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394章

第394章

,因为母后将父皇下药,这已经是大逆不道了。 最近这段时间,整个大宋天下的百姓,男女老少都在议论这件事情。 酒馆,茶楼,街道,亭台,到处人头攒动,议论汴京城发生的造反大事,唏嘘不已。 而在这件事情之后,很快皇宫中又传出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那就是赵构被册封为太子了! 第668章 这个消息是在朝堂上公布的。 朝堂上宋徽宗拖着疲惫的身体,目光扫视两侧身穿官服各部大臣,声音很虚弱的宣布了这个事情。 武植,还有新上任的六部大臣以及一些皇子都在场。 当宋徽宗提及册封太子的时候,最为激动的就是赵枢,他毕竟比赵构大。 而上面的赵楷喜欢琴棋书画,无心做官家,也表示自己不愿意做这个位置,所以他应该是排除在外的。 自古立长不立幼,虽然赵枢犯过一些错误,他心里始终幻想着陛下会立他为太子。 当然,由于赵构建立了功勋,这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但不到最后一刻,他都不愿意妥协。 这段时间赵枢还有意近身伺候宋徽宗,父子两交谈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 当体型高大的童贯,那不像是太监的雄厚声音响彻朝堂,将圣旨内容宣布出来的时候,赵枢脸色苍白。 圣旨册封的是赵构成为太子,而非他赵枢。 他双腿发软,一脸难以置信,太子居然不是他? 而和他心情不同的就是赵构了,赵构一直有这个心思想要成为太子,成为官家。 奈何之前有太子赵恒在位,他也只是想想,甚至有时候觉得这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自己也劝解自己还是老实一点,太子位置从小就定下了,是赵恒的,他多次有这样的心思也多次打消了这种念想。 然而,当赵恒被废掉的时候,他心思活跃了起来,所以也想过拉拢武植,奈何武植根本就不怎么理会他。 直到后来武植让他出去打仗,给他出谋划策,让他建立了一定的军功。 他才觉得自己有希望了,只是当真要宣布册封圣旨的时候,赵构还是不能肯定到底行不行。 现在圣旨内容宣读出来,赵构一颗活跃的心思彻底沸腾了。 有那么一刻,他想要激动的大吼,告诉天下所有人,他,一个小皇子,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赵构,居然真的成为了太子!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 当确定是自己后,赵构毫不犹豫的跪在了地上:“儿臣,谢父皇册封,儿臣一定做好太子之位,不辜负父皇对儿臣的信任!” 宋徽宗之所以册封赵构,是因为上次赵枢在战争中过于失败,本身就所动摇,如今被皇后这么一闹,他更希望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子来当官家位置。 赵构虽然是跟随岳飞出去,是岳飞指挥。但过程不管如何,结果是他做出了功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晋升资本。 大臣们即便有立长不立幼原则的说法,也会因为他建立了功勋而打消掉。 而实际上,对于这件事情众人都看着武植,武植并没有反驳,显然是默认了。 他们也知道这件事情肯定是官家和武植商量好的,既然已经宣读出来,也没有朝廷会议,反驳也无效,敢出来说话的六部大臣早就被诛灭九族了。 刚刚上来的六部大臣都是下面的官员,他们想来想去,也不敢公然反驳太子。 毕竟此刻的赵构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说反驳可能无效,一旦反驳了,哪怕是一句话,也会被太子记恨。 那以后自己的前途可就毁掉了。 他们不像武植,武植若是反驳,肯定屁事没有,但武植都没有反驳,他们哪敢。 宋徽宗公布这件事之后,还公布了另外一件事情。 就是武植成为当朝丞相,宰相左右制度废除,以后只有丞相。 管理六部官员,以兼国的身份辅佐太子。 至于宋徽宗自己,他知道身体已经不行了,有武植辅佐,他很放心。 他也知道,自己若是为了太子而削弱武植的权利,甚至将他打发走,那么后果就是一旦武植觉得自己对他不再信任,忌惮,反而适得其反。 宋徽宗索性以武植攻占大食国和拜占庭帝国为理由,册封他为丞相。 至于右相,本身就已经废掉了,没有人接替,以后这个制度也没了,只有丞相。 朝臣无人反驳。 宋徽宗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但册封不册封,武植也不是他想要对付就能对付的了的。 他连一个皇后都防不住,凭什么对抗武植? 所以这也是宋徽宗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宋徽宗还是相当信任武植的。 他圣君的头衔,名誉,全部都是武植的功劳。不然现在大宋情况如何,还未可知。 接连几天发生了两件大事,传递到整个大宋天下后,天下人也都沸腾了。 一个是太子位置,一个是武植册封为丞相。 而赵构此刻并没有因为武植册封为丞相而有所忌惮,他知道自己能册封为太子,一定有武植在其中作为。 比如,武植举荐,亦或者武植不反驳。 只要武植不反驳,就等于变相的支持。 父皇才能将这个位置给他,但凡是武植反驳,列出条条框框的理由,父皇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件事情。 因为父皇本身就非常听从武植的意见。 毕竟有能力的人分析出来的事情,会影响到最终决策。 武相是支持自己的。赵构暗暗想道。 这个所谓的丞相,实际上是管理六部大臣,真正掌握大权的人。 武植是宋徽宗的女婿,亦是大宋功臣,宋徽宗知道自己身体不行,赵构又不具备统治大宋的能力,所以让武植共同管理大宋。 并且表明,任何圣旨下达没有武植的签署,无法生效。 为此也新颁发了相关的律法。 也就是说,武植是圣旨有没有效果很重要一环。 实际上在大宋年间。任何圣旨下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宋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是三省六部制。 圣旨在形式上是中书省写给门下省,让门下省审核的文件草稿。 当门下省审核通过签章,政事堂中书门下平章事签章,参知政事签章,皇帝加盖玉玺之后。这份文件草稿就具备法律效力,变身成为圣旨。 上述几个部门,人员,有一方对文件草案有异议,那这就还是一份文件草案,而不是圣旨。都可以不生效。 以前武植作为宰相,也有参与的环节,但右相在武植不在也是可行的,圣旨照样颁发。 如今,武植成为丞相,圣旨必须要有他的一环,没有他签署,无法生效。 当然这是在宋徽宗哪天不行了,赵枢登基之后的事务。 也可以说是宋徽宗提前安排的。 宋徽宗身体已经不行了,再不安排恐怕来不及。有了他的嘱咐,众人只需要执行即可。 对于宋徽宗的病情,武植也爱莫能助,他吃了毒药之后本身亏空的身体已经形成了很重要的劳损。 武植和大夫商量,也只能给他开了一些保命的药维持。 册封丞相,掌握圣旨环节,只是为了防止他驾崩之后,赵构登基年纪过幼把握不住大宋的局势。 这才让武植主持。 这件事情也给整个大宋天下造成了很重大的影响,无数人都在议论纷纷,但没有多少人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武植即便不成为丞相,也本身就是大宋非常有影响力的大臣。 如今宋徽宗如此信任,在百姓们看来这绝对是好事。 有的百姓还欢呼了起来,只要武相在,他们就有好日子过,武相如果一直在那当然更好了。 他能监国意味着下一代官家还会和武植共同管理朝政,也是利于天下百姓的。 此刻。 武植去见了宋徽宗,他现在已经不能久站,所以一般都是躺着,上朝的时候也是被人搀扶,身体已经很虚弱了。 武植来到宋徽宗的榻前,看到这个昔日的中年男子,如今却是身体出现了问题,脸色苍白,虽然喝着中药,但由于中毒太久,身体遭受到了破坏,武植看在眼里也是有些叹息。 宋徽宗绝对是很照顾武植的君王,也很信任。 不然也不可能将太子登基之后的国事,交给他武植来处理。 武植作为大臣,也没有对不起宋徽宗,大宋如今各方面都发展的很好。 但时过境迁,世事变化,宋徽宗病成这样,武植又能怎么样呢。 第669章 武植查看过系统,也领悟了一些医术,对于宋徽宗这种中毒加上后宫劳损,他调配的一些药物,可以让宋徽宗多活几年,但也仅止于此了。 在房间中,宋徽宗和武植聊了很久。 说的是他宋徽宗继位以来,大宋的局面,以及现在的繁荣盛世。 也对武植出征大食国,同时占领了拜占庭帝国给予了高度的赞誉。 武植:“陛下,这些只是微臣份内之事,陛下现在养好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宋徽宗看着上方,摇了摇头:“朕的身体自己最清楚,撑不了多久了!” “只是可惜啊……” “陛下可是还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武植。 宋徽宗轻笑道:“要说愿望,其实能收服燕云朕就已经很满足了,作为大宋官家,完成了历代官家都不曾做到的事情。 何况天竺那边,还有大食国,拜占庭帝国属于西方,如今也纳入了我们大宋的疆域版图,这是自古中原皇帝都不敢想的事情!” “哪个统治者不想扩张,可以前连燕云收回都只是奢望,更不用说是天竺西域等国家,这点已经完成了朕所有的愿景了。辛苦你了!” “朕记得你之前说过,这天下很大,西方还有很多国家,但有生之年,朕怕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看到宋徽宗此刻欣慰的模样,武植笑了: “陛下,这天下的确很大,微臣知道陛下是想要大宋一统天下,完成就前所未有的开疆扩土。陛下好生修养,微臣必定可以为陛下满足这个心愿!” “武爱卿,够了!” 宋徽宗道:“真的已经足够了,就此大宋之面积,朕终将记录史册,成为一代千古圣君,说来真是羞愧啊,朕可什么都没做,没有武爱卿朕哪能得到这个荣誉。是朕占了你的便宜啊!” “朕有时候在想,当初若是没在酒楼遇到你……不,若是没遇到你,当初你科考的文章那也是常人无法写出来的,朕一定会注意你。 况且曾布也提携于你,说来,这曾布真是给朕找了一个好宰相啊!” “现在曾布在燕云吧,可还好?”宋徽宗忽然问道。 武植:“曾老在燕云教书,一切安好。” 正说话间。 门外有人道:“陛下,门外曾布求见!” 嗯?宋徽宗和武植都是一愣。 不过很快也明白,曾布作为之前的宰相,如今宋徽宗病危,过来看看也是人之常情。 武植也很高兴,很久没有看到曾老了。 “快,让他进来!”宋徽宗对于曾老,也是有感情的。 毕竟是多少年的老关系了。 此刻延福宫外面,曾老一身布衣,头发苍白,但身子骨还是非常硬气,走路也不像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显然他在燕云养足了精神。而他听说宋徽宗病了之后,也是想要过来看看。 进门之后,曾老给宋徽宗行礼。 “曾爱卿不必如此!来,到朕身边来!” “老师!”武植看向曾布,两人也招呼了一声。 随后曾布来到榻前,看到宋徽宗这虚弱的模样,曾布真是感慨啊。 “陛下……” “曾老,刚才朕还在说你给朕找了一个好宰相呢,没想到你就来了!” 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或者说三个人在一起交流,房间中传来些许笑声。 作为元老的曾布,和宋徽宗还是有的聊,武植作为曾布曾经的学生,如今的丞相,自然也不能缺席,三人聊着聊着就笑了。 宋徽宗问曾布有没有重归朝廷的想法,现在六部大臣都只是暂代之职,如果曾布回归,他想要什么位置,宋徽宗都可以安排。 对于这点,武植倒是没有任何意见,如今朝堂正是需要人的时候。 虽然皇后已经被废掉,自缢,其余几个奸臣都被诛灭九族,现在即便没有武植,威胁到宋徽宗的人也不会有了。但多一些能主持事务的大臣也是好的。 曾布当初退位,是希望给武植更好的平台,让他施展拳脚,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武植。 也因为他年纪的确也不小了,但实际上如果在做几年,也并非不可以。 只是曾布已经退下了,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不过宋徽宗再三请求,加上武植也说道了几句,曾布并没有一定要回去,如果朝廷真的需要他,他也是可以回来的。 所以几人商议之下,曾布便是真的回来

相关推荐: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下弦美人(H)   大唐绿帽王   祸国妖姬   人妻卖春物语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军师威武   我以力服仙   老师,喘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