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美利坚警探:从美剧菜鸟老警开始 > 第219章

第219章

,谁都不愿意错过。 “我去!” “我也去!”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靳小琪的身上。 “你……” “我不去!” 靳小琪说完,便回宿舍了。 “爱去不去,我们走!” 孙良元说完,第一个朝大门口走去,其他人犹豫着,最后还是跟上了。 村支部,已经得到了进厂名额的家庭,定下了人选,正在忙着做登记,这次用工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认字。 李天明吃过晚饭也过来帮忙,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岗位。 之前在海城钢铁厂培训的那些村民如今也都成了师傅,每个人都需要带十几个徒弟。 正忙活着,就见那几个年前新来村里的知青挤了进来。 “有事?” 看到这几人,李天明也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我……” 孙良元来的时间虽然不长,却也知道,如今李家台子真正的当家人正是面前的李天明。 对上李天明,原本鼓足的气势顿时弱了几分。 更别说旁边还有那个凶巴巴的村主任。 但事关自己的利益,孙良元还是壮着胆子问道。 “我想问问,这次用工,老知青可以进厂,我们新来的为什么不能?你……你这是在歧视我们新来的知青!” 本来想给李天明扣一个地域歧视的帽子,但是老知青里也有来自南方的上海人。 这个理由明显站不住脚。 啪! 李天明将钢笔拍在桌子上,往后一靠,看着面前的孙良元。 “你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牛建邦和马兴等人对上李天明的目光,不禁心生胆怯。 “这……本来就不公平!” “对啊!凭什么老知青能进厂,我们就不能!” 有了同伴帮腔,孙良元的胆气又壮了几分。 “就是不公平,我们也要求进厂!” 李天明冷笑,好一会儿才道:“谁特么跟你聊公平?” 呃…… “你想要公平,好,谢建设他们来村里几年了?他们为村里出了多少力,你们又出了多少力?别忘了,你们下乡是为了什么,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你们现在是来打算教育贫下中农了?” 这话说完,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乡亲们看向这几个知青的目光,也从嫌弃变得更加不友善。 本来名额就少,这几个城里娃子还跑来抢,真要是被他们抢走了,村里人的名额岂不是又要少几个。 李天明可有言在先,这次用工,就招105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第二百一十九章 睡莲牌电风扇 谁都知道进厂上班好,虽说大集体的企业比不上国企的待遇好,可再怎么样,也比下地挣工分强啊! “我……我没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现在不就是在逃避集体劳动,拒绝并且抵触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吗?” 一顶大帽子扣过去,孙良元这下彻底没话说了,可让他就这么走了,又实在不甘心。 地里的活,尤其是插秧,他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这几天干下来,腰都快累断了。 想到未来要常年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就感觉很绝望。 “没话说就哪凉快哪待着去,让你们干啥,就干啥!还挑肥拣瘦的。” 李天明可没时间安抚这些知青的情绪,早晚都要返城的人,还不值得他多费心。 见孙良元等人还不走,一旁的李学庆不耐烦了。 “咋?还没完了?村里啥事都有安排,啥时候轮到你们做主了?不愿意上工,就去睡大觉,到了年底分不下口粮,饿死活该。” 呃…… 这话说得就有点儿过头了。 不过,李天明也没拦着,李家台子对待知青已经够好的了。 不折腾他们,不扣他们的口粮,还想咋滴? 干活哪有挑三拣四的。 嫌地里的活累,要不要把村主任的位子给他干? 面对李天明,孙良元还敢争辩几句,可对上李学庆,他本就不多的那点儿勇气立刻就消耗殆尽了。 当初,他可是亲眼看到,这个李老浑子把县革委的白副主任骂得狗血淋头,连还嘴都不敢。 他们哪敢执拗,来村里这段时间,也从老知青的口中听说了不少李老浑子的光荣事迹。 不光骂人厉害,脾气上头,直接动手。 五个新来的知青灰溜溜的走了。 “咋还少了一个。” 李天明也看出来了。 “那个姓靳的女知青没来。” “还行,总算有一个懂事的。” 既然是个懂事的,就该表扬。 “等插完秧,让那个姓靳的知青去养殖场。” 电风扇厂的用工名额已经满了,不能为任何人破例,可养殖场扩大生产之后,缺了不少人手。 孙嘉璐之前已经提过好几次了。 可李家台子的人口就这么多,现在的养殖场,未来的电风扇厂,还有地里的活,哪样都不能耽搁。 “行,等插完秧再说。” 转天,该上工上工,晚上收工以后,所有登记在册的电风扇厂工人,全部到厂房集中,按照不同的岗位接受培训。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星期,随着插秧结束,市物资局、钢铁厂、电机厂的配件陆陆续续的到了。 电风扇厂立刻投入生产。 没搞啥花里胡哨的仪式,王作先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内交付5000台电风扇,从开工第一天,他们就要抢时间。 第一次做工,难免生疏,但大家主要负责的是装配。 唯一具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用冲压机,为扇叶塑形。 李天明和李学庆从早到晚在车间里巡视,挂在嘴边的始终是两个词。 质量、安全! 第一批生产的成品,如果质量不过的话,他们这个厂只能关门大吉。 必须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到底是在为谁干活。 乡亲们都是有股份的,将来厂里赚了钱,全有分红。 就算是没有股份的知青,也得让他们明白,厂子要是倒了,他们都要被打回原形。 不想种地,那就要严把质量关。 看着一台台装配好,经过了质量检测的电风扇。 李学庆依旧感觉像是做梦一样。 他们这些老农亲,以往只会打粮食,种菜,现在竟然也做起这精细活了。 纯白色的框架,淡绿色的扇叶,支架上有一朵粉色的睡莲图样。 这是刚定下来的品牌。 在为村里生产的电风扇取名字的时候,还闹了不少笑话。 有人建议就叫李家台子,被李天明直接否决了。 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淡漠,但未来可就不一样了。 用“李家台子”,不但叫起来拗口,乡土气息也太浓。 还有人说叫天明电风扇。 理由也很简单,电风扇厂是李天明的主意。 李天明同样一票否决。 突出个人,淡化集体,这是要害他啊! 李学庆也跟着凑热闹,说牌子叫睡得香。 吹着这种电风扇,噪音小,风柔和,可不就能睡得香嘛! 解释得倒是很贴切,可就是不够响亮。 最后还是宋晓雨的主意,结合了李学庆的睡得香,正式命名为睡莲牌电风扇。 村里人不知道睡莲是个啥,可听着总比别的名字顺耳。 于是,就有了支架上那朵睡莲的图案。 “天明,照这个干法,咱能按时交货吗?” 李天明在生产上,还引入了流水线的作业模式,每一组只负责一个生产工序。 此外还有质检组和后勤组,质检组负责质量检验,后勤组更像是救火队员,平时负责车间内的卫生,整理配件,哪个岗位如果出现空缺的话,随时都要顶上。 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工第一天,就已经陆陆续续的装配完成了几十台电风扇。 如果按照这个日产量的话,王作先下达的任务肯定完不成。 “这才第一天,大家还不熟悉,过两天就能成熟练工。” 不停的重复同一道工序,就算是再笨的人,脑子跟不上,身体也会形成肌肉记忆。 正如李天明说的那样,随着开工日久,刚刚完成身份转变的乡亲们,一个个逐渐的掌握了自己负责的那一道工序。 活到了手里,根本不用琢磨,干就完了。 日产量在第三天就突破了100台,第五天来到了150台,第十天已经达到了200台,此后便稳定在这个标准。 李天明看过天生统计的产量数据,心里也明白,这大概就是厂里的极限了。 想要提高产量,只能再扩大生产。 不过,李天明不着急,还是那句话,步子不能迈得,否则容易扯着蛋。 如果厂里第一年能接到50000台订单,创造近400万的产值,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再多…… 那就太惹眼了。 往后那就要看睡莲这个牌子能不能赢得老百姓的青睐,在市场上站住脚了。 如果只靠海城,他们这个厂迟早完蛋。 一座城市的市场饱和度是很有限的,电风扇又不属于消耗品。 现在这年头,电风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算得上一个大件儿了。 谁家没事年年换新的,买回家都指望能用个十几二十年,最好能传代,人死了东西还在。 李天明上辈子买的那个牡丹牌电风扇,一直用了十几年,除了噪音越来越大,一点儿别的毛病没有,最后还是闺女嫌弃太丑给扔掉了。 在这种质量标准下,睡莲想要发展下去,只有走出去这一条路。 由海城出发,覆盖整合华北地区,然后再和华生、牡丹这样的老品牌去掰手腕。 想要做到这一点,质量自然是第一位的。 “我这些天反复强调的,你必须往脑子里记,别怕得罪人,谁要是不好好干,该换就换掉。” 李天明在巡视的同时,还不忘教天生如何管理。 天生也很好学,李天明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记录了下来。 李天明和李学庆商量过,未来电风扇厂就交给天生。 他还有好些事要做,自然不能被一个小小的电风扇厂给捆住了手脚。 李学庆家的两个儿子,也不是没考虑过,可天有和天来两兄弟太木讷,地里的活是行家里手,可要让他们做管理,还是太勉强了。 这边正忙着,李蓉跑了进来。 “哥,家里来且(客人)了。” 李天明听了不禁好奇。 “谁来了?” “是我嫂子她妈!” 呃? 李天明不由得一怔。 这老太太怎么来了? 第二百二十章 丈母娘登门 “晓雨,妈知道,你心里怨恨我,可妈也是没办法,你哥的婚事没着落,你爸当年临走都没闭上眼,你嫂子娘家提出那个条件,妈不答应,你哥的亲事就定不下来,妈也只能……” 宋母说着,眼圈泛红,泪水说来就来。 可宋晓雨只是听着,平静得就像是在听别人唠家常。 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 宋母见状,不禁大为失望。 过完年,她陆陆续续的给宋晓雨写了好几封信,希望宋晓雨能和李天明说说,帮宋晓军调岗。 可每封信寄出去,都犹如石沉大海。 不但回信没收到一封,宋晓军工作调动的事,更是没一点儿音讯。 宋晓军现在每天在她面前唉声叹气,儿媳妇也整天对着她甩脸子。 宋母在家里实在待不住,只能亲自跑一趟。 希望能当面说动小女儿不计前嫌,拉宋晓军一把。 “晓雨,你要是有委屈,当着妈的面说出来,妈给你赔不是,可咱们到底是一家人,你嫁的这么远,将来还不是要指望娘家人给你撑腰。” “我不用谁给我撑腰!” 宋晓雨打断的宋母的话。 别说李天明待她极好,就算是当真受了委屈,她也会咬牙忍着。 和娘家说了,又有谁会帮她? “妈,你不用说了,这事我帮不上忙。” 不回信就是打定了主意不帮忙,她就是个小女人,没那么大度,更做不到毫无芥蒂。 没想到宋母会亲自跑到李家台子。 “咋能帮不上,天明的大伯是钢铁厂后勤处的处长,一句话就能把你哥的事给办了。” 宋晓雨看着宋母,直到把她看得心虚,错开了目光。 “妈,原来你也知道,我哥的事,天明要去求人啊?” “可那……那是天明的亲大伯,亲戚间办点儿事,咋能

相关推荐: 娇纵美人   淫海彼岸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   再见,旧时光   武林沉沦   软樱   御夫美娇娘   騎士王的魔法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