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诗小说

知诗小说> 买个病秧相公冲喜,我腰疼了 > 第328章

第328章

如今大宋贪官好多都被武植革职,新的空缺人选,您一定要抓在手中,可以控制朝廷,否则现在武相威望越来越高,难免有架空朝堂的局势!” 显肃皇后经常会在宋徽宗面前说一些话,吹吹风。 作为皇后,她其实并不关心大宋将来发展如何,当然发展的好也不错,前提是官家的位置要保住,她的皇后位置也不能动摇。 武植如此发展下去,这次又铲掉这么多官员,如果空缺位置经他提拔,朝堂上岂不都是站在武相那边的人? 当君王的就是要制衡,这样的局面是非常可怕的。 宋徽宗也明白这点。 以前他还会让显肃皇后不要干政,但显肃皇后能成为皇后,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对宋徽宗嘘寒问暖,倒是能说几句枕边话。 “朕又何尝不知道啊!”宋徽宗摇摇头:“但这些人不惩罚,大宋如何发展?上次纸币的事情就是他们搞出来的,桩桩件件都在阻碍大宋发展的趋势,朕乃是官家,当然希望大宋越来越好!” “其实武相这人,皇后倒是不用担心,他并没有其他心思,但为了朝廷的局势你说的也对,这次提拔的人选得是朕的人。” 宋徽宗手底下还是有不少熟悉的官员,他有提拔的人选。 宋徽宗一想:“不过,朕既然这么相信武植,这样的事情不应该交给他吗?” “以武相的眼光,更能选出好的人才!” 显肃皇后笑道:“陛下,武相不也是您选出来的吗?您的眼光没错,这次提拔,不能让武植举荐,您是官家,提拔人最是恩情,朝廷官员对陛下感恩戴德,才能巩固大势啊,以后武相若是独断专行,陛下若管不住了可不行!有帮着说话的人,您也好把持朝政啊!” “嗯,皇后说的有理啊!但朕还是决定给武相来做!” 听到官家不听劝,显肃皇后眼珠子一转,随后道:“这次提拔官员,陛下可以提议让他举荐,如果武植接手了,那么此人就要防着,说明他有野心!想要掌控朝堂。 之前臣妾说过,任何一个权臣都会威胁帝王,就算他不造反,也得防着一手,帝王该做的事情还是不能含糊的!” “要是他不答应呢?”宋徽宗。 显肃皇后笑道:“若是他不接受,让陛下来选拔,说明他真的是为了大宋,而不是为自己谋私利!” “陛下可以试试!” 显肃皇后已经在挑拨离间了,万一武植没想那么多,出于一片好心自己选拔人才,那岂不是成了显肃皇后口中的有野心呢? 难免会让宋徽宗内心有些忌惮。 显肃皇后不认为武植会拒绝。 因为以官家对他的信任,他完全可以直接拿出一份举荐名单,上面全部写上他自己的人。 如果文武百官重要的位置都是武植的人,那相当于掌握了整个朝局。 武植能不这么做吗? 这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不然他清除蔡京,黄川等人,如此辛苦是为何? 难道真的是为了天下吗? 呵呵,她才不信! 显肃皇后冷笑,她认定武植会这么做。 “嗯,明天在说吧!”宋徽宗倒是没怎么在意,他想的是另外的事情。 “蔡京他们全部入狱了……他跟了朕有些年头,哎,也是他罪有应得啊。” 宋徽宗感慨。 但想到那么多钱财入账,还有这次皇庄稳妥,宋徽宗又恢复了笑容…… 翌日! 早朝。 文武百官站立。 宋徽宗高声道:“武相,这次你做的不错,新法改革,抓了一批贪官,还有这个蔡京,敢贪污万岁山的钱,且花钱贿赂你,你处理的很好!” 宋徽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若是天下官员都如武爱卿这般,何愁大宋不强啊!” 朝堂上的官员少了不少,但这都不是问题。 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官员。缺的是人才。 他们手底下的人自然有大把的中层官员顶上。 武植说了一些客套谦虚话,然后道:“陛下,这次上层官员缺失,为了朝廷能及时运转,需要尽快提拔官员上任。” “武爱卿……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这样……不如这件事情就交给武爱卿,挑选哪些人取代空缺的官员,你决定。” 宋徽宗点点头。 随后等着武植回答。 第560章 宋徽宗的话,听在武植耳中,他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这次他惩罚了中原一大批贪官,已经是极为重大的事情,而空缺出来的许多高位,是很多人都盯着的。 武植若是提拔自己人,这次打压贪官倒是成了他培养党羽的一次契机,难免落人口舌。 武植道:“陛下,这大宋高层官员,还是由陛下亲自选拔,微臣就不插手了。” 这次空缺,也是重新掌握朝堂局势的一个机会。 武植如果利用起来可以将大部分官员举荐自己的人。 这样不摆明了就是他要当权臣,搞一言堂,所有官员都是他的人了。 如此作为官家的宋徽宗岂不是要架空了么? 武植至少目前并不想让这位对他还不错的赵兄难堪。 两人怎么说也有些交情,虽然身份有别,但武植毕竟是被宋徽宗提拔起来的。将宋徽宗给架空,怎么说也有点不地道。 平心而论赵佶对他是不错的,将自己最喜欢的女儿赵福金也嫁给了他,武植现在就是皇族的人。 他实在没有理由这么去做。 所以这次举荐人选,武植执意拒绝了。 宋徽宗见状,还坚持了一下,只是武植非常坚定,宋徽宗也就不再说什么。 这次朕看皇后还有什么话说? 宋徽宗暗自点点头,他本来就不怀疑。 宋徽宗顿了顿,又道:“既然如此,这次官员就由朕来处理。 不过当朝左相蔡京因为贪污受贿,更动了万岁山修建的钱,如今罪有应得,已经革职流放,导致宰相之位缺失,朕看武爱卿就很合适嘛。” “朕决定,让武爱卿你来担任大宋左相。不知武爱卿意下如何啊!” 在场的岳飞,宋江,李格非等人浑身一震,内心狂喜。 武相要提拔左相了?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左相的权利极大,管制了不少部门啊! 武植一愣,之前说好了提拔由宋徽宗处理,转眼就提拔自己当左相了? 要知道,左相可是文武百官之首呢。 宋徽宗笑道:“武爱卿,这满朝文武没有人比你更适合,这次你就不要推迟了!” 宋徽宗没有给武植拒绝的机会,当即让人拟旨去办了。 与此同时,当朝右相的位置空缺了。 由于右相位置重大,所以暂时没定,其余的也待定中。 而武植晋升朝堂左相的事情,朝廷中无人有异议,那些有异议的都已经不敢说话了,其余的大多被武植革职。 退朝之后。 许多文武百官都过来和武植套近乎。 “恭喜左相!” “哈哈,武相以后就是咱们大宋的左相了,可喜可贺啊!” “是啊,看我这朝廷左相的位置,早就应该是您的。那蔡京什么东西,霸占左相位置,又没建立什么功劳,反而还贪污受贿,只有您才能当这个位置。” 许多朝臣聚集在武植四周,满脸笑容。 这些能剩下来的官员要么是武植自己这边的人,要么就是大宋性质并不严重的官员,或者比较清廉的。 即便如此,对于武相的权势,他们也深知官场之道,该巴结的还是要巴结。 毕竟现在新法还在实施,武植什么时候都可以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柄利剑,哪怕有些没有贪污的,也不敢说自己有恃无恐。 武植和众人客套了一番,这才散去。 “现在朝堂蔡京,沈卫这帮人没了,倒是清净了不少!”武植摇头感慨。 以前在朝堂上有什么事情,这帮人叫的那叫一个欢乐,现在他们都不在了,武植更加轻松。 这样他提升大宋的国策,改革经济,发展大宋的各行各业也少了一些阻力。 这是好事。 武植浑身轻松,慢悠悠的回去。 不过走到一半,就被一名小太监给拦住了,说是陛下要和他商议事情。 延福宫。 此刻宋徽宗在花园中钓鱼。 显肃皇后找了过来。 显肃皇后一身华贵的紫色长袍,雍容华贵,头戴宝钗,缓缓走来。 不得不说这名皇后的气质和身材,面貌,也是极好的,虽然年纪大了那么一点点,实际上还未满四十。 是一个风韵犹存的皇后。 只是他的腹部有些微微隆起,显然已经身怀多时了。 她走到宋徽宗的身边,宋徽宗:“你来了!皇后你最近好好休息,你有身孕在身,不宜走动。” “陛下!臣妾身体不打紧!” “朝堂的事情你听说了吧?” “嗯!武相没有执意要提拔官员,似乎对培养自己人不怎么上心,也许他是以退为进!” 显肃皇后缓缓道。 宋徽宗闻言,却是哑然一笑:“你啊!妇人之见,武植既是朕的兄弟,又是朕的女婿,有些事情你想多了!朕能有今日之圣君名声,还不是靠着武植?” “没有他,就没有如今的大宋,朕对他放心着呢。” “皇后就不要多想了,养胎要紧。” 皇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她的确没什么好说的,之前她认定武植会培养自己人,结果等来的消息是,武植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执意将此事扔给了陛下自己处理。 这倒是出乎皇后的意料,她感觉武植是以退为进,但想想,也许是自己真的想多了? 谁知道呢。 不过这次显肃皇后来找宋徽宗可不是为了这件事情。 她坐在旁边笑道:“陛下,听说您提拔了武植为左相,代替了蔡京的位置!” “嗯,蔡京此人被流放,位置空缺,没有人比武植更适合,怎么,你反对?” “臣妾不敢,只是臣妾在想,武植被提拔,他的位置空缺,是否可以找个合适的人选,朝廷右相的位置也非常重要,必须找一个极为信任的人才行!” “哦?皇后可有什么人选?” 宋徽宗正为这事犯愁呢。 显肃皇后:“现在朝廷空缺,急需要一批人来巩固陛下的权利,重要的位置都需要陛下的人把手才是。臣妾以为,枢密院使,有这个资格。” “呵呵,这是你娘家人吧?”宋徽宗闻言,倒也没生气。 现在朝廷需要一些身边信得过的人,所以枢密院使升任右相也是可以的。 而且没有人比枢密院使更有这个资格。 “这个名额,就定下了。” 宋徽宗倒是爽快。 显肃皇后大喜:“多谢陛下!” 其实显肃皇后是想要举荐他老爹郑绅,就是之前被武植抢夺了太师位置的一名年纪大的男子。 为了这事她还耿耿于怀呢。 只是她父亲毕竟官位没那么高,能力不足,也升任不了,所以她想来想去,只有让枢密院使当宰相更容易。 显肃皇后比较有心机。 对于宋徽宗她却非常忠心,不过也无可厚非,她的皇后位置依靠的就是宋徽宗。 宋徽宗若是没了权利,她也就完了。 所以她努力运筹,也是在巩固她自己的地位。 第561章 毕竟她能走到今天,也是经过了一番千辛万苦的。 显肃皇后年轻入宫,性格聪明伶俐,很会来事。 因此,她在服侍向太后时成了押班侍女,也就是侍女领班。 那时赵佶每天都会到慈德宫向向太后问安,给太后留下了一个孝顺的印象,才让他当了皇帝。 总之,这一来二去的就认识了郑氏。 郑氏也不甘于老死在宫中,再加上她长得漂亮,性格外向,十分活泼,于是在郑氏的曲意奉承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下,风流倜傥的赵佶也对她心生爱慕,二人很快就郎有情妾有意。 向太后自然也看出了一些眉目,就在赵佶即位之前,将郑氏赐给了他。 从此,郑氏大受宠爱。 郑氏在没有做皇后之前,因为出身卑微,就想为自己在朝臣中找个依靠借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正好这时有个叫郑居中的开封人考中进士,当了都官礼部员外郎。 郑居中实际上与郑氏的娘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一个姓氏而已。 二人基于相同的目的,就默认彼此是亲戚。 郑居中在外宣称自己是郑氏的叔伯兄弟,郑氏也向赵佶竭力引荐对方,很快,郑居中就升为了枢密院事。 后来因为郑氏做了皇后,不再需要郑居中当靠山了,她也害怕在朝廷激烈的党斗争中受到连累,于是找了个民间由头,说百姓认为郑居中是靠着关系升任,影响不好,便主动向赵佶说道: “外戚不应参政,陛下一定要用郑居中,那就降低妾的封号吧。” 郑氏都这样说了,赵佶只会感叹郑氏是个明白人,又怎么会降低郑氏的封号呢?于是降低了郑居中的官职…… 显肃皇后原本准备将郑居中给撤掉,想到武植势

相关推荐: 阴影帝国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下弦美人(H)   小怂包重生记(1v2)   大唐绿帽王   她太投入(骨科gl)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我以力服仙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魔界受欢之叔诱(H)