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254章

第254章

见见宰相大人。 如果他们知道陛下带着文武百官去视察,一定会期待见到蔡相。 所以,蔡相是绝对不能缺席的,否则就会让燕云千万子民失望! 作为大宋宰相,理应爱民如子,燕云之行蔡大人得去!不能辜负了这万千子民啊!” 武植这话说的蔡京楞在原地,找不到什么反驳的借口。 这特么的…… 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虽然燕云百姓肯定是知道大宋宰相的,但也不至于像武植说的这般要见他。 只是武植话说到这份上,他能不去吗? 蔡京愣神的时候,宋徽宗接着道:“好了,就这么定了,满朝文武现在准备好收拾,两日后前往燕云十六州! 至于这里的事务,你们可以交给手下的官员暂时处理,即便处理不了的,回来也不迟嘛,现在大宋无战事,国内一片太平,完全可以支持这次出行!” “而且,朕的肱股之臣,他既然说燕云的税收有这么高,那就一定真实不虚,朕也要让你们看看,武相的办事能力!” 当宋徽宗这个决定做出后,文武百官全部炸锅了。 “陛下,微臣母亲病危,正需要微臣几日细心照顾,我倒是想要和陛下一起去燕云看看,但家中母亲无人照料,微臣担心若是出行回来母亲已经不在,于孝道有亏损,于心不忍啊,所以微臣恐怕不能和陛下一起去了!” 一位大臣立刻站了出来。 还有的官员,家中刚好诞生了孙子,本来是团圆的大好日子,办完公事就可以陪陪孙子,若是出去,谁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心里能不着急吗。 而那蔡京年纪也不小了,此去燕云哪里经得起折腾。 也是无奈啊。 要知道,这是随着陛下一起出去,不是自己优哉游哉的前行,陛下说什么时候走,那就得什么时候走,你病了那也是不能停下来,要随着众人一起出发的。 有的官员刚好身体有些不适,需要静养,根本就不想去。 这么多人出行绝对不是小事情,很多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安排到位。 还要看天气,经历很多事情。 一些年轻的官员倒是无所谓,心里反而高兴,这么大事情也是挺热闹的,出去啥事不用做,看看热闹风景也不错啊! 此刻。 王黼在想自己要不要说自己儿子病了也需要人照顾,就不去了? 王黼家里还是有几个儿子的。虽然被武植弄了一个,但还有不少。 这个借口倒是不错。不能说迟了。 就在王黼准备开口的时候。 这时。 宋徽宗:“如果家中有亲人病危,倒是可以谅解,但若是欺君罔上,朕会严惩不贷!罢了他的官职!” 宋徽宗这句话一出,旁边一些官员还准备说自己夫人,或者老爹也病危以此为借口的,顿时浑身一哆嗦,感觉还是官职重要,立刻闭嘴了。 王黼神色变化,立刻没什么要说的了。 好在刚才说病危的是真实的,所以他倒是松了口气。 其余人都没人敢说什么,因为他们家就没这种必须要留下的事。 他们也不敢真的欺君罔上吧? 在场的人无论他们怎么想,反正准备了两天之后,一支庞大的队伍便是组建而成,要准备去燕云了。 队伍非常浩大,毕竟这是汴京的文武百官出行,场面还是很吓人的。 第444章 随着太监李彦一声陛下起驾,浩浩荡荡的队伍便是出发了。 宋徽宗一走,后面跟随的是文武大臣。 有的人高兴,有的人则是板着脸内心不愿意走,有的则是随遇而安了。 既然无法反抗,那就当是一次旅行出游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宋徽宗走之后,整个朝堂就没人了。 当然,汴京还留下了一些处理事务的基础官员还有皇宫的一些后妃,以及宫中的人员。 那么宋徽宗走了之后,这里会有变故吗? 自然是没有的,因为有权利的都跟随陛下一起走了,留下的人也大多是宋徽宗特意安排的人。 宋徽宗作为官家,还是有一些亲信的,也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效忠大宋。 大宋虽然有诸多不好,但没人愿意真的去造反。 尤其是生活在汴京的人,小日子过的不错。 再说,武植在汴京也安插了一些人,任何风吹草动多少有一点风声,尤其是兵将这一块。 武植本身掌握了太尉之职,有兵权,汴京的禁军大部分在武植手中,他手底下的人怎么会造反呢? 而且也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造反,没有这个能力。 谁敢造反,分分钟就会被灭掉。 大宋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安稳,民心不至于到造反的地步。 加上大宋平了辽国和金国,现在新法改革更是符合民心所向。 明显日子就要好转了。 谁脑子被驴踢了要去做这么大风险的事情? 再说武植吧。 武植倒是有这个能力,因为宋徽宗非常信任他,他手中也掌握兵权,凭借武植的能力并不难,但武植目前来说完全犯不着去做这种事情。 此刻。 众人一路乘船前往燕云。 沿途的风景非常不错。 船虽然在水面上摇晃动荡,但风景优美,让人心情愉悦。 出行的船也非同一般,非常庞大,上面很是繁荣,颜色绚丽,雕龙画栋的。 在船里面服侍宋徽宗的宫女也有不少。 就是武植也被宋徽宗配备了几个专门照顾他的宫女。 饮食起居都在船上。 所以船之大,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高达七八米,行驶在水面上虽然晃荡,但大致上很平稳,反而让人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如果没有风的话,你还以为就在平地上。 船就稳当多了。 此刻船上的宋徽宗,在高层凭栏上看着远处的山河水景,水面波涛荡漾充满了诗情画意,心情愉悦。 甚至对于山河的描绘出口成章,还和旁边一些大臣对诗词。 要说这帮朝臣,别的本事没有,这奉承陛下咬文嚼字还是非常厉害。 宋徽宗也会询问武植,他知道武植对于诗词绝对不是一般的厉害。 每到这个时候,众人的目光就会聚集在武植身上,而武植本来是文状元出身,对于这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凭借武植深厚的抄袭古代诗词的才能,这山水诗词那是手到擒来。 不得不说,武植在这方面才艺真没几个人能比的了,只要不是出自宋朝以前诗人的诗词,武植抄袭随口就来。 什么关于山峰的,水流的,各种精妙的诗句简直妙口成章,不带丝毫停顿和犹豫的。 连续两三首精妙的诗词出来,众人细细品味都是心中惊讶。 要知道,在场都是文人,是咬文嚼字最厉害的一帮士大夫,他们打架不行,弄文章,写奏折那都是一把好手。 所以他们能欣赏武植诗词中的韵味,对仗,韵律,还有关于诗词的景象用词等等,的确感觉甚好。 他们赞叹道: “武相不愧是状元出身,精妙诗词随口就来,厉害啊!” “这么优美的诗词,不知道武相是何时创造出来的?” 一朝臣问道。 武植笑了笑:“这不是陛下让我吟诗么,自然是临场发挥,刚作的!” “什么?武相刚作出的,一连三首都是吗?哎呀,武相真是咱们大宋朝的诗仙啊!” 有的朝臣,有机会还是会拍武植马屁! 虽然武植施展新法,损害了士大夫的利益,但也有不少朝臣想要巴结武植。 毕竟武植乃是大宋的宰相。 这也不是开玩笑的。 而且他们是真心佩服。 在短时间作出这么好的诗词,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就是郭飞明也不得不佩服武植,诗词随口而出,让人叹服。 因为他也是弄文章的,对于文章造诣高的生出一些佩服之情也在所难免,然而,这并不能改变郭飞明对武植的看法。 武植的能力他并没有看低过,毕竟武植做出了功绩,现在的问题是武植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是绝对不能容许的。 这是天下士大夫所有人的利益。 “诗仙不敢当,不过是随口几句罢了!” 面对众人的夸赞,武植还是会谦虚几句。 此刻。 “这里风景太好了,朕忽然来了灵感,朕要绘画!”宋徽宗望向远处的山林之景感慨。 李彦:“快,将笔墨拿来!” 有小太监赶紧去准备笔墨。 两个太监将画拿好,李彦跟在旁边,宋徽宗目光掠向远处,然后在纸上描绘。 虽然船时而有些微微的摆动,但这丝毫不影响宋徽宗创作的激情。 他神色非常认真,不一会儿寥寥几笔,纸上就有一副山河图显现了出来,宋徽宗下笔非常精准。 往往能一两笔就点出一处风景的风韵所在。 朝臣纷纷赞叹,说陛下的绘画当真是好。 武植在旁边内心感慨,暗道这家伙还真是有几把刷子,绘画功夫了得,这样一副图案别人画至少需要精雕细琢,然后仔细琢磨在绘画,绝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但在宋徽宗手中就那么寥寥几笔,并没有多细节,但就是有一股独特的神韵。 其中山峰河流,笔走龙蛇般。 加上后期宋徽宗还可以继续填补细节,估计就是一副名画佳作了。 武植在想,若是将宋徽宗的画拿到现代去卖,肯定能赚不少钱吧? 武植觉得这幅画很有欣赏感,他看着也很喜欢。 大书法家,宋徽宗当之无愧。 其实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明明一个好好的艺术家,却偏偏坐上的官家的位置,而适合做官家的,却做不到这个位置一展抱负。 就如同做饭的人等不到回家吃饭的男人,回家的男人娶不到做饭的女人。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不可能十全十美。 相信,宋徽宗希望的是很多人欣赏他的绘画和书法,只是他是官家,遮盖了这一切光辉,也仅仅是于此了。 若他不是官家,在古代提到他,那众人定然会竖立一根大拇指,赵佶?此人我听过,听说是书法大家,艺术造诣很高啊! 但现在往往提到他,众人基本上都是他这个身份。 如果任由历史发展,那么宋徽宗的坏名声完全遮盖了他的艺术。 不过有武植在,大宋目前发展良好,所以未来历史书上,宋徽宗应该是千古名君了! 夸赞宋徽宗绘画的,大多数除了是奉承之外,也是真心。 如果你画的是一坨狗屎,朝臣们嘴上不说,心里也是鄙视的。 只是听的都是赞美,一些朝臣借助夸赞画的造诣,都能扯上他是千古名君之类的话。 说宋徽宗不但艺术高,也是难得的名君之类的。 宋徽宗想了想,他感觉这些人的话不能完全听,他想听其他人的想法,尤其是武植的。 他问道:“武爱卿,朕到底算不算的上千古明君呢?” 第445章 听到这个问题,武植笑了。 宋徽宗之所以还有疑惑和怀疑,是因为这些都是武植做出来的。 武植功劳不可否认,但宋徽宗才是最大的功劳。 为何? 因为武植是科举选拔出来被宋徽宗钦点的状元,若非宋徽宗信任,这种爱玩的性子和武植在一起关系这么好。 如此的信任,放手让他干,说实话,即便武植有天大的能力,开再大的挂这些能力也没有用武之地。 除非是武植推翻了宋朝的统治自己来。 但他走的是科举道路,被宋徽宗提拔,那么武植再大的功劳,宋徽宗也是功不可没的。 就比如当初的刘邦,他手底下的韩信若是不帮着他,刘邦能得天下?恐怕尚未可知吧! 但就是刘邦相信了韩信,相信了萧何,所以韩信才施展了能力。 而武植一路可比韩信顺畅多了,韩信多番折磨辗转才有了用武之地,武植呢? 他几乎是一科考,就被曾布看上,最后遇到了宋徽宗,一路层层升官提拔,到达现在都已经是燕云的王了! 还是太尉之职,掌握兵权,建立了政务司,虽然还没有在大宋普及,而本身也是大宋宰相位置,如此种种,宋徽宗自然是有巨大功劳的。 所以,武植接下来说的也是真心实意。 他笑道:“陛下,这古话说的好啊,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大宋历经这么多年,在陛下的整顿下,目前收服了燕云,这是一番天大功劳,仅仅是这番功劳陛下便可以成为明君!” “其二,金国辽国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威胁大宋,如今金国已灭,辽国这个曾经威胁大宋的王朝也已经覆灭,这也是天大的功劳!” “第三,如今宋朝国土中,交通发达,贸易通畅,建立了顺风驿站,便利了天下百姓,发达了商业!” “其次农业今年各个地方也都出现了疯狂暴涨的形势,如今海外小岛上的金矿也是我们大宋在开采,船只也在建造! 如今之大宋,定燕云,平金灭辽,内通四驿,法革富民,对外,如今大宋

相关推荐: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以力服仙   老师,喘给我听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小怂包重生记(1v2)   左拥右抱_御书屋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