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美利坚警探:从美剧菜鸟老警开始 > 第190章

第190章

但同样不好说什么。 “天满,家里来客人了,我就先回去了!” 秦丽说着,转身就要走。 李天满见状,有些措手不及,下意识的想挽留,可想到两个堂兄弟还在,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还不快去追,大伯!我们就先回去了,再不抓紧赶路,到家得后半夜!” 李天明是个知情识趣的,天满今天带着秦丽登门,肯定是和婚事有关系,总不能因为他和天生,再把天满的亲事给耽搁了。 赶紧起身告辞。 李学军闻言叹了口气,道:“行吧,你们回去的路上别太赶了,下次来海城,记得找我,咱们爷俩再好好聊聊!”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带着天生下了楼,在单元门口见着了天满和秦丽。 “大哥,天生,你们……吃了饭再走啊!” “不了,下次吧!” 李天明笑着说道,将拖拉机打着火,招呼着天生上了车,扬长而去。 “丽丽!你刚才那样……” “我怎么了?哪来的亲戚,难道还比我重要,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 秦丽立刻给怼了回来。 李天满的性子软,被说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先上楼吧!” 秦丽要亲自相看家庭,这件事确实更重要。 要是一切顺利的话,两个人的婚事就能定下了。 可就是…… 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交公粮 “哥,我看天满的对象不咋样!” 一直到了半路,李天生终于还是没忍住。 他的性子一直是有什么都憋在心里,也就是在天明这个大哥面前,才愿意多说几句。 “天生,记住了,就算是亲兄弟,人家的事,能不管就不管,掺和的多了,再亲再近的关系,也容易闹闹僵。” “我知道,可就是……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个城里人嘛!” 李天生还是愤愤不平,瞧不起他也就算了,但李天明是他们这一辈最大的,凭啥要看弟媳妇的脸色。 “行了,不愿意见,以后咱们少往跟前凑就是了。” 对秦丽,李天明心里也觉得腻歪。 不就是仗着家世好嘛。 上辈子,秦丽不光瞧不起他们这些乡下的穷亲戚,就是对待李学军夫妇也不怎么好。 天满性子又软,面对这个强势的媳妇儿,一辈子都没直起腰来。 可这一世不一样了,李学军年底就要提后勤处的处长,比秦丽她爹职位还高,这女人还敢在李学军面前甩脸子? 想来也是个没脑子的。 回到村里,天已经黑透了。 转天一大早,李天明先去了村支部,把卖鱼的钱下了账。 电风扇厂那两万块钱,昨天收工后,宋晓雨已经交了。 场院这边,几台脱粒机同时开动,全村男女老少,只要还能动弹的都在忙活着。 养殖场那边的工程也没停,之前跟着李天明进城揽工的那帮爷们儿,全都在这边的工地。 这两天瞧着又有点儿转阴,得抓紧把粮食晾晒完入仓。 又是一个礼拜,这天正忙活着,大喇叭响了起来。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老百姓很少有知道联合国到底是个啥,但并不妨碍人们为之高兴。 总归是…… 长脸了! 这么大的喜事,免不了庆祝一下。 具体的庆祝方式就是…… 交公粮! 按照县里的要求,今年要定好了日子,一起交到县里,营造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要求传达到各村,就没有不骂街的。 往年各村都是交到镇里的粮站,然后由粮站统一交到县里。 今年不但要多跑几十里路,关键是,各村镇一起交公粮,去的早了还好,可要是去晚了,能不能在天黑之前赶回来都不一定。 “哪个王八犊子,出的这不是人揍的鬼主意,我艹他姥姥的。” 李学庆一边盯着装车,一边骂大街。 他作为村主任,也得跟着一道去,还要拿着喜报,上台宣布今年的粮食产量。 可稻子还没完成脱粒,鬼知道到底收了多少斤粮食。 只能往少了估算一个数字。 他也怕又像58年大跃进那样,虚报粮食产量,地里的收成最后全充了公粮。 一亩地三万斤,这瞎话居然也有人信。 当年李学庆头铁,就是不肯说瞎话,因为这个还遭了批判。 可总比别的村子,光顾着吹牛皮,让乡亲们饿肚子要强。 “叔,行了,明天咱们早点儿走,争取天亮前到县城,早早交了,早些踏实。” 李学庆心里堵得慌,对县里拿着鸡毛当令箭,瞎胡搞的命令满腹牢骚。 “你说几点走?” “四点吧,您通知下去,早早过来,别耽搁了。” 爷俩商量好,又检查了一遍,各自回家。 转天天还没亮,李天明就起来了。 “现在就走?” 李天明答应了一声。 “你接着睡,我等会儿翻墙出去。” 说着,把准备起身的宋晓雨又给按了回去。 “路上开慢点儿。” “放心吧!” 李天明去厨房拿了两个二合面的馒头,又从腌菜坛子里捞了两个辣椒。 翻墙出去,一边吃一边去了村支部。 这边已经有人先到了,李学庆正指挥着大家伙套车。 “天明来啦!” 李天明把最后一口馒头扔嘴里。 “人都到齐了吗?” “齐了,这就出发,一帮狗日的混账王八蛋,非得折腾人。” 听到李学庆又在骂人,大家伙都笑了,心里的怨气也稍减了几分。 “天明,厂子啥时候建啊?” 有人问起了电风扇厂的事,钱都投了,这都过去好些日子了,也不见动静。 “今天去县城,顺便找县里的物资局,把砂石料先定下来,回头镇上的砖厂把红砖预备齐了,咱们就开干。” 厂址已经选好了,就在村北靠着那条通往从海城通往永河县的大道。 上次去镇上,李学国和李天明提过,王作先下的命令,要组织沿途各村镇修路。 这条路要是修好了,往后无论是去县城,还是去海城可就方便多了。 李天明说着,又给乡亲们来了一针强心剂。 “等咱们的电风扇厂办起来,到时候工人就在咱村里挑,选上的也和城里的工人一样挣工资。” 嚯!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就算不像城里的工人端的是铁饭碗,可每个月都能赚到活钱,这可比土里刨食强多了。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大家伙顿时感觉往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出发!” 李天明开着拖拉机走在最前面,两盏大灯照明,沿途的路灯断断续续的亮着。 一路上还遇到了不少其他村去交公粮的队伍。 显然是打着一样的主意,都想早早的过去,提前把公粮交了。 哪个村子不是一堆的活儿。 赶到县城粮站的时候,这里已经有十几个离得近的村子在大门口等着了。 永河县一共有十一个乡镇,一百一十三个大大小小的行政村。 李家台子只有三百多户,一千多社员,在其中算是小的。 像洋槐镇的大槐树村,人口达到了两万多。 李学庆和几个认识的村主任凑到了一块儿,聊起了今年的收成。 都知道李家台子出了能人,带着全村老百姓赚了钱。 说话的时候,自然免不了泛酸。 “眼热啊?那也没招儿,谁让我们老李家出能人呢,要我说,你们也别眼气,等会儿胡主任来了,去跟他讨个主意,看看还有没有啥赚钱的好营生。” 这话说出来,围着李学庆的几个村主任鼻子差点儿气歪了。 他们又不是没找过胡同阁,可翻来覆去的就是一句话。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啥叫个主观能动性? 都是扯闲皮。 这天也聊不下去了,不然能被李老浑子给气死。 好在这时候,粮站的大门开了,众人立刻蜂拥上前,不等排练,这气氛营造得妥妥的。 粮站的工作人员正准备登记,李学庆大手一挥,李家台子的人纷纷护着他往前挤,很快就到了最前面。 这次来的都是精壮汉子,为的就是这个。 李家台子的人吃得饱,吃得好,力气自然也大,别人根本不是对手。 “李家台子,李学庆!”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记在了本子上。 其他人也只能在心里骂街。 李老浑子这王八犊子,真特么不是个人。 把车赶进粮站大院,卸车、过秤。 数字报出来,粮站的领导显然不满意,永河县今年还想争个第一呢。 可也知道李家台子的人不好惹,只能老老实实的签了字。 “走了!” 让李学工带着人回村,李学庆和李天明开着拖拉机去了县委大院找丁满意。 王主任已经打过招呼,要全力支持李家台子的电风扇厂建设,丁满意自然不会为难。 定下了砂石料和其他一些建筑材料的数量,顺便拿了盖着物资局大印的批条,有了这个就能去大柳镇的砖厂提红砖了。 一切都顺顺当当的,只是在离开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 “你是李家台子的村主任?” 李学庆和李天明打量着面前的人,之前没见过。 “我是新来的县革委副主任白江涛。” 第一百七十六章 臭到一堆儿去了 白江涛自报了家门,也没说别的,与两人擦肩而过,径直走了。 这人怕不是有啥大病吧? 李天明也没在意,该办的事都办完了,两人打道回府。 刚到村里,又遇上了一桩大新闻。 老庄家在办喜事。 李家台子就一户姓庄的,不是庄老杆儿家,还能是谁。 “跟谁?张青森?” 李天明和李学庆对视了一眼,都觉得不可思议。 之前张青森因为犯了众怒,在村里俨然已经成了臭狗屎。 庄薇薇只要脑子没毛病,就应该知道,她要是嫁给张青森,那可就真的站在了全村的对立面。 再加上之前两家闹的那么难看,最近又一直没消息,还以为这桩婚事黄了呢。 这么大的热闹不能不看,李天明把拖拉机送到村支部,就去了庄家。 好家伙的,村里一半人都到了。 以前怎么不知道庄老杆儿和盖满村的人缘这么好。 “天生,咋回事啊?” “谁也不知道,都在场院忙活呢,听到这边放炮,赶着晌午就过来瞧瞧,一问才知道,是庄薇薇和那个姓张的结婚。” 李天明挤到前面,扒着院墙朝里面看。 敢情都是来瞧热闹的,院子里就摆了两桌。 吃席的没有一个是本村的。 盖满村平时不行为人(随礼),谁家有事都不随份子,她今天嫁闺女,自然没人来捧场。 李天明在其中看到了张青森的父母,两口子此刻脸黑得像锅底一样,哪有半点娶儿媳妇的高兴劲儿。 庄薇薇和张青森正挨个敬了酒,张青森也是一副死了爹的表情。 倒是庄薇薇看上去很高兴。 她确实高兴,等今天过后,她就能如愿以偿的做城里人了。 而且,还能有一份工作。 使了些手段又如何,最终能得偿所愿,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开始,张青森的父母说什么都不愿意,傻子也能看出来,庄薇薇就是借着他们家做跳板。 可不答应也没办法了。 张青森三天两头的给家里写信,哭诉自己在村里的遭遇。 别的还能忍,可一天掏六个茅房,每天回到知青点,浑身上下都被腌透了,自己闻着都犯恶心。 要是再不把他弄回去,说不定啥时候就得死在农村了。 张父张母心里纵然有一万个不情愿,可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亲儿子在农村遭罪。 思来想去的,最终还是张母办了提前退休,把岗位让给了庄薇薇。 然后又托人找关系,花了大价钱,给张青森在肉联厂找了一份工作。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就应该狠狠心,给张青森安排好工作,免得下乡走这一遭。 现在好了,张母的工作没了,还得白白便宜庄家。 可说啥都晚了,为了儿子,只能咬牙忍了。 但庄家办的这叫什么狗屁喜事? 一共才摆了两桌,周围都是看热闹的。 张父张母感觉自己像是被耍的猴子。 一问才知道,亲家母盖满村在李家台子的名声都臭大街了。 喝庄薇薇敬的这杯酒时,张母

相关推荐: 羞嗕残爱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喜欢我暗恋对象的女神被我掰弯后   原神之无妄坡幽灵   我的同学都被定住了   艳情同谋 (H)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御夫美娇娘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