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在一起也能有个一百多块,再向工友们借一点儿,好歹能把彩礼给凑齐了。 当然,家里不可能一分钱不出,孙父孙母这次过来,身上也带了200块,这已经差不多是全部的积蓄了。 “亲家母,我们是嫁闺女,不是卖闺女,看中的是长宁的人品,只要他们小两口过得好,彩礼的事,我们也没啥说的!” 话是这么说,但面子上的事不能含糊了,人家闺女都是400到600的彩礼,要是大莲的彩礼少了,李学工两口子也要遭人笑话。 而且,闺女出嫁,总得风风光光的办上一场。 最后两家商定,彩礼400,到时候在城里办几桌请两人的工友吃上一顿。 “大莲的彩礼都给她做压箱钱,家里一分不留,陪嫁我们再出一辆自行车。” 说出这话的时候,石淑玲还看向了大儿媳妇张秀芝。 按照农村的规矩,将来他们两口子的家业,都是天生天洪两兄弟的。 现在给大莲的陪嫁多了,往后二兰子、三红,还有四萍的嫁妆,肯定都要照着这个标准预备。 给闺女的多了,留给儿子的自然也就少了。 张秀芝要是不乐意的话,也是个麻烦事。 好在张秀芝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快,等石淑玲说完,立刻表了态。 “妈,大莲出嫁,到时候我们两口子给搭一台电风扇。” 一台睡莲牌电风扇市面上售价95,从厂里拿货80,还不要票,做哥嫂的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简单了。 天生两口子陪送了电风扇,李天明这个当大哥的自然也不能含糊了。 “收音机我出!” 四大件配送了俩,还加上一台电风扇。 孙父孙母这下都不知道应该咋招架了。 原想着李莲家里日子过得好,可孙长宁是大学生,将来还能做干部,两相比较也算得上相配了。 但现在看起来,亲家的实力还不止他们看到的。 儿媳妇的陪嫁这么丰厚,老两口子不禁担心将来儿子在娘家人面前抬不起头。 “亲家,家里的条件就这样,再多的……不怕您笑话,实在是拿不出了。” 孙母说到这里,咬了咬牙道。 “我表个态吧,往后他们小两口过自己的,我们不给他们添负担。” 养儿防老,可为了儿子将来能过得舒心,孙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可她这话刚说完,石淑玲就不乐意了。 “亲家母,您这叫啥话,赡养父母天经地义,你们把长宁供出来肯定不容易,到了他回报的时候了,哪能只顾着自己,这事在我这里就过不去,往后该咋样就咋样,不光长宁,大莲也一样,嫁过去她就是孙家的儿媳妇,该孝顺公婆的地方,她要是做得不到,您只管和我说。” 石淑玲是个明白人,没拿着龌蹉的小心思。 天生和张秀芝刚结婚一个月,她就催着李学工分了家。 远香近臭,在一个锅里抡大勺,迟早要闹矛盾,不如趁早分了。 大莲也一样,孝敬公婆是天理,真要是结了婚,只顾着自己,一旦被外人知道,还以为是受了她的挑唆呢。 不过,石淑玲的话里,也给点明了。 公婆! 孙长宁家的人口也不少,上有兄姐,下有弟妹。 这么多人要是都指望着孙长宁,自家闺女嫁过去不是享福,那是去受罪了。 应该帮忙的时候,肯定会帮,但也别光指望着孙长宁救济一辈子。 当妈的自然要为闺女考虑周全了。 孙母也是个明白人,稍加思索立刻明白了石淑玲的意思。 打定了主意,回去以后就断了孙长宁兄嫂的念想。 至于他们两口子,只要还能干得动,坚决不麻烦孙长宁和李莲。 该说的都说清楚了。 接下来就是婚期,再有一个月就到了农忙的时候,等地里的庄稼收上来,差不多也到十二月份了。 李学农翻着黄历挑了一个好日子。 前一天在李家台子过礼,迎亲那天在棉纺厂办席,等春节后两人再回宁波老家办一场。 双方都是明白人,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 现在很多人家结亲,办事情之前总少不了较量一番。 谁也不想被对方给比下去,同时又不想吃了亏。 总要来回拉扯一阵,再通过媒人找到平衡点,最后勉勉强强达成一致。 期间难免发生矛盾,这亲事结得自然也就别想痛快了。 石淑玲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讲究,孙母也是个明白人,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至于李学工和孙父,儿女的亲事,他们插不上嘴,预备好钱就行了。 “这就定下了?” 回到家,宋晓雨想到大莲要出嫁,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 她自从嫁过来,和李天明的弟妹关系处得非常好。 特别是大莲,两人年龄相仿,大莲又是个安静的性子,很对宋晓雨的脾气。 “可不就定下来了,大莲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 这时候国家还没提倡晚婚晚育,结婚年龄男的20,女的18。 等到了1980年,又变成了男的22,女的20。 至于有些人说的男的25,女的23,只是提倡,并未立法确定。 想到这个,李天明突然记起来,他和宋晓雨也都够领结婚证的岁数了。 “明天咱们去镇上。” “去镇上干啥?” 宋晓雨正哄着孩子,这小子挺好带的,平时不哭不闹,只有饿的时候才哼哼两声。 “领结婚证啊!领了证咱们才算是合法夫妻。” 听李天明这么说,宋晓雨嘴角微翘,压都压不住。 自从李天明过完20岁生日,她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可李天明一直不提,她又不好意思主动说,闷在心里,睡觉都不踏实。 好在李天明终于记起这件事了。 “顺便带儿子照相,明天正好孩子过百岁!” 之前振华满月的时候,李天明每天忙着盯电风扇厂的生产,根本顾不上带孩子去镇上。 只在家里摆了满月酒。 值得一提的是,李学成这个当爷爷的,连个面都没露。 同样没来的,还有宋晓雨的母亲。 孩子的长命锁,还是石淑玲和方艳梅,一人拿了一只耳环,请大柳镇的金匠给打的。 “我去告诉小雪他们。” 宋晓雨说着就要下炕,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就咱们三口子,不带他们。” 门帘被挑开,小五伸进来个脑袋,满脸的委屈。 “哥,为啥不带我?” 在门口听了半晌,总算舍得进来了。 第二百四十七章 你说的是真的 转天,送大莲他们上了回海城的公交车,李天明去村支部开了拖拉机,带全家人一起去了大柳镇。 嘭! 一股子白烟升腾,振华留下了他出生之后的第一张照片。 “这孩子胆量不小,别人家的孩子拍百岁照,总得哭上一场。” 别说孩子了,李天明第一次用这种照相机拍照,都被吓了一跳。 接着,李天明和宋晓雨带着孩子照了一张,全家人又一起拍了全家福。 “上色吗?” 李天明这次犹豫了,之前的结婚照,他都不好意思拿出来,那小红脸蛋儿,看着像唱大戏的。 “上!” 交钱,拿票。 “一个礼拜后过来取照片。” 离开照相馆,看时间快晌午了,李天明带着全家人一起去吃饭。 “怎么有空来镇上了?” 张丽梅依旧在摆摊卖馄饨,只不过不年不节的,生意并不好。 摊子边还立着几捆笤帚。 “这是你儿子?” 张丽梅看到了宋晓雨抱着的振华。 “你咋知道是儿子?” “长的像你,要是闺女像你,那可就坏了。” 会说话吗? 李天明虽然不能说长得有多帅,可浓眉大眼的,也挺受端详。 十里八乡的,谁不说是个俊后生。 “咋没带孩子一块儿出摊?” 这话刚一说出口,张丽梅的表情立刻变得黯淡,眼里的光也瞬间消失不见。 “没了!” 呃…… 李天明想给自己一嘴巴。 让你嘴欠。 张丽梅挤出一抹苦笑:“没了也好,省得将来受罪!” 儿子是个啥情况,张丽梅不是不知道。 “对不起啊!我……” 李天明面露尴尬,随口一问,还问到了人家的痛处。 “没事,早点儿走了,下辈子好好的托生个好人家。” 一个唐氏儿在如今这个年月,就算长大了,将来的日子也别想好过。 “你们坐着,我去煮馄饨。” 张丽梅背过身,努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天明!” 宋晓雨此刻也面露不忍。 只有当了妈,才更能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感情。 就算是个残疾孩子,可只要活着,对当妈的也是一种安慰。 孩子没了,没有人比母亲更痛苦。 “张丽梅,这笤帚怎么卖的?” 张丽梅忙着煮馄饨,头也没回。 “咋?又想帮我啊?” “我家里还不能买笤帚啊?” “能,两毛钱一把,保证结实。” 说着就要去解绳子。 “别拆了,我都要了。” 张丽梅猛回头,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从小自尊心就强,最不想的就是别人可怜她。 可面对李天明的帮助,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我拿回去送人不行啊?” 这次,就连平时最节俭的李蓉都没有阻止。 天亮更是直接上手,把那几捆笤帚给装在了车上。 吃完馄饨,李天明付了钱,没再多说什么,带着一家人离开了。 张丽梅攥着钱,两行泪不自觉的滑落。 “天明,她是你同学,能不能帮帮她啊?” 宋晓雨是个心软的,但并不圣母,知道什么人能帮,什么人不能帮。 “你想让我咋帮她?” “厂里……” 宋晓雨想的很简单,把张丽梅安排进电风扇厂,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总比在街上摆摊卖馄饨强。 “厂里肯定不行,咱们村还有好些人进不去呢,她一个外村的,咋也轮不上她。” 宋晓雨还想再说,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等等吧!等……” 话没说完,已经走到了大柳镇公社的门口。 先去找了李学国,镇公社书记打了招呼,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不是后来的小红本本,而是一张大奖状。 抬头写着兹证明,后面是李天明和宋晓雨的个人信息。 双方自愿结为夫妻,经审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相符,准予登记。 上面还盖着大柳镇公社的大印。 宋晓雨捏着结婚证的两个角,紧张兮兮的,也不知道是该折起来,还是…… “你们在这儿等我,我去找学国叔说个事。” 今天来大柳镇,除了领结婚证,还有件要紧事和李学国打个招呼。 “啥事,说吧!” 李学国接过李天明递给他的烟,划了根火柴点燃。 “中学盖得差不多了,还缺点儿桌椅板凳。” “这事我回头找县物资局的丁满意,让他办,还有呢?” 李天明找他肯定不只是桌椅板凳的事。 这小子是个能折腾得,消停了一阵子,肯定又要不老实了。 “是……这么个事!” 李天明也点上了一根烟。 “中学搬到李家台子,村里的孩子们上学倒是方便了,可大鱼淀、小鱼淀那几个村子的学生上学,这下又要绕十几里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学国之前想过在现在学校的基础上重盖,可县里、镇里都没钱。 思来想去的,这才打了李家台子的主意。 谁让李家台子有钱呢! 这个事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其他几个村的人也不同意。 谁愿意让自家孩子起早贪黑的,就为了上个学。 可禁不住李学国的反复劝说,而且老中学的教室,确实早就破败不堪了。 别说下雨,就连刮风,学校都得停课。 谁也不知道啥时候就得垮了。 为了孩子,其他几个村的主任也只能咬着牙答应了。 现在校舍快盖好了,李天明突然提起这个,是啥意思? “大家都知道啊!我当时也征求了那几个村主任的意见,你想说啥?” “我是想说,如果长甸河上能有座桥,那样就方便了,您说是吧?” 废话! 谁还不知道修座桥,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你小子不会想让我和县里申请
相关推荐:
羞嗕残爱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喜欢我暗恋对象的女神被我掰弯后
原神之无妄坡幽灵
我的同学都被定住了
艳情同谋 (H)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御夫美娇娘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