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221章

第221章

。 这三道铡刀堪比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权利大着呢。 龙头铡可斩皇亲国戚,虎头铡可斩贪官污吏,佞臣奸臣。 最后一道狗头铡可斩恶霸无赖,违法平民。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开封府特制刑具的称呼。 然而,一般人却不知,三口铡刀的名字真正出处是自上古时期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传承而来。 古人认为,剑刀为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 夏朝末期为君主桀所有,之后暴政开始。 三刀被供奉于夏朝太庙。 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遮天,鬼哭神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 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时代迁移,北宋朝著名铁匠韩蕲在一处深山之中发现了商朝太庙的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 其时“碎铁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后由韩蕲与宫廷铸剑师合力铸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把铡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于开封府,时任开封府尹包拯成为第一个“开封三铡”的持刀人。 数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轩辕剑击碎之后,长年封印,日后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气的“青天三铡刀”,真可谓物极必反。 当然,这些都是传说,是真是假还未可知,但这三刀无疑是极为有名气的。 包拯有了这三刀便是可以先斩后奏,这权利之大,让人闻风丧胆。 就是高官都可以先斩了在说。 当然,谁有了这东西,天天先斩后奏,怕是官家也不会乐意,万一你将他皇家的人给斩了,自家人都不在自己掌控之中,这多不合适? 而实际上呢,狗头铡倒是用的非常之多,而斩龙的一个没用。 至于那虎头铡倒是用了几次,斩贪官的,只是包拯用了一两次之后,整个满朝文武弹劾的包拯亲爹都炸了。 第388章 实际上,这个三刀更多的是一种象征。 但面对一些地方豪强,的确有很强的震慑力。 对于其他官员也有一定作用。 毕竟,万一真被斩了,找谁说理去? 宋徽宗听到武植说的这些,忽然问道:“莫非燕王想要大开杀戒,整治地方的官员?” 宋徽宗道:“燕王,上次你在燕云杀了一批人,朕没有过问,但这种杀戮还是有些过于恐怖了。杀多了难免有伤天和啊!” 显然,宋徽宗不是一个主张杀的人。 武植笑道:“陛下,这三刀目的在于震慑,他们被震慑才敢听命老老实实做事,贪官是杀不完的,微臣目的不在杀,而在让他们忌惮,不敢胡来,官商勾结,发国难财!” 宋徽宗点点头:“既然燕王开口,这三刀目前还放着,就给你吧!” “这三刀在开封府,你可以去取!” “多谢陛下!”武植内心一喜,这是好东西啊! 武植也没废话,又和宋徽宗讨论了一下绘画的艺术之后,便是离开了这里,前往开封府。 开封府的人听说是燕王来此,非常的恭敬。 “燕王,这里就是昔日包青天的三铡刀了!您看!” 一官员盯着武植笑道。 武植顿时走进去,便看到了三把威武的铡刀。 手放在上面观摩了一下,这铡刀不知道杀了多少恶霸,看的武植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很重的杀气啊! 武植想到这刀还和上古传说的邪刀有关系,倒是唏嘘不已,想不到上古的邪刀到了现在,却是天下的正义之刀。 就是不知道这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不过想来,也就是传说而已,但不管怎么说这铡刀的意义很重大。 “以前包大人用此铡刀斩尽天下恶人,如今这刀落在我手中,怕是要更发扬光大了!” 听到这话,旁边的官员男子浑身一哆嗦。他可是听说过燕王的手段。 以前在燕云那可是一连斩杀了一千多人,都是贪官污吏。 而且他那时候手里还没有这东西,相当于先斩后奏,官家还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如今燕王有了这东西,那更是如虎添翼,天下恶霸怕是要闻风丧胆了! 武植嘴角含着一抹笑容:“以前斩杀一个官员,都要各种程序,繁琐之极,现在有了这三铡刀,就厉害了!” 而当这刀被武植掌握后,忽然之间,武植脑海深处似乎多出了一种正义的使命。 不能让这刀白白浪费了。 大宋的贪官污吏之多,那是前所未有的,否则大宋也不会诞生这么多反贼,最后亡国。 和那些官员阳奉阴违,不执行,为非作歹有很大的关系。 而当满朝文武知道这件事情后,不少官员都是瑟瑟发抖。 “燕王本身权势极重,如今有了青天三铡刀,怕是更肆无忌惮,我们还是小心点,别被燕王抓到了什么把柄!” “是啊!官家连这个东西都给了,我们是要小心了!” “听说是燕王自己要的吧?” “关键,官家还给了啊!” “也是!” 朝臣们议论纷纷,而旁边的蔡京也是冷汗直流,这铡刀意味着什么他当然知道,意味着就是他蔡京,若是武植不爽起来,都可以将他以罪名直接问斩了,根本就不需要经过官家。 在一个,枢密院中,还是有很多官员都前往了辽国治理天下。 毕竟宋朝官员虽然多,但辽国地盘广大,要接手还是需要很多人的。 之前燕云出了乱子,很多都是蔡京任命的枢密院官员。 如今枢密院中的官员依然有不少前往辽国区域任职。 蔡京比较了解这些官员,贪污受贿,那大部分都是有的。 这次武植带着三铡刀过去,蔡京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传个信,让他们收敛一点。于是便去忙去了。 武植也没耽搁。 他得到青天铡刀之后,自己领兵三千,然后坐马车前往了燕云自己的地盘。 因为燕云和辽国距离比较近,武植除了是要回燕云看看,也准备在辽国调动粮草兵马,防止出现什么反叛和灾情。 只是这场雪太大,武植一队人马出行有些不方便。 由于大雪的影响,大宋的顺风驿站也受到了影响,很多地方都停运。 这停运停的都是钱啊! 不仅是顺风驿站,就连海路的一些贸易也停止了。 外面太冷,路也难走。 那些百姓就不用说了,出门都不容易。 人都是要吃喝的,粮食很重要,物资运送也很重要。 家中粮食不多的,碰到这种情况粮食不卖,价格高涨,很容易出现饥荒。 由于路难走,所以武植换了海路。 在船上倒是稍微快一点。 之前临走的时候,潘金莲,李师师她们还恋恋不舍,嘱咐武植在外面要小心,这大雪天的。 武植自然是不用担心的,他身强体壮,又有兵马,其实他倒是没什么。 在出去之前,武植还特意交代了商务司一些事情。 这段时间,商务司的人继续建造船只和研究新东西,反正许多材料已经准备齐全。 他们可尽的制造就行了。 现在火炮营,空军营,后勤都发展的相当有规模。 除此之外,武植正在让一批人研究怎么制造蒸汽机。 不过这玩意有些难度,现在还没什么头绪,要不是武植有图纸和理论,自己的领悟教导,那些工匠怕是连门都摸不到。 即便如此,现在研究也比较困难。 此刻。 武植还没到燕云的时候,就给自己在燕云的手下心腹下达了许多命令,告诉他们如何维持当地的情况,如何调动粮食,安稳民心。 粮食多的地方调动给少的区域,确保人人都不挨饿。 随着船在水上航行,很快锦州到了。 武植目光掠向远处岸边,这里的港口不像深处,已经出现了冰层结构。 从外面运输物资到这里,也是比较麻烦。 岸边的雪已经达到了大腿! 这种情况,恐怕粮食只能从当地调取,距离远的物资怕是来不及了。 天灾倒是好说,就怕之后出现许多人祸,比如饿死的,冻死的,而一旦雪化了之后,这些都会造成瘟疫和病毒传播。 第389章 这些问题还是非常严重的。 民以食为天,粮食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人最需要的物资。 好在武植已经派人将大宋的粮食尽快朝这边运送。 大宋粮食储备不少,辽国这边经过战乱早已经不堪重负。 经过辽国和金国的打仗消耗,储备粮食实际上没多少了。 这些事,都要武植去调度。 当然,大宋的粮食过来怕是有些困难,时间会延迟,所以也不能指望那边。 武植从燕云调动了一部分粮食。这边经过武植的超优千号播种,现在有富余的。 这都需要他亲自安排。 如果让贪官调动这些粮草,搞不好会吞一部分,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百姓饿了,为了吃东西会到处抢掠,聚集在一起成为叛军。 现在情况并非乐观。因为武植来这边的时候,其实已经连续下了十几天雪。 燕云和辽国许多区域都是如此。 雪不是小范围,而是大范围持续下。 他打探了许多消息。 辽国地界已经出现灾情,有些百姓储粮完了,却买不到粮食,这时谁也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粮食。 导致一些人开始挨饿,吃稀饭充饥。 现在还只是初步阶段,武植幸好提前过来,否则一旦形成大面积这种情况,怕是又要出现叛乱了。 仅仅是此地锦州已经连续大雪,到处白茫茫一片。 厚重积雪将一些百姓的房屋压垮,一般人家的房子不堪重负,倒塌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这就要挨饿受冻了。 如果有钱的还算好,没钱在这种情况只有等死。 其实在城内有治安维护,倒算是比较稳当。 有亲戚,关系好的街坊邻居,只要不过于拮据还是可以救济一下,一起熬过雪天。 此刻。 城外的百姓最糟糕,因为没人会管他们。 城门紧闭,外面无法进来。 武植见状,便迅速调动了周围城池的粮食进行防范,但运输过来没那么快,只能从城内调取。 之前他打探了这里的情况,燕云很大,有些地方粮食储备多,让他们调动一些去缺粮的城池,但燕云有些官员,并非是武植安排。 有一些官员想要耍心眼,本来不想拿出来,但因来人是武植,听说武植之前连蔡京的儿子都斩杀了,这些官员也不敢放肆。 纷纷配合。 不仅如此,武植来到锦州之后,便是召集了一帮粮商,告诉他们不允许抬高粮食价格。 以及本地的一些官员,若是谁敢官商勾结,武植会依法处置。 这些商人看到武植将三口巨大的铡刀都带来,一个个吓的脸色苍白。一个劲的小鸡啄米般点头。 比较胖的杨掌柜,皮笑肉不笑的道:“燕王说笑了,小人们哪敢呐,咱们都是守法的商人,不敢做这缺德的事情。” 另外一个精瘦商人嘿嘿笑道:“燕王放心,我们虽然是商人,却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绝对不会抬高粮食价格,保证和往常一样的价格出售。” 其实他们之前可不是这么想的,想要乘机发难财。 这是很多商人的通病,谁知道燕王从大宋过来了。 燕云,有很多人是大宋那边的商人过来做生意的。 有些则是本地人。 武植离开后,这些人又商议了一会儿。 “大家伙说,咱们这……” “听燕王的!你们不想死的话!”一名富商道:“燕王灭了辽国,之前在燕云斩杀了蔡京的儿子,是个狠人,若是我们不听他的话,很可能被杀掉!” “我之前是辽国人,燕王杀我,恐怕也用不着向他们大宋天子上奏!” 又一商人忌惮的点点头:“王掌柜说的对,大宋天子不会在乎一个辽国人,重要的是燕王这次还带了大宋包拯的青天大铡刀,好家伙,这可是斩官的,还能先斩后奏,咱们小小商人还是不要招惹燕王的好!” 一群商人达到了共识。 再者,燕王是燕云最大的王,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其他人过来管他们,他们或许阳奉阴违,但燕王名声太大,他们是一分风险都不愿意冒。 钱和命,他们选择命。 这时候又一商人摇摇头:“可惜啊,辽国都没了……” “我祖上本来就是大宋那边的人,这对我而言倒是没什么,大宋如此强横,统一辽国未必是坏事!” 反正这些在场少数辽国人,也没什么辽国皇室家族的,对于百姓而言只要能过好日子其他倒是无所谓。 大家伙都是熟人,什么话都能说。 此刻只要不说大宋的坏话,他们是没事的!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缠绵星洲(1v1虐爱)   角色扮演家(高H)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左拥右抱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