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56章

第56章

出乎武植意料之外。 此刻宋徽宗正站在上方看着他,武植感觉自己快破防了。 赵公子是宋徽宗,那岂不是说宋徽宗给他出钱陪李师师吗? 这算什么情况? 但武植很快镇定下来,知道事情不能逆转。 宋徽宗目光扫视,在那蔡翛看过来的时候,他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面容。 蔡翛此刻想死的心都有了,低下头来不敢看宋徽宗。 他额头泌出了大量冷汗,腿也在哆嗦。 莫说他爹是蔡京,自己之前那般行为若是宋徽宗震怒之下,看他老爹也不爽,一起给弄下台,他不完犊子了? 在场其余进士更是骇然。 樊楼之会,他们自然都见过赵公子,也对赵公子颇为不在乎。 他们是进士,赵公子不过一介草民,谁也不认识,顶多就是一个富商而已他们还看不上。 之前蔡翛和赵公子急眼的时候,其中还有几个多帮腔,现在也是后怕不已,恨不得现在跑出去再也不要回来。 但谁敢这样做? 接下来的环节,就需要官家来问这些进士问题了。 过程中除非官家允许,其他人不准发言。 更不准抢答。 如果惹怒了官家,一句话便将你刺配边疆。 官家整人随便找个理由就够了。根本无需审理那么麻烦。 武植面色平静,内心也是波涛汹涌。 原来之前自己认识的赵公子一直都是宋徽宗,这么说来他旁边的太监,恐怕也不是小人物了。 又想到官家和李师师的事情,……好在官家和李师师并无其他事情,若是真的已经有了牵连,自己那般怕是不妙。 他也明白了为何宋徽宗说他们很快就会在见,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们。 众人心思各异,都是诚惶诚恐。 这时候,宋徽宗终于开口说话了:“诸位都是我大宋的人才,今天是殿试,由朕出题,你们来回答!” 宋徽宗说完之后,扫视众人一圈,又道:“今日朕要出的题,便是在于一个情字!关于情的文词。” 这句话说出,全场落针可闻。 同时感觉有些愕然,堂堂官家出题,居然是这方面的东西。 武植以为今日之题是其他的经文或者是策论,或者是关于当今局势问题,可宋徽宗不按套路出牌啊。 不过这还是比较符合大昏君宋徽宗的。 出题也是超出人的意料之外,让一帮准备答策论题目的人措手不及。 “各位,可以开始答题了!”旁边童贯道。 众多考生才提笔,只是看着一张白纸,却是迟迟不知道怎么下笔。 很多考生都有些慌乱,这可如何是好,他们读书都是一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如今写这情爱的东西如何提笔呢? 在场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许多朝臣,不过他们默不作声。 心里也是惊讶今日官家出题居然是这个,而那曾布也是内心一颤,宋徽宗完全出乎人的意料,这题目武植能写好吗? 之前自己和武植沟通,看来是白费了。 官家的心思众人难以揣摩啊! 曾布也不好在此刻说什么。 众人已经开始答题,官家金口玉言,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既然是关于这方面的题目,那么考生就不能偏题,其他学习的策论经文都在此刻没什么作用。 本来殿试都会问一些关于天下大势的问题来判断考生对局势的见解,如今这题目难住了很多人。 很多人殿试之前还专门翻看背诵许多古籍,就是为了应付今日的殿试。 不过武植转念一想,自己之前在樊楼作词,作曲,也有关于描绘美人诗情画意的诗词。 他怎么感觉宋徽宗是专门为了他而准备的题目? 这不是他所擅长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宋徽宗对自己也未免太好了吧? 想到这里,武植也没什么好怕的了,这题目对他而言其实还真不难。 他脑海中的情诗不知道有多少。 立刻,武植就提笔开始写了。 加上昨日和李师师一顿风云,武植下笔如有神助,越来越顺。 许多大臣看到武植开始动笔,妙笔生花的快速写着,也是惊叹这会元比别人是要反应快一点,很多人都在纠结写什么,武植却已经写了一大半了。 而此刻蔡翛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写什么,他满脑子都是昨天他对宋徽宗冒犯的场景。 自己无论写什么,写的好不好,其实都不会让官家喜欢,若是写的不好,那就更糟糕了。 以官家的权利,虽然不会罢免了他的进士之位,但以后很难重用他。 他偶然扫视宋徽宗的眼神,那官家看过来的目光带着一种嘲笑和猫捉老鼠的味道。 可以说现在的宋徽宗意气风发,虽然暴露了身份。 但这里是大殿,现在他是官家。 他有一种非常痛快的感觉,之前那蔡翛很嚣张,现在却低头瑟瑟发抖。 想到这里宋徽宗也是有一种扬眉吐气的畅快。 他昨天不能暴露身份,着实将宋徽宗憋屈了好半天,今日怎么能轻易放过此人? 蔡翛本来就不敢多看宋徽宗,谁知道那宋徽宗还专门缓缓的走了过来,位置正是他前面,还在他面前停留。 吓的蔡翛不敢抬头,将头恨不得埋到地下。 他勉强写了几行字。 宋徽宗并未放过他,看了一下他写的几行字,随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摇摇头:“字迹平常,内容乏味,很一般!……难道,这便是我大宋朝贡士写出来的文章?” 宋徽宗摇摇头,似乎在感慨这样的人是如何进入殿试的。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尤其是朝臣中的蔡京更是一脸不理解。 第97章 这可是他的儿子。 官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么说他儿子,是什么意思? 官家是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这是他蔡京的儿子? 即便如此,也没有必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啊? 众人也很疑惑。 之前宋徽宗的表现,不是要重用蔡大人吗,怎么此刻这般,难道是宋徽宗改变主意了? 许多朝臣内心各种念头。 宋徽宗的任何行为,下面的人都会当做是信号。 若是宋徽宗宠信谁,谁身边就会围绕一堆大臣,若是宋徽宗讨厌谁,那么这个官员周围很难有人敢靠近。 蔡翛听到这话,无地自容,他在也忍不住了,浑身抖动的厉害,已经不能在提笔,忽然扑通一声,猛然跪在宋徽宗面前。 蔡翛害怕道:“官家,是蔡翛不才,罪该万死,还请官家责罚!” 蔡翛此举更是让众人无法理解了。 虽然官家批评了你,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好歹也是蔡京的儿子,不可能吓成这样! 宋徽宗却是笑道:“朕不过是点评了你的文章,用不着如此惶恐!” 宋徽宗还真不敢相信,蔡翛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自己去了青楼,挑衅了当今官家。 这样一说,就是将官家去青楼的事情说了出来,他还没这个胆子。 宋徽宗摇头:“起来吧,好好答题。” 宋徽宗走了。 只是,蔡翛已经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他写起来字迹歪歪扭扭,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 宋徽宗将他鄙视了一顿。 什么叫做,他这样的人如何能进入殿试? 说的蔡翛面色难堪,无地自容。 宋徽宗倒是心情爽快了,负手而立,暗道这个蔡翛不知死活,几次挑衅于他,这回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他宋徽宗虽然是官家,但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如今将此人打击一番心里也自然痛快。 至于此人是否是蔡京的儿子,这重要吗? 他看蔡京不爽,照样弄下去,何况还是他一个儿子。 那蔡京脸色变化,感觉有些不太好。怀疑自己的儿子是不是得罪宋徽宗了,不然宋徽宗怎么如此针对他的儿子? 而此刻王韬坐立不安,生怕官家也过来将他批评一顿。 被官家批评的人,以后怕是没有任何前途。 谁敢举荐他,帮他? 何况官家就是最大的,谁也惹不起。 只是王韬忐忑了半天,宋徽宗只是看了他一眼,却也没过来说什么。 想来那蔡翛有些过分,才让宋徽宗无法释怀,至于他王韬,倒已经不在他眼中。 之前已经将此人排名划掉,也算是一次教训。 此刻王韬忽然想道:“我的排名偏偏在最后一名,这个有些巧合,莫非是官家安排的吗?” 毕竟想要得第一名很难,想要落选很容易,但想要得到最后一名也是很难的。 王韬不由暗想会不会是这样。 他想对了,但这又如何? 他只能老老实实的低头写字,宋徽宗没过来找他麻烦,他就谢天谢地了…… 很快,考试结束。 由于这是殿试,所以没那么多繁琐的过程,直接让官家看考卷即可。 宋徽宗哪有时间挨个看所有人的考卷,呈上来的大多就是瞄一眼便做做样子扔在一旁。 他道:“将武植的卷子拿来!” 旁边考官立刻将武植的递过来。 武植心情有些紧张。 宋徽宗点名要看他的卷子,可见还是很看重他的,毕竟他和曾经的赵公子交情还不错。 不过这题目也属实是有些出乎意料。 一个情字,到底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亦或者是友情,还是其他的呢? 这个就不一定了。 之前武植准备写上关于情爱的诗词,只是想来虽然符合官家的题目,却并不符合此刻的场地。 如果你整个,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就有点过于爱情了。 这是北宋李清照的诗,不过目前应该还没有作出,也是一首经典的诗词。关于情爱方面。 也很不错,只是众多朝臣在,这样的文章怕是有些不符合此地。 到时候宋徽宗看中,朝臣不满意,自己也名不副实,所以武植想到的诗词各方面都要周全。 武植换了一首诗词,既是关于情方面,又可以符合在场所有人的三观。 此刻,宋徽宗看着武植的卷子。 本来他就喜欢看武植所作的文章。 此刻一看考卷内容,宋徽宗脸色开始变得认真,暗道武兄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啊! 第98章 文章诗词是这样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诗词出自金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 关于诗词,其实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一年,元好问去并州参加科举考试。 因为出身名门,所以他自小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便显露出文学才华。 八岁时,因做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 虽然文采出众,但是官运艰涩,多次参加科举也未中选。 这次他再一次参加科考,在赴试途中遇到一个猎人。 这个猎人将一对在天空翱翔的大雁射下一只,另一只在空中盘旋哀鸣,确信伴侣已死,便也头朝地撞死。 大雁的情谊深深打动了他。 敢问世间情是何物!竟能让人付之死生? 冬去春来,情无限,相守越是欢乐,相离就越是凄苦。 层云延万里,暮雪覆千山,形单影只,今后该往何处去?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是啊,多少年双栖双飞,历经天南地北。多少年相依为命,共度几回寒暑,情深深意切切,从来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但是另一半已去,独活又有什么意义?于是跟随而去。 大雁赴死,陪伴另一半的那种壮举,着实是人间的一种大情。 而这样的文章,宋徽宗看了之后连声叫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直教人生死相许……” 宋徽宗看到文章也是很感慨。 如此精妙描写情的文章,他宋徽宗也是有些感动。 是啊。 生死之间,就是情啊! 愿意为之付出生命,这是何等的情!…… 这样的壮举,千秋万古,也会被后人所歌颂。 无论是诗词,还是其中的故意,还有讲究情的主题,都完全体现了情之一字。 宋徽宗越看越是精妙,他知道武植很有才能,但看到这片文章之后,还是被惊艳了。 不由感觉这武植脑子是怎么长的,如此好文章随手拈来,似乎不费吹飞之力。 从认识武植到现在,随便拿出一首,都是一般人作不出来的。 这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宋徽宗对于诗词文章追求心很切,他是一个富有诗歌浪漫主义的人,如今看到文章后,不免感动,武植的文章满足了他的那份追求心理。 而他之所以这样题目,也是为了给武植一

相关推荐: 虫族之先婚后爱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沦陷的蓝调[SP 1V1]   生存文男配[快穿]   小怂包重生记(1v2)   阴影帝国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祸国妖姬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我以力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