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密院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现在他成了朝廷右相。 要知道这以前可是武植的位置。 武植建立那么多功劳才走到那个位置,而他郑居中呢? 论功劳自然不能和武植相提并论。 但谁让他身边有皇后这个亲戚呢? 当然,实际上他们只是一个姓,当初显肃皇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郑居中考中进士当官的时候,两人不谋而合达成了协议,对外他就是皇后娘家的人。 对自己升任也方便,对皇后也有好处。 不过郑居中不知道,若非武植坐镇朝堂被显肃皇后忌惮,郑居中是要被皇后弄下去的。 现在么。 他还用得着郑居中。 郑龚才真正是皇后娘家的人。虽然不是直系亲属,也是叔伯分支下来的关系。都是一个家族的。 更不用说他老爹郑绅了。 三个人都是皇后的人。 而且身居高位,一时间让皇后内心有些膨胀起来。 这朝堂中三个高位,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御史大夫,连郑龚也成为了枢密院使的高职。 “以后,这后宫谁还是本宫的对手?”显肃皇后满面笑容,也想到了刘贵妃。 虽然官家宠信刘贵妃,刘贵妃也是武植的丈母娘,但这又如何? 她是皇后,朝中有三个地位高的人撑腰。 形势一片大好,而且她又怀了身孕,说不定以后又是一个小皇子。 “女儿,这次你太厉害了,爹真没想到啊!” 两人走后,旁边郑绅高兴道。 显肃皇后:“爹,现在你的地位还未稳固,以后成了御史大夫,要好好处理朝政,不要生事。” “女儿,你放心吧,爹这辈子都想当个大官,如今心愿满足,不会胡来的!” 郑绅口头上这么说,实际上呢。 实际上郑绅可不是啥好人。 在民间仗着自己是皇帝老丈人的身份,不知道欺压百姓多少回了。 也就是武植没彻查他。 不然他肯定下去了。 为什么不彻查呢? 因为在武植查官员的时间段,皇后在郑绅府邸养胎。 直到案子结束,皇后才回来。 这一回来,就直接提拔了。 显肃皇后坐镇娘家,武植只是履行了正常的公事,并没有强行搜查,毕竟皇后坐镇,他强行来有点不符合规矩,武植也没将事情闹的太难看。 其他人武植可以强来,面对皇后,还是要给宋徽宗几分薄面。 毕竟是宋徽宗的内人。 显肃皇后:“这次是我提前举荐了,否则武相肯定会将这三个位置占据!” 郑绅:“嘿嘿,你可是皇后,即便位置被武植占了,只要你开口陛下都会同意的,他武相算个什么东西,就是一个外人,和咱们相比差远了!” “爹,这话可不能乱说!”显肃皇后皱眉:“爹在朝为官以后免不了和武相接触,但最好不要得罪他,毕竟他才是朝廷左相。” “女儿说的是!” “还有,你是我爹,以后做事要有分寸,武相不是一般人,就算你们三个坐上了这位置,想要对付他还早着呢。” 郑绅点点头,却也没放在心上。 郑绅高高兴兴的退了出去。他准备将自己升官的事情在自己身边人面前炫耀一番。 显肃皇后神色沉静,忽然想到了什么。 她抚着自己的肚子,想到了以前的往事,却是摇摇头:“……柽儿你走的太早了,不然现在你就是太子!” “希望我腹中是个儿子,这样也不是没有机会!” 作为皇后,他的儿子成为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惜他唯一的儿子赵柽,出生第二天就夭了。 哎!……显肃皇后感觉自己还是有点能力的,不由想到若是他儿子活着,以现在的年纪也应该能继承太子之位了,这样一来,以后他可是太后了? 可惜儿子走的早,但现在生一个,也许能赶上机会。 毕竟官家现在还年轻。 就在显肃皇后伤感的时候。 另一边。 殿前司。 花子虚正在忙碌。 却忽然收到消息,当知道自己成为了枢密院副使的时候,他差点晕了。 花子虚在营帐中简直不敢相信,他怎么就成了这么大官了? 而且,还是花子虚心心念念的大文官! 第564章 文官在大宋地位很高,待遇也好的多。 且权利大。 他怎么突然就升官了? 这来的有点触不及防啊! 花子虚满脸的激动和欣喜,随后他用屁股想都知道,一定是武植提拔的他。 否则不可能忽然天降喜事! 一定是武兄! 不,是武相! 花子虚十根手指抖动个不停,他将左手放在右手上也按捺不住的颤抖啊! 花子虚喜极而泣! 他做梦都想要成为高官,不然他就不会从阳谷县那个地方出来。 阳谷县虽然小,但他衣食无忧,富贵不缺。他出来外面的世界,还不是想要成为一方人物。 现在他在军营中其实已经有不错的官职了。 然而,武植却将他提拔到了朝堂里。 枢密院副使啊! 这可不小了。 几乎是很多官员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地步。 虽然不是枢密院使,也已经足够吓人! 花子虚太高兴了:“可是武相提拔我的?” 他虽然知道答案,还是忍不住问来人。 “额……副使大人,是武相提拔的,他特意让我来告诉你,这几天准备准备就去上任!” 花子虚笑了起来,他已经猜出来了。 赶紧拿出些纸币给了报信的人。 报信的人也笑着恭贺花子虚升官。 “如果大伯知道我升官了,一定非常高兴吧!” “大伯说的没错,大宋虽然重文轻武,我之前是武官,但大伯说什么官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看跟着什么人。我跟着武兄,其实已经心满意足了!” “谁能想到,武兄给我提拔为枢密院副使,汴京城的实权高官啊!” 花子虚高兴的直抹眼泪,他也算是混出头了。 他赶紧写信将消息告诉大伯…… 阳谷县。 花太监因为双腿有些不便,坐在院落中的椅子上正吃着阳谷县特有的蛋糕,看着天空的景象,吹着秋风,享受着老年生活。 他现在腿脚不便,起身有些困难。但还是很满足的。 他也会想着自己那个侄儿现在不知道如何了? 结果就有人过来禀报消息。 看到信封中的内容后。 “这怎么可能!”平日里起身缓慢的花太监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看着信封双眼抑制不住的惊喜:“我侄儿花子虚升任枢密院副使了?大宋正二品官员啊!” “老爷,这是好事啊!诶……老爷你的腿……”下人目瞪口呆! “我腿没事!” “……” 很快,整个阳谷县的人都知道,当初和武植一起出去的花子虚,居然升任了正二品官员。 清河县的张老爷,张夫人也都知道他们这边又出了一个人物,也是感慨万千啊。 正二品什么概念? 不由感觉武大郎是真厉害啊! 武植当初的一些手下,比如郓哥,什么王达父子也都高兴的不得了。 因为此刻消息不但是花子虚的,还有关于武植成为左相的事情。 可谓是全城轰动。 路边,一名衣衫褴褛,脏兮兮蹲在巷子角落吃着别人剩下馒头的乞丐婆子听闻消息后也震惊了:“武大郎成左相了吗?哎,我这老婆子,当初得罪的这是什么人喽!” 已经不在开店的王婆,在路边成了乞丐感叹。 当初武植是没有将王婆如何,但是王达父子因为受恩于武植,所以他们在阳谷县会抽空照顾一下王婆的生意。稍有不耐,就砸了王婆的店铺。 反复几次,最后弄的王婆没了生计,哪也去不了,只能在阳谷县成了乞丐,每日食不果腹。 现在王婆肠子都悔青了,不应该招惹武植。 只是现在说什么也无用,武植虽然没对付她,但武植手底下的人可不会放过,让她当乞丐已经是轻的了。 此刻。 一处县衙中。 已经升任户部侍郎的李树,也是惊呆了! “武兄果然还是想着我的,我李树如今也登堂入室,进庙堂了?” “哎,以前庙堂之高,于我可谓万里,如今进入庙堂成为户部侍郎,以后前程远大,就这个官职我李树也不枉此生了!” 户部侍郎不是一般位置,那是六部之一的高官。 李树在一颗树下感慨不已,当初他中了进士哭的在地上稀里哗啦,如今他虽然成熟了一些,但还是右手放在树干上,弯腰激动的流眼泪,左手都来不及抹掉。 “武兄仗义!果然朝中有人好做官,如今我对这句话体会深刻!武兄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不行,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父母,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李树内心激动,抹掉眼泪去写信,同时也要准备准备去汴京上任。 李树知道消息的时候,是朝廷派的人,他接的是圣旨。 与此同时。 另外一处府邸。 陈文昭在房间中正埋头苦干。 他拿着毛笔正在批示案件,聚精会神的工作态度。 对于自己好几年都在这个位置,陈文昭也没有抱怨,当然,如果有更好的位置,他自然高兴。 可惜蔡京一直都没怎么提拔他,他只好安心待在这里。 他即便有在汴京城当官的想法,却也知道很难。 感觉这辈子,恐怕只能留在这里了。 而当圣旨降临,告诉他官家升任他为御史中丞,在汴京城任职的时候,他怔住了。 那传旨的人笑道:“陈大人,恭喜了,陛下这次提拔你为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 陈文昭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调到了汴京城! 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 上至宰相,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若是以后那御史大夫郑绅要弹劾谁,御史中丞的作用就发挥了,可以对抗。 虽然武植不在乎这些,但能提拔自然要提拔。 按理说,陈文昭在本地乃是正四品的府尹,这次他并没有升官,属于平调。 即便如此,也让陈文昭欣喜若狂。 因为在汴京担任御史中丞就可以接触朝堂上的大臣,处于汴京权力中心,发展机会肯定更大。 这时,陈文昭问了传旨的人,问他为何自己忽然成了御史中丞? 传旨的这人也实在,告诉他是武相举荐。 果然! 想到是武植,陈文昭感动不已。 “没想到真是武相!”陈文昭当初也有意和武植混个脸熟,却从未想过有今天。 他和武植混个脸熟,也是希望自己位置更稳当一点,那时从未想过武植能有这样的能力提拔他。 可是现在,不正是如此吗。 陈文昭手中毛笔已经掉在桌椅上,看着圣旨,他脑袋一片晕乎。 随后他反应过来,给了传旨的人一些赏钱,自己也该准备去汴京城了…… 一段时间过去。 当再次上朝的时候。 几个主要大臣还有其余百官都站列朝堂中。 武植如今是左相,位高权重,文武百官以他为首。 他已经位极人臣了。 蔡京下去,他如今顶替上来,权威自然更大。所有文武百官看到他,都跟老鼠看到猫一样,非常的热情,讨好。 以前有蔡京,还有新法没有实行,众人倒是乐得热闹,虽然巴结的人不少,但很多都是中立派。 哪有如今这般的热情。 他们心里恨的牙痒痒的,因为武植剥夺了他们的利益,但既然武植已经是左相,新法也已经如此了,谁还能和大势过不去。 朝堂上不只是有武植的人,不说皇后提拔的郑绅,郑居中,郑龚,还有其余比如工部尚书王判,吏部尚书冯巩,这些人就不是武植的。 两个人都是六部中的官员,权利很大。 不过和当朝左相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今日早朝中。 宋徽宗对于提拔的事情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希望他们能为大宋效力。 同时还和李树,陈文昭等人对话了几句。 陈文昭表现的诚惶诚恐,以后他要经常上朝,面对忽然的环境变化还有些不适应呢。 李树也是如此。 除了这些之外,武植也提出目前中原新法施展的情况,所有地区都在上缴,估计很快就能全部完成。 到时候良田会统一发放下去,让百姓们多得到良田,官员们的田许多腾出来分给百姓,百姓自己种植也有劲,毕竟一年下来,田地多的话还是能赚不少的。 以前很多百姓都是给地主做工,现在他们可以自己做。 相信明年税收中原会变得更好。 接下来,武植也当朝提出了皇庄的事情,众人无异议,宋徽宗光明正大的拥有了自己的私人皇庄。 面积还不小。 商议完这些事情后,宋徽宗忽然想到了关于万岁山的事情,便是询问了大臣。 立刻有人道:“陛下,万岁山是蔡京在管理,现在他走了,由下面的人接管,目前已经
相关推荐: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她太投入(骨科gl)
军师威武
寡妇门前桃花多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阴影帝国
归宿(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祸国妖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