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只是现情况不同。 因为圣旨其实是由蔡京掌管的一道程序,而中书舍人则是梁师成。 但他们真的敢违背宋徽宗的旨意吗? 蔡京一个只想着讨好宋徽宗的人,他敢做这事,怕是找死。 梁师成更不愿意得罪武植。 所以这道圣旨基本上宋徽宗开口了,直接执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说到底,官家就是官家。 没人愿意这种人存在威胁官家,要是有,那就换掉。换不掉那就想办法。 最后童贯宣读了旨意,首先是一篇冠冕堂皇的话,夸奖了武植之才,之功劳,然后便册封了武植为镇国公,还是世袭制…… 即便是此刻听到这话的武植也是有些惊讶。 他知道官家会赏赐,但赵公子一下就册封个世袭公爵,这也太牛逼了吧! 武植不由在想,若是以后他平定了辽国和金国,他这官职已经如此大,还要怎么封赏? 会不会出现既然无可赏之物,那就赐死的局面? 武植内心摇摇头,想来这个问题不存在。 因为宋徽宗是昏君。 再一个,武植有自保的手段,真到了那个时候,宋徽宗感激他还来不及。 总之武植都有对付的办法,至于现在这个镇国公,武植欣然接受了。 第199章 虽然武植知道这个镇国公有点大了。 宋徽宗还真敢给。 这两个字不是随便就能冠名在人头上,武植虽然功劳很大,但镇国二字还是有点太吓人。 肯定会遭受到群臣的非议。 关键这爵位是可以世袭继承的,他死了儿子可以继续接任。 这是宋徽宗自己想的主意,他觉得武植做出如此丰功伟绩,收回燕云十六州。 做了历代官家没有完成的事情。 让宋徽宗白捡这么大美名。 历史以后就会说,燕云十六州是他当官家期间收回,他的名声得多大啊? 虽然是武植做的,他也能跟着流传千古啊! 给这点待遇在宋徽宗想来这都不是问题。 不过,武植并没有发飘,因为他知道他的存在影响了很多人的利益。 让其他人没有机会,比如蔡京还有他的一帮心腹。 武植威信越重,打压他们就越狠。 除此之外还有商务司,武植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贸易,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户部。 还有他掌管禁军,占领了这么高的职位也会被很多人盯着。 他现在之所以这么位高权重,那是因为宋徽宗看中,一旦以后宋徽宗不在看中他,虽然这个可能性不大,但武植也不得不为自己考虑。 现在他算是很稳固,他要趁现在站稳脚跟多建立一些体系安插自己的人。 一旦以后出现了什么变故,他也好应对。 武植建立的体系关系,以武植为首,他们和武植就是一体,不愿意武植倒台,所以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影响到朝廷。 所以,后路武植还是要弄的。 在朝中要多安排他的人为官。尤其是军中。 他的商务司建立了许多贸易,他自己大量敛财,过一段时间他就会拥有强大的资本力量。 商务局,殿前司,这些都掌握在武植手中。一个是财的力量,一个是军队的力量。 武植现在走的很稳。 而他被册封为镇国公之后,地位和身份再次提升。 就连他的府邸,本来是武太尉府,现在换成了镇国公府。 而他的夫人,丫鬟,地位也直接提升了一大截。 潘金莲之前是什么?一个丫鬟,现在呢? 现在她是镇国公夫人。 李师师和庞春梅她们只是小妾,现在是镇国公的小妾,这能一样吗? 这不一样。 所有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成为镇国公其中还有很多流程,而宋徽宗一连窜下了很多旨意,对于这些蔡京却没有丝毫阻拦,他知道阻拦也没用。 武植功劳巨大,宋徽宗就是要提拔他。 自己站出来反对只会适得其反。 蔡京还是之前的思路,我就看你武植能走到什么地步,你走的越高,到时候摔下来就越惨。 他就看着武植如流星一般窜起,总有他跌落下来的一天。 一旦掉落下来,那比谁都狠! 当然,这只是蔡京的一厢情愿,事实如何那还得看武植怎么走。 接下来武植要设宴,请了一些朝廷中比如曾布,曾布的一帮人,有地位权利的一些人。 还有童贯,杨戬等人,北宋好几个贼都请过来了。 即便是蔡京也来了。 虽然意见不合,有敌意,但在面子上多少还要过的去。 武植请了其他人,他蔡京不去,显得有点落群。 毕竟来的都是朝廷中的大人物。 武植也收了很多他们的贺礼,好家伙,这些果然都是有钱人,虽然其中不少敌对派,送来的礼物却也不少。 而且,宋徽宗也来了。 他是以赵公子身份而来。 蔡京知道武植在宋徽宗心中非常重要。 但看到两个人在酒桌上称兄道弟,也是有些震惊。 旁边朝臣一脸唏嘘。 在宋徽宗看来武植是他发现的人才,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两个人在一起喝过酒,吟过诗,还参加了李师师聚会,还一起票过。 关系很铁了。 武植可以帮助他解决岁币问题,辽国的问题,甚至是利用金国赚钱,还能研发新武器,这些都是蔡京他们做不到的。 不看重他看重谁? 武植能直接从辽国手中收回燕云十六州,他们行吗? 不行! 最近国库因为有武植逐渐变得充盈起来,修建万岁山的钱也是绰绰有余。 虽然有很多投入了新兵器的研发,但毕竟赚到了更多的钱。 朝廷中收商人的税和修建整个万岁山的消耗相比,虽然可以勉强维持,但国库多一点钱更好。 反正,宋徽宗眼中那真的是只有武植。 武植就是大宋最厉害的人才。 今天武植成为镇国公,宋徽宗和武植把酒言欢,喝了很多。 宋徽宗喝醉之后话很多。 一个劲的夸赞武植是能人。 他宋徽宗的屈辱,他大宋的屈辱被武植洗刷了,他高兴啊! 他什么都没做,武植帮他摆平了一切,他就能名留青史,多好的事啊! 旁边蔡京,杨戬,梁师成等人看的非常眼红,武植得恩宠那真不是一般,他们也从未见过这么得宠的。 高俅在人群中喝着闷酒,看着宋徽宗和武植在一起谈天说地,可惜他现在都凑不过去了。 在喝酒的过程中,武植脑海中还有很多想法。 是关于辽国和金国将来规划的事情。 还有,其实武植想过迁都,但这事情很大,宋徽宗估计也不敢随便迁都。 汴京其实很繁荣,但都城在这里并不是最合适,很容易偏居,如果迁移北方析津府,也就是未来的京城。 迁都在这里可以让士兵驻守形成拱卫之势,很多方面比汴京还要好运转,不会出现汴京被金国直接打过来的情况。 武植也并不是很着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宋徽宗目前绝对不敢善做主张乱来,即便武植提议也会惊动天下人,不那么好执行。 一场宴会,宋徽宗和武植喝的勾肩搭背,还有说不完的话,最后实在是太晚了,宋徽宗才回去。 其他人这才寒暄一番也回去了。 第二天。 延福宫。 宋徽宗正在钓鱼,心情正好。 这时蔡京求见。 宋徽宗本来不想见,转念一想蔡京毕竟是宰相,应该是有什么要事,所以让蔡京进来了。 第200章 蔡京从远处走来,行礼:“微臣蔡京,参见陛下!” 宋徽宗撇了一眼蔡京:“找朕何事?” 蔡京:“微臣此次来是为了燕云十六州的事情而来,这是枢密院的一些章程,关于未来怎么治理燕云十六州的,还有关于官员委任的奏表!” 蔡京将手中的奏表拿了出来,虽然燕云十六州武植带了一些官员暂时接替,但地方毕竟太大了,很多州的官吏都需要安排,所以枢密院要规划。 蔡京怎么会放过燕云十六州这么大地盘,想要安插一些自己的人手。 宋徽宗看了之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叫来了武植。 武植看了之后,感觉这蔡京不愧是老贼。 有些和他想的一样,就是将里面所有官员,哪怕是最小的芝麻官吏都要换成他们大宋这边的人。 武植之前带过去的,只是暂时接替了大的管理权,里面一些细节官员位置,他并未做部署。 这是一个繁琐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安排。 如果武植要管,这件事情也可能落在他身上。 若是交给武植,武植虽然会换,但不会换的这么狠。 燕云十六州全部大换血,一个不留,其实会出很多问题。 这也是武植不想接手的原因。 宋徽宗追问武植的意见,武植则是无意见。 让蔡京自家去做,到时候出了问题,他再来解决,现在他提出建议没什么意义。 武植道:“关于燕云十六州所有士兵驻扎的问题,要划分到每个州还有边境之地,这些都需要人专门去安排,微臣觉得童贯比较合适!” 武植在这方面,就不让蔡京去弄了,这方面童贯比蔡京要靠谱。 因为北宋的禁军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没有战斗力在让蔡京去安排,只会更差。 而武植自己训练的军队,是不用过去的。 就在汴京。 在历史上,大宋和金国联手攻打辽国,但是金国一看大宋完全抵抗不住辽国的部队。 这才有了后面想要攻打大宋的心思,因为你太弱了嘛,人家一看,卧槽,比辽国还垃圾,不打你打谁? 现在是因为武植研究了新武器神威大炮,还有他之前和辽国战斗了一场,才让敌人感觉大宋不可敌。 但若让蔡京安排其他的禁军去,万一有了摩擦导致露馅了,被人知道大宋战斗力如此差,是很危险的事情。 让童贯去安排多少强一点。 总之尽量不要有摩擦,不显现大宋军队的弱是最好的。 武植的禁军在皇城附近,总不能天天往汴京跑吧。 当然,可以适当的弄一些神威大炮过去。 最近这段时间,武植也在制造更多的神威大炮。对于燕云十六州,武植有自己的防御手段。 他将要燕云十六州众多城池,主要的几个都安装十台神威大炮,甚至四个城墙都要安装。 好不容易拿回地方,自然要震慑辽国,让他们不敢轻易来犯。 这一点宋徽宗同意了:“武爱卿的主意甚好,这地方刚刚收回,要严格防范,神威大炮还可以震慑他们断了想要抢回的念头。” 武植笑道:“微臣就是如此想,有我大宋的神威大炮坐镇,尤其是在边境之地神威大炮越多,他们就越是忌惮!彻底让他们死了在抢的心思!” 武植又道:“陛下,燕云十六州收回来,陛下可以去那片地方看看,顺便去析津府看一下!微臣准备在这里布置三十台神威大炮!” “哦?”宋徽宗还真没去过这些地方,武植提起,他倒是有些心思:“只是这地方刚刚收回,会不会过于危险!” 武植:“陛下不用担心,微臣的大炮已经在路上安置去了,等陛下到的时候,每个城池都有神威大炮坐镇。这期间童贯的禁军也可以提前到达那里安排!” “嗯!朕也想去看看燕云十六州!” 宋徽宗想到这心里有些激动。他决定要去看看。 不过是在神威大炮安排到位之后,他们才出发。 宋徽宗动身之前,很多禁军都在盘查地界,提前安排去了。 还有武植的禁军跟随。 武植让宋徽宗去的目的是看看析津府。 看能不能说动宋徽宗对于迁都的想法,当然这还得慢慢来。 很快,宋徽宗便是上路了。 他们走的是水路龙舟。 一直沿着大运河走了很远,这才从涿州上岸,换了马车在一路前往。 当他们来到城池的时候,看到燕云十六州的地盘。 城墙上宋徽宗看着四周的土地感慨万千。 又看到神威大炮已经放在城墙上,对准了外面,非常有气势。 宋徽宗一路都很喜悦,当他们来到析津府的时候,这上面大炮更多,每一面城墙上面都有一排排的神威大炮。 尤其是在燕云十六州的边境之地,也安排了许多神威大炮。 站在析津府的地界看着广袤的山河大地,武植笑道:“陛下,觉得这析津府如何?” “此地甚好!周围有城池拱卫,水路,大陆,物资也很丰富,也是周围比较大的一座城池,很是繁荣,武爱卿为何有此一问?” 武植笑道:“只是微臣看了地图,觉得此地如果能作为大宋的都城,比在汴京更有优势。” “哦?武爱卿说来,这地方到底有什么优势?”宋徽宗有了一点兴趣。 武植:“这析津府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燕山山脉的交接部位。东距海一百五十公里。 东南部为平原,属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区
相关推荐:
左拥右抱_御书屋
人妻卖春物语
归宿(H)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倒刺
寡妇门前桃花多
下弦美人(H)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赘婿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