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美利坚警探:从美剧菜鸟老警开始 > 第214章

第214章

单单是现在,再过几十年依然如此。 直到吃了太多的亏,上了太多的当,花了太多的冤枉钱之后,人们才终于明白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讽刺的是,很多被外国人攥在手里的专利,事实上都是中国人率先发明的。 比如老生常谈的VCD技术,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最更让国人感觉到憋屈的是那些中成药的药方,明明是老祖宗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却被小日子掌握了专利。 甚至国内药厂想要生产的话,还要先找小日子购买专利的使用权。 改开之后,像这种事更是层出不穷,小日子甚至还想掌握景德镇的烧瓷技术,只是没被他们得逞罢了。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CHINA烧瓷的时候,却发现专利技术居然被隔壁的世仇掌握,估计老祖宗都能从棺材里跳出来,狠抽不肖子孙。 可被偷走的专利又有多少呢? 回到这款五叶电风扇的问题上,以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技术标准,一旦外国人开始仿制,国内的企业怎么和人家比? 同样一台电风扇,一边贴着made in China,另一边贴着Japan,或者USA什么的,消费者会选择哪一个?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王作先不了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他明白,在制造行业这一领域,国内生产的商品还不具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李天明要是不提的话,王作先根本想不到,他也和现在绝大多数国人一样。 认为目前国内的工业产品,根本出口不到国外。 想赚外汇的话,还得靠手工艺品,农副产品,以及……资源矿产。 “你说的那个……” “专利!” “对,专利,是不是说,如果我们掌握了专利,别人就没办法生产了?” “他们可以生产,只不过在生产之前,要先向我们购买专利的使用权,如果我们不卖的话,他们生产了就是违法。” 李天明的解释通俗易懂,王作先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也就是说,只要不卖专利,外国人就没办法仿制。 换一种说法就是,可以在某一件商品上做到独一无二。 这样的话,靠电风扇赚外汇,真的有可能实现。 “这个专利要怎么拿到手呢?” 呃…… “应该有比我更懂的人。” 李天明可不敢说,因为以他的生活阅历,了解专利本身就已经很不合常理了。 要是连如何申请专利都了解的话…… 先交代一下历史问题,或者海外关系。 真要是被调查了,李天明恐怕也扛不住几轮问询。 到时候,没准儿把自己重生的事都给交代出来。 人家信不信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作先知道这小子没说实话,不过也没有深究。 人人都有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秘密。 “我会去了解一下的,至于你刚才说的这些,出了这个门,我不提,你也不要提。” 用不着叮嘱,李天明都明白。 他今天已经说了很多不该说的东西,还没等离开,就已经开始后悔了。 不过,犹豫了片刻,李天明还是把电饭煲的事简单说了一下。 他没提自己,只说吴月华搞的发明创造。 “这个是不是也涉及到了专利的问题。” “是,而且……这个专利可能……更值钱!” 电风扇不过是扇叶形状和叶片的分布,虽然也属于知识产权,但很容易绕开。 改变一下扇叶的角度,宽度,增加或者减少叶片的数量,轻轻松松就能实现专利豁免。 到时候连官司都不好打。 电饭煲就不一样了,单单那个温控装置的设计就很值钱。 只不过,现在说钱,算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 就像现在国内很多还没有被打倒的科学家一样。 重荣誉,轻利益。 搞出来的发明创造,全部大大方方的共享给全世界,论文写的就差手把手的教对方怎么完成了,谁要是说利益,人家还嗤之以鼻。 咋整? 大环境如此,绝大多数国内的科学家还不理解什么叫做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这个东西先不要拿出来,等我搞清楚这个专利的问题再说。” 王作先也意识到了电饭煲的价值。 如果真的像李天明说的那样,想办法将专利拿到手,到时候,国家又能多一个赚取外汇的途径。 李天明没再继续,更没说什么要把专利无偿献给国家的话。 这年头,不献也是国家的。 该说的都说了,李天明告辞离开,出了市委大院,立刻强行对刚才说的每一个字进行格式化。 今天说的可千万不能传出去,不然的话…… 切片! 随后,李天明又去了炼钢厂,有些要紧事,需要单独和孙福满聊聊。 找到孙立的时候,得知孙福满去冶金局开会了,要下午才能回来。 李天明便打算去职工宿舍看看天会。 过完年,天会一直没回家。 这次来海城,方艳梅特意交代了要看看天会的情况。 李天明知道,方艳梅关心的不是天会,而是她未来的儿媳妇。 天生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天会和天生同岁,只小了不到两个月。 方艳梅着急天会的婚事,也很正常。 “哥,你啥时候来的?” 在职工宿舍门口,等了好一会儿,天会才回来,和他一起的,还有个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姑娘。 “我刚到没一会儿,这位是……” 李天明已经猜到了这个姑娘的身份。 天会还有点儿不好意思,吭哧了半晌才说。 “这是我师的女儿,苗红翠,这是……我大哥。” “你好,李天明!” 苗红翠从刚才就一直在打量着李天明。 “我听说过,大哥你还上过报纸呢。” 纯正的东北口音。 “天会也总提你,他的工作都是你给安排的。” 性格倒是很开朗,李天明对这位未来弟妹的第一印象不错。 “哥,你吃饭了吗?” “没呢,打算等你回来一起,你们……” 苗红翠道:“我们也没吃呢!” 那还等什么,李天明早就饿了。 厂外,某国营饭店。 李天明要了四个菜,交了钱和粮票。 天会抢着要付钱,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和我出来,还能让你花钱。” 李天明打量着两人,看起来关系已经确定了,就是不知道未来弟妹的工作问题解决了没有。 “不太好弄。” 听李天明问起工作的事,苗红翠面露愁容,她这次过来是打着探亲的名义,和单位请了假。 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见见李天会本人。 接触了两天,彼此的印象都挺好,现在关系已经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调动工作的问题了。 苗师傅找了人,李学军也搭了不少人情,可这件事还是卡住了。 “现在厂里谁主管工作调动的事?” 在厂内进行岗位调动还容易一点儿,苗红翠涉及到跨厂,而且还是跨地域调动,就算海城钢铁厂和鞍钢同属于冶金系统,这个事也不容易办。 “厂革委主任,现在人事调动都是他说了算,孙副主任也没办法。” 李学军已经找过孙福满了。 不是没办法,而是…… 只搭人情,还不足以让孙福满在这件事情上卖力气。 “咱们先吃饭,我正好等会儿找孙副主任有事,到时候,再探探口风。” 李天会知道李天明有办法,而且,和孙福满的关系很近,他开口,或许比李学军更能说得上话。 “哥,这事……就麻烦你了。” 李天会对苗红翠特别满意,可如果工作的问题解决不了,两个人怕是也有缘无分。 两地分居的日子,谁也不想过。 上了年纪还好,年轻人哪能受得了。 “先吃饭!”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还有意外收获 吃过午饭,回到厂里,李天明直接去了钢铁厂的行政楼,在孙立的办公室,一直等到了下午三点多,才终于把孙福满给等回来。 “天明,你这是……专程来找我的?” 孙福满升了钢铁厂的副主任,名副其实的领导班子核心成员,可是在面对李天明的时候,依旧努力表现得十分随和。 他很清楚,将来肯定有用得着李天明的地方。 现在摆官架子,以孙福满对李天明的了解,这小子迟早会找回来。 “来市里主要是和王主任汇报一下电风扇厂的情况,顺便找您有点儿事。” 需要借势的时候,脸皮一定要厚。 明明白白的告诉孙福满,我的后台有点儿硬。 至于孙福满会不会因此不高兴? 这个不重要,只要李天明还有用,孙福满就算再怎么不爽,他也得忍着。 果然,听到李天明这么说,孙福满脸上的笑容明显干涩了几分。 “你们村的这个项目,还顺利吗?” “领导支持,哪有不顺利的,孙叔,您说是吧!” 孙福满笑着点点头,飞快的将心头的不满给压了下去。 “说的也是,天明,这下你身上的担子也更重要了,不过,年轻人嘛,多历练历练也是好的,可不要辜负领导的期望。” “您说的是,不过,光靠我一个人可不行,孙叔,我这次来,就是向您求助的。” 哦? 孙福满面露疑惑。 “有什么事,尽管说,不是外人,能帮的我一定帮。” “您既然这么说,我可就不客气了。” 李天明接着便将这次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电风扇厂的生产能力毕竟有限,李天明想要在产量上形成规模的话,就必须将一部分加工件外包。 比如电风扇的防护罩,支架,扇叶的粗胚,还有控制台。 孙福满听得一阵皱眉。 “天明,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我们厂虽然有一定的加工能力,但是……厂里的机修已经忙不过来了,哪有余力再接这些活?” 李天明笑道:“我没说厂里,说的是……三产!” 听李天明突然说到三产,孙福满立刻瞪大了眼睛。 “你的意思是……” “孙叔,厂里的三产,做些水泡花,自给自足怕是还不够,哪年都得厂里拨款养着,是,钢铁厂不缺钱,可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李天明说的这些,孙福满感觉很耳熟,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还有,现在厂里不少老职工,尤其是技术工人都在申请提前退休吧?” 想起来了! 孙福满之前和电机厂的领导一起吃饭的时候,曾听对方说起过。 电机厂通过三产返聘了不少退休的技术工人。 不但能在三产发挥余热,还能在总厂生产任务重的时候,提供帮助,同时还解决了工人退休之后的生计问题。 提前退休,养老金的比例肯定要向下调整。 很多工人家庭都遇到了困难。 通过这种方式,既解决了厂里的问题,也解决了工人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天明,你是听谁说……这个主意该不会是你想出来的吧?” 李天明没说话,显然是默认了。 “你这小子,这么好的主意,怎么不和你孙叔说,你啊你!” 这个返聘的主意,如果是孙福满第一个提出来的,那可是大功一件,现在成了拾人牙慧。 “孙叔,这个法子的关键可不是返聘,是要让他们创造价值,您想啊,把退休的工人请回来,可是却没办法创收,厂里非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增加了负担,这还能算是好主意吗?” 孙福满这下明白了,李天明刚刚说的结构件加工,就是给钢铁厂的三产准备的, 这哪里是来寻求帮助,分明是帮忙解决问题的。 孙福满作为钢铁厂的二把手,三产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可指着做水泡花,工作服,根本实现不了厂革委主任要求的自给自足,每个月的工资,还得靠总厂支援。 为此在厂内会议上,孙福满挨了好几次批评。 他能上位,靠的就是站队,可要是体现不出价值的话,再怎么忠心耿耿,迟早也会被一脚踹开。 领导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下属,不是只会摇尾巴的忠犬。 “天明啊,你可是帮了孙叔大忙了,只是……你们那个电风扇厂,需要的订单量……” “我刚见过市委的王主任,现在我们村的电风扇厂,已经被列入

相关推荐: 羞嗕残爱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喜欢我暗恋对象的女神被我掰弯后   原神之无妄坡幽灵   我的同学都被定住了   艳情同谋 (H)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御夫美娇娘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