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366章

第366章

也就是今天的煤炭。 其实,煤炭在当时并不是新发现,最晚在汉朝,煤炭已开始被用做燃料,当时称之为石炭。 三国时期,曹操修铜雀台,在台下储藏了几十万斤石炭。 唐代以后,冶炼,造酒等作坊已普遍采用石炭作燃料。但是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使用石炭的还很少。 最重要的是,这种煤炭如果在家里取暖,等于找死。因为有毒。 古代的提炼技术毕竟还是差很多,这也是煤炭并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 但目前只能从煤炭上下手,大宋已经有了一定的开采资源,只要大面积挖矿,提炼,就可以供应。 提炼是个技术活,而武植不缺技术,想到这里,他瞬间妥了。 武植作出思考状,工部尚书看在眼里,不知武植是真没有方法还是不愿帮他。 站在王判的角度,他认为武植还真没什么其他办法。 他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个能拯救当前困境的法子,今年的冬天不是一般的冷。这是灾难。 比之前的大雪更为严重。 他倒希望武植有办法只是不愿意帮他,只要武植有解决方案,他可以继续求,总归是有希望。 武相若是都没法子。 工部今年的政绩就太差了。 他们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冬天关乎木材等事,供应不足虽然原因不在他,但解决不了事情,就是无能。 莫非武植是想要利用这件事情,将他搬倒? 王判觉得可能性不大。 见武植也不作声了,王判叹息一声,拱拱手:“既然武相也没有想出法子,下官也不打扰了。” 王判转身离去。 “方法倒是有! 武相道:“这件事情我想到法子了,不过得需要你配合!” 王判身躯一震,随后喜笑颜开,武植此刻的话他是最爱听的。 “武相尽管说,让我王判做任何事情,下官都会全力以赴!” “好。”武植点点头:“你工部的人有多少是在煤矿那边的?” 王判一愣:“工部管控煤矿的人并不多,大概三百多人。但是外招的煤矿工人就成千上万了,只是煤矿用的人不多,所以产量不太好,而且有毒,怎么……武相是想要打煤矿的主意?” “不错!” “这不行!” 王判直接反驳了。似乎觉得自己太武断了,他赶紧笑道:“武相,下官的意思是,我大宋虽有煤矿,但煤矿多少带点毒烟,往年在家中用煤矿毒死的人不在少数,若是真用煤矿,安全又是一个大问题。用煤矿解决这次季节的寒冷,恐怕会适得其反,死更多人。” 王判说的也不无道理。因为煤矿死的人不少,都是不注意被毒死的。 煤矿燃烧里面会释放大量的毒气,很多都是化学物质,人受不了。 但那是没有精纯的提炼技术,武植有,也知道怎么弄,如此一来毒性大大减小,事情就不大了。 “煤矿的问题,你不用操心,你到底想不想解决问题?” “武相这话说的,下官找您就是为了解决今年的天灾,关于木炭料的问题。” “那你就听我的,现在吩咐人将煤矿聚集在工部,我教你们一些方法,保证煤矿可以用在百姓身上!” “好!” 武植想的方法必定是他没见过的,此刻虽然怀疑,但他立刻告辞。 回到工部后,他颁发命令,让附近煤矿负责人将煤矿运送到工部。 又召集工部官员开了一次小会,将这件事情说了,王判手底下的人有些惊讶。 甚至传来笑声。 煤矿根本无法普及,这点他们工部的人都知道,武相说要提炼煤矿让百姓用,这不是扯淡么。 不过是武相的主意,尚书大人吩咐,他们也不得不听,所以都去准备去了。 几天的时候,一车车的黑煤矿运送到了工部办公府邸院中。 院子很宽广,即便堆积如山的煤矿在此,也还有很大的空地。 一群工部官员围绕煤矿,窃窃私语。 他们聊的无非就是这煤矿毒性太强,给百姓用死的人恐怕不比冻死的差多少。 适得其反,那就笑死人了。 众人齐聚,武植来到了工部。 他正在画图纸。 武植没有按照大宋的提炼技术,而是按照他自己在系统购买的最好提炼方法进行。 首先,原生开采出来的煤矿有毒性,蕴含硫量和油量非常高。必须祛除掉这两种东西,在粉碎掺土,才可以制作成武植想要的蜂窝煤。 采取提炼方法过滤出来的这两种物质也是有价值的,能制作煤油和硫。 这院中已经建立了窑洞,为了集中传授技术所准备。 在场的都是工部官员,挖煤的高层管理。 武植不担心外传,现在也不是外传不外传的事,必须要将煤矿弄出来。 “这些煤矿你们都要先洗一遍,将其中的杂质去掉,其次在进行烘干碾成粉末,参合黏土,先这样吧!” 众人虽然不理解,之前还有所嘲笑,但宰相在面前他们还没这个胆子当面质疑。 王判什么都不问了,看结果就行。 万一问的武植烦了,跑掉就不好了。 院落中一群人开始忙活。 现场煤矿只是制作样板所用。 几天时间,武植交给工部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 这些煤矿材料,做出了两千四百个蜂窝煤。 除了制作蜂窝煤之外,他们还打造了三十几个煤炉子,按照武植要求做的。 工部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这时候众人就看武植如何操作了。 只见武植走过来,将一块黑色的蜂窝煤放在炉子中,点燃旁边的木材放入炉子底部。 第一块蜂窝煤红了之后,武植又给煤炉增加了两块蜂窝煤。 随着时间过去,三块蜂窝煤在煤炉中发红,发亮了。 第618章 如同铁水一样红彤彤。 高温席卷,让人在寒冷的季节有了暖意。 最重要的是,居然没有毒烟冒出。 他们大宋制作的煤矿,燃烧会有火和毒烟,武植制造出来的蜂窝煤火并不大,温度却很高,几乎没有黑色烟雾冒出。 煤炭的上方一尺方圆由于高温而扭曲,非常热乎。 王判一群工部的人目光惊诧。 武植一边做,一边告诉他们:“这三个蜂窝煤有很多孔,知道为什么吗?” 王判摇摇头:“还请大人解惑。” “这些孔,是为了让空气更好的流通,提供煤矿的燃性。如果是实心的在煤炉中,第二块无法燃烧。 而且经过我这种方法制作的,也不会有大量毒烟,可以广泛使用!” “当然,如果百姓使用这种蜂窝煤,必须要开窗,空气不能封闭,否则时间长了还是会有中毒的危险,但相比之前完全不能用,强太多了。可以普及百姓!” 了解到这些,王判脸和旁边工部的人面面相觑。 “这煤矿似乎比木材,木炭更好用,而且时间也很长。” “下官佩服!”无论武植怎么厉害,再自己专业领域上被打败,才能让人感受深刻。 现在工部的人就是如此。 当然,之前水泥的制造他们就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 结果武植还有这种提炼煤矿的新方法。 煤炉上放了一个水壶,不一会儿开水冒了出来,咕噜噜水声响彻,众人高兴坏了。 王判此刻对着武植恭恭敬敬一拜,内心真的服气了:“工部将煤矿提炼了好多次都不行,我们都以为煤矿只能如此,谁知武相还能进行加工,佩服,佩服啊!” “这样我们木材的问题就解决了啊!” “嗯,这个冬天不用在死那么多人。” “还是武相厉害!” 众人议论的时候,王判道:“现在大家也别愣着了,赶紧去制作蜂窝煤,越多越好。” “对对对,赶紧吩咐下去!” 工部的官员都忙去了。 临走前纷纷和武植招呼一声,对其真是敬佩至极。 好在蜂窝煤制造起来并不算慢,而且大宋煤矿很多,在工部的指令下大量煤矿开始开采。 工部掌握了蜂窝煤技术人员去各地矿场原地制造。 制造好的蜂窝煤就可以直接拿出去卖。 是的,是卖,而非送。 很多百姓手里是有钱的,只是买不到木材罢了。 如今蜂窝煤上市,连带着煤炉也出现,老百姓一听这东西可以御寒,都抱着怀疑的态度。 毕竟蜂窝煤也是煤矿,煤矿他们都知道,这东西有毒,一个不好就容易丢掉了性命。 百姓们是有些抵触的,工部的人各种解释,还在亲自点燃适用,一些冻的不行的百姓也管不了那么多,纷纷出手购买。 随着第一批人用了蜂窝煤之后没出现什么问题,越来越多的百姓都炸锅了。全部花钱购买。 一个两个算不得什么,全国各地这样的销售就有点恐怖了。 百姓们有了蜂窝煤用,都直夸这东西真的太好用了,只要将第一块点燃后面放进去就可以保存很久。 整个屋内热了起来,也用不了多少煤,关键蜂窝煤也着实不贵。 朝廷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发国难财,工部也不敢在这时候乱来。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蜂窝煤出现后,每家每户都基本买了煤炉,一大家子围绕在煤炉旁边取暖。男女老少皆宜。 当然,对于煤炉的使用,工部的人还是说清楚了,在室内要开窗,不然对人有威胁。 只要开窗问题就不大。 此刻汴京城的百姓议论纷纷。 “这蜂窝煤是谁制造出来的?这么厉害,居然没毒!” “听说是工部的人做出来的!” “工部真是牛啊,可解决了咱们老百姓大问题了!” “嗯,不过我听说好像是武相做出来的蜂窝煤。” “这,是武相?” “对,听说是武相!” “那肯定就是他了,我说工部的那些官员怎么一个个变聪明了,原来是武相做的,这就可以理解了!” “这件事情听说是武相一直盯着,不然煤矿怕也没这么便宜吧!” “武相还是为咱们老百姓谋福,听说之前广山出现了一些恶霸,还是皇亲国戚,就是咱们武相给伸冤的。” “现在越来越好了,大宋如果多一些武相这样的朝臣不得了啊!” “呵呵,现在有一个武相就不得了了,哪里还敢奢望!”一个老伯笑呵呵道,双手放在煤炉上面暖手。 “说的也是!”一大家子都笑了起来。 今天早朝。 文武百官排成两列。 工部尚书启奏:“启禀陛下,如今大宋百姓都用上了蜂窝煤,武相制作的蜂窝煤已经取代了木材,为大宋谋福,为大宋百姓免除了这次天灾,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次王判是发自内心的服气,帮着武植说话。 实际上武植也不用他帮着,但多一个人也是好的。 宋徽宗龙颜大悦,声音响彻大殿:“武爱卿这次做的很好,工部也有功劳,如此一来,大宋一直困扰的木材染料问题解决了,此乃大功一件,是大宋百姓之福。” 木材问题,一直存在大宋国,谁能想到就这么轻易解决了,宋徽宗以前也为这个问题烦恼。 似乎只要有武植在,朝堂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满朝文武窃窃私语。 “陛下,微臣家里也购买了煤炉和蜂窝煤,的确比木材要好,而且更持久,也便宜。今年这个冬天好过了!” “微臣也是。” 文武大臣赞不绝口。 而宋徽宗笑道:“武爱卿,这次你立下大功,朕要重赏你!” 武植知道自己地位已经很高,宋徽宗也没什么可赏赐的,他也并非要什么赏赐:“陛下,微臣身为大宋宰相,为百姓忧虑,也是分内之事,无需赏赐!” “诶,武相切莫客气,应该的,只是朕也不知道该如何赏赐武爱卿,正好昨日高丽来了信使,有意和大宋联姻,如今朕思来想去,觉得武爱卿最合适不过!” 第619章 这话将满朝文武说的愣住了。 高丽公主什么时候要联姻了,他们也不知道啊! “高丽来使,你出来将事情告诉他们。” “是!”人群中走出来一个身穿奇装异服的男子。 这男子看起来和宋朝人差不多,除了衣服宽大,有少许区别之外看不出什么来。 所以朝臣都没怎么注意,此人就是昨天的信使,也是高丽派出的使者。 他说道:“大宋天子,以及诸位大人。外臣今日来也是高丽国王嘱咐前来联姻的,众所周知,我高丽国和大宋向来交好,高丽国王有心想要和大宋联姻,共同发展,这也是外臣来这里的目的!” “不过刚才天子所言,想要将高丽公主与武相联姻,此事外臣还得回去和国王商议。” 高丽使者来的时候,国王说的是想要和大宋天子联姻,毕竟大宋天子是皇帝。 谁知道大宋天子直接开口将这事情弄到了武相身上,这他可做不了主了。 宋徽宗自然是想要高丽公主,听说高丽公主长相美艳,在高丽是除了名的美女。 在高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姑母撩人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老师,喘给我听   大唐绿帽王   角色扮演家(高H)   阴影帝国   赘婿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