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想到这些,江若云都气笑了,难怪地方官衙这么不重视,还不都是因为朝中也没什么好人。 当今皇帝还算贤明,百姓们还算安居乐业,可遇到灾难都能出这么多问题,更别说那些昏君治下的百姓要有多艰难。 “那如今我们该怎么办?” 王大夫看着眼前的惨状,这些尸体不能没有人处理,不然只会爆发更严重的疫病。 这一路来他们帮忙焚烧了不少尸体,但如今这些实在太多了,工作量巨大,要是一直做这些事,反而耽误了给病人看病。 再说,他们把这些事做了,那朝廷的人来了能干嘛? 坐享其成,抢功劳吗? 他们是不在乎这些,但平白被人抢了谁能受得了? “如今这样的情况,不管也不行,但也不能全都让我们做,否则咱们太累了,想做的事情也做不好。” 江若云沉思着,求助地看向自家师父。 董老摆摆手,说道:“别看我,我只负责给人看病,别的可不管。” 这要是他独自一人,肯定不会管这些的,但徒弟想管也是好事,他帮不上忙,也不会添乱,自然不打算发表意见。 江若云想了想,看向不远处的一堆难民,他们一个个狼狈不堪,脸色很差,瘦的皮包骨,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等待死亡。 她说道:“来都来了,总不能视而不见,我想号召这些难民帮我们做事,比如,帮忙把路边那些尸体焚烧处理,我们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粮食和治病,相信很多人都是愿意的。” 如今他们还在城外,见到的难民多是穷苦百姓,如今完全就是等死的状态,可有能活下去的机会,谁会想死呢? 王大夫点头道:“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难民太多,我们带的粮食不够,如今周围这个情况,我担心就算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 江若云道:“放心,这个我有办法的。” 她没明说,王大夫明白了,没有多问。 之后开始分配任务,红鸢带着几个人帮董老一起熬大锅药,另外几人跟着王大夫去给难民动员来做事,顺便给他们诊断一番,确定是不是疫病。 “行事一定要小心,戴好面罩,万万不能松懈了。” 这一路南行,他们就没有摘果面罩,面罩每日都用开水煮烫,再用艾叶熏一熏,尽可能的防护,所以这一路来,队伍里倒是没人生病。 但疫病这玩意儿真不好说,一不小心就中招了,所以即便已经说了很多次,王大夫还是不厌其烦地交代着,他们出来的这群人,也要一个不落地回去才行。 大家都记下,然后分别去做事,江若云喊了一个叫红玲的女护卫跟着自己上了马车,拿出梁烨之前给的景王府的令牌递给她,交代道:“你拿着这令牌进城去府衙,找县令,让他配合我们开仓放粮,朝廷的赈灾大使已经快来了,不配合就等着被治罪。” “是。” 红玲接过令牌,转身下车,骑着马快速离开。 红玲到了城外才知道,城门是牢牢堵死的,门后不知道堵了多少重物,就为了把穷苦百姓堵在外面。 “开门!我是景王的人!景王府令牌在此!” 红玲催动内功,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守城官兵的耳朵里。 他们好不容易堵起来的门,自是不愿意轻易打开,但景王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人,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 红玲也不想为难他们,直接说道:“让你们县令出来见我!” 官兵不敢耽搁,立刻去叫县令来,县令一听景王的人来了,后面还有赈灾的钦差大部队,魂都吓飞了,急忙喊人把重物搬开,打开城门。 门口有不少难民聚集,在红玲来的时候就盯上了她,听说她是景王的人,后面还有朝廷派来赈灾的钦差,顿时满眼希冀。 原来朝廷的人还是愿意管他们的,不像那姓张的狗官,把城门堵死,断了他们所有希望。 不管什么时候,一旦受灾,受苦的都是穷苦百姓,逃难的也只是受苦的贫民,城中富人还是能好好生活。 而最先逃荒的人走了,剩下一些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自以为能挺过去,可谁知突然起了瘟疫,死了好多人,县令直接下令把尸体焚烧,病重的人也直接活活烧死,之后直接堵死了城门,不让他们进城,便是手上有钱,也没办法进城求医,只能看着家人一个个撒手人寰。 明明只要开城门让他们进去找大夫治病,就有机会把病治好的,却偏偏被那狗官断了最后的机会,让他们如何不恨! 张县令让人打开一条缝,只想小心翼翼把红玲带进去,却不想那些难民全都围了过来,争着抢着要进城。 张县令见状,吓得脸色都变了,转身就要跑,却被红玲一把抓住后脖颈,直接把他提出来,直面所有难民。 光鲜亮丽的县令和衣衫褴褛满脸绝望的难民,形成巨大的对比,满是讽刺。 “姑姑姑娘,你这是作甚!” 张县令吓得说话都不利索,额头上有汗水滚落。 他心里清楚这些难民有多恨自己,一旦落到这些人手上,自己便别想活命。 红玲并不搭理他,而是面向所有难民,说道:“朝廷没有不管你们,是这些狗官没有及时上报朝廷,才造成这么多人染病死亡,今日,我便给你们一个交代!” 第244章 给一个交代 说着,不等大家反应过来,红玲就一刀抹了张县令的脖子。 鲜血直接溅在离得近的几个难民脸上,短暂的呆愣后,便是极致的兴奋。 “狗官死了!姓张的狗官死了!” 有人喊着喊着就哭了,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狗官要是早点死,他们的家人就不会出事了。 官兵们都吓坏了,脸色难看地看着红玲,县令死了,一旦朝廷追究下来,他们也逃不开责任,可如今解释也不太现实,事情都是他们做的,再狡辩也不能置身事外。 他们合起伙来肯定能把杀害县令的女人拿下,可之后钦差大人的队伍来了之后,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还愣着干什么?通知下去,开仓放粮,每日给难民们提供一碗粥,等钦差来到再具体处理。城中所有官兵都去城外帮忙焚烧尸体,安顿难民,等钦差大人来到,我自会为你们说情,若是不照办,可以试试后果。” 红玲眼神冷冽,不容拒绝,别看她只有一个人,但解决这些人根本不在话下,毕竟她能被主子派来保护夫人,可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单是看脸色,就知道那些官兵是不愿意的,但她并不在意,要是敢闹到她面前,直接杀了就是,这些人恃强凌弱本就该死。 好在那些人虽然心里不满,但面上并不敢违背她的意思,去做事的还是有的,只是有些人担心去处理尸体会染病,有些不敢上前。 红玲说道:“都去找面罩把口鼻遮住,能避免疫病传染。” 说着,她转头看向难民们,说道:“今日开始每日施粥一碗,确保大家都能活下去,城外小刘村有大夫坐诊熬药,是针对此次疫病的药,所有人每日都能去喝一碗,相信这场疫病很快就能过去的!” 这些时日来,自家夫人和董老王大夫他们一直在收集相关信息,还没来到这边就已经把配方研制出来,来到这边还不算太手忙脚乱,只是遇到个别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着重关注而已。 难民们不可思议,这突然出现的女子,不仅杀了狗官给他们报仇,还让官兵给施粥,甚至还有大夫给他们看病,他们撑了这么久,可算是把真正管事的好人等来了! “多谢姑娘,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多谢姑娘,活菩萨啊!” …… 难民们纷纷跪地给红玲磕头,红玲说道:“大家不必谢我,你们都是大齐的百姓,是皇上的子民,定不会不管你们的。” 百姓们感激涕零,他们的皇上是好皇上,可耐不住底下的狗官坏啊,原本事情没有这么严重的,那狗官搜刮民脂民膏,却不为百姓做事,害死了这么多人,就让他这么轻易死了,真是便宜了他。 交代完这些,红玲不再耽搁,回去找江若云复命了。 骑马来到小刘村,远远的就能闻到焚烧尸体的味道,她轻轻捂住口鼻,快速往驻扎的地方过去。 江若云正跟着董老在给病人诊脉,想确定一下他们的药方是不是适用于如今的病症,若是有其他病变,还要调整药方。 看到红玲过来,江若云跟董老示意了一下就率先上了马车,红玲跟上。 上了马车,还没开口就直接跪下了。 “你这是做什么?” 江若云有些意外,难不成是事情没有办好,但也不至于下跪呀。 她伸手去扶,红玲躲开,说道:“属下没有完全按照夫人的意思办事,私自做主杀了张县令。” 江若云愣了一下,倒是没想到她会这样做,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说道:“你做的很对,要不是杀了那张县令,其他人也不会这么听话,快起来,别总是动不动就下跪的。” 江若云不是那种不懂变通的人,心里清楚红玲这般杀鸡儆猴做法很好,自然不会怪她。 之后又接着说道:“这些方面我没有你们熟悉,很多时候安排不到位,你是梁烨安排的人,我自然放心,你心中有成算就去做,事后跟我说一声,让我心里有个数就行。” 她信任梁烨,自然也就信任红玲一群人,他们冒着危险跟着自己来到这地方,已经很不容易,她没理由动不动就责罚于人。 “多谢夫人。” 红玲面露感激,能遇到这样的主子也是他们的福气,她知道夫人是个好的,并不会责罚于自己,可自己确实是先斩后奏,找夫人认罪是应该的。 之后红玲跟江若云说了那边的安排,江若云很满意,只要那边供给粮食,她们这边就只需要管治病就行。 “一会儿应该就会有大量难民过来喝药,得再熬两锅出来,走吧,先去做事。” 江若云下了车,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会很累,得先把前面的基础打好,不然后续又累又麻烦,调节不了休息,随时可能病倒。 虽然已经研制出配方,但病情一天一个变化,还是有人死亡,不了掉以轻心。 红玲也下去帮忙,忙活了一阵子,看见有人骑马赶来,还以为是官府的人,仔细一看穿着钦差队伍里的侍卫服。 “夫人,奴婢去瞧瞧。” 红鸢不放心,得到江若云的允许后,上前询问,很快,红鸢带着侍卫过来。 “夫人,此人是沈大人派来传信的。” 红鸢说着,把一封信递给江若云。 沈大人名叫沈言,是梁烨安排在队伍里的人,也是此次钦差的副使。 江若云打开一看,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不少。 果然跟江若云猜测的差不多,钦差队伍之所以落后,是因为钦差王安顺贪生怕死,怕被疫病感染,一路走走停停消磨时间不说,竟然还在即将到达江南的前一个城池驻扎下来,那边百姓虽然也苦,但没到绝望的地步。 沈言反复劝说,王安顺都不肯动身,迫于无奈下,沈言直接把人打晕,让人送消息回京告状,自己则带着昏迷的王安顺和队伍继续往这边赶。 考虑到江若云等人应该到了这边,所以提前派人来信告知情况。 看完信,江若云松了一口气,果然还是梁烨的人靠谱,看来这次江南之行的任务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艰巨了。 第245章 沈言来访 江若云将手里的信纸收起来,对信使说道:“我知道了,你让沈大人安心赶路,我们这边一切安排妥当,可以坚持几日。” 信使拱手道:“是。” 说完翻身上马离开。 他过来这一路也看出来了,路上的尸体明显少了,且难民们没有想象中的暴躁,可见这位夫人安排得很好,他们大人落后几日也没什么大碍。 信使回去禀告的时候,沈言一行人还在赶路,他们已经走了一天一夜,人和马都累得够呛。 看见信使回来,沈言都顾不上辛苦,急忙让他上前回话。 信使把江若云交代的话说了一遍,沈言明显松了一口气,让队伍停下来休息,自己则把消息整理一遍,开始制定接下来赈灾的具体措施。 规划好之后,他写了两封信,让人分别给附近两个府城的知府送去。 灾区粮食有限,坚持不了几日,他带来的也不算多,既然要把难民安置好,就得要足够的粮食才能安抚住难民,之后才能谈重建家园的事情。 只是沈言还是算漏了一件事。 他是四日后跟江若云一群人汇合的,因为江若云吩咐一天只给难民一碗粥续命,粮食倒是暂时还不缺,缺的是药材。 他们带来的药材和城中药铺的药材基本都掏空了,但患病的难民依旧很多,这些天下来,大家的情况只是有所缓解,还没有彻底康复,所以每日都要喝药。 沈言一到,都来不及客套,就着急忙慌去找药材了。 他专门派了人去临近的府城买药材,另外这边的难民也不能闲着,可以去山里找药材来卖钱,十斤药材换一碗粥,想要的人就得去山里找药材,却不能用杂草滥竽充数,一旦发现就要挨揍,还会取消领粥的资格。 这样一来,倒是给无所事事的难民找了事情干,由官兵统一指导,认识各种药材,然后各自上山去找,找够了就能换吃的,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每日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药,体力反而越来越好了。 之后江若云和董老几人又加强了药方的配制,仅仅四五日,那些轻症的难民就好了大半,重症的病人也开始转轻。 这期间,王大夫和董老都不小心染病,但一路来防护有加,又只是轻症,吃了两日药就好了,江若云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比她
相关推荐:
文弱书生的顶级雌虫哥儿
怪物乐园
母S子M
穿成病弱师妹
分手后前男友得了抑郁症,怪我咯?
被终极BOSS捕获的概率
春宫图(H)
我在毛绒兽世当典狱长
兽性狼爹抢妈咪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