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出什么不尊敬的话。 “官?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官啊?嗯……这衣着倒是不一般,你是个啥官啊?有多大?” 老爹说道最后好奇道。 蔡京:“这是当今官家,是陛下,放肆!” “诶,蔡大人,切莫无礼!” 宋徽宗瞪了一眼蔡京。 这老爹最后才听清楚,又看了看四周的人,他眼睛不太好使,此刻仔细一看,好家伙,这么多衣着华贵的人,他听说好像是武相回来了,但不知道当今官家居然在这里,还在眼前。 老爹赶紧跪在地上:“陛下,小的不知道是陛下,多有得罪啊……” 宋徽宗笑道:“老伯不用多礼,起来吧,对了,你刚才说的厂是怎么回事?” 第451章 “陛下,是这样的,咱家开了一个厂,规模还不小呢。” 老爹笑呵呵道。 听到这里,不少大臣都笑了起来。 一个小老百姓,之前连米饭都吃不饱,开厂?那不是笑话吗。 难不成在家里养几个鸡鸭什么的就变成厂了? 不过也能理解,老百姓嘛,有点小事情都喜欢夸大。 蔡京这时候道:“你家里是不是养了一些鸡鸭?老伯,……这算不上什么厂。” 老爹看向蔡京,他没理会,感觉这人说话阴阳怪气的。 他看向宋徽宗:“陛下,您跟我来,我带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好!”宋徽宗点点头。 说话间,几个人便是朝着老伯家里走去。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座房屋面前。 这房子有三间屋子,不大不小院子。 刚刚进去就听到里面有不少人在说笑,还有嘎吱嘎吱的声音,原来是一台台纺织机在不断的来回拉线。 有七八个妇女在这里劳作。 随着不断的来回拉扯,这线就成了布匹。 这边转一下那边转一下的,布匹就形成了。这些布匹做成之后旁边还有一些会刺绣的人在做活。 这里还是非常热闹的,众人都在忙活着,一边说话一边工作。 “陛下您看,这些就是我们的厂了,合伙开的!” 老爹笑道:“原本啊,我想都没敢想我儿子居然还能开厂,这不燕云给我们贷款嘛,我儿子联合村其他人就合伙购置了一些东西办了一个纺织厂,如今产量还算可以!” “哎呀,这要是没有武相的贷款新法,咱们这小老百姓哪里能做这个,根本就没钱买这些东西!” 老爹:“咱们村里的妇女,还是会一些活的,现在也有了用武之地,这些布匹制造出来可以朝着南方销售,连渠道咱们武相都已经打通了,只要我们生产出来就会有人来收购,然后给我们钱!” “现在,妇人家也能养家糊口了!” 听到老爹的一番话,在看到这里的场景,就是蔡京也是不免有些尴尬。 原来这老爹说的厂是纺织厂。 他还真没看出来,这里都是一些小百姓还能做这个。 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的确可以算上的是厂了。 宋徽宗点点头:“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现在女人却是可以聚在一起制造布匹销售南方,很不错啊!” “今日,朕还真是见到了以往见不到的一幕!” “看来武相的政务司还是很好啊!” 宋徽宗对于武植的政务司越发的赞同了。 百姓们各司其职,物尽其用,创造更好的利益和环境,天下人就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 这日子好了,国泰平安,宋徽宗虽然是躺平专家,但他也乐意见到这种情况。 绝对不是每天上朝就听说哪里哪里造反,哪里哪里有山贼出没,杀害百姓,哪里又出现了什么命案。 每天听这些都烦死了。 他更愿意听到的是,哪里的百姓过好了,有饭吃了,天下太平,其乐融融…… 这时。 宋徽宗扫视一圈,走出来之后,还能听到外面有歌声传递。 一群人围绕在一起在跳舞。 充满了欢声笑语,一些孩童更是在这里嬉笑玩耍。 好一片热闹场景。 宋徽宗看着这些人群活的很开心,对于百姓而言,这些其实就够了。 他们只要吃饱饭,有收益,一家子在一起其乐融融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收成的粮食又可以卖成金银,种植遇到问题,比如没水,有虫之类的都可以找政务司的人来想办法处理。 这样的一种状态,的确是非常不错的。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过的更好。 宋徽宗来这里,可谓印象深刻,他以前去大宋其他地方,了解到的多是一些抱怨,百姓们怨声载道,当然,他在朝堂上很多人说的都好听,说什么百姓们过的很安逸,很富足之类的。 实际上到处都是反贼。 这还安逸? 只是没有个好的办法处理而已,天下的士大夫结构已经形成了,在想要改变,动摇他们的利益就很难了。 然而武植来了之后,开始大刀阔斧的去做这些,宋徽宗也支持,关键武植有这个能力。 现在宋徽宗看到整个村落都如此融洽,也知道此地的情况是真实的。 接下来,经过宋徽宗在其他区域走访查看,大致都和之前村落一般情况,很多百姓家里都在忙活。 一个村是这样,大臣们可能不信,然而好几个都是如此就由不得他们不相信了。 毕竟一个村也有不少人,即便是燕王吩咐让他们演戏,百姓们过的不好,也不可能全村的人散发出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高兴。 有些东西是装不出来的,这是实际发生,才能让人有这样的满足感。 了解清楚后,这时候宋徽宗道:“武相,我看刚才那个农官很不错,好好培养,是个做事的人。” 宋徽宗回头看了一眼那个站在角落的农官。 听到这话,农官内心很是高兴。 武植笑道:“陛下,政务司是按照功绩来升任的,像这样的农官做的好,升任是很快的事情。” “嗯,这样也好,免得埋没了人才!” 宋徽宗点点头。 他感觉政务司的体系非常好。 手底下的官员也比较尽责,刚才走访中很多百姓都夸赞政务司的人,这不是他以为的,是百姓们说的。 此刻。 他们回到之前的农庄后,周泉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一桌饭菜。 是之前说好的农家饭。 毕竟官家来了,在场又是诸位大臣,还是要款待一番的。 不过宋徽宗说要吃农家饭,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所以并没有过于丰盛。 到饭点,蔡京看着一桌子农家饭菜,一脸嫌弃。 他们来这里就累的不行,吃的还是这东西,这不是给猪吃的吗? 蔡京等人都不太乐意吃百姓的饭。 虽然这里的饭菜其实还是比百姓们往常吃的要好。但对于他们这些吃惯了好东西的大臣而言,这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了。 “大家尝一下,这里的农家饭别有一番滋味,很好吃的!” 周泉笑道。 还给在场的人介绍了这些菜肴。 都是农田种植的蔬菜之类。 宋徽宗第一个吃了起来,还别说,他觉得不错:“大家都吃,这农家饭味道挺不错。” 蔡京以为官家说的客气话,要不是肚子实在饿得的不行,他才不愿意吃。 尝试了几口之后,嗯?……蔡京发现还可以,又扒拉了几口,也是有些意外。 虽然还真比不了他府邸中的厨子做的好美食,却也不至于不能下口,且有一股比较爽口的味道。 由于吃饭的人还是挺多的,所以场面还是比较热闹。 那些原本不乐意吃农家饭的大臣们,此刻因为饿肚子,加上味道着实不错,所以很快一个个吃的打饱嗝,一脸满足。 在吃饭的时候,宋徽宗笑道: “如今朕看到燕云百姓富足,粮食丰裕,其乐融融,也甚感欣慰。 朕还从未见过,大宋国土中有如此淳朴的百姓,如此积极的劳作,今日朕算是开了眼界。 而这新法居然可以向百姓借贷,支持他们办厂,鼓动百姓们创造自己的厂房,共同富裕发展,这也是朕没想到的。 一切发展的很顺利!来,……为了燕云的繁荣,诸位!” 宋徽宗举杯,众人赶紧迎合,大家开始喝酒。 “是啊陛下,燕云发展的这么好,微臣也从未想过啊!这新法,实在是好啊!” 这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出来帮武植说话。 第452章 说到这个,宋徽宗笑着点点头:“李爱卿说的有理,朕倒是想起来了,燕云如此景象,武爱卿功不可没,也与新法和政务司息息相关。 燕云得到如此改变,证明新法的确可以让大宋更加繁荣昌盛,这是确定的事实。 诸位爱卿也都看到了燕云的情况,新法改革势在必行,所以朕决定,回去之后便将新法在大宋实施,一切交给武植管理!” 宋徽宗此话一出,全场朝臣哗然。 新法如果在大宋实施,大宋所有士大夫,王公贵族的田地就会被全部收为国有。 他们的利益,会分散到天下百姓身上。 尽管很多人心中是一万个不愿意。 但新法效果在燕云是有目共睹的。 虽然这和他们没半点关系,百姓过的不好,并不会影响到他们过的很好。 如果让百姓过的好,剥夺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愿意的。 就说一些良田,每年可以赚多少银子? 一旦良田交出来,他们收益可就大幅度减少,甚至基本上等于没了。 但新法的确有利于天下百姓,让大宋繁荣,发展的更强。 这时候,郭飞明:“陛下,此事事关重大,燕云毕竟不是整个大宋,此地新法的确有效果,但贸然在整个大宋实行,还是有些过于冒险了,不如我们在观察一两年如果燕云还能保持,则可以在大宋实行!” 王辅也站出来,面色凝重:“陛下,郭大人所言有理,贸然在大宋实行,一旦有什么变故,就不可更改了! 可能会造成各方面动荡,所以还是得持续观察燕云几年,如果确定没什么问题,在将新法普及大宋也来得及。” “微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群大臣刚刚吃饱,听到这消息,都坐不住了。 这新法,损害的是他们的利益。 即便他们现在已经看到了新法对于大宋的好处,他们内心还是排斥,他们这番话,其实也没什么毛病。 新法的确是好,他们也不反对,但多观察一两年也没什么坏处嘛。 闻言,宋徽宗严肃道:“燕云如此成绩,还有什么需要观察的?这是实打实的效果! 百姓们已经富裕起来,国泰民安,如此景象,还需要等什么?” 宋徽宗对于武植的新法现在是绝对支持的。 “新法做出了效果,燕云就是表率,以后如果大宋也是如此,那才是真正的举国繁荣,而且朕觉得政务司的体系很不错!” 宋徽宗:“他们是通过能力和功绩提拔人才,而非是读四书五经,四书五经自然有他的用处,但有些地方正如刚才的农官而言,的确需要专业的人才!” “如此才能物尽其用,全国努力,发展好大宋的经济!” “一个地方的经济,农业,商业想要发展的好,必须需要懂得这方面的专业人员,才利于管理和提升收益效率!” “武相的方法,朕看就很好!让真正懂行的人做适合的位置,这叫做知人善用! 一两个也许不明显,若是天下每一个城池,乡村用的都是这样的人才,普及开来,对于大宋的生产力简直无法想象啊!” 武植内心一喜,他的新法在燕云这边好久,终于有了成绩让大宋朝看到,才能继续顺利展开。 若是这里的成绩不好,怕是政务司就搁置了。 只要在大宋建立政务司,那么武植将来则是这天下官员的老师。 是他们的领袖。 以后大宋朝全国各地将都是他的门生。 只是在场的朝臣们心里叹息。 武植在这里的方法得到好成果,的确是没有反驳的理由。 耽搁几年在看效果?这都是笑话,都已经出了成绩,在看难道就变了? 此刻! 郭飞明和太子赵恒对视一眼。 众人也面面相觑! 他们是不可能轻易促成此事的! 不可否认的是,新法对于百姓有好处,但对于他们士大夫绝对没好处。 为什么? 因为武植一旦施展新法,就不仅仅是回收良田,包括王公贵族的各种福利待遇,还有引荐官员的权利都要被武植给剥夺掉。 武植损害的是天下士大夫的利益,这一般人根本就不敢这么做,但武植权势强大,手底下也有不少人。 再加上他掌握兵权,得到官家的信任,还有蔡京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似乎也不那么和武植唱反调了。 更可怕的是,若是政务司建立起来,将他们原本的官职,还有手下给撤换掉了,那这天下官员岂不是都是出自政务司了? 那还要他们这些科考出来的官员做什么? 这是很可怕的。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姑母撩人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老师,喘给我听
大唐绿帽王
角色扮演家(高H)
阴影帝国
赘婿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魔界受欢之叔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