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美利坚警探:从美剧菜鸟老警开始 > 第256章

第256章

见? 王作先苦笑了一声:“是我疏忽了。” 对于现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运动,王作先也有很多看法。 可即便是他,也不敢多说什么,身处乱象之中,只能勉强维持而已。 “吴月华同志,你一定要给我照顾好了。” 说完,便没再提这件事。 “你那边抓紧干起来,等到投产,我安排人过去学习一段时间,这个总没问题吧?” 李天明当即答应下来,要是连这个都拒绝的话,可就真成王作先口中的技术封锁了。 而且,电饭煲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事实上技术含量非常低,有点儿机械基础的人,买回去一台拆开,简单研究一下,就能明白其工作原理。 “王主任,东西做出来以后……” 这个才是李天明最关心的。 “想知道怎么销售?” 李天明连连点头,他只知道电饭煲这种东西可以出口赚外汇,但是这外汇怎么赚,可是个大问题。 如果不是重生之后,多了上辈子没有的闯劲儿,或许他现在还和上辈子一样,窝在李家台子那个小村子,直到改开,很多人乘风而起之后,才有勇气走出去。 国际贸易? 那是上一世李天明在50岁之后,才涉足的领域。 眼下这个社会环境,想要寻找到一个对外的窗口,不借助国家的力量,根本不可能。 除非李天明能舍弃现在的一切,学着某个姓倪的跑去香江,在那边重新开始。 可他连句粤语都不会,英语也只会“哈喽”和“拜拜”,过去难道做苦力啊? 李天明没有自虐倾向,更舍不得现在逐渐打开的局面。 但即便是在国家层面上,同样也是举步维艰。 现如今的共和国正面临着多重封锁,这段特殊时期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几乎就是一个全封闭的状态。 虽然上层也在极力想要与其他国家保持接触,可是…… “听说过广交会吗?” 呃? 李天明听的一愣,好半晌才反应过来。 现在就有了吗? 幸好及时忍住了,不然的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李天明一直以来都以为广交会是在改开之后才有的呢。 “我说的广交会,全称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在广州举办。” 人们对于处在特殊时期的共和国的印象,还是太过于刻板了。 事实上,王作先所说的广交会,早在1957年就创办了,是一个专门用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平台。 也正是因为这个平台的存在,才让国家在困难时期,打破了外部势力的技术、贸易封锁,逐步实现了与世界接轨。 说白了,都是被逼出来的。 即便是在十年特殊时期,广交会也一直坚持举办,甚至在今年的广交会上,出口成交额还占到了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的50%,为国家的建设,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以前咱们出口的商品,都是以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为主,工业产品占比很低,明年春季的广交会,天明,五叶电风扇和电饭煲,我希望能实现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听到这话,李天明感觉肩膀都要被压塌了。 “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李天明不禁苦笑,他能说没有吗? 整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率先提议的。 在国外注册专利,商品对外出口,为国家建设赚取外汇。 大话已经放出去了,关键是国家不但听进去了,而且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在,他要是表示没信心…… 干啥? 拿领导耍着玩儿呢? “我……尽力而为!” 王作先闻言也笑了,李天明这会儿要是拍着胸脯说“有信心”,他反倒觉得含糊。 凡事尽力就好! 而且,他相信李天明一定能做好。 毕竟这一次,李天明可是带着全镇老百姓的家当在赌。 成功,正式进入中枢高层的视野,从今往后,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 失败,往后就老老实实的做个农民,靠着双手勤劳耕作,别再琢磨旁的了。 李天明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压力确实不小,但还不至于将他压倒。 “准备工作要抓紧,明年春季的广交会已经暂定了5月26日,到时候,我希望你能一起去!” 呃? 李天明闻言一惊,产品能进入广交会的展台,他就已经知足了,听王作先的意思…… “我也去?” 看到李天明的反应,王作先不禁笑了:“你当然要去,整件事都是你惹出来的,你这个当事人不去,怎么能行!” 让李天明参加广交会,可不是临时起意,这是上面的某位领导打过招呼的。 至于目的…… 去开开眼界,真正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如今处在领导岗位的上不乏有识之士,但同样也有很多故步自封的老脑筋,总觉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是国家发展的不二法门。 靠自己也能赶英超美,实现国家复兴。 可是人如果只盯着脚底下的那一亩三分地,不肯抬眼去看看世界,怎么知道与外面的差距? 又怎么追赶? “去看看,感受一下,了解一下,我们只有承认差距和不足,才能有追赶的方向,天明,我们的国家现在虽然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要坚定信心,总有一天,我们一定能追上去,并且超过他们。” 王作先的自信,并不是那种盲目的自大。 从1949年建国,到1971年,短短20余年的时间,共和国能在一穷二白,且被各方势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完成了轻工业体系建设。 再有20年的时间又会实现怎样的跨越? 再过40年呢? 王作先只是憧憬,李天明却是真真正正见识过的。 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未来的中国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国家。 可这…… 同样也是被逼出来的! 全工业体系国家! 听着确实挺让人骄傲自豪的。 但是,稍微懂得市场经济规律就会明白,这样的全工业体系存在,其实并不合理。 因为市场贸易存在的意义就是流通。 我没有的找你买,你没有的找我买,大家互通有无,市场才会更有活力。 像共和国这样的存在,完全就是个BUG。 你不卖给我,我就自己造,你没有的,还得找我买。 以老美为首的西方国家能不急眼吗? 可这又怪得了谁? 还不都是被他们给逼的。 “王主任,也许……咱们国家以后比您想的还要更好!” 王作先一拍大腿,笑道:“这就对了,就是要有这样的信心,坚定不移的努力奋斗,我五千年泱泱华夏,理所应当的就应该立于世界之巅!” 呃…… 这咋突然还喊上口号了,喊得人…… 还挺热血沸腾的! 第二百七十六章 好歹让他闭得上眼 现如今中枢哪怕是最有远见的领导人,恐怕也想象不到,再过40年,中国会发展成何种模样。 李天明如果当着王作先的面,将国家的未来讲述出来的话,只怕会被当成得了失心疯。 “建厂要用的这些设备,我会安排人尽快给你准备好,你那边也要抓紧时间,明年5月,时间不等人啊!” 李天明忙不迭的答应下来,可这会儿天已经冷了,现在施工的话,肯定要遭上一番罪。 不过好在,如今的人手充足,又赶上农闲,抢在正月里应该能把厂房建成,机械安装完。 等出了正月正式开工,前往参加广交会之前,第一批产品的组装应该能完成。 离开市委大院,李天明兄弟两个赶回了村里。 “定下来了?” 李学庆知道,李学国昨天通知了李天明,王作先要见他。 聊的自然是电饭煲厂的事,那些建筑材料堆放在村北,电风扇厂旁边的空地上,也有些日子了。 何老四等人时不时的就过来问,啥时候动工。 李学庆也是不胜其烦。 “定下来了!明天咱爷俩去镇上找学国叔,和何老四他们开个会,现在农闲,抓紧把施工的事说好,最迟明年正月里,就得完工。” “啥?明年正月?” 现在已经快进腊月了,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要建一座厂房,时间上哪能来得及。 “天明,这事哪能应啊?” “叔,不是我想答应,是不答应不行,咱们的东西做出来,卖得出去才行,明年五月份,广州那边有个广交会,我得带着东西过去。” “广州?离得挺远吧!” 李学庆这辈子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京城了。 “差不多在最南边了。” 好家伙的! “那不是到了天边嘛!” 至于广交会是个啥,李学庆不知道,也没细问,现在村里的大事,都由李天明做主。 “行,明天咱们就去镇上找学国商量施工的事。” 正说着,就见李天有闯了进来。 “爸,天明,你们……你们……” 李天有跑得急,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李学庆一见,顿时变了脸色。 “不好!” 说着起身就跑了出去。 李天明迟疑了片刻,也反应过来了。 现在地里没啥活了,李学庆就安排李天有平时在养殖场照应着李老六。 看他这么急,显然是李老六出事了。 自从那次在批斗会上挨了张青森的两巴掌,李老六的身子骨就一直不好。 入冬之后,就不下炕了,最近更是连饭都吃不下,身边已经离不开人了。 “天有,咋回事啊?” 李天有好不容易把这口气给喘匀实了。 “刚才六爷说要喝水,我去给倒水的工夫,等回来六爷就叫不醒了。” 李天明闻言也加快了脚步,等他到了养殖场,这边已经来了好些人。 “三老太爷,咋还把您给惊动了?” 李天明上前,扶住了三老太爷。 “老六他……这是不成了?” 三老太爷的脸上,此刻也写满了哀戚。 他这一辈的只剩下自己,下辈的眼瞅着又要走一个,甭管李老六是个啥成分,可毕竟是一家子的晚辈。 “您……想开点儿吧,天有,扶着三老太爷,我进去瞧瞧!” 李天明说着,把三老太爷交给李天有,分开人群走了进去。 李老六躺在炕上,看脸色就知道大限将至。 李学农正坐在炕边把着脉,还有几个上了年岁的妇女在一旁围着。 “学农,咋样啊?” 李学庆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问道。 “出来说吧!” 李学农起身,同样面色沉重。 李天明也跟着到了外面。 “六爷这脉象,瞧着也没几天了,村里还是……早作准备。” 李老六的两个儿子,如今都下落不明,他的身后事只能村里来操持。 唉…… 李学庆听着,不禁一声叹息。 “她娘的,要不是那个小比崽子,六爷咋也不至于这样。” 李老六是个心宽的,当年土改的时候,将全部家当拿出来,都没见他咋样,每天照样还是笑呵呵的。 李天明的印象很深,每回在村里遇上,李老六都会给孩子们糖吃。 哪怕是后来时代洪流开始,经常要被批斗,游街,照样还是泰然处之。 可上次被张青森那个王八蛋当着全村的后辈,打了两巴掌,他的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原先那股子精气神也没了。 “现在说这个还有啥用,学庆哥,六叔的事咋办,你得拿个章程!” 李学庆咬着牙:“还能咋办?六叔同辈人走的时候咋办的?照着样办就行了,学工呢?” 李学工也过来了。 “学庆,啥事?” “你带人上山,选两棵好的,先把寿材给拢出来,手续啥的,回头再补!” 村里死了人,到山上砍两棵树,县林业局也不能说啥。 “行,交给我了,可就是桐油……” 李天明忙道:“天亮新房有,三叔,你去拿就行。” 之前庄老杆儿死的时候,用的桐油就是给天亮刷窗户门准备的。 房子建成之后,还剩了一些。 这玩意儿可不好寻,航空专用的物资,李天明还是通过孙立搞到的。 “明天我再去趟海城,弄点儿黑漆。” 寿材的事定下来,可丧事还有好多细节需

相关推荐: 娇纵美人   淫海彼岸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   再见,旧时光   武林沉沦   软樱   御夫美娇娘   騎士王的魔法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