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 最后,李天明替三家垫上了10块钱的丧仪,算是全了这一场亲戚缘分。 临走前,李天明又给姥姥留了500块钱。 姥爷走了,姥姥的精气神没了一半,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也没有多少年了,能尽一份心,便多尽一份吧! 坐上回海城的公交车,李天明刚沾着椅背,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这几天,他也累得够呛。 一直在灵棚里守着,基本没咋睡。 等睡醒,车已经到海城了。 全家人又去了李学军家。 “小姑!” 甜甜可算是见着了亲人,张开双臂直接扑进了小五的怀里。 让满心期待的宋晓雨,浓浓的母爱无处安放。 说来也怪,这丫头就跟小五亲。 “事情都办完了?你姥爷送到地方了?” “劳您惦记!” 这算是标准问答格式。 家里有老人去世的,外人见了都会说上这么一句,以示关切。 时候不早,见大家都累了,严巧珍安排着在客厅支上几张行军床。 老家来人,基本上都住在李学军家,如何安排,严巧珍也早就习惯了。 转天吃过早饭。 “带孩子吗?” “不带!” 李天明也没在意。 既然到了海城,不回娘家一趟,实在不合适。 可对于那个家,宋晓雨如今早已经没剩下多少感情。 自她和李天明结婚,都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回海城。 宋母除了因为宋晓军调动工作的事,去过一趟李家台子,后来振华和甜甜出生,也没露面。 现在两家也只剩下了,每年过年,李天明登门送上一份年礼。 安排天亮带着其他人回家。 李天明和宋晓雨坐公交车,到了清水东里。 临近家门口,宋晓雨非但没有半点儿近乡情怯的感觉,反而自心底生出了几分排斥。 “坐会儿就走!” 这话本应该是李天明说的,却被宋晓雨抢先说了出来。 “听你的。” 如何处理与宋晓雨娘家的关系,李天明一向以宋晓雨的态度为准。 “这是……晓雨吧?”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遇到了老邻居。 “马婶子!” 看到熟人,宋晓雨的表情也变得有些不自然。 “你这是……回娘家?” 宋晓雨应了一声。 “马婶子,您忙,我们先走了。” 说着,拉了李天明一把,转过一条胡同便到了家门口。 小院儿的门敞开着,大门上的春联已经被吹掉了一边。 宋晓雨此刻的心里也变得复杂。 对家里人,她是有怨的,但这里毕竟是她长大的地方。 “晓雨,要是……” 李天明刚开口,宋晓雨便猜到了他要说什么。 “你不用劝我。” 当初,她几乎是被赶出去的,人刚走,这里就迫不及待地抹去了她的所有痕迹。 对她来说,这里也就不是家了。 如今,她的家在李家台子。 深吸了一口气,刚要进去,就见屋里冲出了一个小男孩儿。 看到两人,小男孩儿也是一愣。 “你们是谁?来我家干什么?” 宋晓雨已经认出了,这是宋晓军的孩子,和宋晓军小时候生得一模一样。 不等两人回话,宋母便追了出来,看到宋晓雨的那一刻也怔住了。 “晓雨!” 尽管宋母想要表现出一种哀伤的情绪,但是在她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后悔。 确实如宋晓雨说的那样,宋母对她们姐俩的爱,只停留在嘴上。 如果真的后悔了,想要修补和宋晓雨的关系,这几年为什么一次都不去李家台子看看。 别说家里有孩子脱不开身。 当初为了宋晓军的工作,还不是骑着自行车,从海城一路到了李家台子。 归根结底,还是不在意。 “你们……进屋,快进屋!” 看着宋母手足无措的样子,李天明倒是有点儿可怜她了。 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宋晓雨心里结着疙瘩,选择不原谅,李天明也没那么圣母,说些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的屁话。 毕竟有些伤害已经造成了,没那么容易放下。 “您老……过年好!” 第三百六十章 落地生根 明明是回娘家,可宋晓雨却找不到一丁点儿家的感觉了。 原本放在堂屋墙角的那张小床在她离家当天就被挪走了,其他的…… 好像记忆中,她在这个家里本就没有多少东西。 就连她以前吃饭用的那个带着小红花的碗也没有了。 哪像自己现在的家,大姑姐李翠出嫁那么多年了,以前在家用的碗筷,被子,甚至连枕头,李天明也全都一直留着。 就怕大姐回来用别的不习惯。 “天明,咱们走吧!” 宋晓雨自嘲的一笑,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还在期待什么。 早就应该看清了的。 这下…… 算是彻底死心了。 李天明闻言,把带来的年礼放下。 “晓雨,你……这就走?” 宋母说着就红了眼眶,这样的情形,宋晓雨已经面对很多次了。 以前只需要宋母说上一句:妈也不容易,你要体谅妈的难处。 她就会牺牲自己的利益,选择让步。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都自己还真是够傻的。 总觉得做女儿的应该体谅母亲。 只要自己懂事,母亲也是爱自己的。 可到头来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不了,还要赶公交车回去呢!” 宋母急道:“你哥就快回来了,等他到家……” “不用了!” 宋晓雨突然大声打断了宋母的话。 说完,宋晓雨转身就出了屋,努力控制着烦躁的情绪。 李天明跟在后面,两人一起出了院门。 宋母站在门口看着,终究没再说出挽留的话。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两个女儿早就被她给伤透了。 “晓雨!” “你不用劝我!” 宋晓雨说着挽住了李天明的胳膊,尽管心里早就做了情感切割,可真的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她的还是会觉得难受。 “我……早就不在乎了!” 说完,仰起头,对着李天明露出了一张笑脸。 “我有家,不稀罕他们施舍给我的。” 听到这话,李天明也笑了。 媳妇儿人间清醒,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个时间已经没有去永河县的班车了,不过这也难不倒李天明。 去钢铁厂找到了孙立,顺便去看了天会和苗红翠,在厂文宣队的排练厅等了一会儿,孙立安排的车便到了。 孙立去年年底提了后勤处的副处长,小进一步,如今也算是钢铁厂的中层领导了。 “你要是晚一天来,我就出远门了。” 李天明闻言,问到:“孙哥这是又要进步了?” “厂里安排去学习,具体的……还不知道呢!” 还有啥不知道的,能被厂里送去学习,回来肯定是要被提拔重用。 孙立要是再进一步的话…… 李学军荣升副主任,成为钢铁厂革委班子的成员,也就不远了。 “我提前给孙哥道喜了!” “道什么喜啊,都是……革命工作!” 说着还朝李天明挤眉弄眼的,明明是一句很正经的话,偏偏被他说得不那么正经了。 闲聊了几句,李天明和宋晓雨也要回村了。 刚到村口,李天明就让司机停车了。 “师傅,谢谢您了!” 李天明说着,塞给司机一盒烟。 目送着吉普车离开,李天明这才扶着宋晓雨进村。 回到家,小蓉已经生上了炉子,正蹲在灶前烧炕呢。 “哥,嫂子!” “你二哥呢?” “去送二嫂,还没回来呢!” 李天明听着笑了,这傻小子好像开窍了。 “你先进屋暖和暖和!” 李天明说完,出去又抱了一捆柴火,家里连着好几天没人,屋子都被冻透了。 “哥!我们回来的时候……和老杜家一趟车!” 老杜家? “杜立德?” “不是他是谁?杜立德和宋银枝去接……那个女的出院!” 那个女的? 要说家里谁对杜鹃的怨念最深,小蓉绝对排在第一位。 “下车的时候,杜立德和宋银枝还搀着她,像是没好利索,要我说,就她做的那缺德事,瘫了都便宜她!” 李天明从不刻意去关注杜家的事,听小蓉说的,杜鹃年前被送去海城,一直到今天才出院,伤得应该是够重的。 兄妹两个正说着,又有人到了。 张丽梅和谢建设。 两人一起登门,应该是商量好了。 “你们咋知道我们回来了?” “天亮送靳小琪,我正好在知青点儿!” 张丽梅说着,丝毫不见外地坐在了灶台上,伸手掐下一束没落下的稻穗,放在一旁的木斗里。 “你弟……真和靳小琪好了?” 年前张丽梅还曾想把她大舅家的表妹介绍给天亮呢。 “你不都看见了嘛!” 这年头,如果不是正经搞对象,男女走得太近,是容易被人说闲话的。 “你们两口子来找我,是想说宅基地的事吧?” 宋晓雨听到动静也出来了。 “丽梅和建设大哥来啦!” 当初在知青点的时候,谢建设是负责人,两人也算熟悉! “是,我们俩商量好了!” 张丽梅没理会,李天明调侃的那句“两口子”。 反正她和谢建设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现在就差摆酒席、领结婚证。 “咋定的?” 李天明看向了谢建设。 谢建设忙道:“我愿意在村里单独立户!” “你可得想好了,一旦户口从知青点儿独立出来,往后就算是有回城的机会,你怕是也走不了了!” 对此,谢建设早有心理准备。 回去干啥? 家里就那么两间屋子,挤了八口人,他再回去,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没有工作,回去难道当盲流子吗? 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有多难找,就连永河县这个一个小县城,都只能把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下放到农村,自己赚口粮。 京城更是一岗难求。 前年,谢建设也曾回京城探亲,结果在家那一个星期,还不如在李家台子畅快呢。 父母整天沉默寡欲,大哥也早就没了当初的兄弟情,第一次见面的嫂子,整天看他的眼神,就差直接问出来。 “你啥时候走?” 与其在家遭人白眼,还不如在李家台子落户。 至于和张丽梅的事,家里根本不参与,感觉就像是没他这个人。 “不回了,一辈子就在李家台子扎根落户了。” 现在说得容易,将来如果真的有回城的机会,李天明不信谢建设会不心动。 好几次,李天明都想劝劝张丽梅这位老同学。 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他们毕竟只是同学,人家的事,轮不到李天明多嘴。 “行吧,这事我见着学庆叔,和他打个招呼。” “还有个事要求你,我们要盖房子,一时半会儿也盖不起来,养殖场那边的门卫室……能不能先借给我们?” 两人打算出了正月就结婚,现在还没住的地方呢。 知青点那边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打起了养殖场,原来李老六住的那间门卫室。 李老六死后,那间屋子一直空着。 “这事我应了,你们收拾出来就搬过去吧!” 举手之劳,李天明自然不会为难两人。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张丽梅说着,起身就要走,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愣是从干稻草上撸下来一大把稻谷。 “在家吃了再走吧!” 身为女主人,快到了吃饭的点儿,自然是要留客的。 “不了,建设还得送我回大鱼淀呢,等我们办事情那天,都来喝喜酒!” 把两人送到院门口,李天明才回来。 “天明,你觉得丽梅和谢建设……能行吗?” 李天明笑道:“还说我是操心的命,你不也一样,啥叫行不行的,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家的私事,咱管那个干啥。” 嘴上这么说,李天明的心里还是盼着张丽梅往后的日子能顺顺当当的。 已经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未来如何,全都要看她自己的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军令如山倒 宅基地的事,打个招呼就行了。 上面一直鼓励知青在农村安家落户,城市的人口压力太大,能鼓捣出去一个算一个。 李天明和李学庆说了以后,直接在知青点附近画了三间房的地
相关推荐:
羞嗕残爱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喜欢我暗恋对象的女神被我掰弯后
原神之无妄坡幽灵
我的同学都被定住了
艳情同谋 (H)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御夫美娇娘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