝对称得上老马识途。听盐贩侃侃而谈,愈发自信,逐渐眉飞目舞起来,沈棠抬手。 “只问你利润多少?” 盐贩面露为难:“这不好说。” 沈棠不解问:“怎么��不好说?” 盐贩只得仔细道来。 世人皆知,盐堪比黄金。 盐与铁一样都是王庭专营生意。 依照律法,民间私造一斤盐都要砍脚趾,数额巨大抄家。奈何庚国混乱,王庭的掌控力让他们无法真正将这块握在手中。导致民间私盐市场泛滥,价格高低不一。 盐贩以往都是到处收购低价的私盐,争取利润最大――盐在产地附近价格相对低廉,辗转卖别处,利润轻松翻十几倍,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盐荒,价格还能再翻上许多。 一斤粗盐能轻松卖上百文。 若是十乌最缺盐的地方,有部落直接用黄金交易,要不怎么说一两黄金一两盐? 饶是沈棠知道这块生意赚钱,也被盐贩说的惊了一下,她想了想,命人端来一物。 沈棠问:“你看看这盐如何?” 这是盐井产出来的。 第一时间将盐坨送到了官署,她试过味道,终于没有此前所用粗盐的苦涩味,更接近记忆中的食盐。小手一挥,将盐坨分成两份,一小份送到官署食堂,让掌勺庖厨不要心疼盐,再苦不能苦舌头!以后用它做菜! 剩余收入官署,划分进官吏薪俸单。 用精盐替换此前的粗盐,还非常大方地加薪――将薪俸中的盐重量翻了一倍。倘若官吏家中人口多,盐的消耗大,官吏还可以用平时加班的时长,兑换一定的精盐。 盐贩不解地掀开覆盖的绸缎。 一眼便彻底怔住,只因眼前这盐雪白晶莹,颗颗分明。他壮着胆子,小心捻几颗放入口中。这盐粒竟是入口即化,盐度适中,还没有他预期中的苦涩,反而带点鲜味。 比他以前尝过的精盐更好! “堪称上上极品!” 盐贩当即便肯定这盐的价值! “沈君,小的斗胆,此物造价几何?” “造价?还未具体算过,但制造它们不难,产量也不算小,成本高不到哪里去。我没有旁的要求,只需要你将它们卖到十乌!我也不会让你白跑一趟的,商队护卫、吃穿嚼用乃至货物都由官署安排好,你走一趟商,便――允诺你一成利润作辛苦费。” “你看如何?” 沈棠本想给两成。 但这名盐贩的价值够不上徐解一半,又考虑到十乌那边的利润,便抠搜改为一成。 给一成也不算抠门。 确实不抠门。 “可以可以可以!小的保证一定完成!”他生怕自己晚一秒,沈棠就变了主意。 摸着良心,他亲爹亲娘都都没有沈棠那么大方!完完全全是将财富硬往他嘴里塞! 别看只有一成利润,但走一趟,赚得比他以往三五趟都要多――因为他走商,赚的都是血汗钱!他需要带着雇佣来的护卫到处收盐,千辛万苦抵达陇舞郡,再掏出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去拜拜地头蛇,从他们手中分得特制“盐引文书”,永固关那边才放行, 进入十乌地盘,还要掏钱打点,每天绷紧神经,期盼自己运气好点别被流民打劫。 走完一趟,回来还要打点人情。 真正到自己手的,跟他赚的相比不剩多少,但沈君直接替他划去诸多不必要开支。 陇舞郡就是沈君的。 一纸文书,永固关那边就得放行。 关键这还是独家生意。 没有竞争对手,盐只有自己手里有,十乌缺盐缺疯的部落,还不抢盐抢破头? 盐贩满意,沈棠也满意,她终于看到了无债一身轻的曙光,面上也添了几分喜色:“如此甚好,甚好!那你再等上半个月,待凑够此行所需斤两,便可以点齐人马上路。” 盐贩千恩万谢地下去了。 待顾池得知此事,蹙起眉头。 “一成,会不会太多了?” 给徐解四成利润,倒没什么,此人日后还能派上用场,维系关系不亏,且关内大小势力混战,私盐市场混乱,利润不及十乌大,没有强硬的人脉商路也别想安稳赚钱。 四成很合理。 但区区一介私盐商贾…… 给一成便太高了。 “多了点,但值得。” 沈棠笑道:“权当是买他的经验,除他这个人,其他都是咱们的,‘偷师’方便。以他对十乌的熟悉,还能充当个向导,领着咱们的年轻后生熟悉十乌……不正正好?” 沈棠也不准备让盐贩一直干下去,待自己人业务熟悉了,再过河拆桥呗。 反正主动权在己方。 沈棠放下笔,见顾池手中有一封密封完好的信函,眼睛一亮道:“文注的?” 顾池点头:“刚到。” 新鲜热乎的。 他想第一时间知道答案,便当了一回传信使者,亲自护送这信给沈棠。 “我瞧瞧。” 打开,一目十行。 沈棠眉宇溢满肉眼可见的愉悦,轻笑道:“我就说嘛,文注甚得我心。” 徐解答应了。 为表诚意,她需要的蚕种叶料还是双倍送来,在友情价的基础上来了个跳楼价。若不是怕落人口舌,徐解甚至想白送。 但,也足够沈棠看到他的态度了。 顾池赞同这话,但又略带不喜:“此人识趣得很,只是――未免过于圆滑。” 对吴贤如此,更何况沈棠? 沈棠笑他。 “你这就有点儿渣男味道了。” “渣男?” 她解释:“玩弄旁人感情、不忠贞之人,男的就是渣男,女的就是渣女。” 顾池露出地铁老爷爷表情,冤枉道:“……池,怎么就玩弄徐文注感情了?” 沈棠终是憋不住笑:“文注态度是有些暧昧。他就好比有固定交往伴侣的人,跟吴昭德浓情蜜意,但又经不住第三者攻势,几番动摇。嗯,咱们就是这第三者。” “咱们明明从他身上获得好处,期盼他一举一动如咱们预料,但你又觉得他这样摇摆不定的行为有些‘不忠贞’,不太喜欢。你瞧,这像不像渣男。用劲儿手段去勾引良家,待良家从了,又嫌弃良家不系紧腰束……” 顾池:“……” 主公不说还好,这一说―― 自己好像是有些渣。 沈棠感慨:“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文注只是普通凡夫俗子,倒也不必苛求他什么。再说了,他本在吴昭德帐下,能帮助我们这么多,属实不易。作为徐氏家主,还要替一大家子操心,怪不容易的。” 她还挺喜欢这位散财童子的,话少干活儿多,要不是早早归属吴昭德了,自己真想挥舞锄头挖墙脚。而且,人家堂弟还在她帐下干活,那孩子还任劳任怨。 顾池闻言,一脸受教。 “主公胸怀,池不及也。” 盐的制造与销售,大致安排清楚,接下来只要等黄金飞到她口袋即可,沈棠闲不下来,掰着手指头算算还要干点啥:“对了,有桑蚕经验的妇人可找齐了?” “找齐了。” 专门养蚕的排屋都建好有一阵了。 “手艺精湛的匠人呢?” 顾池道:“前两日听无晦提及过,人都已经在官署附近的工匠坊待命。” 为何找寻能工巧匠? 自然是为了优化纺织机械,只需稍稍改进,便能比当下的机器效率更高。 她现在就是要“没事找事”。 让陇舞郡上下所有人都卷起来! 568:蚕丝被引发的思考 退下,让朕来 养蚕的排屋修建得整齐。 沈棠特地过来瞧了瞧。 一群养蚕女工有条不紊地安顿蚕种。 沈棠入屋一瞧,暖风扑面,一排排高低错落的木架子铺满密密麻麻的蚕种,看得人密集恐惧症想发作。排屋角落还整齐码放着大小蚕网、竹竿、蚕匾、扫帚等工具。 屋内温度明显比室外高,这是为了维持最佳的孵化温度。据闻为了达到效果,排屋建造之初还费了点功夫,借鉴砌炕的灵感,用竹筒等物制造了一个室内保温系统。 只是苦于没有温度计,室内温度需要桑蚕经验丰富的女工自行控制,不是很方便。 “这么多,回头搞一条蚕丝被。” 数量够多还能作为官署年终奖。 顾池道:“年终奖?” 沈棠揶揄道:“怎得,还嫌寒酸?” 顾池摇头:“自然不会。” 别小看这小小一条蚕丝被。 这玩意儿真的很精贵。 虽说民间养蚕的人家不少,但产量低,唯达官显贵这样的阶层才有资本穿得起丝绸、盖得起蚕丝被。稍次一些,他们被子的填充物多为兔绒羊绒或其他家禽羽毛。 最底层的普通人? 盖的被子多为杨絮、柳絮、芦花甚至是稻草秸秆这样的填充物,保暖性可想而知。 拿蚕丝被当年终奖真的很豪气了! 沈棠打趣:“那是没信心拿奖?” 顾池内心翻了个白眼,不想回答。 沈棠小跑追上:“调侃两句你还恼了?望潮放心,蚕丝被少了谁都不可能少了你啊。” “少了谁都行?” 顾池这厮不安好心。 “也包括褚无晦和祈元良?” 沈棠:“……” 这话怎么听着有点儿酸酸的? 这时,小棉袄林风出场救了她。 “见过主公,见过先生。” 沈棠松了口气:“令德怎在这里?” 林风不知沈棠方才处境,浅笑着道:“刚才收到官署消息,说是叶料送来。这不是担心蚕种孵化之后不够吃,想着能多准备一些算一些。”她的文士之道恰好派上用场。 《齐民要术》可是农学巨著。 里面记载的内容非常之全面。 其桑蚕纺织内容,能使林风以文气催生桑树。桑叶产量本就高,又有文气加成,桑叶自然疯长。养蚕排屋后边儿就是留出来种植桑树的桑树园。林风这次也不贪多,让工人摘取几车,剩下的桑树只催生至一半,任由其自由生长。桑树本就耐寒耐旱,根系发达,生命力顽强,移栽后全部成活。 想来供应养蚕排屋是够了。 “这阵子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险些忘了还有这一桩。”沈棠经她提醒,一拍额头,“文注给的蚕种比原先还多了一倍,一日不知道要吃掉多少叶料,也不知供不供得上。” “肯定供得上。”林风很自信。她连千人孤军辎重都供得上,更何况小小的蚕种? 忍不住抬手捏捏林风的小脸蛋儿,道:“既然如此,这事儿就交给你全权处理了。” 自己看着长大的小姑娘越发有本事,沈棠不由得生出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 “唯!” 林风拱手领命。 “行,去忙自己的事儿吧。” 她笑着看林风离开,直到瞧不见了,嘴角的笑容才逐渐收敛起来,眉宇染上愁色。 顾池问:“主公何故犯愁?” 主公的心声根本没提这茬,情绪切换毫无预兆。顾池自然不知道前一秒还笑盈盈的沈棠,为何下一息就心事满怀。这种情况他懒得猜,直接开口询问本人更方便。 “我在想蚕丝被。” 顾池打趣:“担心年末不够分?” 主公的思绪一向跳跃。 沈棠摆摆手:“……不是,我只是突然想到咱们有机会盖上蚕丝被,还有暖炕取暖,再严寒也不怕,但底下那些普通庶民怎么办?‘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他们的被子能不能让一家人不再受冻?是不是也盖了多年‘冷似铁’……虽说大力推广暖炕,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 穷人连屋子都是漏风的。 衣裳填充物都是柳絮芦苇。 每年寒冬来临,冻死不计其数。 倘若能广泛种植更加保暖的农作物……不敢说世上再无冻死之人,但能少死人。 沈棠叹气:“我倒是知道鸭绒鹅绒经过处理筛选,有不错的保暖性,但要多少鸭子大鹅的羽绒才能凑够一床被子?如今连人都没吃饱,又如何挤出饲料养这些家禽?” 棉花! 倘若有棉花的话…… 沈棠脑中灵光闪现,道:“回去写一封信去问问文注,看看他能不能找到棉花……” 在她这里,徐解就是哆啦A梦。 若能找到棉花…… 哪怕陇舞郡地势不适合种植棉花,但没关系,她总能打下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 总有一天能让所有人盖上棉被! 顾池也识趣不追问,拱手应下。 逛了养蚕排屋,又去了一趟工匠坊。作为外行,她只能根据《天工开物》提供改进纺织思路,其他的插不上手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工匠肯定不会让她失望。 若失望了也不打紧…… 她咬咬牙也能拨出更多预算。 沈棠回到官署的时候,天幕已经昏暗,远远瞧见两道熟悉人影在角落低语什么。她视力好,一眼便认出二人是宁燕和沈稚。她拧了拧眉头,大步上前喊了一声。 推算时间,她前后半月该生了。 沈稚经脉能容纳天地之气,说明她有修炼的天赋,虽说年纪偏大,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但她少时启蒙,比学院其他女学生少走更多弯路,学习进度也不算太慢。 只是―― 这会儿不安心等着发动,跑出来作甚?也不怕关键时刻有��三长两短? “见过主公。” “见过沈君。” “你们方才聊什么呢?” 难道是求教什么育儿经验? 论起来,沈稚还要称呼宁燕一声“先生”,只是她身子重,学院学习一阵子就不得不回官署后院待产。平日有什么难题,也会找宁燕求教,二人交流还算频繁。 沈稚自己年纪又不大,身边也没有年长的女性亲属压阵,临近生产难免会生出忧虑和胆怯,思来想去也就宁燕能靠点谱。 找宁燕请教,排解压力也属正常。 谁知,二人回答超出意料。 沈稚找宁燕是为了蜂蜡和花种。 沈棠:“???” 她孤陋寡闻。 这两样东西能在生产派上用场? 569:满脑子的生意 退下,让朕来 “要这两样

相关推荐: 寡人喜色   我真不是神棍   窃玉(gl)   我在豪门享清福[重生]_御书屋   鬼虐   邻家雪姨   海贼王 对你们不止是喜欢   表妹含蓄的激情   反派又让文崩了   猎天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