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 记忆深处的旋律,让李天明一阵阵的恍惚。 这是…… 真回来啦! 起身下了炕,李学军和三个小的还在睡。 洗了把脸,李天明便忙着生火做饭,乔凤云指桑骂槐的屁话,他也只当听不见。 昨天分得的粮食不多,但好在快到秋收的日子,等粮食打下来,村里封了账,就能分粮了。 对此,李天明倒是不担心。 可重活一次,李天明实在不甘心像前世一样,靠着土里刨食拉扯弟妹。 尤其是经历了杜鹃逃婚这一遭,让他更加迫切地想要过上好日子。 和大伯说的那件事,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往后该怎么做,李天明也需要好好盘算盘算。 “天明,我待会儿就得回城了,这个你拿着。” 吃饭的时候,李学军从口袋里掏出昨天拿回的彩礼,还有身上所有的钱、粮票。 “等会儿上工,记着和你学庆叔说,找队上借的钱先还了,剩下的留好了,无论是盖房,还是娶媳妇,可不敢大手大脚的!” 李天明连忙推辞:“大伯,彩礼钱能拿回来就行,这个……我们不能要。” 他知道,大伯虽然有工作,但家里人口多,连男带女六个孩子,还养着瘫痪在床的岳母,日子过得并不算宽裕。 “让你拿就拿着,磨磨唧唧的干啥!” 李学军不由分说,直接把钱和粮票塞进了李天明的口袋里。 “别的我不担心,就是往后住在一个院子里,少不了磕磕绊绊的,到底是你爸,他要是说了什么,你就只当没听见,还有你们几个,听见没?” 李天亮和李蓉连连点头,只有小五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昨天吃的那顿肉,够她回忆很久了,根本顾不上去想别的。 吃完饭,李学军便要回海城了。 临走前,还不忘叮嘱李天明,等他的消息,千万不能冒失,眼下这风向,小心无大错。 李天明嘴上应着,心里却不以为然,小心谨慎没错,可要是谨慎过头了,把手脚都给捆住,啥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 这事不逼一把不行,得找个机会去趟海城。 把大伯送到村口,回到家叫上李天亮,兄弟两个一起去了场院,留李蓉在家带着小五,等下午再去妇女儿童组,干些打猪草的小活。 场院这边,村里人已经来了不少,都在等着上工。 “天明,没事吧?” 一个婶子见着李天明,连忙上前。 “婶子,我能有啥事啊?” 这可不是在装,摆脱了不幸的婚姻,顺便分了家,没有了包袱,轻装上路,李天明现在只觉得畅快。 “唉!要我说,你这么好的小伙子,谁家闺女跟了你都是享福,也就老杜家的不开眼!” 婶子故意说得很大声,离得不远是杜立德两口子带着两个女儿。 一大早出门,遇到的每一个乡亲都会朝他们全家投来异样的目光,杜立德是个好面子的人,要不是欠了工,等到年底要少分粮食,他早就回家躲着了。 现在被人嚷嚷出来,村里人立刻纷纷附和。 不是李家人,就是和李家沾亲带故的,还能不知道向着谁。 “不乐意是她没福气,往后婶子给你寻个好的,他二大娘,你也帮着问问,咱天明这小伙子,啥样的好姑娘配不上。” “还用得着你说,咱天明能配七仙女。” 被一帮婶子大娘围着调侃,饶是李天明重生了一遭,心态早就稳如老僧,也不禁红了脸。 李天明在村里的风评一向极好,踏实、能干、仁义,脑子还活泛,村里的长辈每每提起他,没有一个不挑大拇哥的。 杜立德幽幽叹了口气,这么好的女婿,偏偏自家的闺女没福气。 他想不明白,那个庞秉新有什么好的。 除了生了一张巧嘴,能说会道的,哪里比得上李天明。 看着像个人,可仔细打听一下,谁不知道,那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 李天明状若不经意的朝他们这边瞥了一眼。 昨天在他们离开之后,杜家没闹起来,李天明也猜到杜立德应该是认了。 抹了他一脸的大粪,杜鹃和庞秉新倒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不过别得意的太早。 李天明这人不是个大度的,做不到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这辈子杜鹃如愿以偿了,那就让她看看,到底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自以为嫁给了爱情。 可别人不知道,李天明难道还不知道,庞秉新后来到底成了个啥。 的确是发财了,大模大样的荣归故里。 到头来呢? 李天明就不一样了,多出来几十年的见识,要是还不能过上好日子,那才叫白活一回。 等到他乘风而起的那天,但愿杜鹃不会把后悔表现得太明显。 “行了,行了,都别吵吵了。” 队长金利到了,开始点着花名册,分派今天的活计。 “天明,你等会儿把车套上,一起去公社,把柴油拉回来!” 过几天就要开镰秋收,他们这地方种水稻居多,到时候脱粒要用到机器。 昨天那件事,村里少不了议论,和杜家又是一个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能不别扭,让李天明出去一趟,只当散心了。 李天明答应一声,跟着金利一起去了村支部。 把车套好,又去找了李学庆。 “学庆叔!” “天明来啦!” 昨天的事,换做村里别的年轻人,不见血肯定不能罢手,最后没打起来,让李学庆不禁高看了李天明这个本家侄子一眼。 “学庆叔,我来还借村里的钱。” 给杜家的彩礼,除了替别人出河工赚的,还找村里借了150块钱。 “急个啥,你刚分家,正是用钱的时候,这钱你先用着。” “谢谢叔,欠村里的钱,心里不踏实,还是趁早还上的好!” 说着,伸手从里面的衣服掏出了一个布包。 除了杜家退还的400块钱彩礼,还有就是李学军留的85块钱,数了150块钱递了过去。 李学庆见状,便让会计马长山收了。 “天明,你和天亮的宅基地,我刚才和几个支委商量过了,给你划在大戏台边上,咋样?” 未来新房的宅基地划在大戏台那边,离开了老宅,也能避免很多麻烦。 “叔,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你满意就好,往后……有啥事,就来支部找我,千万别客气!” 李天明谢过了,这才出门和队长金利一起赶着马车往县城去了。 李家台子距离永河县城有四十多里路,还要翻过一道山梁,村里的车把式不少,可谁都没有李天明的技术。 每次去县城办事,都是李天明赶车。 赶到县城的时候,已经快晌午了,这个时候的县城还不像几十年以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柏油公路修得又平又宽。 就连县公社也只是一个稍微宽敞些的大院儿,金利找人领了票,然后两人又去物资局把柴油桶装上了。 “天明,咱们爷俩先吃饭,等会儿还得带几个知青回去。” “又来知青了?” 李家台子现在有十三个知青,八男五女,全都住在原先地主李老六的老宅。 “上面派下来的,有啥办法!” 金利显然也非常不满意,那些知青来了,地里的活啥都不会干,还要分集体的粮食,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孬鸡上不了架。 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国家的政策,金利也只能发发牢骚。 回到县委大院的时候,大门口还有另外十几个村子的马车,都是来接知青的。 刚把马栓好,就见三辆大解放开了过来。 第八章 对待畜生,不能惯着 “我们走在大路上,高举红旗向太阳,教员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洪流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金利抱着胳膊靠在车旁,撇了下嘴:“还挺美,等过两天摸着镰刀,一个个的就欢实不起来了!” 他的话,引得其他村来接知青的乡亲们一阵大笑。 李天明也笑了,看着那一张张还在为未来进行无限畅想的脸,真不知道等他们见识过农村真实的一面后,现在的革命热情还能保持多久。 其实,最早一批知青来的时候,还是很受欢迎的,毕竟十七八岁的年纪,放在农村人眼里,那可都是壮劳力。 可没过俩月,一个个的全都原形毕露了,除了村里组织政治学习的时候,口号喊得震天响,屁用也顶不上。 而且,有些知青的手脚还不干净,村里丢只鸡,少条狗,总跑不了这些城里人。 时间长了,对知青自然是越来越不待见。 “叔!村里都好几年没来知青了,今年这是咋了?” “还能咋,上面硬分派的呗,姥姥的,一帮吃闲饭的玩意儿,还受教育呢,都特么是大爷,得让咱伺候着。” 这时候,另一个村子来接知青的人,搭了一句:“捡便宜吧,今年分派到你们李家台子的,好歹是秋收前,去年分给我们村几个,都是过来猫冬的。” 金利和李天明听了也不禁咋舌。 上面分派知青的时候,也不知道考虑一下农村的实际情况。 秋收结束才把人分下来,村里还得用集体的粮食养一冬,谁心里能没有怨气。 今年赶上秋收,先别管能不能干点儿啥,可好歹也得让这些知青出把力。 “走,先吃饭!” 金利招呼着李天明,俩人一起进了公社对面的国营食堂。 四个馒头,一碗白菜炖粉条。 这就是外出公干的好处,走村里的公账,能吃得上细粮。 “吃啊!看着干啥?” 金利已经拿起了馒头,一口咬下去了四分之一。 李天明犹豫着掰了半个,下午还要赶路,肚子里没食可不行。 金利一看,立刻猜到是怎么回事。 “同志,再拿六个馒头!” “叔!咱们俩人吃不了。” “谁说是咱俩吃的,带回去给小蓉和小五。” 金利说着,又找服务员要了张草纸,把六个馒头包上,放在了李天明面前。 “放心,村里没人说闲话!” 李天明犹豫着,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份好意,在没有赚到第一桶金之前,人也高尚不起来。 把馒头装进挎包,俩人风卷残云,片刻的工夫吃了个干净。 “走吧!还得接那些大爷大奶奶呢!” 金利点上根烟,又递给了李天明一根。 爷俩离开饭店,公社门口的马车已经少了好几辆。 院子里还有三十多个知青在等着点名。 李天明看了一眼,也没在意。 这些如今立志要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知青,再过几年,都会想尽办法逃回城里。 金利和县知青办的人打了个招呼,很快就轮到了李家台子。 “宋晓雨……” 听到这个名字,李天明微微一怔,要是没记错的话,她正是今年分到李家台子的知青。 人群中的宋晓雨,身材高瘦,套着件略显宽大的蓝色工装,留着时下流行的胡兰头,一张圆脸,眉目如画,不像个北方姑娘,倒是有几分江南女子的美。 李天明之所以对宋晓雨的印象深刻,不光是因为她的模样生得好,更因为她是李家台子众多女知青当中,唯一一个嫁给了村里人的。 她嫁的人在村里也很出名,是李天明的本家兄弟,同辈中最不着调的一个。 后来别的知青陆陆续续地返城,宋晓雨因为结了婚,不符合返城的政策,一直在村里生活到了80年代末,两口子才找关系回到了海城。 在李天明的记忆中,宋晓雨一直都是个沉默寡言的模样,受了欺负也不吭声。 “天明,愣着干啥,搭把手。” “哦!来啦!” 李天明答应一声,走过去一把拎起地上的行李。 “嘿!轻着点儿,摔坏了你赔得起嘛!” 李天明的脚步一顿,扭头看向正抬手指着他的那个男知青。 记忆中已经没有这个人的名字了,但那张脸却有些印象。 某次县革委会来村里检查工作,李学庆为了应付差事,照例让地主李老六上台挨批斗,就是这个人,冲上去抽了李老六两个大嘴巴。 论起来,李老六还是李天明的爷爷辈
相关推荐:
羞嗕残爱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喜欢我暗恋对象的女神被我掰弯后
原神之无妄坡幽灵
我的同学都被定住了
艳情同谋 (H)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御夫美娇娘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穿书后坐拥108个Al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