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可闻,就盯着武植一个人在上面写着。 当写完的时候,好大一长篇落入众人眼中。 字迹挥洒不羁,苍劲有力。 立刻,李树便念了出来: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何如有幸李师师,比翼连枝当日愿。 武植所作,上半部乃是施耐庵在水浒之后为李师师所作,此刻拿出无人认识。 后面则是拿木兰花随意改的。 这一整首前半部分描绘了李师师,后半部描绘了对李师师的初见之情。 当然,武植是没什么情的,只是拿出来乐呵。 这首诗,当众人念叨,全场一时寂静无声,对思想造成了强大冲击,随后现场炸锅了! 王韬本想要找些毛病,结果一看傻眼了:“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这可不是在描绘李师师姑娘吗?简直形象至极啊!” 王韬都忍不住惊叹。 李树也是嘴巴张大。 赵佶:“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说到赵佶心坎上去了。 他当初第一次见到李师师便是如此。 即便赵佶也写不出这样的诗词来。 妙,实在是妙啊! 这让赵佶不由得看向武植,目光欣赏,甚至有了一丝崇拜之意。 之前咱们说了,赵佶是一个艺术皇帝,他对于艺术有非常执着的要求,也很喜欢有才能的人。 而武植这些诗词都是上佳之作,尤其是这一首,完全写出了赵佶对李师师的印象和感情。 好像是为他内心所作一样。 只是他无法表达出来,武植却通过笔墨描绘而出。 童贯笑道:“解元公文才,堪称在世李白啊!如果我没看错这可以分成两首诗,被解元公合并为一,既描绘了李师师,又表达了其中的印象感情,好啊!” 之前提议武植在作诗的那人,也是目光圆瞪,喃喃自语其中的诗词….. “武兄之才,在下佩服!” 提议的这人拱拱手,表达自己对武植的敬佩之意。 “诗词好,解元公能中解元,真才实学,在下不如!” 王韬也是道:“解元公,我服气了,难怪你能第一名,而我只能第二!” 李树也是拱拱手:“咱们清河县的老乡居然有如此诗才,说来这次主考官果然慧眼识珠,慧眼识珠啊!” 赵佶闻言心中一动,这次主考官清河县的,不是那曾布吗? 曾布能将这次解元公定为武植,的确是有眼光! 而李师师也在原地楞住了,一双乌黑的双眼充满了对武植的敬佩! 她自觉完全配不上这首诗词,但武植之才,却让她内心如滔天霹雳。 自古才子爱佳人,佳人又何尝不爱才子? 这一番,李师师对武植的印象可谓是深入灵魂。 全场沸腾,多是对武植的赞扬和敬佩。 要知道,大宋对于诗词的热爱是疯狂的,武植的诗词,越是琢磨便越是感觉有一股难言的味道,即便他们想要找毛病,也着实找不出。 加上武植的字迹,显得这一首诗词更是有一种跃然纸上的精美之感。 武植想来这些诗词都是打磨了很久,被武植短短时间写出,众人如此强烈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师师震惊过后,笑道:“今日有幸让诸位公子提诗,多谢,小女不才,也有一首萧曲献给在场诸位公子。” 说是献给在场的人,李师师的眼睛却是不由多看武植一眼。 而此刻的赵佶,还在观看纸上的字迹。 甚至现场有人开始抄录了。 不出意外,武植所作之诗要广为流传了。 不知要是被以后的作诗人知道,会不会吐血啊。 此刻,听到李师师要献上萧曲,现场又是一阵火爆。 随后,李师师拿出一杆长箫,动听婉转的萧声在现场响彻了起来。 众人逐渐安静。 武植也坐下来静静享受着李师师的炊箫。 一首萧曲缭绕,动听悦耳,出自李师师之口,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甚觉好受。 演奏完毕,李师师再次行礼。 众人又热闹起来。 “这首曲子颇为登仙之感,不错啊!” “好听,李师师的箫曲,当真是好啊!” “李师师吹的一首好箫啊!” 武植笑道:“李姑娘不但琴弹的好,这箫吹的也是甚妙啊!” 只有李师师知道,她是在给武植而吹。 第77章 因为武植献上的几首诗词,她都很喜欢,也算是一种回应。 一场聚会在欢声笑语之中很快结束。 大家见到了李师师,同时也见识到了武植惊艳之才。 更知道这位武植乃是解元公,在场不少人在结束之时,过来拱手道:“解元公之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不知是否能交个朋友?” 又一人道:“虽然第一次见,不过我对武兄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情,明日我们可否喝一杯……” “解元公他日必定是进士,人也是器宇轩昂啊,对了,解元公如今是否婚娶?” “是啊,解元公,如果没有娶妻的话,我家有一小女今年十六岁,若是解元公有意……” 四周众人都开始想要认识解元公,毕竟马上科考在即,武植一个进士是少不了,不免想要攀上这层关系。 武植自然不会说什么,都打马虎眼推辞了,然后迅速到了外面。 赵佶和童贯在旁,赵佶笑道:“多谢武兄刚才替我解围!” 武植拱拱手:“客气,也不算是解围,说来还是我抢了赵公子的风头,真是惭愧啊!” 听到这话,赵佶更是感慨,武兄明明是替他解围,却说自己是为了出风头。 可谓是给足了赵佶面子。 赵佶笑道:“依我看,以武兄之才,以后一定能为朝廷所重用!” 武植笑道:“这个以后谁说的准,这次我若是能考上进士就不错了,至于是否得到重用,还得看自身的造化。” 童贯道:“我看武兄以后一定能仕途大展。” 武植:“多谢二位吉言!” 赵佶和童贯对视一眼。 这时,赵佶又问道:“对了,武兄刚才诗词之言,莫非是对那李师师有什么念想?” 闻言,武植笑道:“这倒不是,诗虽有情,作诗词的人未必真心,我也不过是取乐而已,倒是对李师师没其他想法,我家有妻子,这次过来一心只为了考上功名。” 听到武植这么说,赵佶双眼一亮,随即点点头。寒暄一番这才告辞离去。 临走前,赵佶道:“以后我们还会在见面的。” 看着两人的背影,武植也没多想。 说来这次显摆,武植得到了一些情绪值。 不过也不是很多。 虽然在聚会上诗词让人产生了不小的情绪,但毕竟人太少,相比武植现在的兑换比例,也不过才得到二十几点而已。 武植和赵三也要离去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三楼窗户边,一名曼妙的身影望着武植远去。 旁边丫鬟道:“小姐,莫非是看上了那武植解元公吗?” 李师师轻声道:“休要胡说!” 丫鬟:“我看小姐就是看中了那解元公,不过可惜啊,那解元公是来科考的,本身有功名在身,他日便是进士,此刻一别,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啊!” 李师师摇摇头:“他是我遇见无论是样貌还是才能都属罕有之人,这样的人必定中进士,我与他,呵呵,我一介歌女,哪里能攀上这样的人,可惜不能与公子单独聊上几句!” 李师师放下窗户,武植已经走远了。 丫鬟道:“小姐可是汴京的名人,多少达官贵人都想要一睹芳颜,他虽然是解元公,但如果小姐有意,并非不可。” 李师师笑道:“他这样的人,多的是佳人爱慕,算了,以后的事情再说吧!” 李师师也是嘴角带着些许苦笑。 在这样的地方流浪,又何尝是她所愿。 只是没有家世,流浪在外,虽有众人抬爱,却也只是流浪歌女。人家对他未必上心。 由于天色已经渐暗,武植找了一家酒楼便住下了。 而此刻的曾布府。 曾布坐在椅子上正在翻看书籍。 一名手下来报。 曾布道:“如何?” “大人,那武植刚从樊楼出来!” 曾布:“樊楼?他在樊楼?” “是的!大人,属下亲眼所见,他去见李师师了!” 听到这里,曾布眉头一皱,李师师的大名他自然听过,是汴京一代才女,虽然卖艺不卖身,却也是风尘女子。 武植去见李师师做什么? 曾布摇摇头:“现在科考在即,他居然逛青楼……” 曾布对武植的行为是不喜的。这种事情也不看个时间,科考在即,他应该多读文章才是啊。 如果武植是这样的态度,让曾布有些担心他写出的文章不能得官家中意,这样一来,扶持起来难度变大了。 “他在里面还做了些什么?”曾布问道。 手下便将其中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大致意思是众人见李师师,吟诗作对,包括武植诗词惊艳众人的情况。 他调查的很清楚,曾布问道:“所作何诗?” “属下已经打听了一份,抄在本上,大人请过目!” 此人调查的武植不可谓不仔细,毕竟是曾布吩咐。 曾布拿书纸一看,这上面有很多诗词,看到这些诗词,曾布顿时一愣,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武植的诗词才能。 这每一首诗词都非常不错,真是那武植所作? 曾布倒是有些意外,这武植似乎对于诗词有很大的才能,不过也是,自己钦点的解元公,能做出这样的诗倒也符合,但还是让曾布感慨了许久。 虽然如此,曾布还是觉得武植在科考期间去逛樊楼,不合时宜。 曾布这样想,其实也不是说他有多好,实际上曾布家里也是纳了很多妾,也经常去这种地方。 但武植是他的学生,他去,在曾布心里难免会有不好的印象。 不过想来也无伤大雅,曾布也没有太多的念头。 在大宋,这种情况也很普遍,也就没在多计较。 武植根本不知道这一切。 他不知道曾布派人观察他,也不知道他遇到的两人,一个是当今官家,一个是历史上有名的童贯。 其实,武植只要打开面板,就能通过情绪获得列表,知道赵佶和童贯的信息。 为何? 因为他的情绪获得,系统是有提示是谁的,有名字,武植若是看到赵佶和童贯的名字,自然会认出来。 只是信息过于繁杂,武植并没有任由其提示,加上信息很多,人很杂,密密麻麻的信息也着实看不过来。 好在武植在聚会期间非常谨慎,并未说什么不好的话,也不会得罪谁。 第二天清晨。 此刻汴京皇宫朝堂上。 许多大臣站立,商议了一会儿早朝的事情,随后曾布离去。 走到一半,却被童贯叫住了:“曾大人留步!官家召见。” 曾布倒也没多想,他身为大臣,皇帝有事找他商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一般事朝堂上就可以说了,官家亲自召见不知所谓何事? 第78章 他来到大殿。 宋徽宗正在批阅奏折,看到曾布进来,笑道:“曾布你来的正好。我有件事情想要问你!” “官家请说!”曾布行礼,静候一旁。 赵佶:“武植你可知道?” “武植?”曾布内心一震,莫非是自己有意想要提拔武植,被官家发现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曾布有意提拔下面的人,借助科考之名徇私舞弊提拔自己人,那自己这个考官是不合格的。 虽然武植是凭借真才实学,也不能完全算他在提拔。 但毕竟他们两人有所交流。 曾布有些着急,虽然他在朝中势力如日中天,被抓住小辫子,也是要不得的。 “认识!” 曾布也没有否认,此人是他亲点的,自然知道。 此刻曾布有些忐忑,打量赵佶的表情。 赵佶笑道:“这武植朕很欣赏,这次派你去主考倒是对了,此人被定为解元公,你也确实慧眼识珠!” 曾布内心先是一震,随后有些无法理解,官家并不认识武植,怎么知道他亲点的是个人才,而不是他故意提拔? 曾布准备说什么,赵佶扔过来一张纸,上面正是武植的诗词。 曾布看了后,才知道原来官家见过武植的诗,不过,他怎么见过,莫非…… 想到这里,曾布哪里还不明白,官家分明是去了樊楼,见过那武植。 若不然这些诗词怎么可能被皇帝看到。 曾布并未多言,而是颇为喜悦,不曾想那武植去那种地方还能得到官家赏识。 这小子,好造化啊! 这可是大好消息。 曾布内心欢喜:“官家,臣乃是这次主考官,为朝廷选拔人才是臣的职责所在。我观他的文章便知
相关推荐: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修仙有劫
心情小雨(1v1强制)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赘婿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人妻卖春物语
归宿(H)
我以力服仙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